疫情大概什麼時候結束,學生們大概什麼時候開學?

張162790275


現在很多城市都是零增長病例,但疫情面前不能放鬆。學校屬於聚集性場所,在考慮師生安全的前提下,各地方政府會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通知學校開學時間。我所在的位置是重慶,已實現11天病例零增長,估計也要等三月底才能開學。


聚寶盆益姐


疫情還沒有結束,三個孩子在家裡每天都爭爭吵吵,打打鬧鬧,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圍著孩子轉。一刻都不得閒!

還好老師群裡邊通知,25號釘釘打卡上課,3.1號返校,自備口罩。感覺這種頭疼的日子終於可以見到曙光了!

感恩老師,老師辛苦了,趕緊把神獸召喚回去吧!




守護幸福是無塵


這個真的不好預算,每天都在看新聞。

說句牢騷話,看到那些大爺大媽們每天都出來溜達,聚眾聊天,就很頭疼,沒看到如今很多地方都是爆發性的,那些人為何就不能在家宅著呢?我在合肥,疫情小區就離我們家900多米,我好煩躁好嘛!!

我兒子已經是大學生了,這大概是讓他最舒服的一個假期了,每天晚上是英雄,早上就是狗熊,哎……啥時候是個頭啊,好想踹他去學校了[捂臉][捂臉][捂臉]


女巫182947457





咖啡貓來自大陸


關於疫情大概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這個問題還是有太多的人關心的了。尤其是學生們,因為教育局發佈的通知是,疫情不結束,原則上大中小學不開學。

所以,很多人都很想知道,疫情到底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呢?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下專業人士的判斷了。

先看鐘南山院士是怎麼說的:

2月27號的時候,鍾南山院士說中國的疫情會在4月底的時候結束。當然了世界有關專家說5月底疫情會結束,他們指的是全球。

但是,中國的國情不一樣。

因為中國是在中央強有力的干預下,全民參與全部抑制這一次疫情的。所以鍾南山院士才說中國的疫情4月底有望被控制住。

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了武漢外,中國的其它的省份大部分都是零增長了。到4月底將盡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所以說4月底之前我們抑制住疫情的可能是很大的。

除了鍾南山院士之外“硬核”教授張文宏也有說過,張文宏說我們若是想要把口罩摘下來,只有等疫情結束了,也就是說口罩我們還需要戴1-2個月的時間。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鍾南山院士和張文宏教授說的,基本上都是4月底之前,我們國家有望結束疫情。

所以說疫情4月底結束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至於說學生什麼時候可以開學,這個不同的省份的疫情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開學的時間也不一樣。

青海省3月9號到13號陸續開學,當然了也不是全部學生都開學,小學和特殊教育學校還需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幼兒園要等到全省解除疫情後再開學。

貴州省3月16號高三和初三開學,其它的等等再看。

目前明確了開學時間的就是這兩個省份,其它的省份基本上也都是在3月15之後,但是,沒有給具體的開學時間。

一般一個省份能不能開學,只要看這個省份,是不是達到連續28天新增確診病例為零。若是達到了,陸續開學也就基本上可以保證學生的安全了。

這麼看來大部分省份的學生是在3月底和4月初會開學的,所以開學還是要等一等的。


史學達人


鍾南山前幾天已經明確表態,全國疫情四月底會基本控制,我想疫情完全消除至少也到8月份左右了,畢竟湖北的疫情還比較嚴重。

那麼學生大概幾月份會開學呢?

第一個確定開學是貴州,已經發文3月16日初三高三先開學。

貴州先開學,可能與它的疫情比較輕有關係。



然後是山西宣佈3月15日前不開學。

還有就是香港最直接,宣佈4月20日開學。

除了以上省份,其他省目前都還沒有確定的開學日期。

那麼其他省份大約會在幾月份開學呢?個人認為,可能都到4月份了。

第一:中央明確表態了,原則上大中小學、幼兒園都要延遲開學。

中央都規定了,沒有人敢貿然開學吧。

第二:各地疫情都還沒結束,不到開學的時間。

除了西藏,我們看到其他各省都還有確診病例。

部分省還會突然冒出一些,比如北京,湖北的黃女士回京,直接就增加了好多。

這種突發事件再各地都有可能發生,疫情還沒到完全結束的時候,怎麼開學?

如果開學後發生這種突發事件怎麼辦?

所以必須等疫情完全控制住,各地才敢開學。

第三:臺灣已經給我們做了示範,現在不能開學。

臺灣25號開學,當天就發現了578名發熱患者。當然這些發熱患者不一定都是感染者,但誰敢保證一定沒有?

所以現在開學是不合適的。

總之,大家不用著急,學生的生命健康高於一切,沒有安全保障誰也不敢開學的。

安心在家上網課吧!


人生如夢LLH


江蘇省教育廳通過官方網站發佈通知,江蘇省政府決定,3月起,江蘇全省初中和高中繼續組織開展線上教學,小學中高年級和特教學校實行居家學習指導,小學一、二年級和幼兒園推行居家生活與學習指導。中小學正式返校開學時間,將視疫情情況,經科學評估後,再統一確定併發布。

據通知,對於小學一、二年級和幼兒園實行居家生活與學習指導,不作統一硬性要求,幼兒園主要協助家長科學安排幼兒居家生活一日活動,嚴禁開展線上教學。各地各校根據江蘇省教育廳線上教學要求和方法指引,結合本地本校實際,編制線上教學計劃與具體實施方案,科學安排線上教學與居家線下活動的結合,統籌考慮居家學習與返校後正常學習的銜接。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合理把控線上教學進程:放慢線上教學進度、控制線上教學市場、控減學生作業量。其中,小學每節課不超過20分鐘,每天線上授課總時長不超過80分鐘;初中、高中每節課不超過30分鐘,每天線上授課總時長分別不超過3小時、4小時;同時,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打印和批改作業等。並不得給家長佈置作業。


小張新淘客


2月27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疫情防控保障專題新聞通氣會上說,國外預測中國疫情控制最早在5月底,而我們因為有國家強力干預和群防群控意識,預測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而且不只是基本控制,而是恢復工作。

鍾老的話應該是權威專家的科學預計。恢復工作應當包括恢復學校教學工作。

按理說,學校開學工作應該放在最後一批,待其他行業、工種都有序復工復產之後,沒有出現風險的情況下,才來開學。

因為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區,學生又是最活躍的群體,很難像工人、單位員工那樣循規蹈矩,服從命令聽指揮。

戴口罩上課,老師能做到,學生卻不見得做到;幾十人在一個教室裡,彼此間距離捱得很近,本身就是集聚;學生當中沒有良好衛生習慣的太多,比如不愛洗手,比如共飲一杯水,同吃一份零食,關係好的吃水果都是你一口我一口!廁所衛生也不好防控,那麼多人都要上廁所,總不能持續消毒吧?依靠晨午兩次體溫檢測能排查出潛伏期病患嗎?

還有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口罩不夠用,買不到。上面要求學校備齊口罩,學校要求家長備足,家長又從哪裡去弄這麼多口罩呢?

不說一天兩個吧,一天一個也消費不起啊,近3億師生!

目前,只有貴州省宣佈3月16日高三初三正式開學,網上反對聲還高過贊同聲。畢竟,生命安全面前,學習成績應當往後站!

還是應該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後才開學,人命關天,不能冒險。學生不開學,影響的不止是成績,還有地方經濟,因為學生是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但這不能成為貿然開學的潛在原因。除了高三初三畢業班家長,線下教育機構也是心急如焚,天天吵著要開學,很多天沒有進賬,他們忍不住了!


劍客談教育


看目前的趨勢,大部分地區疫情基本被控制,幾乎沒有新增,到3月中旬,部分區域會做到病毒徹底消滅的狀態,如果要說全國徹底消滅病毒,可能要到5月份。目前預計到的最早開學時間可能在4月初,很有可能分區域、分年級分批次開學。為什麼呢?為了千千萬萬學生的安全。學生們開學時間很有可能會推遲,不會提前。原因有以下三點:

1.學校是學生高度集中的地點,學生安全一直以來國家及全社會非常重視的一個領域,在學生安全上馬虎不得。在班級裡、校園內學生的接觸非常頻繁,哪怕是隻要有一個學生被感染了,後果不敢設想。所以在保證足夠的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開學。

2.學生晚點開學,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影響不是很大,可以利用暑寒假的時間補回來,這也是沒有絕對安全的前提下不能開學的一個原因。但是高三和初三就沒有寒暑假的時間去補課,所以高三、初三很有可能3月中下旬就開學,來保證中考及高考的順利完成。

3.家長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第一時間去學校上課,如果開學時間的確定,不能保證學生的絕對安全,為了自家孩子的安全會有不少家長請假,讓孩子留在家裡。這就失去了提前開學的意義。

因此,無論什麼角度考慮,學校開學會比別的行業晚很多。同時,很有可能分區域、分年級分批次開學。疫情早控制的區域可能早一點開學,初三、高三可能第一批開學。無論怎樣,希望病毒儘早的消滅,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中學物理艾老師


最近的疫情給大家帶來了太多的苦惱,本該歡快的春節在壓抑的氣氛中度過,到了開工開學的日子卻一再推遲,確實讓人煩躁!

到底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呢?


鍾南山和他的團隊多次提到,疫情二月出現高峰,四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鍾老的預測應該是綜合了多方面的因素,有很高的可信度!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很多省市實現多日零增長,治癒患者也在每天增多,但近期發生的聚集性感染案例、日韓感染數急劇增長這些現象來看病毒到底什麼時候能夠消滅,現在誰也不敢肯定。


學生開學日期,估計最快也要三月底四月初,最近幾天很多省份已經把開學日期推後到3月15號以後,堅持網絡教學,可見三月上旬開學概率不高了。


而且學校又屬於特殊的公共場所,人員聚集,活動空間有限,學生流動性強,防控工作難,所以在疫情沒有得到穩定控制之前,是不會貿然開學,增加傳染風險的!現在青海西藏患者已經徹底清零,其他省份防疫工作成果也非常顯著,說明疫情已經緩解很多,在疫情較輕的地方接下來會復工復產,一切正常後,學校才會考慮開學。

所以大家還是耐心等待吧!最快也要三月底甚至延長到四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