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发布开学工作预案

宜春市发布开学工作预案


日前,宜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宜春市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预案》,重点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学前的准备、开学报到、开学后的防控应急处置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预案》要求充分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各地各校要周密制定工作预案并抓好应急演练;提前做好全员培训及防控物资储备;全面排查师生员工健康信息并形成台账,该台账将作为开学后个人能否返校复课重要参考,所有外出师生员工,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返校;认真开展校园环境整治行动;扎实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确保全覆盖,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留守儿童、隔离家庭子女、“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等群体重点关注,加强人文关怀。


《预案》要求有序做好开学时报到工作。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学生不到校,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不得开展线下培训活动。具体开学时间待省教育厅另行通知,原则上采取从高年级到低年级的顺序分年级、分时段错峰开学。市属(驻地)高校开学时间由省教育厅商各高校确定并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分时分校进行。


《预案》要求强力做好开学后防控工作。要加强学校出入管理,坚决做到“五个一律”;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防控意识;除正常教育教学外,原则上不得举办其他聚集活动,不串门,减少交叉活动;为师生员工提供心理关爱服务;检测线上教学成效并调整工作计划;做好学校日常清洁、通风和消毒工作,实行更严格的垃圾分类措施;严格食堂管理,实行错峰就餐、统一配餐、分散就餐,避免扎堆就餐;坚持晨午检和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与登记报告制度,坚持“零报告、日报告”,一旦突发疫情,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预案》强调要加强组织纪律保障。各地各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统一工作部署,把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强化责任担当,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开学各项工作。


全市教体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守初心、担使命,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宜春市教体局将组织督查组对各地落实上级统一部署及开学工作预案要求进行督查,对防控不力、漏报瞒报、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造成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的要严查严处,绝不姑息。


宜春市2020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十条举措”

1.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开学工作组织领导,落实校(园)长第一责任人及各类人员职责,科学制定学校开学工作预案,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2.精准摸排信息。全面准确排查师生员工及家属(同住人员)的假期出行、接触人群、身体状况及每日的体温检测等信息,建立健康台账,作为返校复学依据,并及时报送主管教体部门。


3.认真整治环境。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消除卫生死角。主动配合防疫检查,对学校学习、生活场所统一做好集中消杀和日常通风工作。禁用所有空调,公用服务用品做到“一用一清洗,一用一消毒”。


4.有序错峰开学。严格遵守开学安排,简化报名程序,实行网上缴费,减少人员聚集,按照从高年级到低年级的顺序分年级、分时段错峰开学。对仍滞留湖北尚未返宜、与确诊或疑似病例人员有过密切接触或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员工,向学校报备后暂不返校;所有外出的师生员工,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5.严格校园管理。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中心城区学校严格实行“宜码通”电子通行证出行制度,实行一人一码,一码通行。加强校门(楼栋)管控,严格落实进出校门实名制登记和体温检测措施,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学校。


6.加强健康教育。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加强对校医和相关管理人员防疫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控意识和特殊时期心理应对能力;督促师生员工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疫情期间减少外出,严禁前往重点疫情地区。


7.优化教育教学。科学评估学生线上学习成效,及时调整教育教学计划,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开学后因疫情防控需要不能及时返校学生,由学校教师通过线上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确保一个不落。


8.规范群体活动。暂停一切大型活动。尽量减少办公室、班级间、寝室间的交叉活动。严控校内图书馆、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人员规模,减少交叉接触。实行分时段就餐、套餐打包或送餐到班,师生食堂用餐同向就座,拉开距离,减少语言交流。


9.及时报告情况。坚持晨午检和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查与登记报告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坚持“零报告、日报告”制度,确保学校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0.做好应急准备。做好疫情防控所需防护、消杀、试剂、药品等物资的采购储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加强人员响应和器材物资配备,规范处置流程,落实防护措施。设置一定数量的单独隔离点,供身体异常人员隔离使用,师生员工出现发热、胸闷、乏力等异常症状,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