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826936772705
最大的難度在於特效,譬如:“三體”遊戲、星際戰爭、四維空間、降維攻擊等如何呈現。想要將《三體》完美呈現,特效畫面絕對是個恐怖的數字。
“三體”遊戲,與其說是遊戲,倒不如說是對“三體”人歷史的完美呈現,史詩感與厚重感,無法表述,但是知道它呈現出來應該是個什麼樣子!隨便做個遊戲場景,大家肯定不買賬呀!
星際戰爭:“艦隊國際已經做出決議,亞洲艦隊、歐洲艦隊和北美艦隊的所有恆星級戰艦,共二千零一十五艘,將組成聯合艦隊,統一出擊,攔截已經越過海王星軌道的三體探測器!”地球出動兩千多艘戰艦,後續遭受“水滴”的襲擊,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畫面如何呈現?這可是星際戰爭,如此宏大的畫面在腦海中容易定義,但影視化後,就很難呈現畫面了!這樣的話,你能看到什麼?
四維空間、降維攻擊,在腦海中想象都是很費勁的感覺,如何影視化,還真是個問題。
所以說來說去還是特效,雖然《三體》小說是以思想見長,但影視化,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特效,特效做不出史詩級別的,那麼就不要拍了!而這也意味著投資將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再累也來找點樂子吧
作為一名科幻迷和科幻電影解說自媒體,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基本上的一口氣,沒日沒夜的看完了《三體》三部曲的。說實話,剛看第一部《地球往事》的時候,差點看不下去,要不是口碑很好我就放棄了,看到後面,根本就放不下來了。
《三體》是我看過所有的科幻小說裡,最震撼的一部,那種震撼無以言表,劉慈欣開創了國內科幻小說的巔峰,不對,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真的很佩服劉慈欣,據說他是電力公司的員工?
《三體》影視化的難度確實很大,因為小說描述的場面太宏大,宏觀層面大到銀河系之外,圍觀層面小到質子,時間跨度也很大,講到了千萬年之後。這種宏大的場面,看小說的時候,只有靠個人想象,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象,想要拍出來,確實不易。
如果沒看過《三體》小說的,真的建議找時間看看,正好現在不能出門,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用來看看書多好。
歡迎關注《奇點科幻影視》,觀看有價值的電影解說。
奇點科幻影視
以下場景隨便一個都是巨大的挑戰!!
太陽能量鏡面電波放大原理展示
三體人形象展示
三日凌空 大地融化
三日連珠 行星大撕裂
人列計算機展示
行星穿越恆星大氣層
質子二維展開包裹三體母星
質子二維展開失敗場景
智子工程 電路蝕刻
智子陣列通訊測試
三體遠征艦隊橫過三體母星上空
智子干擾地球粒子加速器
智子神蹟 整個宇宙為你閃爍
納米技術太空電梯
比爾西恩斯量子大腦全息展示
雷迪亞茲水星減速計劃演示
地球艦隊兩千艘戰艦列隊橫過木星軌道
水滴極速摧毀地球艦隊展示
水滴封鎖太陽電波放大功能
末日之戰後地球艦隊殘骸
末日之戰後地下城民眾群p[淚奔][淚奔][淚奔]
大低谷危機場景
掩體計劃用核彈模擬恆星爆發的場景
木衛一近距離略過空間站
階梯計劃 核彈推進演示
三體戰艦內部展示
187J3x1恆星被黑暗森林打擊爆發場景
引力波通訊展示
四維空間奪取萬有引力號之戰
四維空間旅行
四維實體展示
歌者查閱整個銀河系星圖
太陽系二維化
星環號光速旅行場景
死線時空旅行
光墓(安全聲明)防禦光粒打擊的場景展示
流亡地球文明超光速穿越宇宙實驗
人造智慧小宇宙
宇宙重啟
你看我好像一條狗
三體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科幻小說,作品講述了人類文明跟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種的興衰歷程。
2014年《三體》電影拍攝,2016年上映消息的消出,一度火熱,使三體粉即驚喜又擔憂,但《三體》電影至今也沒上映,也沒下文,也就不了了之 。
劇情《地球往事》三部曲每一部劇情都不是一條主線到底,且敘事方式各不不相同,時空線極為複雜,倒敘,插敘,明暗線皆有,信息量巨大,《死神永生》信息量可以說是超級巨大。第一部是3條初看毫無關聯,卻緊密相連時空線講述,第二部採用多線敘述,第三部像蒙太奇片段組成且明暗線最強的一部。故事內容,敘事方式複雜,信息量大決定著《三體》並不適合拍電影,畢竟電影時長有限,基本不可能在有限時間內將故事交代清楚,但即使是拍電視劇也極為困難的事,目前國內有劇情複雜的電視劇,但故事內容及敘事方式較為傳統,國外複雜電視劇大多是迷你劇或單元劇,格局也不大,英美劇大多一季集數少,季數多,將《三體》一季10集,10季的電視劇我認為很不合理,《三體》每一部之間緊密相連確實,但每一部新內容也非常多,且每一部敘事方式各不同,強行改,只怕劇情會很突兀,怎麼掌握劇情段位是十分考驗編劇能力。
硬度《三體》是很硬的科幻,其中點子和知識量十分多,知識範圍十分廣,很多還是最前沿的科技,電視劇能將硬度還原原作程度確實十分困難,《流浪地球》很成功,但《流浪地球》並不是硬科幻,即使是科幻大國美國,硬科幻電影也屈指可數,電視劇更少,且其中點子和知識量也並沒《三體》那麼多,不過我們在《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看到了十分好的現象,有科學家參與科幻影視製作,希望《三體》影視製作團有更多科學團加入。
視覺效果我這裡說的是視覺效果,視覺效果包括畫質,畫面及特效,特效相信是大多數人最關心的一項,也正是覺得美國特效比中國好,所以有人支持美國拍《三體》,但我們仔細想想會發現,美國擅長拍製作的都是激光,爆炸,火,電這些傳統特效,而《三體》特效場景:三日凌空,三日連珠,人列計算機,古箏行動,末日戰役,黑暗戰役這是現有理論推導的場景,智子建造,四維空間,二向箔打擊太陽系,漫遊黑域是理論設想場景,我們發現這些場景,不是隻有特效技術就行,還必須有堅實的理論知識,配合特效技術才能還原原作場景,而對這些場景美國也沒什麼經驗。好萊塢電影特效組經常會有中國特效團,《流浪地球》充分展現中國特效技術,在特效方面美國也並不比中國高多少。
總結
在小說拍影視劇方面,【任何小說都能被拍成影視劇,只不過是受眾問題】【文字所傳達的信息圖像都能傳達】,不過我認為現在不適合拍《三體》因為時機未到,《三體》太複雜。
凌晨的鬧鐘
三體場景太宏大,時間跨度也非常大,劇情複雜,三部中隨便一部都能拍幾集電影,投資非常大。最主要的還是很多場景以現在的技術,無法完美地表現。比如人列計算機,四維空間,四維降維三維,智子二維展開,黑域,宇宙廣播等等,謝謝目前影視上沒有很好表現形勢。
女王發狂
其實《三體》要被拍成電影的消息早在2015年就傳出來了。當時消息一出來,粉絲立刻就炸毛了。為啥?因為這是要爛掉的節奏啊。
不過好在,《三體》電影終於沒能如約而至,讓粉絲們至少還保留了一絲希望。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一推再推,去年更是有很多人爆出《三體》無法如期上映的一些內幕。很多人也很好奇,《三體》電影為什麼會這麼難產呢?作為一名影視專業出身的小編,下面小編就從影視專業的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三體》的影視化很難。
《三體》小說一共有三部,由《三體》、《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三部構成。這三部小說組成了宏大的《三體》宇宙。如果要製作成電影的話,至少也得是《魔戒》三部曲的長度才能夠承載。《魔戒》電影系列時長加起來達到了560分鐘,平均每部電影的長度在三個小時左右。
以現在的國內電影市場環境來說,拍攝時長達到三個小時的電影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關係到影院的排片數量。比如一部時長兩小時的電影,我一個影廳24小時播放,可以排11場(扣除每一場之間的間隔時間),而一部時長三小時的電影,我只能排7場。電影院的運營成本並沒有減少,但是收入卻會減少很多。所以把《三體》拍成類似《魔戒》三部曲的規格是不太現實的。這也就是百科上面《三體》電影預估時長為120min的原因了,因為電影時長達到三個小時的話,很可能立項都通過不了的。
不過,用120min的時間來把《三體》第一部的故事講完,還是太勉強了一些。《三體》第一部是屬於重劇情,科幻場面並不多,所以有充足的時間把整個《三體》系列的故事背景和起因交代清楚是很重要的。同樣是作為《魔戒》系列電影鋪墊的第一部,電影時長也達到了178min。《三體》想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把那麼宏大的背景和眾多人物交代清楚簡直是痴心妄想。
前面也說過了,《三體》的體量是非常大的,除了需要足夠的時長來承載,其中的很多硬科幻場面也是《三體》影視化的一個難點。難點並不在於實現眾多硬科幻場面的技術,而是在於把《三體》三部曲拍攝出來所需要的資金投入。《三體》的體量應該是和《魔戒》三部曲相當的,《魔戒》三部曲的投資達到了281000000美元,也就是2.8億美元。放到現在的好萊塢來說,可能感覺並不是什麼特別大的投資,不過你別忘了那個是十幾年前的2.8億。
囧視覺
宏大敘事的科幻小說,改編成電影。有種以前看《三體》全靠腦補,沉浸於情節和作者虛構的空間無法自拔
鑑於某國的科幻電影現狀,咱們是不是拍點兒別的科幻小說,先練個幾百年,等神功大成再拍《三體》也不遲啊!
加拿大曼尼古根隕石坑《三體》是一個“大坑”
《三體》小說改編成電影,說了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狼”真的來了,偽科幻迷的心裡還真有些說不上來的感覺。消息一出,網友們一邊喜大普奔,同時也紛紛表示“放過《三體》”、“求不渣”,這很能說明問題。
《三體》是神作,寫得NB,嚴峰老師非常嚴肅地評價大劉(劉慈欣),說“他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在內地,《三體》形成了龐大的粉絲群體,它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了科幻小說的範圍,彷彿成了現象級的文化產品。就連互聯網大佬也手捧《三體》反覆研讀,陷入了沉思,“感悟更深”,說它是“哲學書”,還要在戰略會上分享體會。這,這,這是一種什麼境界?一手拿《三體》,一手拿iPhone,肯定無敵於江湖啦。
製片公司投拍《三體》,自然是看上了它無與倫比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用多炒作,自然能得到媒體追捧。不過現在問題來了,學挖掘機……不是開玩笑,《三體》有那麼好拍嗎?創作者給自己挖了一個坑,在跳進去之前,還是先看看《三體》這個坑有多大,現學挖掘機還來得及嗎?
話說2.1億年前,一枚直徑5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大量物種滅絕,也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加拿大曼尼古根隕石坑。它直徑100公里……不過《三體》的坑可比它大多了。
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小說《三體》的世界太龐大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三部曲,分別叫《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本書共80多萬字,創造了一個極為龐大的世界。這是它改編成電影的第一個挑戰。
這三部小說,描寫的東西越來越龐大。
第一部《三體》還停留在地球上,講了一個三顆恆星不停做三體運動(這也是整部小說的名字來源)的故事。三體運動是不規則的,一顆行星因為引力變換,不斷被某顆恆星捕獲,離得太近,於是行星上的“三體人”都被燒死了,文明一次次慘遭毀滅。這個文明頑強地生存了下來,還發現了地球。好吧,這是一個外星人的故事。
《黑暗森林》講了三體人要入侵地球,最終失敗的事兒。三體人的文明可比地球NB多了,他們派出了邪惡的艦隊,要征服地球。但是地球人發現,三體人不會說謊,於是挑選了4個人當“面壁者”,琢磨怎麼騙三體人。最後,一個吊兒郎當的中國大學老師面壁成功,發現了宇宙社會學的真理,也就是“黑暗森林法則”,阻止了三體人的入侵。好吧,這是兩個星系文明對決的故事。
《死神永生》講了宇宙的真相。根據“黑暗森林法則”,一個文明要隱藏自己,然後清理任何其他文明。不過,三體人趁著地球人的一時恍惚,佔領了地球,人類展開報復,把三體人星系的座標發到了宇宙裡,然後三體人的星系就被更高級的文明消滅了。更高級的文明還發動了維度打擊,整個太陽系也毀滅了。人類這才發現了宇宙的真相,原來宇宙本來是11維的,現在正在從3維降到2維。好吧,這是整個宇宙毀滅的故事。
從時間跨度上說,《三體》三部曲的故事從公元1453年開始,到公元約10018906416(宇宙誕生270億年後,汗)結束。當然,主要的故事集中在公元1971年到2400年左右,也就400多年。這期間,人類的命運一波三折,時間也被分成了“危機紀元、威懾紀元、廣播紀元、掩體紀年”4大部分,每個時代都截然不同。想拍成電影,除非是《富春山居圖》導演重出江湖,不然故事肯定會七零八落。
《三體》這麼龐大的世界,拍成電影很難,拍電視劇倒還成。而且可以學習美劇,每季23集,連續拍上N多年,最終超越《星際迷航》,這樣多靠譜。
小說《三體》插畫:“紅岸”工程《三體》的情節太複雜
《三體》好看、過癮,而且bigger thanbigger,從地球、到星際、最後到全宇宙,三部曲的內容完全不成比例。之前介紹的只是主線,此外還有無數副線、支線劇情,各自獨立。除了第一部比較簡單,剩下兩部,就算是主線故事,都難以用一部電影的時長講完。
不過,劉慈欣曾明確表示,不直接參與《三體》電影的製作。“我也不知道這個電影該怎麼拍,我能參與的也就是劇本策劃,但我也不知道這個劇本該怎麼策劃。”大劉如是說。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
在《三體》的三部曲中,最有看點的無疑是“黑暗森林法則”,這涉及到兩個“公理”、還有“猜疑鏈”、“技術爆炸”,最後得出結論: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在這裡,每個文明都是潛行的獵人,發現另外的文明,就必須把它消滅掉。
在小說裡,可以用簡單的文字,把這個推理過程寫出來。但是到了電影裡,想把這玩意兒說明白、說透,肯定要有對應的視覺元素。而且,這些元素必須是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不能放一個星圖比劃著,那不是電影。如果直接拍“黑暗的森林”,一群人自相殘殺也不成,一是掉價,二來也難以表現宏觀的宇宙系統。要是這個問題不解決,《黑暗森林》怎麼拍?
在《黑暗森林》中,“面壁計劃”一共有4位面壁人,也就是4個計劃:量子艦隊、毀滅太陽系、思想鋼印、黑暗森林。這4個計劃都各自獨立,又跟其他支線劇情(如章北海的逃亡主義)交織在一起,揉成一團,而且時間跨度長達200多年。要在120分鐘裡說得既完整清楚,又幹脆利落,那編劇的水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可以和諾蘭導演談笑風生!
跟小說相比,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媒介,想把《三體》的故事講好,可得有不一般的功力。哪些戲份保留,哪些東西刪掉,再加入什麼東西,都非常難把握。低級編劇把簡單變得複雜,高手才能化繁為簡。很有可能,在主創們掰扯劇情的時候,越來越偏,越走越遠,最後整出一個面目全非的東西出來。那時,《三體》就真的變成了一個噱頭,一個空殼兒,跟所謂“高度還原”不沾邊了。
其實在《三體》裡,有不少文字有高度的畫面感,只要技術過硬,直接拿來拍就成。可惜啊可惜,這又是一個大坑。
《三體》插畫:遭到納米技術武器打擊的郵輪《三體》的場面太恢弘
作為科幻作家,劉慈欣之所以被高度推崇(他曾經連續八年拿下中國科幻銀河獎),不只是他的文筆,還因為他堅持“硬科幻”(HardcoreSF),也就是直接描寫“科學幻想”本身,不迴避理論問題,注重技術細節。雖然bug挺多,但劉慈欣的科幻是實打實的,甚至建立了完整的體系。比如《球狀閃電》裡的宏原子,《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維度打擊”,都是完整的體系。
科幻片《來自地球的男人》的成本號稱只有10000美金,《三體》可沒法這麼拍。在小說裡,到處都是大場面,不只調度極為困難,也會讓做特效的人們夜不能寐。怎樣還原小說中的宏大場面,也是網友們最擔心、討論最多的部分。
醒醒吧,如果特效、技術不靠譜,小說裡的精彩文字,變成了慘不忍睹的畫面,充滿山寨手機的氣質,那《三體》電影就完全毀了。下面選幾個小說中的場面,看看《三體》有多難拍:
(1)三體人制造“智子”
在《三體》第一部裡,三體人制造了智子,鎖死了地球的科技。三體人把一個質子從11維不斷展開,最後變成了2維。展開後的質子是一個平面,這個平面包裹住了整個星球,然後科學家們就在星球表面刻下電路,最後2維的這個電路板又回到了11維,“智子”就出現了。現在問題來了,除了刻電路時,能用到挖掘機,其他的怎麼拍?
(2)水滴
到了《黑暗森林》階段,各種高大上的科技都來了。三體人的遠征艦隊還好說,但小小的探測器“水滴”,可就難了。在小說中,水滴用強互作用力材料製造,“呈完美的水滴形狀,頭部渾圓,尾部很尖,表面是極其光滑的全反射鏡面”。水滴完美的形狀雖然不好把握,但“全反射鏡面”更復雜,因為它反射所有的光,所以水滴沒有自己的樣子,它的圖案是不停變動的,瘋了。
(3)人類艦隊毀滅
《黑暗森林》中,三體人的小小探測器水滴,用最簡單的撞擊,把人類2000艘戰艦的星際戰隊完全摧毀了。這一段寫得非常精彩,視角不斷變化,節奏很快。如果拍成電影呢?宇宙的黑暗中,2000艘戰艦接連爆炸、燃燒,碎片四散,並且連鎖反應,形成了一大團燦爛的雲彩……想把這一場戲拍成功,還是挺難的。
(4)四維空間“魔戒”
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看出,假如這是四維空間,那麼三維的人類拍不出來。不過,可以在電影里加上一行字幕:“這裡其實是四維空間,因為你在三維空間,所以你看不出這是四維空間。”
(5)雲天明的童話故事
在《死神永生》中,雲天明被三體人復活,寫了一堆童話故事,並且在與程心會面時給他講了3個童話。實際上,3個童話包含了人類逃生的方法,但推理很複雜。小說寫得很明白,但電影就不好處理了。難道要拍成戲中戲嗎?
除了這些,《三體》裡還有“光墓”、“二向箔”、黑洞、地下世界、完整的太空船內部結構、“冬眠”等等複雜的東西,做好任何一個都不容易。把這些東西都移植成畫面,需要優秀的特效團隊做大量的工作。先不管制作週期,特效都是錢堆出來的,這預算怎麼也得1億美元起吧,唉唉,瘋了瘋了。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三體》的態度太嚴肅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三體》主題的把握。劉慈欣在採訪中說:“《三體》最大的問題不是太長,涉及的概念太多,而是主題太複雜。對於科幻電影來說,背景可以複雜,故事可以複雜,但主題一定不能複雜。”
這個觀點雖然來自大神作者本人,但是值得商榷。首先,《三體》有那麼複雜主題麼?它並沒有提出什麼新鮮的命題,在思辨層面很一般,很多(科幻)小說都比它複雜、深刻得多。《三體》的價值,還是在故事層面。當然啦,追求更高主題是作者的野心,值得肯定。其次,科幻電影就是用來表達複雜主題的。所謂科幻,就是科學外殼,人文內核,兩者缺一不可。既然是人文內核(人性),主題當然要複雜。
《三體》的主題不復雜,可是態度太嚴肅了。說的也是,地球都被三體人佔領了,“二向箔”也快到太陽系了,你們敢不嚴肅嗎?所以,《三體》裡除了史強,還偶爾能輕鬆地開開玩笑,其他的角色,包括號稱玩世不恭的羅輯在內,一個個都是眉頭緊鎖,苦大仇深的樣子。
嚴肅沒有什麼不好,特別是這樣的硬核作品。但是,在改編成一部商業電影后,這種嚴肅的態度就變得非常危險——就像一個充氣到極限的氣球,輕輕一碰就會爆炸。這不是《三體》的問題,而是因為電影。咱們中國還沒真正拍過這麼大陣勢的科幻片,創作者、觀眾都沒做好準備。嚴肅的態度其實非常微妙,只要有一點兒細節(比如情節、臺詞的漏洞)不到位,就會出戲,那麼這種“莊嚴感”就蕩然無存了。比如聯合國召開面壁計劃大會這段兒,扮演查韋斯(忘了小說中的名字,原型是查韋斯)的哥們兒一走神,觀眾就會覺得,雖然電影中的人在忙著拯救地球,看著一本正經,其實挺彆扭的。
從整體氣質上看,《三體》的調調偏灰色,這樣抓住這種氣質,營造影片的整體氣氛,難度其實也非常大。
涪江影片場
如題,要了解《三體》影視化的難度,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這部長篇科幻小說編著集的構成和故事內容。《三體》又稱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是作者劉慈欣歷經4年多的時間完成,敘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你死我活的鬥爭,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該小說內容豐富,情節跌宕起伏。運用超現代的科技手段構築小說的時代背景,面對人類文明座標被暴露、三體人瘋狂進攻,人類奮起反擊,但人性的弱點和宇宙的黑森林法則也註定了人類文明在宇宙超級文明面前的“低維度”以及被毀滅的命運。
作者劉慈欣也在參加2019中國科幻大會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希望《三體》的影視化,但像《三體》這樣複雜作品的影視化是需要時間的。那麼影視化需要考慮那些關鍵問題呢?
第一,《三體》分為三部曲,每一部敘事方式不同、背景不同、信息量巨大,而且主線並不統一。影視化會非常複雜,前期製作會很困難,複雜多線的劇情多線化,強行合併為影視,恐怕時常上根本無法滿足。
第二,《三體》是一部超時空、超未來的科幻小說,科幻內容影視化後的視覺效果能否充分還原讀者們對小說的預期呢?是否能達到小說閱讀者們滿意?在目前小鮮肉滿天飛的大環境裡,能否拍攝出超時空、超想象的科技科幻感、宇宙浩瀚維度的視覺效果呢?難!
第三,資金問題,如此可以用篇幅浩瀚來形容的小說,投資估計是天文數字,但是收益誰能確定都和《流浪地球》一樣成功呢。這恐怕是投資方最頭疼的吧。畢竟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票房。
最後,《流浪地球》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中國有能力拍好科幻影視,面對中國觀眾對科幻影視的需求,隨著相關科技的飛速發展,影視發展方向的不斷革新,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三體》類型的影視最終會替代當下的小鮮肉網紅,成為時代主流!
一凡影劇火鍋
《三體》是作家劉慈欣寫的系列科幻小說,曾在2015年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這不僅是中國人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
自從獲得大獎之後,《三體》什麼時候能走上大銀幕就成了很多《三體》粉絲心心念唸的事。其實《三體》要被拍成電影的消息早在2015年也就是獲得雨果獎的同一年就傳出來了。當時消息一出來,粉絲立刻就炸毛了。為啥?因為這是要爛掉的節奏啊。不過好在《三體》電影終於沒能如約而至,讓粉絲們至少還保留了一絲希望。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一推再推,更是有很多人爆出《三體》無法如期上映的一些內幕。很多人也很好奇,《三體》電影為什麼會這麼難產呢?
《三體》的體量太大,難以用電影承載
《三體》小說一共有三部,由《三體》、《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三部構成。這三部小說組成了宏大的《三體》宇宙。如果要製作成電影的話,至少也得是《魔戒》三部曲的長度才能夠承載。《魔戒》電影系列時長加起來達到了560分鐘,平均每部電影的長度在三個小時左右。
以現在的國內電影市場環境來說,拍攝時長達到三個小時的電影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關係到影院的排片數量。比如一部時長兩小時的電影,我一個影廳24小時播放,可以排11場(扣除每一場之間的間隔時間),而一部時長三小時的電影,我只能排7場。電影院的運營成本並沒有減少,但是收入卻會減少很多。所以把《三體》拍成類似《魔戒》三部曲的規格是不太現實的。這也就是百科上面《三體》電影預估時長為120min的原因了,因為電影時長達到三個小時的話,很可能立項都通過不了的。
不過,用120min的時間來把《三體》第一部的故事講完,還是太勉強了一些。《三體》第一部是屬於重劇情,科幻場面並不多,所以有充足的時間把整個《三體》系列的故事背景和起因交代清楚是很重要的。同樣是作為《魔戒》系列電影鋪墊的第一部《護戒使者》,電影時長達到了178min。《三體》想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把那麼宏大的背景和眾多人物交代清楚簡直是痴心妄想。
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
《三體》電影的製片方是遊族影業,遊族影業CEO孔二狗在接受採訪時還曾經大言不慚的說:《三體》的電影預算沒有上限,每一部《三體》電影的預算至少有2億元。
我只想跟二狗說:小夥砸,你太年輕啦,2億就想拍個大片出來?別做夢了!
前面也說過了,《三體》的體量是非常大的,除了需要足夠的時長來承載,其中的很多硬科幻場面也是《三體》影視化的一個難點。主要難點並不在於實現眾多硬科幻場面的技術,而是在於把《三體》三部曲拍攝出來所需要的資金投入。《三體》的體量應該是和《魔戒》三部曲相當的,《魔戒》三部曲的投資達到了281000000美元,也就是2.8億美元。放到現在的好萊塢來說,可能感覺並不是什麼特別大的投資,但你別忘了那可是十幾年前的2.8億。
不過,就算是這樣的製作成本對很多國內的製片公司來說也是不會輕易拿出來的。因為收回成本的風險是比較大的。《三體》真要拍成電影,可以參考兩三年前的《星際穿越》,當時《星際穿越》的製片成本達到了2.3億美金,也就是15億人民幣的投資。這樣的投資規模即使是多家發行公司聯合投資也是很難做到的。而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三體》中的很多硬科幻場面沒有辦法做出來,影片的質量肯定折扣。
技術難度和導演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幻片都是出自斯皮爾·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著名大導演之手。而這些大導演無一例外的都是技術狂人。詹姆斯·卡梅隆12歲時寫的第一部科幻小說就是他的第一部科幻片《深淵》的原型。而詹姆斯·卡梅隆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羅傑·考執導的影片《世紀爭霸戰》中任藝術總監,製作特效模型 。斯皮爾·伯格前一段時間憑藉《頭號玩家》這部科幻片引發了80、90後的集體懷舊狂潮,電影中令人炫目的特效場面還有不少的彩蛋讓無數人為之著迷。
而《三體》電影的導演張番番呢?所有作品中,評分最高的是2006年的電視劇《不能失去你》,電影方面的成績就慘不忍睹了,只有2001年的《天使不寂寞》有7.3分,至於其他的那些《密室》系列和《信箱》都沒過及格線。至於拍攝科幻片的經驗更是天方夜譚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張番番還曾經說過自己為了拍攝《三體》還專門去美國學習了半年綠幕技術。這話騙一騙電影門外漢還行,這綠幕技術可是電影中最基本、最普通的技術了,美國八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使用了啊老鐵!
綜合以上原因,就以中國目前的特效水準和導演水平來說,《三體》難產應該也是一件幸事。至少神作還沒有被他們糟蹋。
現在,作為《三體》的粉絲,我們還是希望《三體》能保持現狀,技術和資金沒有達到真正的高水準的那一天就不要輕易的影視化。
大司山鬼說電影
其實《三體》要被拍成電影的消息早在2015年就傳出來了。當時消息一出來,粉絲立刻就炸毛了。為啥?因為這是要爛掉的節奏啊。
不過好在,《三體》電影終於沒能如約而至,讓粉絲們至少還保留了一絲希望。
《三體》電影上映時間一推再推,去年更是有很多人爆出《三體》無法如期上映的一些內幕。很多人也很好奇,《三體》電影為什麼會這麼難產呢?作為一名影視專業出身的小編,下面小編就從影視專業的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三體》的影視化很難。
《三體》小說一共有三部,由《三體》、《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三部構成。這三部小說組成了宏大的《三體》宇宙。如果要製作成電影的話,至少也得是《魔戒》三部曲的長度才能夠承載。《魔戒》電影系列時長加起來達到了560分鐘,平均每部電影的長度在三個小時左右。
以現在的國內電影市場環境來說,拍攝時長達到三個小時的電影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這關係到影院的排片數量。比如一部時長兩小時的電影,我一個影廳24小時播放,可以排11場(扣除每一場之間的間隔時間),而一部時長三小時的電影,我只能排7場。電影院的運營成本並沒有減少,但是收入卻會減少很多。所以把《三體》拍成類似《魔戒》三部曲的規格是不太現實的。這也就是百科上面《三體》電影預估時長為120min的原因了,因為電影時長達到三個小時的話,很可能立項都通過不了的。
不過,用120min的時間來把《三體》第一部的故事講完,還是太勉強了一些。《三體》第一部是屬於重劇情,科幻場面並不多,所以有充足的時間把整個《三體》系列的故事背景和起因交代清楚是很重要的。同樣是作為《魔戒》系列電影鋪墊的第一部,電影時長也達到了178min。《三體》想用兩個小時的時間把那麼宏大的背景和眾多人物交代清楚簡直是痴心妄想。
前面也說過了,《三體》的體量是非常大的,除了需要足夠的時長來承載,其中的很多硬科幻場面也是《三體》影視化的一個難點。難點並不在於實現眾多硬科幻場面的技術,而是在於把《三體》三部曲拍攝出來所需要的資金投入。《三體》的體量應該是和《魔戒》三部曲相當的,《魔戒》三部曲的投資達到了281000000美元,也就是2.8億美元。放到現在的好萊塢來說,可能感覺並不是什麼特別大的投資,不過你別忘了那個是十幾年前的2.8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