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生母和貴妃兩人都遼寧葫蘆島人


在大清朝,皇親國戚中,地位最為顯赫的要數佟氏家族了。佟氏家族的兩個姑娘先後分別嫁給了順治帝和康熙帝。娘倆嫁給爺倆,親上加親,難怪後來有“佟半朝”之說。佟氏家族的日益壯大,這與孝康章皇后和侄女孝懿仁皇后都有直接的關係。孝懿仁皇后和孝康章皇后都是滿人,他們的出生地也就是現在的遼寧葫蘆島。


康熙生母和貴妃兩人都遼寧葫蘆島人

孝康章皇后

康熙生母和貴妃兩人都遼寧葫蘆島人

孝懿仁皇后

孝康章皇后原名叫佟國蓮,也稱佟佳氏,生於崇德五年(1640年),卒於康熙二年(1663年),佟佳氏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佟娘娘”、順治帝的妃子,康熙帝的生母。

孝懿仁皇后是孝康章皇后之親侄女,是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也就是康熙的表妹,隆科多的妹妹,因此,雍正帝稱隆科多舅舅。看看這個親戚圈子,就知道了佟氏家族的勢力有多大。在順治、康熙、雍正三帝執政時,對佟家都是高看一眼,滿朝的文武大臣也是對佟家恭恭敬敬,不敢得罪。

佟氏家族有輝煌的一面,也有令人心酸的一面。先說說孝懿仁皇后,他進宮後,在14歲的時候生下了康熙,按照大清的規矩,皇后生下孩子後,不能是本人用乳餵養孩子,必須有專人餵養,也就是奶媽。康熙從小離開孝懿仁皇后,見面的機會極少,可以說,小時候的康熙和母親孝懿仁皇后感情是淡薄的,他與孝莊皇后的感情是至深的。

由於長期見不到兒子,孝康章皇后每天都在孤獨寂寞中度過,積鬱成病。順治有一個妃子,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董鄂妃,董鄂妃為順治生下皇四子,然而這個孩子生下不過數月就夭折了。後來,風情萬種,善解人意的董鄂妃就想讓順治下旨意,把康熙過繼給她當兒子,由於孝莊太后干涉,沒能如願。再後來,董鄂妃得了天花病,不久就去世了。看到董鄂妃離開了這個世界,順治帝感到無望,他寧可不要江山也要美人,於是,就出家當了和尚。

董鄂妃的死,順治的出家,給孝莊太后打擊很大,她決心在把孫子玄燁撫養成人,登基做皇帝。在幾位輔佐大臣的幫助下,康熙登基。幼小的康熙無法執政,全靠孝莊和幾位輔佐大臣撐著。此時的孝莊太后,擔心輔佐大臣有二心,擔心大清的江山不穩,於是她始終在幫助孫子要當好這個皇帝,康熙還是爭氣的,讓她看到了大清江山的希望。此時的孝康章皇后沒有說話份,都是孝莊太后說了算。孝康章皇后身體不好,在24歲這年就去世了。

孝康章皇后13歲進宮,14歲生下康熙,24歲離開人間,滿打滿算,她在皇宮內只有11年的時間。11年的時間,對她來說是一個漫長鬱鬱寡歡的年代,她沒能看到自己的兒子親政,她的死,是令人惋惜的。

和姑姑一樣,孝懿仁皇后被選進了皇宮,成了康熙的妃子,他們既是表兄妹關係,也是夫妻關係,親上加親。孝懿仁皇后的父親佟國維和哥哥隆科多都是朝廷重臣,佟家地位顯赫,朝廷很多官員都傾向佟家這一邊,被稱為“。佟半朝”。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八,康熙立佟佳氏為孝懿仁皇后。此時的孝懿仁皇后已經是到了人生最後階段,她的好景不長如同曇花一現,被封為皇后之後,只在位一天就死了,她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是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先後衛康熙生過八個女兒,但是,沒有一個存活下來。為此,佟佳氏不再生兒育女,康熙讓她掌管後宮,在後宮管理後宮的時間長達八年。(張延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