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物資限價--1942年壓垮災民的“最後一根稻草”

1942年,中國河南的人民遇到了“吃的難題”。那年,大旱數月,赤地千里,顆粒無收,餓殍遍地,當國民政府悍然出臺了“糧食限價令”,給災區的糧食雪上加霜。

中國老百姓歷來講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講究“大公無私”,所以,大災之年,更是無法容忍商人們發“國難財”、“哄抬物價”。直到現在,每當有災情時,人們還是普遍希望政府出來價格管制——糧食、飲用水、生活必需品不能漲價,頒發一個個限價令,還聯合各個部門“聯合執法”查處各種“投機倒把”。

災區物資限價--1942年壓垮災民的“最後一根稻草”

人們往往還為此叫好,殊不知,這是壓垮災民的“最後一根稻草”。1942年,河南災區的災民就用成千上萬的生命證明:政府的限價令,百害無一利,簡直就是勒殺災民的“緊箍咒”。

以史為證。河南許昌縣是死亡最多的,據河南省政府1943年官方統計,許昌縣死亡人數是82224人,而據張光嗣1943年9月的調查數據,許昌縣的死亡人數是183472人。不管是多少,這都是極其慘烈的數字。許昌縣之所以屍骨累累,都拜當時縣長王桓武太“能幹”所致。一方面,他隱瞞災情,甚至為向上級邀賞升官發財,還自動要求加徵糧食,組織徵糧隊四處搜刮完災民的活命糧,更惡劣的是,他出臺了糧食限價令,並嚴厲執行,導致災民根本買不到糧食!

災區物資限價--1942年壓垮災民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許昌縣文史資料·第2輯》記載——“王桓武不僅將糧價壓得很低,而且派人查封各糧行的存糧,令其按他所定的低價出售。當時許昌周圍各縣所定糧價均高,而許昌獨低,外糧不僅不來,許昌境內僅有的存糧還有私自運出者。因之糧源斷絕,糧食奇缺。窮苦人民變賣田產可以得錢,但拿錢卻無處買糧。”

其實,不單隻許昌縣如此,河南其他地區雖然沒那麼嚴厲,但一樣執行了限價令。據當時的河南省糧政局秘書於鎮洲回憶:“中央因全國各地物價漲幅甚巨,制訂限價政策通令各省施行,河南執行限價最力。當時糧食市價已上漲甚高,表報中央數字,仍按官方限價填寫,中央根據表報糧價,認為河南災情並不嚴重。鄰近各省,因河南限價關係,商民集有餘糧而亦不願運豫銷售。”

是的。限價令,表面上“穩住”了糧價,但事實上,價格管制導致無貨可賣,或者乾脆沒人會賣,還會把糧食運往高價的地區,本地的糧食更少,有錢也買不到。

災區物資限價--1942年壓垮災民的“最後一根稻草”

價格是市場供給需求關係的彙總,是信號。價格高,是因為供不應求,無論你怎麼限價都改不了這個事實,甚至,一旦限價,反而扭曲了價格信號,供給會減少,供給關係會更緊張,最終導致管制失敗——要麼黑市上價格奇高,要麼就乾脆有錢也買不到。到時候,誰受益?跟當時的國民地方政府官員有關係的人,他們不怕限價令,在黑市上賺大錢——即使從這個角度上說,有他們,也比有錢也買不到糧食強!還有某些黑心的貪官,他們可以“拿雞毛當令箭”四處查封商人財產,發橫財。

是的,一開始,有些商人看準了大災之下糧價必然大漲會囤積糧食,短時間內壟斷了糧食市場,賣高價,老百姓覺得這些“黑心”商人大發“國難財”,痛恨得咬牙切齒。但是,正因為他們的囤積,才有了供應,緩解了糧荒,而且一開始的糧價高,會刺激其他商人和外地的商人,他們知道有錢賺,自然就會千方百計運糧食進來。隨著糧食越來越多,糧商越來越多,競爭壓力就越來越大,脆弱的“價格同盟”很快就會瓦解——你不降價,別人就降低,你不早點賣,別人搶先了,價格很可能很快就大幅降低,到那時,捂著不賣的糧商很可能就虧得血本無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