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更正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構成高風險,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林也程


剛剛看到世衛組織不認為新冠肺炎構成瘟疫,沒有形成世界流行傳染疾病。。


錫姆科釣翁


“世衛組織更正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構成高風險,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這不是一個好消息。

世衛組織更正的報告,對全球構成高風險的結論,是經過評估後的結果。這就是說在相當的一段時間裡,對中國的經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如何應對,這就要求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抗擊新型肺炎疫情,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有效控制疫情,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消滅新冠肺炎疫情。只有消滅了疫情,才能從振經濟。相信國家相信人民,一定會盡快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陰影。願所有國人一切安好!


水209469745


新型肺炎就病源發作地而言確屬中國,這種危險性的傳染性疾病就傳播來說也確實存在很大的危險和危機感也就是所說的風險,但風險的同時也是檢驗誰是朋友以及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組織抗擊重大危機事物的能力的時刻,同時也是檢驗全世界的人類共同應對重大危機時的態度和能力,認為新型肺炎反應出了以下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體現出中國政府應對危機時的應變、組織和協調能力非常強,相信在應對新型肺炎方面所採取的措施,中國政府的效率之高和協調能力等方面之強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這也反應中國政府以人為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面對中國如此龐大的人口群體同樣也不是隨便一個國家就能做到的(包括西方大國),當然危機出現的同時,妖魔鬼怪同現也不奇怪,泥沙俱下反而是識別人鬼和檢驗人心的時刻。。。

二、面對國難危機時,在反映出政府和中國共產黨以老百姓安危為本的同時(各級捐贈層出不窮),也體現出了中國人超強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凝聚力,這也應了“人心齊泰山移”這句老話。。。

三、希望同過此事中國應深刻的檢討自己,為什麼會出現新型肺炎危機?真正的病源來自何處?中國人的某種吃喝習慣是否要改一改?為什麼總有人要想發國難財?應對危機時的組織協調能力和法律是否存在漏洞和缺陷?疫情過後怎樣應對和恢復國家的經濟與民生?等等問題,只有認真反思考慮全面,真正做到未雨綢繆才能更好應對未來的任何危機。。。

相信只要中國人團結一致不給社會和他人添亂,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以及友好國家和國際友人的幫助下,中國一定能戰勝新型肺炎危機,也相信中國會有更好的明天。

忠心感謝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專家們!


礦泉水163550980


意味著要更加堅定信心舉國奮力戰瘟神。

三個月內拿下疫情,世衛組織通過考察,可以宣佈解除。

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佈會,說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同時強調,世衛組織不贊成甚至反對對我國採取旅行或貿易禁令。

報告是在實地考察疫情後提出的,結論公正,措施果斷,建議恰當,對國內戰疫也有指導意義,因為我們也是世衛組織成員國之一。

這個報告不是對我們疫情防控的總結,主要還是用來指導世界各國佈防。

我們採取的防控措施除對疫情正確判斷外,主要基於三點:其一,政府超強的行動能力;其二,公民超強的自律性;其三,國家有處理公共突發事件的財力。

試想一下,這個世界能同時滿足這三點的國家有幾個?

儘管我們控制疫情采取斷然措施,但從最新數據看,疫情已幾倍於17年前的薩斯,感染數字還在爬坡。

鍾院士認為未來10天是檢驗疫情控制的分水嶺。

鍾院士說話我信!

也就是說,儘管困難重重,總體上已經看到曙光,打贏戰疫勝利在望!

世衛組織報告給出多條建議,主要針對目前疫情還在發展,需要做更多研究,特別是衛生系統脆弱的國家要加強疫情應對,這是發佈疫情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主要原因。這也是從全球衛生安全出發,實現以證據為基礎的科學理性冷靜應對的必要舉措,有助於其他國家採取科學合理適度的防疫措施。


布衣吳新建


也許2003年的“非典”只是給了我們一個小小教訓,那2020年的“新型病毒”就是抽了我們兩個大嘴巴子,也許以後還會出現更嚴重的流感病毒,那時我們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我們最終會戰勝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所以要自律好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其實最可怕的不是悲劇,最可怕的是悲劇過後我們忘了悲劇!於是悲劇復悲劇,悲劇何其多也!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麥兜親親


我是搞國際航運的,起碼這塊是切切實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目前已經有好幾個國家規定從大陸港口離開後,要經過14天,然後經過檢查沒有問題,才能靠泊作業。擔心後面還會有國家跟風。

另外,全球好幾個主要航線,比如歐洲線,已經有幾家航運公司撤船了,以減少運力,從而保證運價不跌。

航運的上游其實就是我們國家的外貿,如此看來,外貿方面已經收到了很大影響。

內部看,由於現在中國經濟中服務業已經佔比很大,而服務業最是講究人員流動,限制流動,那麼內需這塊也將是受到很大很大的影響。任澤平猜測第一季度的GDP增長率只有4%,在我看來,這是比較樂觀的看法,是建立在疫情能很快得到控制的基礎上。

希望疫情能夠得到儘快控制吧,天佑中華。


船長晨曦


世衛組織報告必然導致中國的對外貿易受到嚴重打擊!但是,我們不要怨天尤人,需要在極端困難時期思考如何在抗擊疫情和經濟發展兩個方面取得更好的結果。

我建議,在外貿嚴重受阻的時候,合理出臺提升內需的政策。如:1.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室設備、徹底淘汰“黑板粉筆”模式,換成觸摸屏、白版模式,拉動高科技產業的繼續增長。2.加大南方山地農村的土地改造和農民經營模式改革。南方山地農村人均可耕面積少、土地分散、不平整,一方面不適合現代化機械耕種,另一方面由於地少收入低也不適合青壯勞動力堅守耕種,從而導致土地大量丟慌,浪費嚴重。如果能把山地農村土地整合利用好,產出糧食可以節省大量進口糧食的外匯,部分抵消因出口受阻的外匯損失。3.在科學規劃、統籌土地利用的前提下,放開農村宅基地入市,這一項必定會吸收巨量城市資本入市,對保就業增長是一大貢獻,同時,根據以往經驗,要設計政策阻擊城市炒作資本進入農村宅基地,避免產生金融風險。具體辦法是“非宅基地村民第一擁有者購買農村宅基地後必須按統一規劃建設房屋,並且二十年內不可以轉讓。”4.疫情過後,鼓勵消費。比如發放“國內旅遊有價”獎券,參加國內旅遊的可以摺合成人民幣抵旅遊費用。5.繼續前沿領域的高科技投入,外貿市場“停擺”但科研領域不停擺。


茵森森


我沒感覺有那麼嚴重,應學美國實際做事,層層把控,不要媒體成天嚎叫,美國的流感幾個月,死亡6600多人了,而且還在肆虐,到現在學校也沒上課,隨處放置的衛生用品,除了自己部署防控,沒有媒體大肆的介入宣揚,為什麼?他們就預計到後果。


鑑湖女俠


新型冠狀病毒從去年12月份爆發以來,一直持續到今年3月份,前段時間鍾南山院士說,我們在4月底基本可以控制住疫情,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的情況比預計的情況要好很多。就在今天,3月12日下午,國務院召開發佈會,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通報了疫情的最新情況。

目前全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數在80,982人,但是治癒人數已經達到了62,917人。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說,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地區累計確診病例已經保持它的個位數,僅僅有7個人確診,有6例為境外輸入的病例。而湖北武漢新增確診人數也保持在了個位數,僅有8人確診。

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第1輪疫情的流行高峰已經過去,新增加的感染人數持續保持在低位,這說明我們前期的防治防控工作做的很有效果很到位。在這一次小小的勝利背後,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有太多的人為此付出了心血,甚至是生命。

因此就算在即將勝利的同時,我們依然不能放鬆,現在我們主要工作,應該從防控疫情傳播上面轉移到救治感染患者上面。米鋒在發佈會上就說:“要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毫不放鬆,抓緊各項防控工作。”

就在我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好轉之際,國外又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就目前已知消息,截至在3月12日,意大利感染人數已經超過了14,624人,是除了中國之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最多的國家。要知道意大利整個國家人口才6000萬,人口總數還不到一個億。

意大利為什麼如此疏於防範呢?其實不只是意大利,目前全球有100多個國家,都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就目前所知的數據來看,除了意大利之外,伊朗感染人數已經達到了9000人,韓國感染人數已經達到了7869人,甚至是法國感染人數也達到了2284人。這些國家當然人數雖然少,但是這些國家本身人口總數就比較少,他們感染這麼多人除了新型冠狀病毒較高的傳播率和感染力之外,他們國家的公民本身缺乏防範意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速度和嚴重程度令人震驚,因此將新型冠狀病毒描述為全球流行病。3月12日外交部的鄭爽主持記者會,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本次新型冠狀疫情已經具有了大流行的特徵,世界衛生組織也號召全世界各個國家聯合起來,一起整合資源,共同對抗新型冠狀疫情的傳播。

除此之外,耿爽還說中國會舉全國之力,盡我們最大的力量,幫助世界各個國家防控疫情。病毒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我們應該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為人類徹底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也希望其他國家的人民能夠做好防範防控工作,讓各個國家的人民都早日好轉起來。

1、澎湃新聞3月12日文章《世衛組織宣佈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性流行病,外交部回應》

2、紅星新聞3月12日文章《國家衛健委: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過去,願為全球抗疫作出中國貢獻》

3、北京人民日報客戶端3月12日文章《國家衛健委: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


超能博士


1.世衛組織變更疫情為高風險,是從全球防疫的角度考慮,“是一種防控級別上的正常考慮”,以便各國及時採取措施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

2. 如確定PHEIC正在發生,WHO應建議相關國家對人員、行李、貨物、集裝箱、交通工具、物品和(或)郵包擬採取的衛生措施,其目的在於防止或減少疾病的國際傳播和避免對國際交通的不必要干擾。

3. 另一個現實情況是,一些國家並不依照WHO的指南來做。PHEIC會被一些國家認為是一個“標籤”,因恐慌採取過度措施。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比如在2009年H1N1流感期間,儘管WHO和WTO都強調該病毒不會通過豬肉製品傳播,但仍有40多個國家禁止從相關國家進口豬肉。2014年埃博拉爆發期間,部分國家也在WHO不建議這樣做時對貿易和旅行予以限制,給這些國家帶來比較大的經濟損失。恆大研究院31日發佈的報告也顯示,如果宣佈PHEIC,中國的出口短期受到較大影響是大概率事件。

期待疫情早日結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