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戰神霍去病,為什麼敢在皇家獵場射殺李敢?

歷史一書生


霍去病在打獵時候,射殺李敢,這是《史記》中明確記載的。事情的來龍去脈,要追溯到李廣最後一次帶兵出擊匈奴之時。那時候,李廣已經到了垂暮之年,但依然希望通過軍功來獲得榮耀和地位,最好可以封侯。

但事與願違,大將軍衛青給李廣安排了一個策應的任務,帶一支偏師從側翼包抄匈奴主力。可惜,李廣的軍事才能實在有限,他沒有遇到匈奴主力,而是迷了路。茫茫大漠迷了路,導致失期,最終含恨自殺。

在文人的世界裡,都對李廣傾注同情的話語,以至於後世以為李廣是一個能力很強卻沒有找到伯樂的悲劇人物。從史料記載的細節來看,李廣的死和任何人都無關,衛青是一個寬厚之人,有長者之風,他身為大將軍,自己的手下因為各種原因迷路,以至於失期。於情於理,都必須問清楚情況,這是沒有問題的。

李廣的死,更多在於他太顧及自己的名聲,而又對這次失誤耿耿於懷,他根本不想去見那些文書,只能以死維護自己的尊嚴。如果他沒有自殺,按照漢律,按照衛青的性格,或許只是被貶官而已。

李廣的死,讓他的兒子很是憤怒,雖然他的死和任何人無關,更和大將軍衛青無關,但李家的後人李敢卻固執的以為是衛青逼死自己的父親,因此找到了一次機會,打傷了衛青。

這是一次毫不講理的惡性報復事件,而衛青的做法也表現出一個老實寬容的人應該有的涵養,據歷史記載:衛青自己把這件事壓了下來。不然,單憑惡意擊傷大將軍,李敢就可能被幹掉。

衛青的寬容,一方面是因為他性格上的溫和,另一方面,他的確覺得李廣的死很是可惜。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李廣雖然迷路,但軍隊並無損失,如果說明情況,事情不會到了如此地步。可見,李廣之死,衛青也沒有預料到。

雖然李敢的惡性報復行為,被衛青壓了下來,卻惹惱另一個猛人,那就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

這舅甥兩人的性格,截然不同。衛青出身貧賤,所以為人低調、性格溫和,極善於為人處世,他身為大將軍,又是皇親國戚,卻依然保持著自己溫和的本色。除了打仗以外,衛青始終保持低調。

霍去病則不然,他是皇親國戚,享受著榮華富貴,又戰功赫赫。這樣一個貴公子,一向眼高於頂,卻唯獨敬重兩個人,一個是漢武帝劉徹,一個是他的舅舅,大將軍衛青。

霍去病不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更何況這種行為本身就十分惡劣。於是,霍去病開始自己的報復行動,打算在獵場之上射殺李敢。

李敢傷大將軍衛青事件發生後,衛青選擇原諒,因此這件事並沒有鬧大。但如此大的事情,不可能封鎖消息,霍去病知道了,漢武帝想必也知道了。

所以,李敢之死,已經不是霍去病個人行為。好脾氣的衛青不想把這件事鬧大,所以,沒有人可以把這件事鬧大,就連霍去病也不敢違逆舅舅的想法。可以霍去病的性格,又不能容忍這件事。只能選擇一種讓人抓不到太多把柄的做法。打獵然後誤傷,最終導致李敢死亡,這是一個十分完美的邏輯,也是所有人都無法懷疑,也不敢懷疑的邏輯。

除了這些,漢武帝的態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漢武帝器重霍去病,甚至高於衛青,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漢武帝很欣賞霍去病為人,除了軍功外,漢武帝從霍去病身上可以看到自己年輕時候的影子。更何況,漢武帝本身也是一個恩怨分明之人,同樣也不是一個喜歡寬容的人。

李廣死了以後,李家根本不值一提,李廣沒死,李家依然不值一提。死一個李敢,讓霍去病出口惡氣,讓所有對大將軍有非分之想的人,不敢亂動,也讓所有人都知道,衛青霍去病背後是皇帝在撐腰。我想,按照漢武帝的邏輯和思維方式,他很樂意看到霍去病報仇,更不會對霍去病進行任何處罰。

李敢事件中,最無辜的就是衛青,因為他自始至終都保持寬容,一直不想讓事情向著失控的方向發展,對待李廣是這樣,對待李敢也是這樣。但事情又遠不是他所希望的那樣,偏執的李廣死了,偏執的李敢把他當成了仇人,而他外甥又是心高氣傲的人物,漢武帝也毫無保留的站在霍去病身邊。於是,衛青想要大事化小的構想,一步一步走向破滅,事情很快變得無法收場。


小小嬴政


平心而論,若是就軍事能力而言,李廣和李敢這對父子,倒也不遜於衛青和霍去病這對舅甥。可是,武將打仗除了軍事才能以外,還有許多決定勝負的因素,也正因如此,歷史上才會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說法。而李廣之子李敢,則是慘死於少年戰神霍去病之手。

古往今來,無論存心與否,選邊站隊都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而爭功也是武將中常見的行為。說起李敢之死,還得從他父親李廣的悲情人生講起。

李廣原是漢代名將,在抵禦匈奴的戰爭中也算是九死一生。不過,令人惋惜的是,這位將領始終未能取得驕人的戰績,甚至在領兵與衛青會師的過程中因遇到風沙而迷路,延誤了時間。結果,多年鬱郁不得志的李廣,在失去立功的機會後,因激憤而自盡。

眼見父親一生兢兢業業,最後死的稀裡糊塗,李敢便將這股子怒火發洩到了衛青身上。李敢覺得,衛青對李廣的責備有些嚴重,甚至認為這是一場不公正的責罰,而自己的父親之所以自盡,在很大程度上與衛青的發難有關。所以,年少氣盛的李敢,揍了位高權重的衛青。

衛青被揍後,並沒有追究。衛青為何不處罰李敢,已經很難說清,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自己也覺得李廣死的可惜。所以,衛青並沒有為難李廣的兒子李敢。

然而,看到自己的舅舅被李敢揍了一頓,當時最為得寵的霍去病卻火氣很大。就這樣,在一次狩獵行動中,霍去病將自己的箭對準了李敢。在皇家獵場裡,霍去病在眾目睽睽之下殺了李敢。

李敢是當時的名將,而且也取得過不少戰功。可是,比起後臺更硬、聲明更大的霍去病,李敢卻猶如砧板上的魚肉,不僅任人宰割,而且死的不清不楚。慘案發生後,漢武帝並未追究,而是隨便找了個藉口,說李敢是在狩獵過程中意外而死。

霍去病殺李敢,顯然是私人恩怨升級後的一場慘案。不過,與衛青、李廣等人相比,霍去病著實太過張揚,他殺李敢多少也有忌憚對方日後因功得寵的考慮。儘管提及漢朝反擊匈奴的戰爭,多半要頌揚衛青和霍去病,可就人品而言,霍去病著實算不上一個完人。


史海爛柯人


霍去病的事包括他的上臺和死亡,恐怕都牽涉到漢武朝內的舊派新派、對匈奴主戰主和的鬥爭。對於將門之後的李敢,曾是衛霍的老師輩,又是霍去病攻打匈奴的屬下,兩人的關係更是微妙,霍去病在大庭廣眾之下,射暗箭殺死李敢,既是為舅父衛青報仇,也是新秀向老派將領的挑戰,或可看作對武帝堅持對匈奴用兵態度的支持,射殺李敢應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霍去病與李敢先有交集,應該是兩派。劉徹繼續其祖父漢文帝上苑練兵的傳統,以身邊群小新貴為中堅,蒐羅匈奴習俗和戰法,瞭解敵人詳細,韓嫣就以祖上曾居匈奴而得到武帝的另外青睞。(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又讓朝中熟悉匈奴的將領隨侍身邊講解戰陣兵法之類,李廣三個兒子包括他就曾為武帝和新貴們上課“廣子三人,曰當戶、椒、敢,為郎”,期間發生一件事,武帝與寵臣們親密無間,狎戲無度,李廣的長子李當戶即李陵的父親看不過眼,認為韓嫣無禮犯上,當著武帝的面抓住韓嫣一頓痛打“當戶擊嫣,嫣走”。


這是朝臣對韓嫣與衛霍這些憑裙帶關係上位的人一種固有的輕視,就算衛青霍去病後來立了大功,依然擺脫不了這種出身上的缺陷,長期受人詬病。而對於宿將及戰士們入宮為郎教導諸寵臣兵法戰陣,諸如李當戶這些人心中應該是不以為然的,只是皇命難違,勉力完成。這群人形成二派不足為怪。李廣長子二子皆早死,未能活到漢軍大舉反攻匈奴時候,沒有出塞立功的機會。而李敢卻有幸參與,在霍去病麾下立功,封關內侯。(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漢武帝對匈奴用兵,採用了新的戰略戰術,摒棄戰車的運用,而採用了以騎兵對騎兵,以步兵遏騎兵,迂迴穿插創造突破機會的戰術。表現在衛青身上則多是以步兵阻斷對方騎兵奔跑速度,分割後再各自吃掉。霍去病在此基礎上更上層樓,直接以騎兵碰騎兵,只是比匈奴多了一道衝擊,在沒有馬蹬的情況下,騎兵正面衝殺死傷率極大,沒有嚴苛的軍紀難以做到。這些戰法和老派的固守反攻大不相同,但衛霍二人使用之後,效果明顯。李廣的多次失利,包括最後的迷路,正是老派將領無法使用新戰術一個縮影,導致不堪訊問,李廣自殺。(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李廣自殺是意外,但李敢認為衛青難辭其疚,在當面質問的時候還打了衛青,衛青也不追究。霍去病得知後,舊怒新仇一塊算,在武帝組織甘泉宮打獵大會時,放暗箭射死李敢。武帝因為霍去病的戰功“去病時方貴幸,上諱雲鹿觸殺之”,更可能不想引發朝中新老派之爭,影響政局,對外宣稱李敢打獵時觸鹿角而死,把這件事遮掩過去。霍去病的行為,放在為親報仇大行其道的漢朝初,並不是特例,官家也對這種風氣也持正面態度,如李廣借酒勁殺死灞陵尉後,武帝不怪罪下詔說“報恩復仇,朕之所望於將軍也。復何疑哉”,肯定快意恩仇,這應是霍去病射殺李敢的主要依仗。


南方鵬


一切皆因李廣而起。

李廣出生於騎射世家,年少時便弓馬嫻熟,從軍後,與匈奴作戰時異常勇猛,每每衝鋒在前,立功無數,逐步被提拔為任騎郎將。他算是年少成名。



但成名太早,真的不是好事。步子邁的太大,靈魂會追不上。年少成名者,往往自視甚高,自我要求非常嚴格,一旦遭遇失敗,往往變本加厲,會想方設法的證明自己,目標如果還是無法企及,就容易孤注一擲,走向極端。

李廣性格巨大缺陷就是過於偏執。

李廣射箭技能非常了得,常常箭無虛發,下屬無不佩服。但下屬的稱頌,反倒讓他騎虎難下,每次都想提升命中率。為了神射手的虛名,常常敵人臨近時,他才肯射箭,命中率確實提高了,但也多次讓他深陷危險之中。



李廣好虛名,還曾為面子殺人。李廣被貶為庶人後,有一天,和朋友外出打獵,晚上在野外喝了點酒,回來的稍晚。回來到了霸陵亭,亭尉不讓李廣通過,隨從說了句“這是前任李將軍。”沒想到,亭尉絲毫不給面子,懟了一句“現任將軍都不給過,別說前任的了!”李廣因此懷恨在心,後來他被重新啟用時,就藉故殺掉了亭尉。

李廣自視甚高,他覺得,憑他的資歷,他的成就,封個侯應該沒問題,何況自己的下級很多都封侯了。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活了大半輩子的他,還是看不開。他偏要追求這些虛名,就算放棄生命也在所不惜!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決定給匈奴致命一擊。漢武帝起先並不想讓老邁的李廣參與,但經不起李廣再三請求,答應了。



臨行前,漢武帝叮囑擔任總指揮的衛青,不要讓李廣正面對敵,因為李廣命不好,經常失敗。後來,衛青探到敵人駐地,就將李廣派到東路出擊,迂迴包抄匈奴。

李廣認為迂迴繞遠,就失掉了正面對敵的機會,於是堅持讓衛青更改調令,衛青不許。李廣憤恨而去。後來,李廣果真迷了路。

而衛青最後也沒有捉住匈奴首腦單于,帶兵南歸時,恰好遇到了姍姍來遲的李廣大軍。於是派人送去水果、酒等前往慰問,順便詢問迷路情況。李廣沒有搭理。衛青又迅速派長史前往質問李廣下屬。



李廣鬱悶已極。他感覺受到了侮辱,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遂拔劍自刎。

其實李廣之死,更多的在他自己。當然,衛青也起了間接作用,因此十分自責。

後來,李廣兒子李敢知道以後,怒不可遏,遂找衛青理論,並揮拳打了衛青。衛青忍住了,不想讓事情鬧大。

不曾想,這件事讓霍去病知道了,年輕氣盛的他憤憤不平,決定替舅舅報仇。於是,借外出打獵之機,蓄意射死了李敢。



此時的漢武帝倚重霍去病,就將這件事瞞下來了!


一半秋色


這個問題有陷井!問的是為什麼敢在皇家獵場射殺李敢,而不是為什麼要殺李敢。所以認真審題還是必須的。

霍去病之所以敢射殺李敢,一方面是因為年輕氣盛,更多的是他仗著漢武帝的寵愛,他認為射殺區區一個李敢,漢武帝不會把他怎麼樣。

李廣有三個兒子,李敢是老三。大家都知道漢朝的“飛將軍”李廣,有首詩是這麼寫他的: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入石稜中”。

說明李廣的箭法是多麼的高超! 可是李廣這個人,名是不太好。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他一輩子的夢想就是靠軍功封侯,可一輩子都沒實現這個夢想。眼看都六十出頭了,再不努力就來不及了。

李廣:


元狩四年(前119年),武帝派衛青帶兵和匈奴打仗,李廣一想,這是自己封侯的最後機會了,所以幾次向漢武帝上表,請求參與作戰。

武帝說你都這麼大年紀了,在家養養老,逗逗孫子不好嗎?李廣執意要去,武帝沒辦法,就同意了。去之前武帝特意偷偷的囑咐衛青,說李廣年紀大了,不能讓他與單于正面接戰,以免失利。

衛青:

衛青於是把老頭安排在右邊側翼,不讓他當先鋒。也有人說衛青是想讓公孫敖立功,所以不讓李廣在前面。李廣雖然不高興,但沒辦法,只能從命。

結果本該在右邊包抄的李廣,在沙漠裡面迷了路,沒趕上這一仗,因此被匈奴單于跑掉了。衛青就派人去求解釋,老頭認為我都這麼大把年紀了,不能接受小吏們的侮辱,就撥刀自殺了。

霍去病:

應該說老頭子自殺這檔子事,跟主將能有多少關係呢?做為主帥,沒有治你貽誤軍機的罪,只是質問一下原因,你自己自殺了怪誰?但李敢把他老爸的死這個賬,記在了衛青身上,居然在一次聚會上,毆打衛青,差點沒把衛青打死。

這事要擱別人身上肯定不會放過,但衛青一向做人低調,居然忍了下來,沒把李敢怎麼著。 這件事畢竟是特大八卦新聞,很快傳到霍去病耳朵裡去了。

霍去病是誰?他是衛青的外甥啊,正是二十多歲血氣方剛的時候,而且他又受到姨夫漢武帝的寵愛,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要找機會報這個仇,為舅舅出這口氣。

所以,當漢武帝帶著他們在甘泉宮狩獵時,霍去病乘機一箭射死了李敢。 這是醞釀已久的謀殺,還是一個突發事件,現在已經搞不清楚了。但人已經死了,怎麼辦? 還是姨夫夠意思,漢武帝出面調停,說這事純屬意外,是霍去病射歪了,不小心射中了李敢的。

既然皇帝出面這樣說了,李家人也沒辦法啊,只能是不了了之唄。 李敢的兒子叫李禹,雖然後來得到太子劉劇的喜愛,躲過了李陵投降的牽連,但後來在巫蠱之禍中被殺。老李家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剛日讀史


可曾有人想過,能夠位至冠軍將軍,封萬戶侯的人真會這麼衝動,而且毫無顧忌嗎?霍去病自幼由衛青養大,生長豪門巨戶,這種伴君如伴虎的憂患意識應該與生俱來就具備的。再不濟,舅舅衛青的謙沖自抑、恭儉仁愛也足以讓他耳濡目染了。

一:事件的起因在於李廣之死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為將,再次深入漠北,討伐匈奴。老將李廣聞之消息後,主動請纓,要求擔任先鋒官率先突入匈奴境內。可老謀深算的漢武帝卻以李廣“數奇”為由,雖然答應了李廣參戰的請求,卻又暗授機密於衛青,不讓李廣擔任先鋒一職。

秉承皇帝意思的衛青遂命公孫敖為前將軍,率軍突入,聞訊大怒的李廣於是不告而別,由於沒有合適的嚮導和其他各種原因,李廣所部迷失在沙漠之中,直到衛青戰事已了才在歸途之中相遇。漢代軍法嚴苛,深知李廣桀驁的衛青於是命人給李廣所部送去錢糧並表示希望李廣前往軍部說明迷路緣由。

老而彌辣的李廣當即勃然大怒,以不願受辱於刀筆之吏的理由,刎頸自殺,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二:因暴怒失去理智的李敢打了衛青

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時公孫敖新失侯,為中將軍從大將軍,大將軍亦欲使敖與俱當單于,故徙前將軍廣。

就《史記》記載來看,李廣自殺一事,其根本責任並不在衛青,畢竟,在出徵前,讓衛青不要委李廣以重任是漢武帝的意思。而衛青只是忠實的履行了皇帝的命令而已。李廣之死,關鍵還在於他出徵前不服軍令,擅自行動,出征後又迷失道路,寧死也不願對質廷尉,講明緣由。整個事件梳理下來,衛青的罪責最多就是以好友公孫敖為前將軍,其他一切措置皆是武帝授意。

同時出征匈奴,隸屬霍去病部的李敢在得知父親死訊之後。認定是衛青有心偏私針對李廣,於是心懷怨憤,伺機報復,狠狠得毆打了衛青一頓。

原就為李廣之死而心懷愧疚的衛青深知此茲事體大,諱匿不說。但紙終究包不住火,漢武帝很快就知道了整個事件。他心裡很清楚,衛青這是在代君受過,再說,大將軍衛青,身份顯赫,地位崇隆,與漢武帝名為君臣,實為姻親,又是大漢朝威懾匈奴,拓土開疆的一把利刃,李敢肆行無忌的行為,無異於狠狠地甩了漢武帝一巴掌?

三:漢武帝主使,霍去病出面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秉性強悍的漢武帝自然不願善罷甘休。那麼最符合實情的推測是,在無法親自動手的情況下,漢武帝想到了霍去病。

首先,霍去病由衛青一手帶大,對衛青有著深切的孺慕之情,更將其視為人生的偶像。衛青受辱,少年得意,壯氣凌雲的霍去病自然激憤莫名,外甥為了維護舅舅而出手殺人,這在當時那個可殺不可辱的時代裡,是最正常不過的應激反應。於是,皇家獵場,霍去病射殺李敢的一幕就此出現,而漢武帝則找了個“被鹿頂死”的藉口,輕輕遮掩過去。

我之所以做此推斷,是因為事件本身有太多不合理之處。霍去病自由生長在宮廷之中,年僅十七就能率軍深入不毛,追亡逐北,拓土開疆,要說純粹是依靠漢武帝的寵幸,是決然不可能的事情。再說,漢武帝為人如何,霍去病自幼耳聞目睹又豈能不知,這可是翻臉比翻書還快的主啊。他怎敢拿衛、霍兩大家族去賭?畢竟,在眾目睽睽的嫌疑之地射殺李敢是會背上弒君之罪的!

四:往事渺渺,但憑後人揣度

所謂天縱之才,必有卓絕之處,能夠馳騁朔漠而不迷失方向,犁庭掃穴封狼居胥從而建立蓋世功業的人,又豈是不能顧全大局的凡庸之輩。所以,為個人始終覺得,霍去病敢在御駕之前射殺李敢,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漢武帝授意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敬請聯繫作者


狐筆春秋


要說清楚霍去病為什麼敢在皇家獵場射殺李敢。

必須要說一下漢代的社會風俗,即著名的血親復仇理論。

在先秦一直到漢代的儒家思想中,“以直報怨”乃至血親復仇與仇殺,都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在《周禮·地官·調人》中就有:“父之讎闢諸海外,則得與共戴天。此不共戴天者,謂孝子之心不許共讎人戴天,必殺之乃止。”

至於漢代儒家的公羊學派,也主張大報復理論。按公羊學派的典籍中,在《春秋》一經中,凡有復仇之事,孔子必大書特書,以張復仇之義。口號是“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看到沒有,什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都是小CASE。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接了仇,必須要報復,十年、九世、一百世都要報復!當時的中國人就是這麼猛!

至於仇恨,當然是父母兄弟之仇為最高!如《孟子·盡心下》“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也。”《禮記·曲禮》“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遊之仇,不同國。”《周禮·地官·調人》“父之仇,闢諸海外則得與共戴天,此不共戴天者,謂孝子之心不許共仇人戴天,必殺之乃止。”《禮記·檀弓》“子夏問於孔子日:‘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日:‘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其中很著名的就是“七女復仇”,七個女孩子為了替父報仇,竟然手持武器突襲咸陽令,把首都市長給當街宰了!

還有“崔瑗兄為人所害,手刃報仇,亡去。魏朗兄亦為人所害,朗白日操刀殺其人於縣中。蘇謙為司隸校尉李膺案罪死獄中,謙子不韋與賓客掘地道至膺寢室,值膺如廁,乃殺其妾與子,又疾馳至膺父墓,掘得其父頭以祭父。”

……

“何頤有友虞緯高,父仇未報而病將死,泣訴於頤,頤即為復仇,以頭祭其父墓。郅惲有友董子張,父為人所殺,子張病且死,對惲欷不能言,惲曰:‘子以父仇未報也。’乃將賓客殺其人,以頭示子張,子張見而氣絕。”

再看霍去病跟李敢的矛盾與仇恨。

一切的原因是由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廣在漢帝國與匈奴的決戰中,又雙叒叕迷路了,結果貽誤了戰機。於是衛青派長史招李廣幕府人員前去受審對質,解釋說明迷路原因,以便他上報軍情給漢武帝。結果李廣因為這事羞憤難當,自盡了。

說實話,如果不是攻擊匈奴側翼的李廣和趙其食兩位將軍迷了路,完全錯過了戰鬥。他們就應該在衛青擊敗匈奴主力之後進行追擊時,出現在匈奴單于伊稚斜的側背方。那樣匈奴主力必然被全殲。漢帝國直接就能取得對匈奴人的徹底勝利,而不是繼續打個幾百年……所以李廣自盡,可能是作為一位名將沒能實現這次偉大勝利的羞愧和絕望。

但是李廣的兒子李敢卻將李廣的死歸咎於衛青,所以“乃擊傷大將軍”,打傷了衛青。這事其實是李敢沒道理,但衛青把這事忍下來了。

可霍去病知道後,自然不會答應。因為看霍去病的生平,衛青這個舅舅對於他是相當於父親一樣的存在。

按漢代人的風俗,李敢想為父報仇,霍去病自然也要為舅舅報仇。更別說,確實是李敢做得不對。

而為什麼要在皇家獵場射殺李敢?

因為李敢真的很能打,“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廣軍士皆恐,廣乃使其子敢往馳之。敢獨與數十騎馳,直貫胡騎,出其左右而還,告廣曰:“胡虜易與耳。”這樣的猛將,明著去殺,未必能成功。而且也會被漢武帝以及衛青所阻止。所以霍去病需要找到一個能保證一擊幹掉李敢的機會。而打獵時大家都拿弓箭,機會最好了。所以霍去病選擇在獵場殺死了李敢。

其實這就是漢代人的思維。父兄之仇,不同戴天。一切目的就是為了報仇,只要能弄死仇人,怎麼都可以。至於弄死仇人會有什麼後果?先不管,反正先弄死仇人再說!


這裡多說一句,要理解漢代人的行為,要從漢代人的思維進行分析。拿現代人的思維去理解兩千多年前漢代人的想法,肯定不靠譜啊!


冷兵器研究所


個人認為其實就兩個原因:1.對於舅舅衛青的感情讓他沒法容忍;2.相對於衛青,霍去病算是含著金湯匙的,漢武帝的寵愛,家族的榮光從小性格相對來說有一點囂張。

霍去病的出生相對於他舅舅來說不要太幸運,雖然同為私生子,可衛青從小吃苦受累,而霍去病時期衛家已經顯貴,而且不是一般的貴,再加上漢武帝對他的喜愛,基本他的童年是自由自在的,想什麼就能得到什麼,這樣的經歷讓他以後敢於大膽激進的軍事思想,可這也讓他有著一定的桀驁不馴,加上年輕的衝動;

衛氏家族作為那個時代皇室以外最耀眼最有權有勢的家族,前期家族的核心是衛皇后,可隨著衛青的崛起,毫無疑問他成為了新的核心,加之衛青本人性格的隨和,衛氏一門絕對的支柱,可霍去病的後期崛起可能一開始更多的是錦上添花,可隨著漢武帝抬高霍打壓衛青,對於衛氏家族來說雖然霍去病的性格相對衛青絕對目前不適合做為整個家族的支柱,家人的壓力肯定在衛青受傷後,而且還是霍去病的部下……長期的戰爭歲月對於年少的得名的他可能更多需要的是那份親情



就是路過滴


有關霍去病這個人,其實說句實話,我個人對他是沒什麼好感的。因為他的個人品質,說好聽點叫孤傲,說難聽點就叫公子氣太重。

對於霍去病的私德,《漢書》和《史記》寫得都不多,而且基本相同,我在這裡摘錄出來:

去病為人少言不洩,有氣敢往。上嘗欲教之吳、孫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上為治第,令視之,對曰:“匈奴不滅,無以家為也。”由此上益重愛之。然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上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躢鞠也。——《漢書-衛青霍去病傳》

這段記錄,主要說的就是這麼幾件事:

1、霍去病話很少,而且比較敢想敢幹;

2、漢武帝想教他兵法,他不學;

3、皇帝要賜給他大宅子,他不要;

4、霍去病出徵的時候不體恤士卒,自己錦衣玉食,士兵快餓死了。

喜歡霍去病的,認為這是他很酷、敢於破舊、淡泊名利的表現(最後一點我實在沒法洗)。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呢?

話少還敢幹,不就是人狠話不多?

不學兵法,不就是不學無術?

不要大宅子是嗎?我給你再翻一段史料:

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貴。青故人門下多去,事去病,輒得官爵。——《漢書-衛青霍去病傳》

至於不體恤士兵,我就啥也不多說了,這一點誰也沒法子洗白。

綜合這四點,說實話,我很懷疑霍去病的戰功。畢竟,一個連手底下士兵都不體恤的將領,能有幾個當兵的心甘情願為他賣命?就算打贏了,也不過就是一個紈絝子弟打群架打贏了罷了!

至於李廣的兒子李敢之死,史料是這麼記錄的(由於《史記》和《漢書》基本相同,因此也選擇《漢書》):

敢以校尉從票騎將軍擊胡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旗鼓,斬首多,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廣為郎中令。
頃之,怨大將軍青之恨其父,乃擊傷大將軍,大將軍匿諱之。居無何,敢從上雍,至甘泉宮獵,票騎將軍去病怨敢傷青,射殺敢。

史書寫的是霍去病因為李敢傷了他舅舅霍去病而出手射殺了李敢,這個有可能,但不一定全對。

對霍去病這麼個紈絝子弟來說,舅舅被人打傷是肯定要報復的,這說得通的。而李敢呢?在他手底下混的時候能奪掉左賢王的旗鼓,這說明李敢是幹掉了左賢王的指揮部的。對於這樣一個下屬來說,霍去病能容得下他嗎?

未必。畢竟霍去病雖然年輕,但也不是沒有培植自己的勢力,那些不跟衛青混來投他的馬上就有官爵的就是明證。

實際上,就連捧他的劉徹對霍去病後來也沒什麼好態度。霍去病死後不久,其獨子也夭折,劉徹沒有讓別人襲封冠軍侯,而是直接撤藩了事。

所以,霍去病這所謂“一代戰神”的頭銜,有多少水分,這個人又值不值得人喜歡,都不好說。



青言論史


李敢本來是霍去病的得力干將,他們在殺匈奴的時候,李敢一直都是霍去病的左膀右臂。這樣重要的一個上下級關係的人,為何霍去病會殺李敢呢?

說起他們之間的恩怨來,我們就不得不提另外兩個人了,一個就是大將軍為青,另一個就是名將李廣。

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李廣是李敢的老爸。

李廣的死和衛青有關,在李廣最後一次跟隨衛青去出征打匈奴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匈奴的主力,李廣想憑著這一戰,擒獲匈奴單于,立個蓋世奇功,然後討一個侯噹噹。

但是,當大將軍衛青知道他們遇到匈奴主力的時候。衛青就擅自把李廣有前路軍換成了右路軍。李廣很不情願的去了右路,因為只有前路才能正好和匈奴主力軍來個正面衝突,李廣去了右路很可能就錯過了殺單于立功的機會。

就在李廣帶領右路軍去和衛青合擊匈奴的時候,李廣迷路了。到了衛青把匈奴打敗趕跑之後,李廣還沒有到。

等李廣和衛青混合的時候,匈奴早就跑遠了。

這時候衛青就派了一個普通的士兵去問李廣,為什麼延誤了匯合的期限?

在李廣面對刀筆小吏詢問的時候,他覺得受盡了侮辱,所以沒有說任何話。

後來李廣親自到了衛青的大帳之中,交代了自己遲到的原因。說完這些話後,李廣就抽刀自殺了。

李廣死後無論是認識還是不認識的人,都為他的死流下了惋惜的淚水。

李廣的兒子李敢覺得自己老爸的死,就是衛青直接導致的。

所以,在一次漢武帝帶著他們打獵的時候,李敢就抓住機會射了衛青一箭。還好,這一箭李敢舍的不重,衛青只是受了輕傷。

可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知道這件事後,他覺得不能受這個窩囊氣。

所以,他就在一次皇家狩獵的時候,射殺了李敢,算是為舅舅衛青報了一箭之仇。

霍去病之所以敢殺李敢,是因為他是漢武帝面前最大的紅人,漢武帝很寵信他,即想利用他的軍事才能打匈奴,又想利用他打擊衛青。

他知道即使自己殺了李敢也不會被漢武帝懲罰的。

結果正如他所料,在他把李敢給殺了之後,漢武帝不但沒有處罰他,還幫著他說話。漢武帝就告訴李敢的家人,說李敢是不小心死亡的。

你說作為天子的皇帝都這樣說了,李敢的家人即使不信他們又能怎樣?

可是,也不知為何,李敢死後沒多久,霍去病也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