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战,为什么孙权要联合刘备一起抗曹,没有刘备,他能赢吗?

大马哈鱼12


曹操在经过官渡之战后,基本平定了北方的九个州。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丞相。大权在握,准备挥师南下。

当时的南方有三大势力:中间的刘表占荆州,东南的孙权占扬州,西南的刘璋占益州。在南方的更南方,还有一个交州(今广西广东一带),太偏远落后,没几个人愿意争。所以重点就集中在荆、扬、益三州。首当其冲的其实是荆州,无奈刘表病死,他的小儿子率众投降了曹操,这时的压力来到了孙权这边。

孙权其实是有三个选择的: 1. 向曹操投降、 2. 单独攻击曹操、 3. 联合刘备共同攻击曹操。那么孙权会怎样选择呢?

向曹操投降?

投降,是当时东吴多数人的选择,仅有一些武将不同意,文臣那边鲁肃是不同意投降的。而孙权首先想到的是过江联络刘表。要知道,两家是有世仇的,孙权能放下仇恨主动联络,可见其并不想投降,可惜刘表已死,而鲁肃将眼光放在了刘备的身上,刘备也深知,如果他投降曹操,自己可能没有上次的运气了,如果鲁肃不来,刘备可能逃到交州去了。

单独攻击曹操?

只要孙权不是傻子,他就不会疯狂到单独抗衡曹操,如果曹操消灭了刘备彻底占领荆州,那么孙权基本就被曹操包围了,从他主动联络刘表的事上,就看出孙权需要荆州这边力量的支持。

那么只剩下联合刘备了,这也是孙权最终的选择。他的信心其实来自于周瑜的分析。

周瑜认为曹操有五个弱点:

1. 西北的马超、韩遂老是在瞅机会反曹操,我们在前面进攻,他们必然会在后面偷袭,此为操之后患。   

2. 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中原的铁骑到了长江天险,就叫他寸步难行,只有站在那挨打的份。   

3. 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现在是严冬季节,他的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他肯定是想先站稳脚跟,等明年开春再战。我们必须现在就打,机不可失啊。   

4.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水土不服,必生疾病。   

5. 新收刘表之众,尚未归心。

应该说,周瑜的一席话是给孙权打了强心剂的。当然,周瑜也有他的要求,那就是准备5万精兵。这时的孙权是有点为难的,他最多只能调来3万。正在危难之际,鲁肃送来的好消息:刘备愿意结盟。

当时的刘备虽然实力较弱,但联合刘表长子刘琮,也能凑齐2万人马(也是勉勉强强),这支队伍在后来的陆战上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所以说,孙权联合刘备是有自己考量的:

1、 孙权不想投降,但也不愿意独自对抗曹操;

2、 击败曹操不是没可能,一定要搏一把;

3、 自己实力确实不够,需要盟军支持。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刘成为了盟友。当然这里面获利最大的其实是刘备,他没有继续的东躲西藏,自己也不是对抗曹操的主力军,而赤壁之战后,他占有了荆州的大部分,刘备以最小的代价获取了战争最大的成果。当然,这也为后来孙刘翻脸埋下了伏笔。


黑水布衣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之一,孙刘联军战胜号称拥有80万大军的曹操,从而使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如果没有刘备的加盟,孙权依靠东吴实力是很难与曹操抗衡的,那么为什么孙权要联合刘备抗曹呢,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三国实力曹魏最强,东吴弱小,难以单一抗曹。

赤壁大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曹操、孙权实力差距。

  • 曹方:曹操战胜袁绍,击败乌桓之后,整个北方基本统一,曹操还大兴水利,施行屯田,使得北方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军上方面爱惜将才,将徐晃、于禁、典韦、许褚等实力大将尽收账下,另外还整顿军纪、法令严明,军事、经济稳定后,曹操开始操练水军,统一全国野心完全暴露,出征东吴前,派出的兵力号称八十万大军,实际兵力也有十八万,加之归降的刘琮七万兵力,大约二十五万兵力准备攻吴且粮饷充足。

  • 孙吴:孙权即位后,开始休养生息的战略,百姓富有,所以江南也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孙权还开疆拓土,将江南五省的山越纳入吴国的编户,但孙吴兵力以水军为准,整个东吴只有十万兵力,军事实力与曹魏差距明显。

    总结:军事实力东吴弱小,曹魏强大,依东吴实力难以单一抗曹,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有机会获胜。

二、联合刘备对于蜀吴是双赢

当时的刘备处境并不好,刘表死后,刘琮率众投降曹操,依附刘表并屯兵樊城的刘备率众仓皇南撤,在长坂坡被曹军击败,形势非常不利,孙刘结盟,首先可以避免孙刘被曹魏各个击破的危险,其次东吴水军强大,但步兵较弱,联合刘备的2万步兵精锐可以有效弥补步兵的不足,最后东吴将少,只有周瑜和程普可以支撑门面,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虎上将,“千金易求,但一将难求”,这样可以有效的支援东吴,孙刘联盟如果打败曹魏, 双方都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和实力,所以孙刘联盟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双赢。

三、联合刘备,多一个智谋多一次获胜的机会,诸葛亮功不可没。

  • 诸葛亮统一东吴主战思想

东吴有鲁肃充当智谋,而刘备这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出谋划策,当时东吴的情况是分成以周瑜、鲁肃为首主战和以张昭为首的主和两派,张昭声望很高,说话很有分量,所以当时主和派占据上风,鲁肃从江夏带回刘备的军事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魏的决心,并分析曹操军队的弱点,使主战派重新占据上风,东吴上下统一了思想,诸葛亮功不可没。

  • 诸葛亮智谋帮助东吴抗战

在作战过程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等都帮了东吴的大忙,还有和周瑜一起决定火攻曹军这一策略决定了赤壁之战的胜局,所以联合刘备,多一个诸葛亮,多了几分胜算的机会。

四、联合刘备,解东吴西侧之忧。

曹魏进攻东吴,东吴有长江天险这一天然优势,但是刘琮投降,荆州被曹操占据,曹操就可以顺将而下对东吴构成严重威胁,如果刘备不参战,东吴可能会两面受敌,这样双线作战,对于东吴更加不利,所以联合刘备也是为了解东吴西侧之忧。

纵上所述:只有孙权联合刘备,借助诸葛亮的智谋,借助刘备的大将,才有机会跟曹魏大军拼一拼,这对孙刘来讲也是一个双赢,如果只单靠孙吴抗曹,以东吴当时的兵力和抗曹的决心很难获胜。


坐看云起时1218


个人观点:赤壁大战如果孙权不和刘备联合基本上是不可能赢的,毕竟综合实力在哪那里,曹操号称80万军队南下,又收荆州降兵十几万,总兵力在100万上下,东吴总兵力在20几万最多不超过30万,刘备兵力只要一万多左右,再加上刘表长子刘琦在江夏的兵力合并兵力在4万左右,如果没有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营船,即便孙刘联合也不是曹操的对手。整个赤壁之战是以周瑜为首东吴军队为主战场,刘备等人只是在曹营起火后追击残兵和占地盘而已。




二道班一纵


在当时局势中,曹操是天下最有实力的,而且曹操又是个十分有野心的人,一心想要灭掉刘备、孙权,完成统一的霸业。而孙刘当时相比曹操而言实力相差悬殊,无法单独与曹操抗衡,若不联合只有逐个被灭的下场。但若联合则完全不同,两国的实力相加则可与曹操抗衡;

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不合作的且不说赤壁之战能否取胜,但以后必然会被曹操各个击破。当时如果没有刘备合兵,东吴朝廷中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人倾向于让孙权投降的。而刘备的出现,也让孙权大军更加有战神曹操的信心。

两方进军路线,可看配图所示。



灥靐飍羴麤龘


赤壁之战可以说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几大重要战役之一,赤壁之战所造成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三国演义后半段的发展。

孙权为什么要联合刘备呢?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陆续收取袁绍的冀,并,青,幽四大洲,刘琮开城献降继而收取荆襄水路三军后总计一百余万,其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军阀,从而追的刘备败当阳,走夏口,弃新野,携带四十万百姓投奔江夏,此时的刘备几乎穷途末路,如果不是刘琦来救,早已束手就擒了。

再来看此时的江东显然已经成为曹操一统天下的最后一块战场,可以说此时的孙权与刘备是唇亡齿寒的道理,无论哪一方被灭,另一方都不得善终,他们愿意看见曹操一统天下吗,显然不会,刘备这边,孔明是明白人,孙权那边鲁肃也是明白人,此时除了孙刘联手之外,已经没有抵御曹操的办法了,江东水师名震天下,刘备步骑亦是骁勇善战,少了任何一方这场仗都别想打赢,没有刘备凭他江东十万水军也难以抵挡曹操的金戈铁马,没有孙权凭他刘备骁勇步骑也难以抵抗曹操的百万雄兵,所以孙刘联手即是情势所迫,也是加之必然,既然已无退路,何不携手一战,破釜沉舟,一旦胜了,孙刘可保数年安定,并且改变天下形势。

况且曹操大军远征,无论是粮草,供给,舟车劳顿,这些细小因素对孙刘都相对有利,加之一道长江天堑,以孔明,周瑜等人的智慧,岂能不知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呢。

所以综上所述,孙刘联手乃是当时天下趋势,亦是唯一抵抗曹军的办法了,个人见解!



小胖子驴哥


1.孙权联手刘备是国内局势逼迫的。

当时,刘备、孙权任何一家的势力与曹操都不能同日而语,曹操”奉辞伐罪,旄麾南指”时,荆州刘琮束手投降,曹操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时,迫不及待的给孙权下了文绉绉的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当时孙权是战是降一直犹豫不决,后来在周瑜,鲁肃这些主战派分子的劝谏下,才增强了抵抗的决心。

而自孙策遇刺、年仅19岁的孙权接手江东后,江东就一直处于动荡状态,庐江太守李术起兵造反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庐陵太守孙辅暗中通曹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而且孙暠还企图篡孙权的权位,丹阳太守孙俨已被人杀死了,山越又趁机作乱………江东就没有过宁静的日子。


孙权用三年的时间平复了动乱,又处心积虑地安定地方世族,招揽名士,又用了五年的时间,到建安十三年,才灭掉了黄祖,为哥哥孙策报了仇,这样人们才开始相信这位黄口孺子的执政能力,才暂时稳定了江东局势。

可是,还没有歇一口气,同年,曹操就铁骑南下,荆州刘宗束甲投降,又打得刘备丢盔弃甲,把战火烧到了孙权的家门口。孙权深知,这 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江东已历三世的他,在骨子里是不想投降的;但由于内患不断,导致势力单薄,当时孙权能征惯战的精锐部队只有区区3 万人,孙权自忖没有能力与曹操抗衡,迫不得已,在鲁肃不失时机地提出联合刘备共同抗曹的策略的时候,他才决定联手刘备抗曹。


2.刘备尽管有长坂坡之败,但并没有倾家荡产,他有可以利用的力量,

刘备曾标谤自己是中山靖王第十七代后裔,是刘皇叔,这名头好,可以利用;刘备当时受了重创,但自己还有嫡系部队一万多人,再加上江夏刘琦一万水军,兵力约有2万人,而且武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些顶尖猛 将,又诸葛亮也加入刘备军事集团,还是有一定的力量的;在军事上,从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多个帮手,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3.刘备也需要联手东吴抗曹。

当初,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就有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把刘备的筷子都吓掉了,为了让多疑的曹操今后不加害自己,刘备不得不与曹操分道扬镳,彻底与曹操撕破了脸,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当时曹操正亲率虎豹之骑追杀刘备,在当阳刘备已丧魂失魄、抱头鼠窜,刘备只能放弃原来去江陵的计划,前往江夏。

而刘备审时度势,放眼天下,北方基本上已经被曹操掌握,天下有能力的人也就孙权与刘璋了,曹操要置自己于死地,自己已在颠沛流离的状态,早知孤掌难鸣、孤力难支了;自己单方面抗曹困难重重,所以,联合孙权,也是刘备的迫切需求,况且,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也认为东吴“可以为援而不可以图也”。


4.曹操逼 的。

曹操是胸怀大志的主,从莅临长江边作的《短歌行》一诗中就可以看出,他妄图统一中国的野心随年龄的增大更加膨胀起来,他此时已经灭掉了袁绍、吕布等等英雄豪杰,他是绝不会让孙权在江东坐大的,可以说夺取江东势在必得;这就下了充满杀机的战书,不过,曹操太过自信了,此举导致了孙权联刘抗曹!

所以,国内形势、刘备的境遇和力量、曹操的大军压境是孙权联手刘备抗曹的根本原因!在群雄已灭,无人与曹操叫板的时候,如果孙权不联手刘备,东吴单方面要取得赤壁之战这样规模的胜利,是痴人说梦,是根本不可能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赤壁大战,孙刘联合最终取得了胜利,如果将孙权不能联合刘备,那么结局必输无疑。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其影响延绵数十年。

建安十二年(207年),北方大定的曹魏军团开始将目光投向南方。此时,东汉末年的烽火硝烟未尽,但逐渐显露出峥嵘格局。孙吴政权经营江南多年,占据了传统的鱼米之乡,虽然南人陆战实力不济,但拥有着当时和荆州水军并驾齐驱的一流水军。借助长江天堑,大有和曹操分庭抗礼,划江而治的迹象。

东吴西边,两湖区域则是刘备盘踞的场地。虽然相较于曹魏和孙吴,刘备的总体实力不济,但是刘备同样拥有自己的优势,三国第一智囊——诸葛亮是其军师,武力值一流的五虎将是其座前统帅,虽然士兵数量不多,但大都身经百战,在诸葛亮等人的运筹帷幄之下,有着当世不敌之勇。

再往西,则是占据了广袤川地的刘表。只是刘表(刘璋)为人赢弱,为帅不才,守土不力,攻土无能。从未曾入过曹操等人法眼。而地少兵稀的刘琦更是毫无存在感,完全一个路人甲。

那么对于东吴而言,当时身边能够联合的,不管他愿不愿意,只剩下刘备。另外一个实力够强的潜在合作者,却是相隔千里,在遥远西北的马腾。远水解不了近渴。除此之外,孙刘联合有着共同的利益,当时刘备不仅面临着孙吴的困境,甚至处境更差。

首先曹操一直视刘备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在曹营之时,便有天下英雄为君和操耳。刘备绝非池中之物,曹操深知这一点。特别是刘备从毫无立足之地,到最终占据两广的地盘,逐渐露出争霸的面目,曹操深感威胁,要将立足未稳的刘备政权消灭在萌芽之中。

其次,和孙吴不同的是,刘备一直未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始终处于颠簸流离之中,寄人篱下的刘备没有任何根基。所以刘备的实力在三方中最弱。

最后,刘表和刘备拥有宗亲关系,曹操一直担忧刘备会趁刘表虚弱之际,乘其不备取得荆州的实际管理权。而一旦拥有荆州这块丰饶的地盘,又夺得荆州精锐水师,那么以刘备军团已经完全成型的高级智囊和统帅集团,完全可以成为抗衡曹操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实力尚弱,但潜力又巨大,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既然合则两利,分则两害,那么所对于和孙权的联合,绝对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但是如果孙权一意孤行,仅仅依靠孙吴的实力,那么能否有效应对曹操呢?

答案自然是不能。

首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了道义上的制高点。

不管孙权承不承认,一旦曹操祭出汉献帝这面旗帜,那么孙权如果不降,便终生背上了谋逆的恶名。要知道,之前都是诸侯之间的相互争斗,而现在时局相对已定,汉天子在手的曹操拥有着东吴所不具备的优势。

其次,东吴的实力。

东吴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水军,然而,这一优势却随着刘璋投向曹操获得精锐的荆州水师后荡然无存。另外,如果不能联合刘备,曹军必然轻而易举一手拿下整个长江中上游区域。那么有着同等实力的水师,又占据着上游的优势,那么东吴的水军又能支撑多久?

最后,东吴的军心已然不稳。

曹军大军压境,东吴政权就已经乱作一团,其中投降派占据着多数。如果不是周瑜等少数举足轻重的人坚决抵抗,那么东吴实际上在一开始就已经军心动摇了。而后,诸葛亮舌战群儒,将东吴一众文官谋士怼的哑口无言。除了依靠诸葛亮的三寸不烂之舌,自然还有刘备两万兵力作为后盾。不然,任凭你舌灿兰花又怎能让这些人以卵击石?

所以,如果孙权认不清形式,不能连刘抗曹,坐视曹操占据荆州,击溃刘备,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东吴,那么以东吴仅仅能抽出数万的人马,何以抗衡曹操的十多万大军?最终必然落得功败垂成,身败名裂的局面!


Crazy历史


赤壁之战,孙权为什么要联合刘备一起抗曹,没有刘备,孙权能赢吗?咱们先来说一说孙权为什么要联合刘备:

曹操在被征乌丸后,基本上算是统一了北方,曹操何等抱负,经过了多年的杀伐征战,自己的雄心壮志已经快要实现。于是率大军南下,直取荆州,荆州战略要地,兵家必争!刚到荆州不久,刘表死了,随后他的儿子刘琮投了降。
曹操剧照



对于想建功立业实现伟大政治抱负的曹操来说,可谓春风得意!遂率精兵五千,夜以继日追赶刘备,刘备败当阳,走夏口。此时,一直处于弱小的刘备,经过曹操的凌厉追击,真正是无回击之力!巴不得有神仙相助!

于是江东孙吴的鲁肃来了,传递了孙刘联盟的好消息,刘备是英雄,一拍即合。哪鲁肃为什么回来?那肯定是代表孙权的意志,也就是说,孙权批过的。孙权为什么要联盟?

刘备剧照

群雄逐鹿,到此时,就曹操、刘备、孙权三家了。并且曹操势力最强,给孙权的信中,号称80万大军。周瑜大都督曾对孙权说"拨五万兵马抵抗曹军,而孙权说先拨三万,后再补给"由此可见,曹军南下,联合刘备是必然。毕竟刘备手上还有两万兵马。不联合,自然唇亡齿寒。

周瑜剧照

没有刘备,孙权能赢吗?现在看来,能赢,因为赤壁之战,东吴周瑜是整个战争的总指挥,如果真要说刘备方面也是出了力的,那就是诸葛亮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

但是历史是不可能假设的,因为,面对曹操来势汹汹的大队人马,如果曹操不骄傲轻敌,如果曹操的兵马没有不服水土,如果曹操改变作战方略。


葱葱那年


首层来说孙权不联合刘备赢的机率更小。孙权的问题是太过年轻,江东是他的哥哥孙策打下来。当时曹操写了一封威胁信给孙权,东吴上下皆惧。东吴上下都劝孙权投降曹操。以张昭、秦松为代表。两人是孙策时期的四大谋主之一。张昭又是江东政权文官的领袖。只有周瑜和鲁肃等少数人力主抗曹。但主张投降的人太多。当时周瑜正率军去鄱阳,鲁肃力劝孙权召回周瑜。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鲁肃是主张联刘抗曹。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征荆州,八月刘表病逝。鲁肃马上向孙权进言讲:“现在刘表死了,两个儿子又不和,荆州将领又各自为党。刘备是天下枭雄,跟曹操有隙,寄居于荆州,刘表忌其才能而不能用。如果刘备跟刘表两个儿子齐心合力,则安抚他们,并结为同盟。如果他们离心离德,再作别的打算。我请求去荆州吊丧,并劝说刘备安抚刘表旧部,同心一意对抗曹操。”鲁肃才到夏口就得知刘琮投降,刘备逃跑了。鲁肃马上去找刘备,在当阳相遇。鲁肃见到刘备,马上表达孙权要结盟抗曹操。诸葛亮请求跟鲁肃一起去柴桑见孙权。


孙权是肯定不愿意投降曹操的,因为他的理想是南面称孤。正如当年曹操丢失兖州时想要投降袁绍。当时程昱问曹操讲:将军您自问能甘于袁绍之下吗?也正如刘备要离开曹操是一样的。当年曹操对待刘备是非常崇遇的。因为刘备也不甘于人下。再者曹操指出天下英雄只有他们俩。刘备也害怕曹操会加害于他。

刘备是天下枭雄:

鲁肃在去荆州找刘备联合时就对孙权说过刘备是天下枭雄,借以对抗曹操。刘备跑去江夏后,当时曹操手下都预料孙权会杀掉刘备。只有程昱认为不会。程昱讲:“孙权年少继承父兄基业,尚未被天下所惧怕。曹公无敌于天下,刚刚攻下荆州,声威震动江南,孙权虽然有谋略,但不能独立对抗,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能抵敌万人,孙权必定借助他们以与我们对抗。刘备的灾难得解脱,势力范围也被分定,刘备依靠这个帮助站稳了脚跟,再要捉杀他是不可能的了。”孙权果然跟刘备联合对抗曹操。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

刘备虽然一直实力非常弱小,但曹操也好还是其部下也好,都把刘备视为英雄。而且视关张为勇冠三军的万人敌。比如公元207年曹操准备远征乌丸时,曹操的部下皆担心刘备会劝刘表偷袭许昌。他们不怕据有荆州的刘表而害怕实力弱小的刘备。还是郭嘉讲刘表不会用刘备的,曹操才决定远征乌丸。


刘备实力尚存:

诸葛亮在柴桑时也是力劝孙权联刘抗曹。孙权虽然同意抗曹,但还是询问刘备还有没有力量抗曹。诸葛亮讲他们这边剩余人马加上关羽水军有万人,江夏刘琦那里也有一万多人。孙权听了非常高兴。要知道孙权只给了周瑜三万人马,刘备这两万多人也是不小的助力。赤壁之战不光是周瑜打的,刘备也是亲临前线出了很大力。权(孙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刘备)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刘备)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瑜(周瑜)、普(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刘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备(刘备)、瑜(周瑜)等复追至南郡。

刘备的两万多人马虽然不多,但也是不小的助力。因为孙权也只派了三万人马。当时周瑜向孙权要五万人。孙权讲:五万人一下子难以集结,我已经准备好三万人。你带着先去,我继续在后方集结人马。


荆州人服刘备之雄资:

公元200年刘备来到荆州,刘表并不怎么重用。加上刘表这个人无大志。很多荆州人纷纷寄望于天下枭雄刘备。荆州豪杰归先主日益多。当时很多避乱荆州的北方士人,也认为刘表不能成事。像杜袭、繁钦、赵俨等就跑到曹操那里去了。像裴潜、司马芝、王粲等,则是在等待明主。像徐庶、伊籍、尹默等则投刘备。徐、尹皆是司马徽的学生。当时据有荆州的如果是刘备,我想很多避乱荆州的士人也许会为之效力。

公元208年八月刘表病死,霍峻、向朗等荆州豪强就带着自己的武装投靠刘备。表(刘表)卒,峻(霍峻)率众归先主。表(刘备)卒,(向朗)归先主。向朗也是司马徽的学生。九月刘琮决定投降后,刘琮身边一些不愿意投降曹操的人反投刘备。琮(刘琮)左右多归先主。刘备从新野跑到江夏时,很多荆州豪强也随之南下。先主奔江南,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赤壁之战后,刘表旧部纷纷南下投刘表。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刘备)。

公元209年周瑜打南郡,打了一年打下半个南郡。刘备南征荆州零陵岗、武陵、桂阳、长沙四郡,没怎么打就投降了。刘备得到荆州四郡后,连淮南雷绪都带着几万人相投。雷绪并没有就近投孙权。三国志: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



孙权要是没有刘备,赤壁之战难说胜负。当时曹操亲自率水陆军是为了打刘备,打江东只是顺便的事。公(曹操)自江陵征备、公至赤壁,与备怕(刘备)战。曹操是把刘备做为主要对手。曹操从华容道冲出时大喜,诸将皆问原因。曹操讲:刘备确实是我的对手,但还是计划不周,如果早点来华容道放火,我就死在这里了。刘备确实放火了,只是曹操已经走了。而曹操对周瑜的态度在后来给孙权书信讲:我烧余船自退,让周瑜徒获虚名。



公元210年曹操得知孙权把半个南郡给刘备,并默认刘备据有荆州南部四郡。当时曹操正在书写,笔都掉到地上。曹公闻权(孙权)以土地业备(刘备),方作书,落笔於地。曹操会如此紧张的原因在于刘备这个英雄一旦有了地盘,将来会成为大敌。刘备才据有徐州,曹操弃袁绍而东征。曹操击败袁绍,又立马南征。在刘琮已投降时,立马急追击刘备。在荆州还没有完全安抚,顺江征刘备。公曰: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小鸿哥


南风讲历史,“哒哒哒!”

  赤壁大战,为什么孙刘要联合呢,如果孙刘不联合,孙权能赢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把时间线往回推一推,看一看赤壁大战之前发生了什么。

  先说说鼎鼎大名的曹老板,曹老板是个狠人,稳中带浪,浪中带秀,前期靠着一个“混”字走天下,他在儿时发小袁绍的支持下,夺得了兖州作为他的泉水基地。

  然后又靠着袁绍傻吧垃圾的劲儿,他成功把当时名义上的天下之主,汉献帝掌握在手里,从这儿就可以看出袁绍的蠢萌性格,也就不难推断出日后他会被自己的搓背好兄弟,阿满击败。

  袁绍帮助曹老板取得兖州的原因很简单,他的作战计划是先统一北方,而这时他的后背面对的是自己的弟弟袁术,俗话说得好,在背后捅你刀子的往往是你兄弟。

对于这个兄弟,袁绍信不过,所以把曹老板放在这儿,替他缓冲袁术。

  但是袁绍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发小会这么猛,跟变了身的超级赛亚人一样。

先是干掉了吕布,接着又把自己同母异父的傻缺兄弟袁术,给了解了,《要说这个袁术说他傻缺,似乎都侮辱傻缺这个词,得了一块玉玺,虎了吧唧的就称帝了,据说曹老板得到这个消息差点没有笑死,袁氏一家一门两虎,真是虎啊》

  接着曹老板制服了张绣,接连拿下了徐州,豫州等地,而与此同时袁绍也灭了公孙瓒一家统一了北方,回头一看,哎呦我去,自己的后面怎么多了一只满装满配,十八级的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离近了一看,天哪,是曹操,他起来了。

  后来的场面大家都知道了,袁绍被满级的曹操一顿暴打,收拾完了袁绍,曹老板把目光放在了另一个战场,南面,而此时南面最有实力的还属汉室宗亲刘表。

  可正当曹老板准备秀一下自己强壮的肌肉的时候,刘表嘎嘣一下没了。

曹老板的军队几乎就相当于去南方旅了趟游,就拿下了荆州,还有三十多万兵马,曹老板说,“我还什么都没有干。”

  不过在拿下荆州的同时,有一个倒霉蛋被曹老板无意中给踩住了,这个倒霉蛋生命力极其的顽强,小强跟他比都得靠边站,这个人就是刘备,刘皇叔,“噔噔噔!”

  刘备江湖人称,”英雄收割机,大佬杀手。”

  刘备先是投靠自己的老同学公孙瓒,然后公孙瓒兵败自杀。

  离开公孙瓒后,投奔陶谦,陶谦病死。

  转而投奔吕布,吕布兵败被杀。

  又转而投奔袁绍,袁绍兵败,又恼又怒,病死了。

  而后投被宗亲刘表,刘表病死。

  曹老板与刘皇叔那是有仇的,刘皇叔曾投靠过曹老板,可惜曹老板命太硬,刘皇叔没有克死他。

刘皇叔觉得这样不行,传出去坏了他的名声,毕竟凑满七个就可以招呼神龙了,于是杀了曹操大将徐州刺史车胄,夺了徐州,与曹操拉开了架势干,没干过,于是又开启了自己的召唤神龙之旅。

  现在曹老板夺了荆州,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刘皇叔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然不敢过去跟他正面硬刚。

这时候狗头军师诸葛亮,唱起了rap,“呦呦呦!我有一个大哥,哥哥哥,他他他在东吴混得开,呦呦,我们两家心连心,呦呦,一起消灭邪恶。”

  而此时的东吴,曹操解决了刘表,下一个目标自然是盘踞在江东的东吴了,东吴瑟瑟发抖,曹操号称手里有四个二,一副王炸,一对飞机,这谁不怕啊。

  打是打不过,东吴绝大多数官员准备洗干净了,等着曹老板光临,这时候诸葛亮跳出来了,直接说,“呦呦呦,他有王炸,我不怕,四个二也是弟弟,我家主公一副同花五十K。”

  东吴:.......。

  其实东吴的老大孙权是不想投降的,毕竟做了老大好多年,一下子要变成老二了,肯定不习惯,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大都督周瑜,都知道曹操喜欢人妻,并且已经放出话来了。“哎,我曹操给你买了顶帽子,要不?”

  于是在诸葛亮的忽悠下,周瑜的劝说下,东吴和刘备一拍即合,二人都知道单打独斗,他们都不是曹操的对手,只有从街头霸王化身成为魂斗罗兄弟,他们才有机会。

当时刘皇叔可不是一无所有,经过这么些年的努力,人家手下还是有些家底的,“两万水兵的内核,诸葛亮的显卡,关羽的显示屏,赵云的无线wife接收器,张飞的音响,上面还插着一顶皇室宗亲的小旗。”

  所以孙权与刘皇叔联手是必然的选择,人多力量大不是。

  第二个问题,孙权没有刘备他会赢吗?答案是不会,可以说正是因为刘皇叔的加入,才给了孙权敢爱敢拼的勇气,借着皇室正统的旗帜安抚东吴上上下下的人心。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