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的mg42機槍真有德粉說的那麼強嗎,它的缺點是什麼?

濡水孤竹



德軍MG–42是優秀機槍是毋庸置疑的!它的設計理念、製造工藝、發射速度...在二戰期間都是最先進的!作戰效能可能僅次於美軍的M2和蘇軍“德仕卡”兩型機槍,但這兩型都是12.7毫米重機槍,當然在子彈威力和射擊距離上高於7.92毫米的MG–42。

MG–42被盟軍戰士稱作“希特勒電鋸”,就是因為它的射速太快了,理論射速高達1200發/分鐘,遠高於當時的美軍M1919、英軍的“布侖”、蘇軍的“捷格佳廖夫”(大盤槍)、郭留諾夫...等一眾射速600發/分的機槍,並且它射擊的時候發出的聲響像電鋸伐木的聲音,所以盟軍給它起名“希特勒電鋸”。
但是MG–42射速太高(戰鬥射速250發/分鐘)也成了它的缺點!它不能單發射擊,手指扣動扳機一次就會有十幾發子彈打出去了,雖然火力打擊密度空前的提高,可問題是機槍是連排分隊的火力核心,通常情況下是3~5發為一個短點射、5~8發為一個長點射,而MG–42射速太高沒法控制,即便是老兵也沒法控制在3~8髮間的彈藥發射量,射速太高就會大量的消耗彈藥,MG–42輕機槍狀態使用75發彈鼓,似乎最多隻能打6次;重機槍狀態使用100(125發)發彈鏈,射擊也才十次!這樣的子彈消耗量不能為連隊提供很好的火力持續性支援,更是後勤保障部門的噩夢!


二戰期間的德軍遠不是我們在影視劇當中看到的滾滾機械化長龍,二戰期間德國後勤部門的卡車很少,大概只相當於美軍車輛保有量的六分之一,甚至七分之一
!大量需要運輸的戰備物質由110萬匹軍馬來完成。
那麼問題就來了,雖說軍馬不需要油料,但是馬車的運輸速度很慢的,一天運輸行軍20公里已經算很遠了,並且這些軍馬要運輸的物質種類太多不只是子彈...所以,德軍營連分隊要求機槍射手減少彈藥消耗量,合格的機槍手要求將射速控制在600發/分鐘之內,否則很快的將彈藥打光了,整個分隊就沒了火力核心,對方用一挺“布侖7.7”就會逐一壓制步槍手,甚至會要了全連人的命!

武器裝備的研製不可能會十全十美,MG–42也不例外,但是它設計理念超前,是劃時代的武器!到現在它的7.62×51毫米版的MG3仍然在德國和不少國家服役,證明它雖然子彈消耗量大,可“瑕不掩瑜”!一代經典的威名仍然在延續。


皇家橡樹197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MG42確實非常的強。

它的強主要在這幾個地方。

第一,射速高。

mg42射速極高,導致殺傷力極強。

mg42作為輕機槍使用,主要使用二三連發。

由於機槍射速高,機槍手精確瞄準敵人某個士兵,射出一個二三連發,敵人就極難倖存。

因為射速高,這二三發子彈偏差很小,絕對保證能夠擊斃敵人。

所以,盟軍士兵不怕德軍的飛機、坦克、大炮,就怕mg42機槍。

因為機槍只要一開槍,盟軍士兵基本就死翹翹了。

這是慢速機槍,無法勝任的。

第二,通用性強。

mg42實現了輕重機槍的統一,這具有極大的意義。

因為基層部隊,不需要裝備多種機槍了,只需要mg42一種挑大樑。

這對於後勤供應和維護來說,簡直就是天堂,不需要準備多種子彈,也不需要準備各種複雜的零件。

第三,製造簡單,生產高速

mg42機槍都是衝壓出來的,生產難度很低,速度極快,價格也便宜。

這種機槍性能優秀,但又特別容易生產,自然是超級合適的武器了。

自然,mg42也有一定的缺點。

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於訓練要求較高,以及無法持續做面掃射。

因為mg42的射速太快,遠遠超過其他機槍,對於機槍手的要求很高。

如果射手訓練不夠,就會出現無法有效操縱機槍的情況。因為機槍射速高,耗費彈藥量很大,如果射擊命中率低,很快會導致彈藥消耗殆盡。

另外,mg42較大的缺點在於,由於射速太高,難以向慢速機槍一樣,做持續的大面積彈幕封鎖。不要小瞧這一點,對於大規模陣地戰時,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因為機槍火力不能持續封鎖,會讓戰術上非常不利。


薩沙


MG–42是機槍中的戰鬥機,是德國陸軍的看家武器,也是德軍士兵的主心骨。德軍士兵中有一句口頭禪:“MG機槍,軍中乾糧,手握機槍。心不發慌”!(這句話是我編的)


德國造的就代表著牢靠,皮實,耐用,MG-42機槍就像奔馳和大眾車一樣,叫人信賴的傢伙。

MG42機槍不僅製造工藝精良,設計思路先進,而且射速非常快,穩定性和精確度也令人滿意。要是二戰中各國的機槍來PK的話,除了美軍的M2還真沒有哪款能跟MG42機槍一比高下的。不過美軍的M2屬於重機槍範疇,是12.7毫米的重機槍,MG42機槍當然無法跟大口徑機槍的威力和速度相提並論。

好事多磨,凡是精品,誕生的過程都不會是一帆風順,MG42機槍也是如此。一戰的時候德國吃了敗仗,成為戰敗國,不僅割地賠款,就是武器製造上德國受到很多限制。《凡爾賽條約》在這方面給德國定了許多框框,其中規定,戰敗的德國不能生產研發水冷式重機槍。

一戰後,德國經濟遭受重創,還要償還大筆賠款,德國人怨聲載道為希特勒上臺創造了契機。希特勒執政以後迅速擴充軍備偷偷突破了條約的限制,在地下開戰緊鑼密鼓的武器研發。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聰明的德國人繞過了限制,研究出了一種不是重機槍的重機槍。

說它不是重機槍,是因為它不是水冷式,跟輕機槍一樣採用了氣冷。在配備75發彈鼓的時候,它就是一款地道輕機槍。說它是重機槍是因為當它在重機槍的三腳架上那麼一擱,再弄來300發的子彈箱,就可以採用彈鏈供彈,這時候左右開弓,還能打飛機,於是它就變成了一挺不折不扣的重機槍。

MG機槍的結構簡單,零部件拆卸方便,組裝起來非常快,容易操作,不需要什麼技術工,普通的士兵都可以手到擒來。因此在實戰中能快速進行陣地的轉移,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不貽誤戰機。在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每一秒中主動都為為自己贏得時間,加大取勝的概率。

MG機槍還有一個亮點,也是它最可怕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設計射速是每分鐘800發,可實際射速比設計的還快得多,幾乎高了一倍,達到了每分鐘1500發,簡直就是神速度。

這樣的射速單管槍裡沒有對手,MG機槍發起威來,秒斷碗口粗的大樹,MG機槍因此得名叫“希特勒骨鋸”。

在高速射擊的狀態下,MG42射擊聲已經不同於普通機槍的“噠噠噠”而是和高速運轉的電鋸一樣變成了"呲呲呲"的聲音。盟軍士兵形象地說那是撕布料的聲音,對盟軍士兵來說,這個聲音叫人毛骨悚然,簡直就是死神的腳步。

MG42的高速射擊的時候,短點射扣動一下扳機,就可以射出十幾發子彈,要是一個士兵被MG42打中了,他的身體就會在數秒內射進7、8發甚至更多的子彈,被打成篩子,生還的希望等於零。這樣的射速不但可以輕鬆對付人數少的對手,就是在集團衝鋒跟前也毫不畏懼。

MG機槍還有一個可圈可點的地方就是它的射程,作為輕機槍使用時,它可以秒殺800米之內的目標,作重機槍使用時,1000米之內的目標生還的可能很小。

擔負營連支援任務的時候,MG42機槍輕而易舉。當它駕臨裝甲車上的時候,盟軍步兵的噩夢就來到了,

人無完人、槍無完槍,MG42也並非是完美無缺。

MC-42機槍有個最大的缺陷。由於一戰的《凡爾賽條約》的限制,MG42機槍不能採用水冷式,而採用氣冷的MG42機槍必須要通過快速替換槍管來降溫以保持不間斷的射擊。

不能單發射擊,而且射速太高成了一把雙刃劍。

手指挨一下扳機十幾發子彈就出去了,火力密度太給力了,可機槍是一個連排火力支柱,一般來說是短點射5發左右,長點射6發左右。而MG–42射速太快顯然達無法這樣點射。射速快了消耗彈藥也快,即使在需要慢射的情況下也是高速射擊,這就造成了不小的浪費。

這樣高速的射擊不但不能為部隊提供更長時間的火力支援,而且彈藥消耗的補充也是個實際問題,對後勤的供應造成了很大壓力。二戰前期德國的後勤供應沒得說,但到了中後期,德軍的 供應就出現了問題,供給線常常被轟炸被襲擾被掐斷,汽車缺乏燃油上不了路等等困難接踵而來,讓後勤部門叫苦不迭。

後來以至於德國前方的物資運輸不少靠馬匹來完成。最緊張的時候,繁重的戰略物資竟然要由數十萬馬匹來承擔。

馬匹不要燃油,但馬的速度跟軍車不能相比,每天走不了一百公里路,而且馬車上還要備足馬來回的飼料,這樣每輛馬車也拉不了多少東西。因此高射速又成為一個困擾機槍手的包袱。

儘管如此MG–42依舊是二戰中機槍家族的佼佼者,射速不過是白璧微瑕,MG–42無愧機槍王者稱號。


小約翰


大家好啊,表情包狂魔利刃-阿倫又來了

我們今天來講下,德國引領一個時代的無心之作:MG-42

很多電影裡都會出現這樣一個場景:

美軍士兵各種喊叫“TIGER!”"MEDIC!!!!""MG42!"

那為啥MG-42這麼厲害呢?

第一個,射速快。MG-42的槍機設計很有意思,精度不那麼高,但是射速快啊。因為槍機的設計不同,不同時期的MG-42射速從900-1500發/分不等。設計射速為1200發/分鐘。相比同等級的美國M1919和蘇聯的DP-28簡直一個摁著三個打。

第二個,產量高。雖然德國資源少,就是累死他也沒法與美利堅工業和蘇維埃工業相比,但是MG-42作為二戰時期德國本土生產數量第二高的機槍,一共生產了40萬支(數據來自維基百科),雖然不敵MG-34的50多萬支。但是考慮到MG-34作為一款通用載具武器,德國陸軍的各種裝甲車輛基本都以MG-34為車載機槍,且還有數量不少的航空機槍,因此在1943年之後,MG42基本成為了陸軍(國防軍、黨衛軍等地面作戰部隊)的主力機槍。

然而缺點嘛,也有,而且不小

首先是彈藥的配置。MG-42標配50發可散彈鏈彈鼓,或者250發的彈箱。前者為輕機槍模式,後者為重機槍模式。而且在快慢機的配置上,MG-34擁有單發、連射的功能選擇,MG-42壓根沒有。這意味著需要有經驗的老兵操作機槍才能保證火力的同時保持彈藥消耗量。然而這個對於1943年大規模裝備的武器來說,簡直就是tan90°不存在的。兵員的下降,後勤的匱乏,MG-42雖然槍本身是個快速工藝的產物,但是成也射速,敗也射速。

不過不管怎麼說,MG42再厲害也沒能挽回德國的失敗,德國的失敗是註定了的


利刃號


MG42機槍,在北非突尼斯戰役中一戰成名,讓不可一世的美國大兵吃盡了苦頭,許多大兵聽到此槍聲,就精神高度緊張,由此患上了戰爭綜合症,“希特勒的電鋸”之綽號,就經美國大兵之口,風靡了整個北非和歐洲戰場。

作為7.92 毫米輕重兩用型機槍,MG42以及其前身MG43,被下放到步兵班組,成了德國國防軍陸軍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輸出單元,班、排、連級作戰時,都以MG34/42通用機槍為中心展開。

德軍步兵的主要戰術,就是圍繞MG34/42機槍為核心,機槍小組負責吸引和壓制敵火力點,步槍小組利用側翼迅速接敵,在近戰中用MP38/40衝鋒槍或手榴彈殲敵。

由於MG42通用機槍射速非常高,每分鐘1200-1500發,所以在陣地戰中,往往能壓制住對手的輕重機槍火力,對手的機槍無法在對抗中佔據上風,從而給已方步兵進攻創造有利條件。

在實戰中,MG42通用機槍火力猛、精度高、動作可靠,即使在非常嚴寒的氣候條件下,照樣能正常使用,且更換槍管僅需幾秒時間,儘可能地延續了MG42通用機槍強大的火力。

當然,MG42通用機槍缺點也非常明顯,那就是射速過高,每分鐘高達1200-1500發,既是此槍的優點,火力密度大,殺傷威力大,但卻造成了彈藥消耗過快的問題。

一般無經驗的射手,幾秒內就能打光150發彈鏈內的子彈,不利戰時彈藥的補給,所以有時候其優點,卻成了其缺點,反倒符合辯證法。

由於MG42通用機槍射速過高,所以對射手的要求非常高,通常要經過非常嚴格的培養和特殊訓練,機槍手要達到每分鐘射速能自如地控制在500-650發區間內,才算一名合格的MG42通用機槍射手。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圖片均下載網絡。


國平軍史


1942年,MG42定型投入量產。對於德軍而言,他們確實是裝備了一挺性能優秀的班用機槍。但是對於盟軍而言,他們碰上了噩夢——由於極高的射速,電鋸一般的槍聲總能讓盟軍感到驚喜。

單看MG42最出奇的地方,無非是變態的射速。800發-900發/分的理論射速,實際射速卻往往高達1200發/分甚至以上。這已經是單管機槍的極限了,MG42也被稱為單管機槍的巔峰之作。雖然說是完美地繞開了協約條款的“通用機槍”,但實際上MG42更多的還是作為班組支援機槍使用。如果作為重機槍使用,恐怕遠距離時精度還不能跟槍管更厚、更重的MG34相比。但反過來,作為班用輕機槍使用時,MG42又太長、太重。

評論這麼一款通用機槍不能單單看數據。單單從數據來評論一款槍械的強大與否,無非是看故障率和射速。但是如果沒有子彈或是槍管,同樣也是廢鐵一坨。以德國為例,處於進攻期的德軍後勤完全靠騾馬等畜力進行,運輸數量不大,動用的人力畜力卻很大。在這之中還要考慮到畜力的損耗等問題。而且MG42又是射速特別快的貨,在作戰中副射手需要為其攜帶備用槍管和子彈。槍管動輒2-3根,子彈起碼200-300發。對於副射手來說,它絕對不是一款很好伺候的機槍。

雖然德國工程師在設計之初就為其設計了75發鞍形彈鼓以便其伴隨步兵班作戰,但很明顯在實戰中還是熱衷於使用300發彈鏈。表面上看,它可以左右互換供彈,而且更換一根槍管也大約只需要3秒鐘的時間。重量比較輕也便於射手迅速轉換陣地,射速快可以為步兵提供比較及時的火力支援,這些都是它對於德軍來說不可否認的優點。

大量使用衝壓件,價格較低廉而質量有保證,這對於德國工業和戰爭機器來說相當有利。這是單管機槍的巔峰之作,紙面上優秀的性能和各種“真實戰例”也都是得分點:德粉們直接拿出戰後改用7.62NATO步機槍彈的MG42的後代:MG59、MG1和MG3等等來證明它的老而彌堅。

實際上呢?要想MG42省子彈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可能的!復裝子彈又不會,只能靠後勤供給!靠後勤供給才能過過生活。在平時的狀態下,德軍步兵班的每個士兵都需要為MG42攜帶一個彈箱300發子彈,以減輕後勤壓力。但是按照其1200發/分的極限射速來看,如果一直摁著扳機,差不多15秒內一根125發金屬彈鏈就打完了。即便一個班能夠為其提供10個彈箱3000發子彈,也難以維繫長時間的作戰。

德軍恨不得連彈藥廠都搬到前線。而且更要命的是,德軍的MG42機槍手個個都是老兵。培養出這樣的機槍手,僅僅是在前期訓練就需要耗費相當大量的子彈,才能讓這些老兵學會怎麼去做一個合格的MG42機槍手。首先要學會怎麼使用MG42打長點射。這個也許很簡單,但是換到短點射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原則上,德軍只希望MG42機槍手每扣一次扳機只打出去大約2-4枚槍彈,即機槍手扣下扳機之後0.15秒內要鬆開。實戰中機槍手往往會打出9-11發槍彈的長點射,但這也根本改變不了MG42十分吃子彈的情況。

MG42是世界上第一款大量採用了金屬衝壓機件的機槍。生產成本僅有MG34的大約70%,生產時間更是下降到大約40%到50%之間。這讓MG42從1942年到1945年間就生產了近100萬挺,這是個很恐怖的數據。MG42恰恰是因為其“優秀”的射速而拖累了:如果在法國的冬季可以發射600發槍彈後換槍管,而如果在蘇聯這一數字可以上升到800發。但是在本土作戰時,這一數字下降到250發。大約打光2根彈鏈就需要換槍管,MG42實際上能夠給步兵提供的支援實際上相當地有限。

這是MG42不可能否認的優秀,但這個所謂的“優秀”只不過是對當時的納粹德國而言。實際上根本沒必要神話這麼一款機槍。它只能算得上是中規中矩的戰爭機器。


塹壕中的大遊民


MG42是一把優秀的機槍無疑,可靠性以及槍械的其他性能都是經歷過戰爭考驗的,不過“人無完人”的道理一樣,任何東西都是不可能只有優點而沒有缺點的,MG42的優點主要體現在輕便,單兵就能扛著炮以及高射速上面,而缺點也很明,同樣也是跟它的高射速有關,但是槍械的射速並不是越高越好的,射速太高,同樣能帶來其他的弊端,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德國陸軍手冊》部分截圖

從1939~1945年的《德國陸軍手冊》來看,MG42機槍是隻有連續射擊能力,而不具備單發點射功能,即使經驗豐富的老兵也很難做到控制射速,該槍的理論射速高達1200~1400發/每分鐘,實際射速也達到了250~500發/每分鐘,如上圖所示,這樣的射速在當時的機槍中是比較少見的,所以,雖然MG42相比於其他的槍械著有著自己的優勢,但是過高的射速也導致它對彈藥的消耗能力也要遠大於其他的槍械,與此同時帶來後勤壓力非常大,需要班組的其他步兵幫忙運輸彈藥,且平均每名步槍兵需要攜帶1個300發的彈箱,如下圖所示,使得班組機槍彈藥達到了3000+!

▲幫忙攜帶彈藥的步兵

除此之外,戰時MG42的循環射速為每秒25發,所以,相對於每秒10~15發循環射速的MG34機槍,MG42的具有更明顯的槍口“偏移”現象,導致的後果就是MG42的一次性火力壓制時間要更短,每次爆射之後都需要重新瞄準,所以,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並不是射速越快,火力壓制效果就更好,同時要考慮到火力持續的問題,而說到機槍的火力持續性,那麼MG42由於高射速帶來的槍管磨損問題也是一個很明顯的短板,《德國陸軍手冊》裡同樣提到了是禁止MG42一次性射擊250發子彈的,也就是持續射擊大概13秒,因為這樣會使槍管明顯過熱以及磨損增加!

因此,MG42的缺點總結一下就是彈藥供應的後勤壓力大,自己火力持續性問題,這兩個是最明顯的缺點了,至於遠距離散佈以及行型槍口焰這些不算什麼,而這些缺點歸根結底又是由過高的射速帶來的,所以,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指的就是MG42過猶不及的射速!


哨兵ZH


MG42是一把優秀的機槍無疑,可靠性以及槍械的其他性能都是經歷過戰爭考驗的,不過“人無完人”的道理一樣,任何東西都是不可能只有優點而沒有缺點的,MG42的優點主要體現在輕便,單兵就能扛著炮以及高射速上面,而缺點也很明,同樣也是跟它的高射速有關,但是槍械的射速並不是越高越好的,射速太高,同樣能帶來其他的弊端,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德國陸軍手冊》部分截圖

從1939~1945年的《德國陸軍手冊》來看,MG42機槍是隻有連續射擊能力,而不具備單發點射功能,即使經驗豐富的老兵也很難做到控制射速,該槍的理論射速高達1200~1400發/每分鐘,實際射速也達到了250~500發/每分鐘,如上圖所示,這樣的射速在當時的機槍中是比較少見的,所以,雖然MG42相比於其他的槍械著有著自己的優勢,但是過高的射速也導致它對彈藥的消耗能力也要遠大於其他的槍械,與此同時帶來後勤壓力非常大,需要班組的其他步兵幫忙運輸彈藥,且平均每名步槍兵需要攜帶1個300發的彈箱,如下圖所示,使得班組機槍彈藥達到了3000+!

▲幫忙攜帶彈藥的步兵

除此之外,戰時MG42的循環射速為每秒25發,所以,相對於每秒10~15發循環射速的MG34機槍,MG42的具有更明顯的槍口“偏移”現象,導致的後果就是MG42的一次性火力壓制時間要更短,每次爆射之後都需要重新瞄準,所以,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並不是射速越快,火力壓制效果就更好,同時要考慮到火力持續的問題,而說到機槍的火力持續性,那麼MG42由於高射速帶來的槍管磨損問題也是一個很明顯的短板,《德國陸軍手冊》裡同樣提到了是禁止MG42一次性射擊250發子彈的,也就是持續射擊大概13秒,因為這樣會使槍管明顯過熱以及磨損增加!

因此,MG42的缺點總結一下就是彈藥供應的後勤壓力大,自己火力持續性問題,這兩個是最明顯的缺點了,至於遠距離散佈以及行型槍口焰這些不算什麼,而這些缺點歸根結底又是由過高的射速帶來的,所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指的就是MG42過猶不及的射速!





遊戲人超超


射速太快。

畢竟是希特勒的電鋸啊,1200發/分的理論射速真的很恐怖。

射速過快缺點第一就是子彈供應不上,新手很難搞定,畢竟一扣死扳機就突突出去了,浪費子彈不說,殺傷敵方有效目標還低,無法做到大規模彈幕壓制。

其次,射速過快槍管過熱也快啊,雖然mg42也和mg34一樣都可以更換槍管,但是mg34只要向上扳開卡榫把槍身朝右上九十度,倒出過熱槍管即可,而mg42則是右後抽出,34可以在本身所需空間內完成,42則需要更大空間。

所以,優點也是缺點。。。。


cover執念


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MG42通用機槍


優點:射速快

缺點:射速太快了

德國由於是一戰的戰敗國,受限於《凡爾賽條約》的約束,不可以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重機槍赫然在列。於是德國人玩了一個擦邊球,造出了MG34後又升級成MG42。裝上彈鼓和雙腳架就是輕機槍,而裝上彈藥箱和三角架就是恐怖的重機槍殺人利器。MG42由於在射擊時的聲音像撕布或者電鋸的聲音,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或者撕布機。射速每分鐘1000發以上,有效射程1000米。在整個二戰這一款機槍給予了盟軍巨大的傷亡。


MG42可以說成也射速敗也射速,優點是射速快,缺點是射速太快了。恐怖的射速給盟軍帶來大量傷亡的同時,導致的結果就是彈藥和不要錢的似的如潑水般潑向盟軍,往往一扣扳機12~15發子彈就出去,不得不頻繁更換槍管。甚至德軍不得不全步兵班都給它背彈藥,並且由於射速太快,難以形成殺傷扇形面積進行火力壓制。但是不管怎麼說MG42都是一款優秀的機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