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李敢正面擊傷衛青,霍去病暗殺李敢,是不是說明霍去病武功不行,人品不佳?

YS143800016


先明確幾點:

1、李廣自殺,主要是不想被按照漢朝廷獄官吏審查,因為他認為這是對他人格的一種侮辱。這和胡亥時下獄丞相馮去疾而馮去疾自殺是同樣的道理。衛青對李廣的問責是出於職責,也是作為大將軍對皇帝和戰爭所負職責的要求。簡單說,李廣自殺,不是因為衛青的問責,而是怕下吏審查折辱自己的尊嚴。

2、李敢刺傷衛青,是因為衛青不讓李廣做先鋒而讓李廣最做邊路求援,因此李敢認為衛青不讓李廣做先鋒是故意刁難。

這場漠北決戰是分衛青,霍去病兩路軍。李廣歸衛青管轄,李敢是霍去病的得力部下。李敢和衛青並非直接的上下部屬關係,只是衛青的官職和爵位比李敢高。

這才是李敢為什麼敢刺傷衛青,而衛青不追究李敢的背景原因。因為李敢不是他的部屬,是他外甥霍去病的下屬,他不好直接處理。當然衛青的大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3、霍去病即便想要殺李敢,為衛青報仇,絕對不能公開直接殺死李敢。西漢漢武帝時雖然給我們的印象是獨尊儒術,但真正治理國家的還是漢朝律法。依法治國是西漢的基礎制度。

如果霍去病公開殺死李敢,漢武帝絕對無法包庇霍去病,霍去病即便不被處死,其前途也沒有了。這是法治原因。

其次是霍去病沒有直接殺李敢的理由。衛青已經公開原諒李敢,這隻能讓霍去病採取意外事件的緣故殺死李敢。

第三,霍去病是李敢上司。上司為私仇殺下屬,誰還會真心為你賣命?萬一不小心得罪你了,最為下屬還有活路嗎?

第四,就是題主提到的武功問題。公開決鬥,李敢作為霍去病的得力下屬,霍去病武功再好,想要殺他並非易事。即公開決鬥,霍去病想殺李敢並無勝算。

4、李敢能和霍去病是上下級,又配合作戰多年,二人價值觀和性格估計差不多,都是衝動好強之人。李敢為了父親刺傷衛青,霍去病為舅舅刺殺李敢,二人都是私仇大於公事的人,和衛青的成熟完全不同。


最後,回答題主問題。李敢和霍去病誰武功好?其實當時衡量武功高低的標準就是騎射能力,並非電視劇中那種虛構的武功。沒有資料表明霍去病和李敢誰的騎射能力強,因為這個問題答案無解。

霍去病刺殺李敢而非公開決鬥是否是霍去病人品低劣?這個問題上文說出了四個原因:

法律原因,殺人償命,霍去病不能冒險;

霍去病不是直接當事人,而衛青已經諒解李敢;

上司因私殺下屬,影響惡劣,無人賣命;

霍去病沒有把握能公開擊敗李敢。


歷史哨聲


這個事出有因,客觀來說,並不能說明霍去病武功不行,人品不佳。

李敢以下犯上,將大將軍衛青打傷,完全可以按謀殺重臣判李敢死罪。但是衛青隱瞞了此事,沒有追究。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為舅舅鳴不平,他年輕氣盛,於是將李敢射殺。

值得一提的是,李敢是霍去病的得力部下。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衛青之所以沒有追究此事,或許是不想讓外甥難做人。

但霍去病可能會憤怒的心想:“李敢這小子明知道衛青是我舅舅,卻不管不顧仍然要打我舅舅,擺明了是不給我面子,這讓我以後怎麼有臉去見我舅?他這哪是打我舅,這是打我的臉!真當我是好欺負的?他死定了!”


此事詳情如下:


漢武帝時,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富兵強,武帝決定對匈奴大舉用兵。

漢武帝認為李廣年老,而且運氣差,便有意不讓他領兵對匈奴作戰。

李廣徵戰幾十年,卻一直得不到封侯,對此事耿耿於懷,想再立下一些軍功,希望能因此得到封侯。並且,李廣自比廉頗,認為自己寶刀未老,尚能騎馬殺敵,為國效力。

於是,李廣堅持請求領兵出戰,終於迫使漢武帝答應了。

漢軍出塞,李廣大軍在路上迷了路,無法按約定的日期與衛青大軍匯合包圍匈奴,讓匈奴單于逃脫了。

衛青派人帶酒肉慰問李廣,並詢問大軍迷路之事,準備向漢武帝如實報告軍情。李廣理虧,沒有回答,衛青只好召來李廣的部將審問。

李廣認為屬下部將無罪,迷路是自己的責任,便前往衛青帳府中領罪。

李廣對眾人說:“我少年時就跟匈奴作戰,如今有幸和大將軍一起攻打單于,而大將軍讓我繞道卻迷了路,這難道不是天意嗎?而且我60多歲了,畢竟不能受獄吏的侮辱!”說完,李廣就自殺了。時人非常哀憐。

李敢是李廣的小兒子,隨霍去病攻打匈奴,殺敵甚多,被封為關內侯。李敢認為父親李廣之死,衛青有責任,所以打傷了大將軍衛青。衛青沒有聲張追究,但衛青外甥霍去病忍不了,射殺了李敢。

漢武帝包庇了霍去病,對外宣稱李敢被鹿角頂死的。


有人可能會說李敢罪不至死。如果此事放在今天,按照現在的思維,當今的法律,你打了一個軍事領袖(大將軍衛青是西漢帝國最高軍事長官),如果是在公開場合打的,迫於輿論壓力,你可能不死。如果在私下場合打的,你就可能會成為失蹤人口。

衛青是漢武帝身邊的寵臣,還是皇親國戚,又位高權重,李敢將他打傷,漢武帝知道後,十之八九會殺了他。如果衛青受傷影響到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李敢恐怕要被滅族。

順便說一句,有一次被貶為平民的李廣去參加晚宴,半夜才回家。經過霸陵亭時,喝醉酒的霸陵尉擋住李廣,喝問道:“來者何人?”李廣的隨從說:“是以前的李廣將軍。”霸陵尉說:“當今將軍尚且不可以夜行,更何況以前的將軍!”於是,命令李廣夜宿在霸陵亭。後來,漢武帝起用李廣為右北平太守。李廣將以前阻擋自己的霸陵尉召來,在軍中殺了他。

醉酒的霸陵尉只是對已經被貶為平民的李廣語氣不恭敬,就被李廣擅自殺害,而李廣也沒受到朝廷懲罰。衛青要處置李敢,有一萬種方法能讓他死,而且也不理虧。

所以,李敢之死,怪不得霍去病,更扯不上霍去病的品格,武功如何。

關於霍去病品格,他精忠報國,曾經說:“匈奴未滅,哪能考慮自己的家事呢?”霍去病還是個孝子,當初他被父親拋棄,卻富貴不忘盡孝,主動將父親接回來。

關於霍去病的武功,他能親率少數人偷襲匈奴大軍,以一當百,還能凱旋而歸,這足以說明他武功高強。霍去病沒有正面和李陵對砍,而是暗箭傷人,或許是他想一擊必殺,也或許是他愛惜身體,不想受傷。這就像你明明有一把手槍,難道要非要和仇人拼菜刀?

李廣祖孫三代都是悲劇,李廣自殺,他的大兒子李當戶和二兒子李椒都短命,先於李廣而死。小兒子李敢被霍去病射殺。孫子李禹受巫蠱之禍牽連而被殺。另一個孫子李陵被逼投降匈奴,全家滅族。

我們在同情李廣家族的同時,不要不看前因後果,胡亂貶低甚至汙衊他人。

文獻參考《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流年簷下雨,浮世階上苔。簷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


簷雨階苔


這應該是個人之間或者親戚之間的私情,無關乎人品吧。

李敢本是李廣的兒子,李廣因為跟隨大將軍衛青去打匈奴,沿途誤了和大將軍衛青匯合的期限,被衛青派去的刀筆小吏詢問原因?

李廣覺得這是自己平生的奇恥大辱,畢竟自己年紀一大把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衛青竟然派了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來調查他,所以,李廣選擇了閉口不答。

後來,李廣還是因為這件事,親自去了衛青的大帳,說明了行軍誤期的原因,把這個事說明白之後,李廣就選擇了自刎而死。

李廣死了,李廣的兒子李敢覺得自己的父親是被衛青殺死的。所以,他想尋找機會給父親報仇。

再一次漢武帝讓他們一起打獵的時候,李敢趁著衛青不注意,拉弓搭建,就射了衛青一箭。還好,這一箭並未射到衛青的要害之處,所以,這一箭沒有要了衛青的命。

李廣的死,雖說不是衛青殺害的,但是,衛青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責任。他覺得理虧,也沒有追究這件事。

可是很不巧的是,這件事被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知道了。

霍去病想替舅舅衛青報那一箭之仇,他就選擇了射殺李敢。

要知道李敢也不是別人,他是霍去病手下第一猛將,兩人曾多次合作出征去打匈奴。因為李敢多次立有大功,還被漢武帝給封了關內侯。

但是,在親情面前霍去病還是對這個曾經的愛將下了毒手。他也是選擇了在和漢武帝一起打獵的時候,趁著李敢不注意,給了李敢致命的一箭。

當時,霍去病是漢武帝最寵愛的將領,他以為自己殺一個侯,漢武帝不會懲罰他的,結果也真的是這樣,漢武帝不但沒處罰他,還主動給他擦屁股,說李敢是不下小死掉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霍去病為什麼非要殺李敢呢?

因為霍去病要和舅舅衛青套近乎。當時衛青和霍去病的關係並不怎麼融洽,這都是漢武帝一手導演的。

漢武帝覺得衛青的威望太大了,他的外甥也就是漢武帝的兒子劉據還是當朝太子,漢武帝害怕衛青這個外戚派的力量太大,所以,他就竭盡全力的扶持霍去病,來打壓衛青。

就這樣衛青和霍去病之間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長期以往,霍去病意識到這種關係不是太好,為了和舅舅衛青打破僵局,他就選擇了殺掉李敢,來改善和衛青之間的關係。

他們之間的關係有沒有改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霍去病在射殺李敢之後沒多久,也就神秘的死去了。


史學達人


李敢能不能對全國最高軍事統帥正面搏殺?笑話!當然只能靠暗殺!

爵位.職位都高出一大截的霍去病能不能下戰書單挑李敢?當然不能!

兩人雖然都懷恨在心,但只能用暗殺手段,這沒毛病!


霍去病的一生很短暫,24歲就已經去世,不過他的一生,極為傳奇,僅有的幾次出征打仗,全部輝煌大勝!而且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酒泉”等千古佳話,人品上,至少大的方面沒毛病!

霍去病政治上並不糊塗,只是某些事處理的不夠完美。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在一次出征匈奴的戰爭中,李廣的部隊迷路了,沒有及時趕到衛青激戰的戰場,雖然衛青靠強大的軍事才能轉危為安,取得勝利,但是延誤戰機的罪名是李老將軍無法忍受的,更何況要對自己的晚輩衛青認罪,於是李廣自殺了。

李廣的小兒子李敢,將李廣的死怪罪在衛青頭上,極度憤怒之下,刺殺並重傷了衛青。但是衛青隱瞞了這件事,卻被霍去病知道了。

霍去病也是極度憤怒,在漢武帝組織的一次獵活動中,一箭射殺了李敢。這才讓李敢偷襲暗殺衛青的行為公之於眾。



少年將軍霍去病並不是完人,他曾經射殺李敢,也曾經御下嚴峻。然而再嚴峻他仍然是軍神,所有的士兵都向往成為他的部下,跟隨他殺敵立功。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比他的舅舅衛青還要壯觀。



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邊,墓前的“馬踏匈奴”的石像,象徵著他為國家立下的不朽功勳。千載之後,世人仍然遙想少年大將霍去病的絕世風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國的壯志而熱血沸騰


天之原野


霍去病射殺李敢,是史書記載,至於是不是暗殺只能通過歷史人物環境分析。霍去病為什麼不通過漢律致李敢於死地呢?原因是做不到。李廣戎馬一生,時運不濟,未能封侯,生前最後一戰無功卻罪,悲憤自殺。衛青心有愧疚,武帝哀憐,著李敢代廣為郎中令,負責宮殿守衛,管理羽林禁衛及天子門生等諸多事宜,實為親信。李廣死時,民皆哀之,武帝不會因為其擊傷衛青而致其死地,或定重罪。律法不通,只能械鬥,然霍去病不論是近距離搏殺,還是遠距離對射,都不是帶數十人衝進匈奴四萬軍陣從左右分兵而出,騎射傳家的李敢之對手,且中華文化沒有西方文化中的生死決鬥。綜合分析,霍去病是在李敢狩獵時從身後暗殺,而且不止一箭。自古以來,放暗箭人皆不恥,只有小人喜之。


YS143800016


《霍去病人格高尚,慘遭司馬遷抹黑》

作者:冷清先生,個人史學研究成果,嚴禁抄襲剽竊。

《霍去病射殺李敢的謎團》

根據司馬遷《太史公書》記載,李敢之死有兩個版本,宮廷的記載說:“李敢隨漢武帝在上林苑射獵時,自己不當心被鹿頂死了。”司馬遷又記載說李敢毆打衛青,霍去病在上林苑甘泉宮射殺了李敢,漢武帝沒有治罪霍去病。

李廣父子和衛青霍去病的恩怨,起因是李廣之死。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令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領5萬騎兵、10萬步兵擊匈奴。衛青兵出定襄,李廣為前將軍隨行;霍去病兵出代郡,李敢為大校隨行。

李廣已經68歲了,前五次出塞未立寸功,還被匈奴俘虜一次,一直未能封侯。衛青命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率兵7萬,穿插包抄匈奴單于。由於李廣未能理解戰略意義,因而消極怠慢翫忽職守,導致嚮導逃跑迷失道路而誤期。李廣深知誤期罪責重大,不敢面對幕府對質,在幕府前畏罪自殺。

李敢隨霍去病出徵,因為奪左賢王旗且斬首多,從大校升至郎中令,封關內侯。李廣之死,李敢誤以為是衛青逼死的,以下犯上毆打大將軍衛青,霍去病就在甘泉宮射殺了李敢。

那麼李敢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由於史家敗類司馬遷的歪曲,這段歷史真相很難再調查清楚。李敢作為一員猛將,被鹿抵死之說是很難服眾的,那麼霍去病射死李敢,是真實的。問題的關鍵,李敢死的場景很關鍵。

李敢毆打大將軍衛青,是嚴重的以下犯上的行為,輕則坐牢重則殺頭。假如,李敢毆打衛青和霍去病射殺李敢不是同一天、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發生,李敢已經被抓起來了,霍去病就不可能射殺李敢,也沒有必要再射殺李敢。所以,李敢在甘泉宮毆打衛青,霍去病射殺李敢是同一天時間發生的。

某一天,漢武帝帶著大批文臣武將,在上林苑裡射獵。李敢看到衛青之後,火氣越來越大,衝上去毆打衛青,有“刺王殺駕”的嫌疑。漢武帝命令“拿下”,霍去病正好在漢武帝身旁,就用漢武帝的御弓,把李敢給射殺了。司馬遷為抹黑霍去病,把同一天發生的事,改寫成不是同一天發生的事,讀者覺得那個情節更合理呢?

《霍去病人格高尚,被司馬遷肆意抹黑》

司馬遷家族,人品低下、三觀不正。

司馬遷吹噓說,他們家世代為太史令。查,司馬遷往上數八代,秦國滅蜀時的將軍司馬錯,是司馬遷家族記載清晰的祖先,再往上就說不清楚了。司馬遷祖父司馬喜,以四千石粟米購買了九等五大夫爵位。司馬遷之父司馬淡,而繼承爵位,因此成為太史令。

司馬遷出仕為郎中,後結交李陵被薦舉為太史令。司馬遷人品低下、三觀不正,李陵投降以後,在廷議中為漢奸李陵脫罪,無原則吹捧漢奸李陵,被漢武帝下獄,需50萬錢贖身。

司馬遷的兩個兒子,不是為救父親而奔波,卻第一時間跑回老家韓城,並且一個改姓為同(仝),一個改姓為馮。

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咒罵滿朝文武,寫書誹謗當朝皇帝,最後被漢宣帝治罪腰斬。

司馬遷被漢武帝宮後,不再擔任太史令,被任命為“中書令”。司馬遷寫的前一半《史記》,比較真實客觀。後一半《史記》胡編亂造、混淆是非,把英雄抹黑為流氓,把失敗者拔高為英雄,司馬遷是有史以來,中國最大的史家敗類,《史記》也被稱為誹謗之書。

司馬遷抹黑和漢武帝有關係的一切人,其中就包括衛青、霍去病。司馬遷抹黑霍去病,說他把酒肉放臭也不給士卒吃喝,把自己的士兵不當人看。試想一下,霍去病如果是這樣的人,士兵都恨死霍去病了,誰還會和霍去病一條心呢?霍去病能打勝仗嗎?

霍去病是一個難得的軍事天才,他愛護士兵和士兵同甘共苦。當年,霍去病佔領酒泉後,漢武帝派人送去幾十罈好酒。霍去病的將士成千上萬,這點酒夠幾個人喝呀。霍去病把酒全倒進泉水裡,和全體將士一起痛飲,酒泉這個地名就是這樣來的。

李白曾經在詩裡寫到:“天若不愛酒,酒神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霍去病是忠臣良將的楷模,一次漢武帝為表彰霍去病,要給他造一座大宅子。霍去病說:“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三國名將趙雲,劉備入蜀論功行賞,他把分給自己的田宅,全部退還給劉備。趙雲還用霍去病的這句話勸說劉備,天下沒有一統,自己怎麼能享受呢。





冷清先生



李敢傷衛青,霍去病暗殺李敢,這整件事是西漢貴族和皇權鬥爭的一個縮影,並不是單純的誰人品好,誰人品不好的問題。


大家知道劉邦曾經搞了一個“白馬之盟”,與軍功貴族們約定“非劉不王,非功不侯”,但這場“白馬之盟”還有另一個隱藏約定沒有明說,那就是“非侯不相”。


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劉邦與軍功貴族達成了一個交易:用治權換皇權。


劉氏家族與軍功貴族共同執掌大漢江山,這也是為什麼呂氏專權受到周勃、陳平等人猛烈打擊根本原因:呂氏專權的本質就是一統皇權和相權,這是軍功貴族們所不能接受的。


呂氏之亂後,皇帝和軍功貴族都分別有所發展:劉氏家族隨著時間推移開枝散葉,這就有把絕對皇權變成相對皇權的危險,所以漢景帝才會削藩,才會惹出“七國之亂”;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只有先解決劉氏皇族內部的問題後,皇室才能集中力量對付軍功貴族。


“七國之亂”完全可以看做劉氏嫡脈(皇帝)收回之前給予劉氏皇族其他各支權力,這也是“七國之亂”才會三個月就平定的深層次原因。


而軍功貴族這邊,也是隨著時間推移,軍功貴族概念裡的“軍功”開始淡化,畢竟隨著高祖打天下的人總會死的,而開始與外戚以及地方豪強勢力結合。比如漢武帝初年竇嬰與灌夫的結合就是典型。


漢武帝即位後,漢初三權並立的結構已逐漸鬆動,為武帝加強皇權提供了客觀的條件。武帝皇權便開始逐漸向政府權力的滲透。這種滲透不但是全方位的,而且還是有先後順序的。



漢武帝的順序很簡單,首先就是提拔親信掌控軍隊,漢武帝是很明白,軍權才是古代帝王最核心和最重要的權力;當年呂氏之亂的前車之鑑還歷歷在目呢。漢武帝靠什麼掌握軍權呢?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因為此時漢朝無論從國力還是人口都遠超匈奴,而之前和親又為出塞抗擊匈奴提供了最好的藉口,誰也不會,也不敢說什麼。這是西漢的政治正確。


漢武帝靠哪些人掌握軍隊呢?


當然不能依靠李廣這樣豪強世家(《史記》: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裡,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必須提拔無依無靠,和貴族豪強沒有瓜葛,只能依附皇權而存在的人。


漢武帝選擇了衛青、霍去病以及後來的李廣利,這些人在被提拔前,社會地位都很卑賤,衛青、霍去病都是奴僕出身,李廣利是倡優出身,都是被貴族豪強所輕視的;如果他們離開皇帝支持,立刻就會被貴族豪強碾的粉碎。


不過,漢武帝可以是謹慎也可以說是個人愛好,衛青、霍去病甚至不僅是外戚,還是漢武帝的男朋友,都有肌膚之親。漢武帝大概覺得這樣的人,帶兵才放心吧。衛青與霍去病是漢武帝男朋友


這件事,司馬遷敢公開寫入史記,班遷也照搬進《漢書》,可見在當時是人盡皆知的事實。


當然,漢武帝為了自己男朋友的成功也是煞費苦心,以霍去病為例,霍去病第一次參加河西之戰,漢武帝把投靠漢朝的匈奴騎兵全派給了霍去病,霍去病手下三位封侯的軍官,有兩個都是之前投降漢朝的匈奴頭領,另一個雖然是漢人,但是屬於從小在匈奴長大的。


漢武帝這種安排,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換句話說,如果把這些匈奴騎兵配屬給李廣,誰能保證李廣就打不出霍去病的戰績?說白了,在當時,儘管衛青與霍去病取得了空前的戰功,但是在貴族豪強官員看來未必有多了不起。(在漢景帝時期匈奴就不敢和漢軍進行決戰,漢景帝這邊才發三十萬大軍擊胡,那邊匈奴就跑得沒影了。)而且皇帝男寵的身份也很難獲得貴族豪強的認可。


另一方面呢,宋朝以前,中國整體來說是一個貴族社會,出身、血統、家世比官職更重要;其實大家看電視劇《雍正王朝》也能看出來,滿蒙親貴出身的普通侍衛根本不怵年羹堯這個漢軍旗的大將軍。


所以世代將門,隴右豪族出身的李敢就敢打皇帝的“男朋友”衛青;而衛青的處理也很值得玩味,有的朋友說的對,如果衛青把這件事公開,那麼李敢可能會遭到重處,但是這對於衛青以及衛氏來說有什麼好處嗎?


除了讓貴族豪強更仇視衛家以外?


衛青對漢武帝拿衛家(衛子夫、衛青)當刀使是心知肚明的,但是這不代表衛青自己就願意去懟豪強貴族,那個年代皇帝壽命誰也說不清楚,只把命運寄託在皇帝身上,那皇帝死了,等待衛家的就是滅族,漢朝之前幾個寵臣和他們家族的下場說明了一切。


所以衛青事實上採取的是一種謙恭,屈己從人的姿態,表示出願意和貴族豪強交好的意願,這也是衛青為什麼對李敢傷他不聲張的原因。這也和衛青少年時代做過奴僕有關。



而霍去病之所以暗殺李敢,很大程度上和霍去病性格有關係,從後來第二次河西之戰霍去病出塞攻擊匈奴,士兵多餓死,他自己食物多到吃不完這點可以看出,霍去病本人確實有公子哥脾氣,本來他雖然出身卑賤,但是等他懂事了,姨媽是皇后,舅舅是大將軍,而且姨夫後來還變成自己男朋友,當然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他肯定不理解自己舅舅為什麼要受一個偏遠地區將門子弟的侮辱,霍去病自己也人受不了這種侮辱,所以很乾脆殺了李敢。


而漢武帝替霍去病隱瞞這件事,一方面確實霍去病做錯了,如果鬧開了,他必須處罰霍去病,但這是漢武帝不願意做的;另一方面,隨著衛家坐大,深受竇太后和自己田蚡窩囊氣的漢武帝未雨綢繆的就準備扶持另一家外戚,這就是霍家。所以漢武帝不願意在這個當口讓霍家引起全貴族豪強的敵視。


總體而言,“李敢傷衛青,霍去病暗殺李敢,漢武帝包庇霍去病”這件事充分說明了漢武帝一朝複雜詭異的政治局勢。


蘭臺


先說說李敢為什麼傷衛青, 李敢自己也是個將領,他的父親是飛將軍李廣,有一次李廣和趙食跟著衛青出征,結果他們二人在路上迷失了方向,導致衛青用五千人打對方的一萬人,幸運的是衛青打了個大勝仗以少勝多,如果這個時候李廣趕到,絕對也能分一些功勞,可惜的是他卻偏偏迷路了。

按理來說這是失職之罪,並且是如此重要的失職,按律當斬,李廣歲數已大,又是一代名臣,不想班師回朝後落個那樣的下場,即使皇帝不殺他,自己也無顏面,於是拔刀自刎。當然目前史學界還有一種說法是,衛青故意讓李廣迷路,因為他年事已高,對方又是匈奴主力,如果讓李廣上來,可能會發生危險,而且衛青想讓自己一個好友立份功勞。

這個說法目前站不住腳,首先沒有證據,其次打仗不是兒戲。在李敢眼中就是衛青害死了自己父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與其說是李敢擊傷衛青,不如說是李敢要殺衛青,根據史書記載,衛青當時傷的很重,可是衛青不願意和他計較,在衛青眼中他就是個孩子,而且李廣資歷很老,他也不想太不給面子。

可是霍去病這個時候正是得寵的時候,戰功赫赫他可不能忍,李敢年少輕狂什麼都敢幹,也沒人家霍去病厲害,欺負了他舅舅,就是欺負他,於是在狩獵的時候直接一箭將李敢射死,然後說是不小心,這也不算是暗殺。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霍去病故意為之,可是誰又能說什麼呢?如果之前這個李敢真的把衛青給殺了呢?霍去病就是要報復,漢武帝也無可奈何,只能對外宣稱李敢被鹿撞死,這兩人都是漢武帝跟前的大紅人,不會為此事受到懲罰,霍去病的武功想必沒人說不行,至於人品,這件事絕不能說是人品不行,在他眼中就是報仇而已。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這個故事涉及四個關鍵人物:李廣,衛青,霍去病,李敢。

事情的前因後果,我們再梳理一下:

①衛青沒問題

衛青是大將軍,他有責任、權力去責備因不可抗原因而耽誤戰機的,即使是老將軍的李廣。

②李廣是有名的抗擊匈奴英雄 ,只是命運有點小悲催

李廣其實不必自殺,但有人說李廣是因為受不了衛青責備而自殺。但是,以李廣的性格,即使衛青不責備,貽誤這麼大戰機,他比自殺還難受。所以,李廣的自殺,是對自己英雄之名在外,而一次次錯失建立大功機會的總爆發,不怪任何人,只怪命不好。

③李敢過激舉動確實不該,但也情有可原

李敢自己在與匈奴決戰中,覓得戰機,功勞不小,而此時卻得知父親因衛青責備而自殺,對衛青有所冒犯,雖於法不容,但也屬人之常情。雖然這個冒犯是要殺頭的,但是衛青對李廣之死是有愧疚的,所以放下軍規,壓住手下要懲罰李敢的衝動,也算是大丈夫。

④霍去病是千古冠軍侯,但是在射殺李敢這件事上,確實是違法的、錯誤的卑鄙暗殺行為

霍去病是我國古代武將的楷模,他封狼居胥的偉業一直是後代武將心中崇高的目標。但是,他為了報李敢擊傷衛青之仇,借圍獵的機會,竟然想射殺李敢,人為製造誤殺的假案,本身就是包括漢武帝、衛青、和大部分人不願意看到的,也是違法的、錯誤的卑鄙行為。

只是由於是借圍獵之名,手段比較隱蔽,當場沒辦法判他謀殺,再加上與漢武帝、衛青的關係,逃脫處罰,調任遠離帝都。

事情在霍去病英年早逝之後,再也沒有發生因李廣之死而產生的人命案,說明霍去病暗殺行動屬於個案,是他個人的衝動。


五二八2


這個問題要從幾方面看。第一,李廣作為武將在漢武帝時期沒有封侯,整個家族都感到不公,他們將這原因歸咎與衛青。我們知道,雖然李廣是個名將,但他再有名氣,確實沒有達到封侯的條件。在武帝時期,封侯的政策是公正透明的。否則,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著名將領從最基層脫穎而出,這正說明他們心胸狹窄,看問題片面,結果必須面對。第二,李敢擊傷衛青,是偷襲,衛青沒有計較正說明衛青的大度,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衛青能當大將軍而李廣不行。衛青不計較不等於衛青家族不計較。霍去病擊殺李敢正是在漢武帝的姐姐衛青的夫人霍去病的姨媽召見霍去病之後,而且霍去病殺李敢是當著漢武帝的面射殺的,不存在暗殺之說。第三,李敢是霍去病的部下,他去擊傷衛青正說明,漢武帝對霍去病集團的看重。這時期,剛好是抑衛仰霍時期,李敢錯誤的理解為漢武帝不再看重衛青,兩大集團矛盾交織,他想從中漁利才敢行動。這應該從長公主召見霍去病的過程看出端倪,也從霍去病射殺李敢之後漢武帝的態度也可以看出。第四,李廣命運不濟在當時李廣家族已經有定論,這一定論在李敢之後更加根深蒂固,這也是司馬遷不能公正的評價衛青的原因,反而大肆吹捧李廣。加之唐朝是李家天下,需要吹捧李廣,致使到今天人們知道“飛將軍”未必知道衛青霍去病。最後,我們要還歷史清白,李廣確實能力一般,他無法與衛青霍去病相提並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