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战国时期,各国掀起了开渠的活动,这种高潮一直持续到西汉前期。河渠的开凿,首先带来的是农业的发展,而东汉时期陂塘水利的兴起使得农业的发展更具特色, 同时, 耕地面积、 农业结构、农作物的亩产量也随着这些灌溉效益的

提高而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一、战国时期

首先是魏国的鸿沟。 关于鸿沟开凿的年代,史籍中已有详细记载。《竹书纪年集解》载:(周显王)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而引圃水。

鸿沟开凿于周显王八年, 即魏惠王十年。 此后鸿沟又经历了不断修补和完善,逐渐形成了鸿沟水系。另外,魏国还在漳水附近开渠。如《史记· 河渠书》 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 以富魏之河内。这一水利工程在当时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灌溉工程。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其次是齐国的人工运河。 齐国曾开凿了一条水道, 叫菏水。 《汉书· 地理志》载:原山,淄水所出,东至博昌入济。可知济水与淄水之间起初隔了一条河流,它们并不相通。那么究竟隔了一条什么河呢?据史念海先生考证为时水。而至于济水与淄水之间的运河是什么时候开通的,史先生认为不可能迟至战国末年。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第三是秦国。秦昭王时期,秦国的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他兴修都江堰的过程《华阳国志》有详细的记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 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 开稻田。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外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 穿石犀溪于江南,命日犀牛里。后转置犀牛二头:一在府市市桥门,今所谓石牛门也;一在渊中。乃自湔堰上分穿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 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李冰通过“堋”这种分水的设施使得都江堰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

正如《史记·河渠书》所说: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秦王政时期在水工郑国主持下,修建了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载:令(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日: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 无凶年,秦以富疆,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二、秦朝时期

秦统一后,出于军事的目的,还开凿了灵渠。《史记· 主父偃传》: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虞,示不复用。⋯ ⋯ ,又使尉(佗) 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

监禄所凿的渠就是灵渠。关于灵渠所处的方位, 清朝学者王先谦做过研究。而范成大对于灵渠的修建工程阐述地更为详细。他认为:灵渠,在桂之兴安县⋯ ⋯,其作渠之法,于湘流沙磕中垒石作铧嘴,锐其前,逆分湘流为两,激之六十里行渠中,以入融江与俱南。渠绕兴安界,深不数尺,广丈余,六十里间,置斗门三十六,土人但谓之斗。舟入一斗,则复闸斗,伺水积渐进,故能循崖而上, 建瓴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来。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三、西汉时期

汉初,羹颉侯刘信曾主持修建了“七门三堰”,蜀守文翁也穿湔江口,他们的事迹是这样记载的:公非刘氏( (七门庙》曰:予为庐州从事,始以事至舒城, 观所谓七门三堰者。问于居人,其田溉几何。对曰:凡二万倾。考于图书,则汉羹颉侯信始基,而魏扬州刺史刘知馥实修其废。圆孝文帝末年,以庐江文翁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

汉武帝时期,随着国力的增强,水利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元光六年(前129年) ,时任大司农的郑当时向汉武帝建议开漕渠。《史记· 河渠书》载:是时郑当时为大农,言曰:“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漕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 得谷。 ”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 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后来有人上书提出新的漕运方案: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 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於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印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 道果便近, 而水湍石,不可漕。

虽然此时开通褒斜道未成功,但是至东汉时,为了解决漕运问题,河东太守番系也提出了一个方案:其后河东守番系言:“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改亡甚多,而亦烦费。 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蠕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从渭上,与关中无异,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田废, 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庄熊罴也提出了一个开渠方案。而砥柱之东可无复漕。 ” 天子以为然,发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

其后庄熊罴言:‘ 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 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故名日龙首渠。作之十余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 。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还有六辅渠和白渠。《汉书· 沟洫志》载:自郑国渠起,至元鼎六年,百三十六岁,而倪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傍高印之田。上日:“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谷也。左、右内史地,名山川原甚众,细民未知其利,故为通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今内史稻田租挈重,不与郡同,其义减。今吏民勉农,尽地利,平徭行水,勿使失时。”后十六岁,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奏穿渠 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日:“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

西汉政府除在关中地区修建水利工程外,在其他地区也有河渠的开凿。常山郡蒲吾县附近还开凿了一条大白渠。《汉书·地理志》载:常山郡⋯ ⋯ ,蒲吾, 大白渠水首受绵曼水,东南至下曲阳入斯汶。边郡地区也进行过水利兴修。 如: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今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张掖郡⋯ ⋯ ,臊得,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入海,边郡二,行二千一百里。莽日官式。敦煌郡⋯ ⋯ ,冥安,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谨案居延始元二年戍、田卒千五百人,为骋马田官穿泾渠,乃正月己酉,淮阳郡。召信臣、文齐各自在地方任长官时也兴修过水利设施。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 出补谷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其治视民如子, 所居见称述。 超为零陵太守,病归。复征为谏大夫,迁南阳太守⋯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 亭, 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畜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 以防分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日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复数增秩赐金。莽遣宁始将军廉丹,发巴蜀吏人及转兵谷卒徒十余万击之。吏士饥疫,连年不能克而还。以广汉文齐为太守,造起陂池,开通溉灌,垦田二千余顷。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四、东汉时期

进入东汉以后,政治中心的转移,统治者兴修水利的兴趣减退。他们在继承西汉开渠的经验上,开挖了一些水利工程。以下是有关东汉时期兴修水利的记载: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 ⋯ ⋯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票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数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日:“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 ⋯ ⋯ , ( 建武)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成,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战国秦汉时期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一) 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五、总结

历史告诉我们, 东汉时期的陂塘水利的兴起, 是西汉以来水利事业发展的延续, 这不仅是生产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也为当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难以改变自然环境。人们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靠渔猎、采集和游牧为生,对自然界的水只能趋利避害,消极适应。随着工具的发展,人们在江河两岸发展农业,建设村庄和城镇,遂产生了防洪、排涝、灌溉、航运和城镇供水的需要,从而开创和发展了水利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