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比較重會導致出汗嗎?

北京慈一堂中醫客服蘇雪婷


溼氣重可以導致出汗。古人對出汗的病因就已經做了總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致病因素——溼邪

如《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自汗病證治》中:“夫自汗病,多因傷風傷暑,及喜怒驚恐、房室虛勞,皆能致之。無問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病。”

《丹溪心法·自汗病》:“自汗病屬氣虛、血虛、溼、陽虛、痰。”

傷溼自汗病為自汗病證之一。多由溼邪阻遏所致。《證治匯補》卷三:“傷溼自汗病,睏倦身痛,天陰轉甚,聲如甕出。”治宜健脾化溼,可用防已黃芪湯、術附湯。亦有溼火燻蒸而致者。《丹溪心法·自汗病》:“火氣上蒸胃中之溼,亦能汗,涼膈散主之。”

溼邪致病有外溼和內溼之分。外溼是外環境多雨或潮溼,正氣虛弱或體質溼盛的人在這種環境中,形成疾病,外溼便成為致病的因素。內溼則指因飲食或情致等原因引起的脾的生理功能失常、體內水溼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狀態。

無論外溼或內溼,都有阻遏氣機、傷人陽氣和侵襲脾臟的特點。如果溼邪侵襲肌表,溼邪重則生熱,溼熱燻蒸,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礙,營氣和衛氣不能調和,則會出汗。所以溼氣較重會導致出汗。



婦科醫生老魚


會的

溼氣重就好像是體內多了很多水一樣,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肥胖。

為什麼會出汗呢?

1.溼氣重的人大多陽氣不足。

人體陽氣不足,各處陽氣都不足。腎陽不足,膀胱氣化無權,就會導致生成小便量少,而水溼會停留體內,造成溼氣變重,溼為陰邪,容易傷人陽氣,所以說有溼氣的人陽氣會越來越虛,陽氣虛就不能顧護陰液,就會導致出汗。

2.氣虛導致出汗。

上一條已經講過,陽氣與溼邪兩者相互影響,如果不加干預,最後的結果就是溼氣越累越重,陽氣越來越虛,人滿滿的會出汗,出汗加重就容易氣虛(這一點很多人都有體會,比如洗過澡,除了汗了,很多人會出現乏力的表現),氣能攝津,氣虛,就不能很好地統攝津液,導致出汗加重。

3.溼氣重人體負擔重

溼氣重的人多表現出肥胖,那麼運動能力就比較弱,上面已經說過會出現氣虛的表現,運動能力就會更弱,所以同等運動在別人還不至於出汗的時候,溼氣重的人就已經出汗了,甚至有的人,坐著不動就會出一些汗,還會經常出現一點喘的表現。


怎麼辦?

1.運動

雖說溼氣重做不了劇烈的運動,而且我也建議劇烈出汗多的運動,一方面出汗過多容易著涼,另一方面也容易過度疲勞,導致之後的運動停滯,所以一定要適量,可以從走路做起,每天一個小時,快走的話40分鐘,慢慢的增加,能適應的時候可以改成跑步,同樣的速度從慢到快,最後能跑到3公里一次最好,其他的運動也可以,只要運動量要適合。運動時,人的氣血運行加快,可以使的陽氣恢復,慢慢的陽氣越來越足,溼氣是陰邪,陽氣旺盛,溼氣就會減少,而同時人的體重也減下來了,更有利於運動,這樣就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2.補充人體陽氣

這個跟上面講的運動是一回事,不過這個是通過藥物補充陽氣的,不過最好是配合運動一起,效果比較好。

3.利溼

這個就會運用藥物利溼作用,排除人體內水溼,達到去溼氣的目的,不過單純利溼效果不好,比如大家熟知的紅豆薏米水,剛開始效果還可以,慢慢的效果就不行了,而且本身性質偏寒,所以還會傷人陽氣。(具體怎麼辦我的頭條文章裡面有)


傳閱中醫


你好,溼氣重的人是比較容易出汗,最好還是去找中醫生看一下,吃些中藥調理一下身體。自己可以服用一些清熱祛溼,益氣生津的中藥,如清熱祛溼顆粒,參苓白朮散。同時多吃紅小豆,冬瓜,薏米等利於消腫,健脾除溼的食物。


馬佳健康學


溼氣重的人不一定容易出汗,要看具體情況。

“溼”是分好多種的,比如溼熱內蘊就可能出比汗較多,寒溼內困的話就比較少見出汗。

這兩種情況會有不同症狀,比較好鑑別的,前者一般熱勢纏綿、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滿、不思飲食、大便黏膩不爽、小便不利或黃赤,或黃疸等;後者泛惡欲吐,納呆,口淡不渴,便溏,頭身困重,面色晦黃,或面目肌膚髮黃,色晦暗如煙燻或肢體浮腫,小便短少等。晚上睡覺常出汗中醫叫盜汗,陰虛內熱比較常見。像有些人動輒就出汗,吃東西不消化,或是每次吃飯都出很多汗,這都和脾虛溼重有關係。溼重困脾,溼氣重的人都有脾胃虛弱的症狀,因為脾主運化,一個是運化水溼,一個是促進水谷精微的吸收,脾虛水溼得不到運化,溼氣排不出去,會導致各種問題的產生。

從內而看:

1、胸口悶,喉嚨有痰(肺弱)

2、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腎 虛)

3、舌苔厚膩,食慾不振,食物不消化容易成積食(脾虛)

4、體重逐年增加,肥胖水腫。偏瘦的人也會有小肚腩(同樣說明脾虛,因為脾虛是導致肥胖的主因)。

5、頻繁的胃痛、腹痛、腹瀉,便秘或大便不成形(胃弱)

在外表症:

1、睏乏無力,無精打采,怎麼睡都睡不夠。頭暈犯困;

2、 嗓子發癢,口乾,口苦 ,口渴;

3、全身肌肉關節痛;

4、頭髮油膩,皮膚油光,滿臉起痘,渾身黏黏;

5、大便糖稀而肛門澀癢;⑥皮膚有溼疹,皮膚瘙癢;

因此,溼氣重的人調理應以健脾祛溼,清熱益氣生津為主。



長白山996


溼氣重會導致出汗。因為溼氣太重,人體感覺痠懶乏力。稍微運動和勞動就會出汗。所以必須進行調理。通過飲食或用藥來解決。不明白溼氣是怎麼回,可找醫生。每天泡一泡腳能祛除溼氣。


健康長壽A66


常見的是脾虛溼盛,可以中醫科辯證,如果是脾虛溼盛,祛溼最基礎的方劑是平胃散(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大棗)平時脘腹脹滿、噯氣吞酸、肢體沉重的可以用。另外,參苓白朮散也可以健脾祛溼,平時大便溏洩,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可以使用!運動出汗有利於恢復正常的。


八月


溼氣重的人容易出汗,還會出現嘴苦、食慾減退、舌苔發厚、懶言好睡等症狀。溼氣重可以服用中成藥調理身體,通常服用黃連清胃丸調理身體,需要正確合理的用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比較合適,平時要少吃油膩食物,也要少吃一些魚蝦海鮮,還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太涼的食物,儘量吃溫熱的食物,太熱或者太涼的食物都是不可以的,對於溼氣重的人多運動能調節體內溼氣重的問題。


壕強影視


個人觀點,溼氣重的人會出現盜汗,人體溼氣多的話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不想吃飯、口臭、嘴苦、懶言好睡、不想動、舌苔白而厚等,身體出粘汗也是溼氣重的一種表現。可以吃健脾清熱祛溼的中成藥比如清熱祛溼顆粒等,在日常飲食上多吃山藥、蓮子、芡實、紅豆、薏米等健脾祛溼,注意清淡飲食,少吃油膩及魚肉類,辛辣的食物


靜靜聆聽1206


溼氣重的話,排汗就會把溼氣排出來,出汗一般是內火灼燒和衛氣不足,不同部位出汗對應的經絡,臉及額頭、前胸出汗:足陽明胃經; 頭頂,後背出汗:足太陽膀胱經; 腰以下出汗: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 ;手心出汗:胃腑 ;足心出汗:腎臟。出自知乎號中醫徐信州的分享,可以看看


GJhhh


溼氣重就會感覺像穿了一件溼衣服,渾身關節痠疼,伸張不開,精神狀態不好,如果溼氣重,會影響血液循環,還有汗液發粘,不容易排出體外,除非經常鍛鍊身體,滿滿的把溼氣排出,也可以做艾灸化溼驅寒,從毛孔排汗,還有大小便月經等都可以排出來,所以溼氣重的人身體都會有陽虛體質,一般容易出汗,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出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