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戰國時期,各國掀起了開渠的活動,這種高潮一直持續到西漢前期。河渠的開鑿,首先帶來的是農業的發展,而東漢時期陂塘水利的興起使得農業的發展更具特色, 同時, 耕地面積、 農業結構、農作物的畝產量也隨著這些灌溉效益的

提高而出現了相應的變化。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一、戰國時期

首先是魏國的鴻溝。 關於鴻溝開鑿的年代,史籍中已有詳細記載。《竹書紀年集解》載:(周顯王)八年,入河水於圃田,又為大溝而引圃水。

鴻溝開鑿於周顯王八年, 即魏惠王十年。 此後鴻溝又經歷了不斷修補和完善,逐漸形成了鴻溝水系。另外,魏國還在漳水附近開渠。如《史記· 河渠書》 說:西門豹引漳水溉鄴, 以富魏之河內。這一水利工程在當時來講也是一個重要的灌溉工程。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其次是齊國的人工運河。 齊國曾開鑿了一條水道, 叫菏水。 《漢書· 地理志》載:原山,淄水所出,東至博昌入濟。可知濟水與淄水之間起初隔了一條河流,它們並不相通。那麼究竟隔了一條什麼河呢?據史念海先生考證為時水。而至於濟水與淄水之間的運河是什麼時候開通的,史先生認為不可能遲至戰國末年。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第三是秦國。秦昭王時期,秦國的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他興修都江堰的過程《華陽國志》有詳細的記載: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檢江,別支流雙過郡下, 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頹隨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饒;又溉灌三郡, 開稻田。

於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日: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外作石犀五頭以厭水精; 穿石犀溪於江南,命日犀牛裡。後轉置犀牛二頭:一在府市市橋門,今所謂石牛門也;一在淵中。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於玉女房下白沙郵作三石人, 立三水中。與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沒肩。李冰通過“堋”這種分水的設施使得都江堰發揮了巨大的工程效益。

正如《史記·河渠書》所說:蜀守冰鑿離碓,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至於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萬億計,然莫足數也。

秦王政時期在水工鄭國主持下,修建了鄭國渠。《史記·河渠書》 載:令(鄭國)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殺鄭國。鄭國日: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 無凶年,秦以富疆,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二、秦朝時期

秦統一後,出於軍事的目的,還開鑿了靈渠。《史記· 主父偃傳》:及至秦王,蠶食天下,併吞戰國,稱號曰皇帝,主海內之政,壞諸侯之城,銷其兵,鑄以為鍾虞,示不復用。⋯ ⋯ ,又使尉(佗) 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監祿鑿渠運糧,深入越,越人遁逃。

監祿所鑿的渠就是靈渠。關於靈渠所處的方位, 清朝學者王先謙做過研究。而范成大對於靈渠的修建工程闡述地更為詳細。他認為:靈渠,在桂之興安縣⋯ ⋯,其作渠之法,於湘流沙磕中壘石作鏵嘴,銳其前,逆分湘流為兩,激之六十里行渠中,以入融江與俱南。渠繞興安界,深不數尺,廣丈餘,六十里間,置斗門三十六,土人但謂之鬥。舟入一斗,則復閘鬥,伺水積漸進,故能循崖而上, 建瓴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來。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三、西漢時期

漢初,羹頡侯劉信曾主持修建了“七門三堰”,蜀守文翁也穿湔江口,他們的事蹟是這樣記載的:公非劉氏( (七門廟》曰:予為廬州從事,始以事至舒城, 觀所謂七門三堰者。問於居人,其田溉幾何。對曰:凡二萬傾。考於圖書,則漢羹頡侯信始基,而魏揚州刺史劉知馥實修其廢。圓孝文帝末年,以廬江文翁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頃。是時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

漢武帝時期,隨著國力的增強,水利建設掀起了新一輪的高潮。元光六年(前129年) ,時任大司農的鄭當時向漢武帝建議開漕渠。《史記· 河渠書》載:是時鄭當時為大農,言曰:“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度六月而罷,而漕水道九百餘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並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徑,易漕,度可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萬餘頃,又可得以溉田: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 得谷。 ”天子以為然,令齊人水工徐伯表,悉發卒人穿漕渠,三歲而通。通, 以漕,大便利。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田矣。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後來有人上書提出新的漕運方案:其後人有上書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張湯。湯問其事,因言:“抵蜀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上沔入褒,褒之絕水至斜, 間百餘里,以車轉,從斜下下渭。如此,漢中之谷可致,山東從沔無限,便於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饒,擬於巴蜀。”天子以為然,拜湯子印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里。 道果便近, 而水湍石,不可漕。

雖然此時開通褒斜道未成功,但是至東漢時,為了解決漕運問題,河東太守番系也提出了一個方案:其後河東守番系言:“漕從山東西,歲百餘萬石,更砥柱之限,改亡甚多,而亦煩費。 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引河溉汾陰、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頃。五千頃故盡河蠕棄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谷從渭上,與關中無異,卒數萬人作渠田。數歲,河移徙,田廢, 予越人,令少府以為稍入。莊熊羆也提出了一個開渠方案。而砥柱之東可無復漕。 ” 天子以為然,發渠不利,則田者不能償種。

其後莊熊羆言:‘ 臨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餘頃故鹵地。誠得水,可令畝十石。’於是為發卒萬餘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 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頹以絕商顏,至山嶺十餘里間。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日龍首渠。作之十餘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 。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還有六輔渠和白渠。《漢書· 溝洫志》載:自鄭國渠起,至元鼎六年,百三十六歲,而倪寬為左內史,奏請穿鑿六輔渠,以益溉鄭國傍高印之田。上日:“農,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穀也。左、右內史地,名山川原甚眾,細民未知其利,故為通溝瀆,畜陂澤,所以備旱也。今內史稻田租挈重,不與郡同,其義減。今吏民勉農,盡地利,平徭行水,勿使失時。”後十六歲,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奏穿渠 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饒,歌之日:“ 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言此兩渠饒也。

西漢政府除在關中地區修建水利工程外,在其他地區也有河渠的開鑿。常山郡蒲吾縣附近還開鑿了一條大白渠。《漢書·地理志》載:常山郡⋯ ⋯ ,蒲吾, 大白渠水首受綿曼水,東南至下曲陽入斯汶。邊郡地區也進行過水利興修。 如: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漢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今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萬人,稍蠶食,地接匈奴以北。張掖郡⋯ ⋯ ,臊得,千金渠西至樂涫入澤中。羌谷水出羌中,東北至居延入海,邊郡二,行二千一百里。莽日官式。敦煌郡⋯ ⋯ ,冥安,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澤,溉民田。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謹案居延始元二年戍、田卒千五百人,為騁馬田官穿涇渠,乃正月己酉,淮陽郡。召信臣、文齊各自在地方任長官時也興修過水利設施。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人也。以明經甲科為郎, 出補谷陽長。舉高第,遷上蔡長。其治視民如子, 所居見稱述。 超為零陵太守,病歸。復徵為諫大夫,遷南陽太守⋯ ⋯,信臣為人勤力有方略,好為民興利,務在富之。躬勸耕農,出入阡陌,止舍離鄉 亭, 稀有安居時。行視郡中水泉,開通溝瀆,起水門提閼凡數十處,以廣溉灌,歲歲增加,多至三萬頃。民得其利,畜積有餘。信臣為民作均水約束,刻石立於田畔, 以防分爭。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出於儉約。府縣吏家子弟好遊敖,不以田作為事,輒斥罷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視好惡。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歸之,戶口增倍,盜賊獄訟衰止。吏民親愛信臣,號之日召父。荊州刺史奏信臣為百姓興利,郡以殷富,賜黃金四十斤。遷河南太守,治行常為第一,複數增秩賜金。莽遣寧始將軍廉丹,發巴蜀吏人及轉兵谷卒徒十餘萬擊之。吏士飢疫,連年不能克而還。以廣漢文齊為太守,造起陂池,開通溉灌,墾田二千餘頃。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四、東漢時期

進入東漢以後,政治中心的轉移,統治者興修水利的興趣減退。他們在繼承西漢開渠的經驗上,開挖了一些水利工程。以下是有關東漢時期興修水利的記載:張堪字君遊,南陽宛人也為郡族姓。 ⋯ ⋯ ,在郡二年,徵拜騎都尉,後領票騎將軍杜茂營,擊破匈奴於高柳,拜漁陽太守。捕擊奸猾,賞罰必信,吏民皆樂為用。匈奴嘗以萬騎入漁陽,堪率數千數奔擊,大破之,郡界以靜。乃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日:“桑無附枝,麥穗兩岐。 張君為政,樂不可支。”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杜詩字君公,河內汲人也 ⋯ ⋯ , ( 建武) 七年,遷南陽太守。性節儉而政治清平,以誅暴立成,善於計略,省愛民役。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時人方於召信臣,故南陽為之語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戰國秦漢時期農田水利與農業發展:(一) 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

五、總結

歷史告訴我們, 東漢時期的陂塘水利的興起, 是西漢以來水利事業發展的延續, 這不僅是生產力提高的必然結果, 也為當時的農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古代,社會生產力低下,人類難以改變自然環境。人們逐水草而居,擇丘陵而處,靠漁獵、採集和遊牧為生,對自然界的水只能趨利避害,消極適應。隨著工具的發展,人們在江河兩岸發展農業,建設村莊和城鎮,遂產生了防洪、排澇、灌溉、航運和城鎮供水的需要,從而開創和發展了水利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