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母如果和你说老了要去养老院住,你会怎么看待?

用户1081531373202925


我父去世多年,现88岁老母和我生活,她如果和我说:去养老院生活,我不会同意。原因如下:

一.我们夫妻已退休每天陪她在家,能更细致的关照她,以她为中心的生活,会让她有依靠和安全感。

二..对能否去养老院之事,儿女要对自家老人先做评估,一切要细化考量,不能听老人单方面意见。首先看她适合否?

比如,我母亲属于生活能力半自理之人。她的病,一是腰部粉碎性骨折,不能站立,靠小推车支撑行走还得短距离。二是手麻变形无力,不能端盆锅碗,和我们在一起时都是我们夫妻做。要到了养老院每天洗脚端水倒水谁伺候?以前她单住时曾因端锅烫伤过。到养老院能有针对性的考虑照顾她这些细节需求吗?否。

所以如果到养老院,先要为老人确定:她是属于全失能还是半失能?接着才确定收取护理费用多少,全失能的高,半失能的少,如果当成全失能老人护理费用一月多交不少?儿女愿意承担吗?我是不愿做多花钱还让母亲得不到一对一的细致照顾的事。当然也有条件好的养老院,但能否做到细心到位的护理关照,规避一切可能摔倒烫伤等风险,这都难说。所以评估下来,我还是不放心也不愿意让她到养老院。

三.价位相对低点的养老院对全失能老人的护理是很粗糙的,不到位的。我婆婆全失能,先后住过养老院和医养中心。期间我们也对青岛的养老机构做过考察。有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下。

一个大家十张床,躺的全是不能下地,靠鼻饲维持生命的老人,一个护工坐那里看管十个人,视线倒是一览无余,好管理。到点护工挨个给老人换尿布喂流食。这样的失能老人护理起来虽然脏累,但是好看管,因为她不会动,护工不用眼睛老盯着。老人每月交费用2500,钱不算多,但生存质量很差。有些以谋利为第一位的养老机构,还就愿意收这样的全失能老人。而不愿收半失能老人。

一进这个屋里异味扑鼻,分秒不想呆,所以我婆婆根本不会去这样的养老院。我母亲即便全失能了也绝不走这条路。

综上所述,根据我家的条件,我是不同意母亲去养老院的,我不放心。而我母亲也绝不会自己主动要求去养老院的。

任何事都要因人而异,因情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儿女还上班的恐怕就得送养老院。现在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了,所以养老院的设施和管理都要配套加强。国家介入力度大了,条件好了,百姓选择余地就大了。等我们这代人八十了想不选择养老院可能都不行了。


朱莲璧合看世界


我的公公因偏瘫+老年痴呆卧床20余年,住院度过了最后的19年;婆婆因癌症晚期住院度过了最后三年时光;父亲因心血管病及其并发症住院三年治疗无效去世。他们最后离世的时间分别是2012年、2015年、2016年。可以想象,作为唯一的儿媳妇和唯一的女儿的我,除了亲人陆续离开的心痛之外,身心疲惫已到了极致。所幸的是这三位老人家的医疗条件非常好,省去了我为医护而支付的能力担心。但其间操劳老人家吃穿用度、医护配合,以及包容护工的各种不尽人意,还要顾及工作和家庭,那些焦虑的日子真是难以言表。老母亲如今85岁了,老年痴呆。在老父亲去世的前两年,实在精力顾不过来,托朋友插队送进官办的养老院。至今已在养老院度过了六个年头。刚刚送进养老院时,总是过不了心理上的那道坎,觉得自己不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老母亲越来越平静,和护理员、同楼层的老人家们谈笑风生的精神面貌,我渐渐明白了养老院的功能。它不仅仅只是一个看护所,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社交环境、医护环境。专业的护理人员,不仅仅是照顾起居,更是提供了心里宽慰。在这里,老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地讲述他们那些古老的故事、以往的辉煌、儿女的聪明和淘气、家长里短的甜蜜回忆。特别是这场疫情,没法出门的我们,焦虑的盼望早日解禁与老人家见面,结果前几日从新闻得知,母亲所在的医疗机构成为疫情防控的楷模,几十位不能自理的老人家无一例感染,全体安然无恙。所以,养老院的确是晚年生活最佳选择。


江子830602


我是90后,父母那一辈兄弟姐妹都是4,5个,我老公也是90后,我婆婆也是姐妹3和兄弟2个,我奶奶老了就是住在自己家里,我外公是在养老院,我去养老院看我外公真的好可怜的,很孤单,我总觉得就算再穷,有家人在,老人真的不要放养老院


星星妈爱星星


这种人一到与儿女闹点别扭时,就爱说这些伤儿女也伤自己的废话,笔者连襟和儿子,儿媳闹家庭不和,大喊特讲"我老共俩以后,老来去养老院,不须要他们,还清静。"我批评他(她)俩人:"你说的那些糊涂话,你还没去养老院了,去了你就后悔了"。我又说他们,"上几天夜间生病,第一个电话打给你儿子,还是你儿子送你去医院"所以,做父母的千万别把伤心话说个头,伤极儿女不能太深,也不能让儿女对你也狠透了。你评一下笔者说的对吧,对了,别忘给个赞。


好哥204531506


我觉得如果家里实在没有人照顾,也可以尊重父母的想法,兄弟姐妹大家一起商量找家好的养老院,可以在休假时间去养老院看望父母多陪伴他们说话。如果我的妈妈有这个想法(父亲已去世),我又有时间照顾她的话,我还是会自己来照顾妈妈的晚年。


上海中心70后


我是坚决不会让去的,我父母在我身边我比较放心,而且我楼上楼下都有房子,地方足够,这里也有父母认识的人,他们想回老家也可以偶尔回去住住,有些老人去养老院不想给儿女增添负担,我不怕负担,父母在我身边我才放心


长春小娜娜


我会支持父母的决定。

父母愿意去养老院,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养老院,大部分都是公寓式的,服务都是一流的,养老娱乐为一体。父母在那里住,有人陪着说话,下棋娱乐健身,同龄人在一起说说笑笑,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可能想自己尽孝,让父母在家里养老。儿媳和婆婆永远是天敌,女婿照顾岳父岳母也是不可能的,弄的家庭一团糟,但是也不绝对。

人到中年,有着太多的无奈。父母不能不顾,老婆孩子还得照顾,还要上班挣钱。

也许有人说可以请保姆,保姆的工资现在也不低,对有钱人来说很容易,没钱一切都免谈。

不管怎么说,尊重父母的意见,让父母高高兴兴的走完最后一程,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做人不能忘本,尽最大努力感恩与父母。





蝶晓花韵


父母和你说老了要去养老院养老,应该怎么去看?

一,站在老人角度:老人心怀大爱为子女作想

老年人进入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需要人照顾其生活,老人不想给子女增加麻烦。到养老院后,很多生活中的事情,都不用自已和子女去操心,从而使子女减轻压力和负担。

老人选择去养老院,也说明老人已经深思熟虑,这也是父母的大爱之心,宁愿让自已受点委屈吃点苦,也要把方便留给子女。

这种情况作为子女,应该通盘考虑,家里的条件适不适养老,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如婆媳之间),子女本身有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如果能满足这些要求,应该还是在家里养老比较好。

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选一个自已中意的养老院养老,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子女应该支持父母去养老院养老,让父母去过他们自已的生活。

二,子女应该付出关心和关爱

老人在哪里养老,只是养老的方式不同。子女应该做的是付出自已的真心,付出自已的爱。

在家里的话,每天在生活上做好细致的安排,要学会理解老人的心情和感受,做任何事情都要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让父母真正的感受到子女是真的为他好,付出了真爱,而不是嫌弃他们。

如果父母在养老院,子女千万别撒手不管,而是更加用心的去关爱和关心他们。平时休息时多抽出时间来,带上父母喜欢吃的食品,去看望他们。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了解了解父母的生活情况,有没有需要我们帮忙解决的问题。

子女去看望,不仅仅的是去看看,它给父母带去了一种子女亲情的温暖。把看望的时间按排长一点,

陪伴父母玩一玩吃顿饭,父母肯定是很开心很快乐的。让他们感受到子女没有抛弃他们。

养老院养老,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老人到哪里养老,只是方式不同,只要适合自已的就是好的。

作为子女,首先要做到以孝为先,付出自已的真心、付出自已的真爱。让父母开心快乐是子女的本份;父母在家才在!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你是可认同,如有不同观点,可与我互动。谢谢大家点赞关注!


邻家老冯


1、近些年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也看重养老问题了,社会对老人的关注度也特别高,很多老年人都会选择去住养老院,一来养老院里设施齐全,比如说琴棋书画,各种娱乐设施,运动锻炼设施,老人们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想玩什么可以玩什么,比在家里生活丰富多彩也能结交到很多老朋友,身心上肯定是愉悦的,二来许多养老院有基本医疗设施可以诊治一些基础病,这样对老年人身体健康也有一定防范措施,不容易生大病。在家里,孩子们都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就剩老人一人会显得有些孤单,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叫幸福院,上面演的那些老人,看他们住进了养老院那个高兴愉快,希望中国政府以后能多建像那样样的养老院。

2、现在住养老院父母的儿女们基本上是70后70后人思想上比较守旧,他们自己也放不开吧,父母去养老院住别人会说他们不孝顺父母,还有的就是为自己家里看看孩子做做饭,个人觉得还是按照老人的意思吧,如果老人想去养老院你就让他去,你不能捆绑住老人,像70后父母那一辈人很不容易,吃苦了一辈子,受罪了一辈子,现在生活好了是时候让他们安心享受晚年生活,而不是让她们替你做家务,尤其在农村这样的现象还很普遍,希望做儿女的我们早日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给老人过多负担的好。

3、 每个人都会老,而且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老人也不比我们轻松,被各种病折磨,希望每个儿女都去好好孝顺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那时你也欲哭无泪,不管是老人去住养老院,还是在家里多去看望父母,在家里多孝顺父母,而不是指指点点,希望中国传统美德不要在我们这辈遗失。

我希望自己老了以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住进当地养老院,更希望中国以后的养老条件和设施比现在还要好。😊






梅Spring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以后两个孩子要养四位老人,对孩子来说负担太重,老人说要去养老院养老是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国家对养老机构也出台了相关合理的政策。养老院不断增加。社区居家养老可以安排老人的饭菜,娱乐,医疗。还有一种是老人自发报团养老等等。人老了无论在那养老都是孤独无助的,他们所盼望的是子女什么时间来看自己,多关心自己,这是老人还有存在感的体现。当父母现在说自己老了后就去养老院,也只是说说而已,只要父母健康开心快乐就是对孩子们的福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