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母如果和你說老了要去養老院住,你會怎麼看待?

用戶1081531373202925


我父去世多年,現88歲老母和我生活,她如果和我說:去養老院生活,我不會同意。原因如下:

一.我們夫妻已退休每天陪她在家,能更細緻的關照她,以她為中心的生活,會讓她有依靠和安全感。

二..對能否去養老院之事,兒女要對自家老人先做評估,一切要細化考量,不能聽老人單方面意見。首先看她適合否?

比如,我母親屬於生活能力半自理之人。她的病,一是腰部粉碎性骨折,不能站立,靠小推車支撐行走還得短距離。二是手麻變形無力,不能端盆鍋碗,和我們在一起時都是我們夫妻做。要到了養老院每天洗腳端水倒水誰伺候?以前她單住時曾因端鍋燙傷過。到養老院能有針對性的考慮照顧她這些細節需求嗎?否。

所以如果到養老院,先要為老人確定:她是屬於全失能還是半失能?接著才確定收取護理費用多少,全失能的高,半失能的少,如果當成全失能老人護理費用一月多交不少?兒女願意承擔嗎?我是不願做多花錢還讓母親得不到一對一的細緻照顧的事。當然也有條件好的養老院,但能否做到細心到位的護理關照,規避一切可能摔倒燙傷等風險,這都難說。所以評估下來,我還是不放心也不願意讓她到養老院。

三.價位相對低點的養老院對全失能老人的護理是很粗糙的,不到位的。我婆婆全失能,先後住過養老院和醫養中心。期間我們也對青島的養老機構做過考察。有兩張照片請大家看一下。

一個大家十張床,躺的全是不能下地,靠鼻飼維持生命的老人,一個護工坐那裡看管十個人,視線倒是一覽無餘,好管理。到點護工挨個給老人換尿布喂流食。這樣的失能老人護理起來雖然髒累,但是好看管,因為她不會動,護工不用眼睛老盯著。老人每月交費用2500,錢不算多,但生存質量很差。有些以謀利為第一位的養老機構,還就願意收這樣的全失能老人。而不願收半失能老人。

一進這個屋裡異味撲鼻,分秒不想呆,所以我婆婆根本不會去這樣的養老院。我母親即便全失能了也絕不走這條路。

綜上所述,根據我家的條件,我是不同意母親去養老院的,我不放心。而我母親也絕不會自己主動要求去養老院的。

任何事都要因人而異,因情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兒女還上班的恐怕就得送養老院。現在中國進入老齡社會了,所以養老院的設施和管理都要配套加強。國家介入力度大了,條件好了,百姓選擇餘地就大了。等我們這代人八十了想不選擇養老院可能都不行了。


朱蓮璧合看世界


我的公公因偏癱+老年痴呆臥床20餘年,住院度過了最後的19年;婆婆因癌症晚期住院度過了最後三年時光;父親因心血管病及其併發症住院三年治療無效去世。他們最後離世的時間分別是2012年、2015年、2016年。可以想象,作為唯一的兒媳婦和唯一的女兒的我,除了親人陸續離開的心痛之外,身心疲憊已到了極致。所幸的是這三位老人家的醫療條件非常好,省去了我為醫護而支付的能力擔心。但其間操勞老人家吃穿用度、醫護配合,以及包容護工的各種不盡人意,還要顧及工作和家庭,那些焦慮的日子真是難以言表。老母親如今85歲了,老年痴呆。在老父親去世的前兩年,實在精力顧不過來,託朋友插隊送進官辦的養老院。至今已在養老院度過了六個年頭。剛剛送進養老院時,總是過不了心理上的那道坎,覺得自己不孝。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看到老母親越來越平靜,和護理員、同樓層的老人家們談笑風生的精神面貌,我漸漸明白了養老院的功能。它不僅僅只是一個看護所,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適合老年人的生活環境、社交環境、醫護環境。專業的護理人員,不僅僅是照顧起居,更是提供了心裡寬慰。在這裡,老人們可以暢所欲言地講述他們那些古老的故事、以往的輝煌、兒女的聰明和淘氣、家長裡短的甜蜜回憶。特別是這場疫情,沒法出門的我們,焦慮的盼望早日解禁與老人家見面,結果前幾日從新聞得知,母親所在的醫療機構成為疫情防控的楷模,幾十位不能自理的老人家無一例感染,全體安然無恙。所以,養老院的確是晚年生活最佳選擇。


江子830602


我是90後,父母那一輩兄弟姐妹都是4,5個,我老公也是90後,我婆婆也是姐妹3和兄弟2個,我奶奶老了就是住在自己家裡,我外公是在養老院,我去養老院看我外公真的好可憐的,很孤單,我總覺得就算再窮,有家人在,老人真的不要放養老院


星星媽愛星星


這種人一到與兒女鬧點彆扭時,就愛說這些傷兒女也傷自己的廢話,筆者連襟和兒子,兒媳鬧家庭不和,大喊特講"我老共倆以後,老來去養老院,不須要他們,還清靜。"我批評他(她)倆人:"你說的那些糊塗話,你還沒去養老院了,去了你就後悔了"。我又說他們,"上幾天夜間生病,第一個電話打給你兒子,還是你兒子送你去醫院"所以,做父母的千萬別把傷心話說個頭,傷極兒女不能太深,也不能讓兒女對你也狠透了。你評一下筆者說的對吧,對了,別忘給個贊。


好哥204531506


我覺得如果家裡實在沒有人照顧,也可以尊重父母的想法,兄弟姐妹大家一起商量找家好的養老院,可以在休假時間去養老院看望父母多陪伴他們說話。如果我的媽媽有這個想法(父親已去世),我又有時間照顧她的話,我還是會自己來照顧媽媽的晚年。


上海中心70後


我是堅決不會讓去的,我父母在我身邊我比較放心,而且我樓上樓下都有房子,地方足夠,這裡也有父母認識的人,他們想回老家也可以偶爾回去住住,有些老人去養老院不想給兒女增添負擔,我不怕負擔,父母在我身邊我才放心


長春小娜娜


我會支持父母的決定。

父母願意去養老院,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的養老院,大部分都是公寓式的,服務都是一流的,養老娛樂為一體。父母在那裡住,有人陪著說話,下棋娛樂健身,同齡人在一起說說笑笑,何樂而不為呢?

有人可能想自己盡孝,讓父母在家裡養老。兒媳和婆婆永遠是天敵,女婿照顧岳父岳母也是不可能的,弄的家庭一團糟,但是也不絕對。

人到中年,有著太多的無奈。父母不能不顧,老婆孩子還得照顧,還要上班掙錢。

也許有人說可以請保姆,保姆的工資現在也不低,對有錢人來說很容易,沒錢一切都免談。

不管怎麼說,尊重父母的意見,讓父母高高興興的走完最後一程,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每個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做人不能忘本,盡最大努力感恩與父母。





蝶曉花韻


父母和你說老了要去養老院養老,應該怎麼去看?

一,站在老人角度:老人心懷大愛為子女作想

老年人進入老年後,隨著年齡的增加,需要人照顧其生活,老人不想給子女增加麻煩。到養老院後,很多生活中的事情,都不用自已和子女去操心,從而使子女減輕壓力和負擔。

老人選擇去養老院,也說明老人已經深思熟慮,這也是父母的大愛之心,寧願讓自已受點委屈吃點苦,也要把方便留給子女。

這種情況作為子女,應該通盤考慮,家裡的條件適不適養老,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比如婆媳之間),子女本身有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照顧老人。如果能滿足這些要求,應該還是在家裡養老比較好。

如果不能滿足這些條件,選一個自已中意的養老院養老,也是一個好的選擇。子女應該支持父母去養老院養老,讓父母去過他們自已的生活。

二,子女應該付出關心和關愛

老人在哪裡養老,只是養老的方式不同。子女應該做的是付出自已的真心,付出自已的愛。

在家裡的話,每天在生活上做好細緻的安排,要學會理解老人的心情和感受,做任何事情都要從老年人的角度出發。讓父母真正的感受到子女是真的為他好,付出了真愛,而不是嫌棄他們。

如果父母在養老院,子女千萬別撒手不管,而是更加用心的去關愛和關心他們。平時休息時多抽出時間來,帶上父母喜歡吃的食品,去看望他們。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瞭解瞭解父母的生活情況,有沒有需要我們幫忙解決的問題。

子女去看望,不僅僅的是去看看,它給父母帶去了一種子女親情的溫暖。把看望的時間按排長一點,

陪伴父母玩一玩吃頓飯,父母肯定是很開心很快樂的。讓他們感受到子女沒有拋棄他們。

養老院養老,是社會發展的趨勢。老人到哪裡養老,只是方式不同,只要適合自已的就是好的。

作為子女,首先要做到以孝為先,付出自已的真心、付出自已的真愛。讓父母開心快樂是子女的本份;父母在家才在!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你是可認同,如有不同觀點,可與我互動。謝謝大家點贊關注!


鄰家老馮


1、近些年生活條件提高了人們也看重養老問題了,社會對老人的關注度也特別高,很多老年人都會選擇去住養老院,一來養老院裡設施齊全,比如說琴棋書畫,各種娛樂設施,運動鍛鍊設施,老人們想學什麼就可以學什麼,想玩什麼可以玩什麼,比在家裡生活豐富多彩也能結交到很多老朋友,身心上肯定是愉悅的,二來許多養老院有基本醫療設施可以診治一些基礎病,這樣對老年人身體健康也有一定防範措施,不容易生大病。在家裡,孩子們都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就剩老人一人會顯得有些孤單,最近有一部電視劇叫幸福院,上面演的那些老人,看他們住進了養老院那個高興愉快,希望中國政府以後能多建像那樣樣的養老院。

2、現在住養老院父母的兒女們基本上是70後70後人思想上比較守舊,他們自己也放不開吧,父母去養老院住別人會說他們不孝順父母,還有的就是為自己家裡看看孩子做做飯,個人覺得還是按照老人的意思吧,如果老人想去養老院你就讓他去,你不能捆綁住老人,像70後父母那一輩人很不容易,吃苦了一輩子,受罪了一輩子,現在生活好了是時候讓他們安心享受晚年生活,而不是讓她們替你做家務,尤其在農村這樣的現象還很普遍,希望做兒女的我們早日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要給老人過多負擔的好。

3、 每個人都會老,而且每個人都是負重前行,老人也不比我們輕鬆,被各種病折磨,希望每個兒女都去好好孝順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待,那時你也欲哭無淚,不管是老人去住養老院,還是在家裡多去看望父母,在家裡多孝順父母,而不是指指點點,希望中國傳統美德不要在我們這輩遺失。

我希望自己老了以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住進當地養老院,更希望中國以後的養老條件和設施比現在還要好。😊






梅Spring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以後兩個孩子要養四位老人,對孩子來說負擔太重,老人說要去養老院養老是適應社會的發展。中國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國家對養老機構也出臺了相關合理的政策。養老院不斷增加。社區居家養老可以安排老人的飯菜,娛樂,醫療。還有一種是老人自發報團養老等等。人老了無論在那養老都是孤獨無助的,他們所盼望的是子女什麼時間來看自己,多關心自己,這是老人還有存在感的體現。當父母現在說自己老了後就去養老院,也只是說說而已,只要父母健康開心快樂就是對孩子們的福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