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一個攝影愛好者只要用心去學習,最終都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

雨夜秋夢


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說明你離得不夠近,這句攝影名言出自著名戰地記者攝影師羅伯特.卡帕!當然,在人像攝影中沒有這麼簡單,但也沒有那麼複雜!


攝影愛好者有一顆熱愛攝影的心,只要用心去學習,多多拍攝,肯定有朝一日能夠成為有名的攝影師!攝影的門檻並不高,很多剛入門的攝影師拍的就比大師級的攝影師拍的還牛逼,這完全靠自身的想法!

不光是攝影,無論做什麼事,用心學,用心做,很難不成功,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拿起相機拍照,我拍一天不行,我拍兩天、三天、四天,等等等等,每天都會有進步,每天都有新的構圖想法,當你腦海裡產生新的想法,那麼,這就是你進步的表現!攝影不簡單是按下快門那麼容易,構圖、光線、拍攝想法這些都是需要慢慢研究慢慢適應的,用心,肯定能出作品!

而且世界上的有名攝影師沒有哪個天生攝影師,都是經過後期努力,多拍多想多看而來。


婚禮攝影師Tanke


從我自身的經歷看,這種說法是對的,我不聰明,卻偏偏迷上了攝影。我是從1984年接觸攝影的。那時是用120相機拍片。晚上擋住窗戶沖洗照片。沒有電,用電池曝光箱印相。為學攝影知識,泡書店買書。為伊消得人憔悴。

後來買了單反相機佳能A1,還是因為沒有電,只好用閃光燈做光源放大照片。這也成了我的發明。後來開始沖洗彩色照片,用水彩顏料塗膠片製作濾色片校色。自制恆溫箱。自己可以沖洗24寸彩色照片。心裡美美噠噠。

2004年出現數碼相機,我的第一臺是佳能300D.我又買來電腦,打印機。我幾乎是從頭學起。我是農村的,學習這些知識的難度可想而知。最終還是拿下來了。自己製作數碼照片。學會以後覺得太方便了。勁頭更足了。

隨著作品的增多,漸漸發現好作品沒有。只好再補文化課。文學 歷史 藝術等等。好在我是教師,又是教美術的。學習可能方便些。慢慢的終於創作出一些作品。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後來加入攝影家協會,能與更多的老師交流。自己又有了進步。

這些年也有一些作品在報刊雜誌上發表。最近我的《沙漠 藍天 金土地》在 守望綠水青山 全國攝影展覽獲獎。

回過頭來想,攝影也很簡單,買臺照相機,仔細閱讀說明書,熟悉各種功能。學會使用電腦和軟件。再多讀書。最好用老師指導。一定會拍出好作品來。

人們說 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我說 是攝影成就了我。攝影給我自信,讓我的生活豐富多彩。


孫奇武1


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其實還不一定真的要一定去學習很深的攝影理論。

但是實踐是必須的,而且要大量實踐才能成功。

這裡有一點要說明:

攝影實踐和攝影理論是兩碼事。理論紮實只能有助於實踐,不能代替實踐。

攝影作品是通過實踐來完成的,沒有實踐就沒有作品。

攝影作品的產生過程是以攝影家的藝術感覺為基礎的,在創作過程中套搬藝術理論忽視藝術直覺是行不通的。

一個傑出的藝術家一定是突破前人理論框架的,創造全新理論的人。

故事隨筆,記得侯登科紀實攝影獎的一位得住,是第幾屆我記不清了。當時的他是一位上海的文化館的普通職員。手中的器材是一臺國產普及型旁軸,記憶中是海鷗牌的小相機。他怎麼作到的呢?

他,既不是爬山涉水,也不是探訪名人。就是在每天上班的路上,生活的場景中,尋找靈感。他的鏡頭中都是一些公交站臺,遊池中的健身者,商店的櫥窗等等不能再普通的場景。這些普普通通的東西在他的鏡頭裡變成了美妙的詩篇,渾然天成,順手摘花。你要問他:“你拍照的時候都想些啥?”他其實啥也沒想,他通過實踐養成了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指引他選擇畫面,告訴他按下快門的時機。他的作品中蘊含著詩意,不是簡單的攝影理論可以解釋清楚的。

我們普通人必須學習攝影理論,而且要儘可能的做到博智。就算如此在我們學習了大量攝影理論後,拿起相機的時刻,起作用的還是藝術感覺,而非攝影理論。

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攝影理論呢?

答案是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只有審美能力提高了,眼光上去了,才可能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攝影水平從而不斷的得到提高,慢慢的成為行家。

終於有一天,普通的你也能夠突破既往的程式,獲得全新的自由,那時候你就真正的成為了大師。


禪意的心像


作為攝影愛好者,用心學習是肯定要的,什麼是好作品,衡量標準也大有不同!

想在短期內成為攝影高手,急功近利的心態可能會讓我們走很多彎路,隨著現在科技的進步,攝影器材也普及大眾,但我想說的是攝影和拍照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攝影是門藝術,也是個技術活,拍照就是記錄下生活,

想要出好的作品,和不斷學習是離不開的。

第一,多學多看,提高自己的審美,因為你的審美直接反應到你的作品中去。

第二,熟悉你的拍攝器材,瞭解每一個按鍵及數值的意思,多拍多體會。

第三,多實踐,提高攝影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第四,學習一下ps軟件,作品的後期很需要!

第五,還是學堅持,多學習,終會有成!

拙見,多指正,謝謝😜


胖子大鍋


現在很多的攝影愛好者拍了幾年了感覺還沒走出來,尤其是構圖方面,其實攝影不在於拍的年多年少,而在於悟性,首先如果你愛好文學,或者繪畫書法的話,可能悟性會高一些,有的平時不愛看書,不寫東西,腦子裡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拍照片悟性會差一些,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拍了好幾年,設備還比別人的好,相機買了一個又一個,可是看他的照片總感覺有很多的毛病,還少了一些東西,我感覺每一張照片最起碼要有內涵,在你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腦子裡已形成了一個東西,就是你要表現什麼,要表達什麼,要在哪個位置預留空間,要在哪裡題首詩,要把它做成什麼,能否做成畫意還是工筆畫,還是油畫,還是一般的處理。這些都是要想到的,不是隻安快門。還有一條就是你要會電腦,會點後期,哪怕只是入門,一般來說,前期和後期同步,還有努力加勤奮,不愁你拍不出好作品,並且有一天你還會拿大獎!加油吧朋友們!






濟源白雲輕輕


攝影本身並不是一門難以掌控的技藝,可以肯定地說只要用心學習,誰都能拍出像樣的作品。

有些藝術門類需要較高的天賦,如果沒有天生的藝術細胞,可能很難掌握。比如音樂,即使可以認真學習,但未必能寫出廣為流傳的曲子;再比如寫作,即使擁有豐富閱歷,也未必能寫出驚人著作。而攝影則與這些藝術創作不太一樣,只要認真學,都能拍出好作品。為什麼這麼說呢?

攝影並非是純粹的藝術,而是一門技藝。

個人認為攝影具有藝術性,但又不是完全的藝術。它的創作並不是從無到有創造出一個作品,也不是主要依靠靈感,再用技術作為輔助進行創作,而是一門“技藝”,其中“技”的成分更大一點。攝影作品的載體是照片,而照片的內容並非是純人為創作出來的,必須要有客觀的人、景、物,並且需要依靠設備把這些客觀對象的光線記錄下來,這其中關於“藝”的部分是攝影師的觀察力、構圖力、色彩運用能力、主題發現能力等。創作過程也必須依靠相機和鏡頭這樣的科技器材,能夠熟練操控照相設備。整個攝影創作過程對技術的依賴性更強,個人主觀的創作力也是建立在技術基礎之上的,並且通過大量訓練是可以提高的,並非完全依靠藝術靈感,因此只要技術過關,作品至少不會太差。

能拍出好攝影作品的不一定就都稱之為“大師”,也可以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師傅”,技術的作品好是好作品。

攝影作品的好與差的評判標準並非完全依照藝術性。

對於畫作、小說、音樂作品的評價,完全是對其本身藝術性的評價,因為它們都是作者藝術創作的載體,而攝影作品的藝術性則不是唯一評判標準。攝影作品類型有很多,有些照片只需要追求形式上的美感就可以說是一張好攝影作品。比如產品攝影,只需要用光準確、構圖合理,能夠表現出產品本身的主要特點,這就是一張好作品,這其中沒有太多藝術性可言。再比如美女人像攝影,能夠表現出人物最好看的角度,把人物情緒抓拍到位,體現出人物的外在形式美和內在感情表達,就是一張好作品,也沒有太高藝術要求。這些攝影作品的評價更多在於其技術性,而不是藝術性。當然攝影作品也有藝術性很高的作品。特別是大部分商業攝影機構所標稱的“藝術攝影”其實都沒什麼藝術,只有技術。只不過技術應用得當,作品可以更討人喜歡,這也不能說這不是一張好的攝影作品。

而一些攝影大師拍攝的藝術性很強的攝影作品也是有很多的,其藝術水準也是非常高的。比如攝影大師佈列松的很多紀實攝影作品,都是集藝術性、技術性於一身的作品,反應了一個時代世界的整體面貌,對文化、戰爭、人性都有很深刻的表達。所以,攝影作品的好與差,既可以用藝術標準來衡量,也可以用技術水準來判斷,具有多重評判標準,想要拍攝出好攝影作品,可以先從技術性好的作品開始做起,再逐步探求藝術性,這對於普通人來說都可以逐步提升,並非高不可攀。

以上是我個人對是否人人都能通過努力拍出好攝影作品的理解,僅代表個人意見。


卷太郎攝影坊


是不是每一個攝影愛好者只要用心去學習,最終都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

是不是每一個攝影愛好者只要用心去學習,最終都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是的,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去學習,最終都會有所成就。


但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只要用心去學習,最終能不能成為一個攝影大師,能不能拍出精彩的大片呢?


一個繪畫愛好者,用心去學習,天天畫畫練習,最終能不能成為繪畫大家,能不能畫出傳世之作呢?

這個是不一定的!

攝影必竟是一種藝術形成,後天的努力是一方面,先天的領悟能力,靈感與天賦也同樣的重要。


所以,通過努力的學習,拍出構圖合規,曝光精準等符合要求的攝影作品是沒問題的,想要更進一步,不是隻有努力學習能達到的。


當然,不是每一個攝影愛好者都要成為攝影大師的,只要能拍出自己喜歡的攝影作品就好!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名言,主要是對讀書而言,但是對於技術、藝術、包括攝影的學習,依然適用。

攝影雖然是技術與藝術的綜合,但是隻要能用心學習,尤其是認真實踐,總會有所成就。想當大師級別的人物,自然有點困難。任何行業的大師,都是勤奮與天才的集合。攝影還是個燒錢和費時的行當。你要拍風光片,就得行萬里路,走名山大川。走名山大川,還得考慮季節、氣候、時間等等。年輕時,我曾在一次攝影培訓會上聽一位老師說,為拍一幅長城照片,攝影師就一年四季爬了無數次長城,終於找到合適的季節、時間點和角度,一口氣拍了好幾個膠捲。

大師難成,但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成為一位成功的攝影師是可以的。





直心1


攝影也是一種視覺美學,一種真正的光影藝術。影響作品品質的因素,可以說技術和審美能力都很重要。

技術決定能否更好的展現畫面效果。取景、曝光、二次曝光……技術是最關鍵的。

審美能力決定是否能夠捕抓最美一瞬間,尤其是光線與動感的捕抓。

很多美景美物美人……都是無規則運動的,攝影師要做的就是抓到他們最美的那一瞬間。

沒有足夠的技術和審美能力,是做不到的。

努力學好攝影技術,努力提升審美能力,終會有所作為。





畫與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