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 我的手舉的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
  • 我愛你一直到我的腳趾頭!
  • 我跳得有多高就有多愛你!
  • 相信讀過《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繪本的人,都會被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間愛的比較感動了。雖然故事很短,短到幾分鐘就能讀完,但餘味很長,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品味。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有些父母說初看這本書覺得兔子太不可愛了,可是等到閱讀完全書後,就會對這對兔子著魔。的確如此,繪本的故事很簡單,通過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間愛的比較,在一來一往的回應中,用歡快的童趣彰顯了父母和孩子之間深沉的愛。而小兔子用自己身體上的部位或者具象的動作來表達對父母的愛,也增添了閱讀的趣味性,有利於親子共讀、共演。

    當我和孩子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時,我就被小兔子童趣的語言萌到了,孩子愛比較的特點簡直就是身邊的孩子。作者肯定是非常懂孩子的人,才會寫出如此童趣的繪本。今天我會從繪本創作者,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愛,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孩子的空間方位知覺能力四個方面談談我們如何閱讀這本繪本。

    一、繪本創作者山姆·麥克佈雷尼和安妮塔·婕朗:雙劍合璧,通過父子之間的互動,激活讀者心中的愛和暖流

    說起繪本,我們不得不聊聊繪本的創作者山姆·麥克佈雷尼和安妮塔·婕朗,雙劍合璧,創作了經典中的經典《猜猜我有多愛你》,累計銷量達到了3000萬冊,還被譯為五十多種語言,暢銷全球,還被拍成了動畫片。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1、山姆·麥克佈雷尼:用童趣的語言,長幼之間交流的方式傳遞愛的教育

    人生在世,失敗是常有的事,成功卻是有無數次的被拒絕鋪就的。

    1945年出生於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的山姆·麥克佈雷尼,原本是一名歷史老師,由於酷愛創作,一直筆耕不綴在文字創作中。從1969年到1990年,他一共寫了23部小說,但一直反響平平。

    1969年他的第一本半自傳小說《Mark Time》,歷經了無數次的“被拒絕”,才在1976年得以出版,但是銷量慘淡。可是,他不放棄,仍然嘗試寫科幻小說,歷史小說,寫罪犯,寫海盜,甚至寫電視劇本等等。

    雖然著作頗豐,但是,影響不大,一直徘徊在成功的邊緣躍不過去,以至於他調侃道:“自己是世界上唯一還擁有自己前半生的作品的人。對於一個作家來說,人生並不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成功。”

    直到1994年,在出版商推薦寫一本童話書的建議下,山姆·麥克佈雷尼的《猜猜我有多愛你》出版了。而且一經問世,就很快脫銷,4個月內銷售了15萬冊,一年後,全球銷量甚至超過100萬冊。

    這本觸及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被人們稱之為“每一個兒童都必讀的治癒經典充滿愛的繪本”。它不僅僅受到全球讀者的追捧,還被設計成生日、嬰兒出生等慶典的主題,層出不窮的衍生品被誕生,使其成為日常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一舉成名後的山姆·麥克佈雷尼,又陸續創作了數十本童書,《JUST ONE!》、《你們都是我的最愛》、《你笑起來可愛極了》、《我們行!》等等。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而且他的繪本故事基本上都會觸及長幼間的溝通方式,在長輩和幼輩的娓娓道來中,在孩子的童趣的語言中,在長輩的諄諄教導中,昇華了親子關係。

    據說,繪本中的長者形象來自於他的父親,一個在當地報社當排字工的人,但卻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他,成為他成長的動力。而他三十年的歷史老師和為人父、為祖父的經歷,讓他深諳孩子的心理,經常從孩子的視角來創作。

    2、安妮塔·婕朗:用簡單的線條和淡雅的色彩勾勒出溫馨的場景,凸顯了故事的主題-愛


    出生於英國樸次茅斯的安妮塔·婕朗,在曼徹斯特工藝專科學校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就為孩子們出版了第一本書。她的主要作品《Kiss Good Night》《Don’t You Feel Well,Sam》《Bunny,My Honey》等等,她的繪本插畫溫馨甜蜜,很適合睡前共讀。

    23歲時,她受邀為《猜猜我有多愛你》創作插畫,為了創作出活靈活現的動物形象,她會跑動物園尋找靈感,甚至讓在博物館工作的丈夫帶她去觀察動物模型。

    在《猜猜我有多愛你》中,全書只用了淺淺的藍、綠、黃三色水彩,卻給我們呈現了不一樣的夜空。嫩綠色的草地,淡淡金色的天空,溫和的色彩和溫暖的色調凸顯著整書的故事主題,讓愛瞬間瀰漫開來,充盈在讀者的心房中。

    繪本中的線條簡單,但是角色的形象卻很有動感,彷彿呼之欲出。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小兔子的每個動作都各有特點,沒有重複。

    兩人的精益求精的要求和配合,讓這本書一經出版,就迅速暢銷,風靡全世界。先後獲得了美國圖書館協會年度最佳童書,美國《出版者週刊》年度最佳圖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推薦的100本最佳童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教師們推薦的100本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孩子們推薦的100本書”等多項大獎。

    至今20多年過去了,銷量依然長盛不衰,成為兒童必讀的治癒經典和充滿愛的體驗的繪本。

    二、小孩子的愛簡單直白,父親的愛含蓄內斂,但愛是雙向的,需要我們表達出來

    作家劉瑜曾經講道:父母是要感謝孩子的,是孩子讓他們的虛空有所寄託,讓他們體驗到生命層層開放的神秘與欣喜。最重要的是,讓他們體驗到盡情地愛——那是一種自由,不是嗎?能夠放下所有戒備去信馬由韁地愛,那簡直是最大的自由。作為母親,我感謝你給我這種自由。

    孩子對我們的愛常常是如此純粹和濃烈,孩子眼中的我們永遠是美好,讓我們感受到養育孩子的幸福和快樂。


    1、無論是小兔子動作還是語言,都表現出孩子對父母的單純、純粹、直白的愛

    • 猜猜我有多愛你。
    • 我愛你,像這條小路,伸到小河那麼遠。
    • 我愛你,一直到月亮上面。

    在小兔子童聲童語中,在小兔子的誇張動作中,一個孩子對父母的愛在我們眼前鋪展開來。小兔子的愛是如此直白,卻是如此地純粹和甜蜜。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一直以來,我們都歌頌母愛的無私,歌頌父愛的偉大,可是孩子對父母的愛有過之而無不及。如同繪本中的小兔子,一直在表達著自己對父母的愛。

    作為一個女孩的媽媽,看著她從剛出生時的皺巴巴到現在的活潑可愛、體貼,我從手忙腳亂的新手媽媽到淡定熟練的媽媽,經歷了無數的心酸。可是,相比孩子對我的深沉無私的愛,我的心酸不值一提。

    在我對一歲多的女兒說腿好酸,抱不動了,她就翻滾著下來自己走路;在我說拎不動買的蔬菜,兩歲多的女兒就要幫我拎,哪怕她走兩步休息一步,也要堅持幫我拎菜;在我傷心難過時,小小年紀的她會抱著我說:“媽媽,我愛你”;在她因為不收拾玩具,被我訓斥時,轉身她就會抱著我說:“媽媽,抱抱……”。

    孩子對我們的愛,才是超乎想象的無條件的愛。在他們單純的世界裡,藏著對我們最無私、純粹、簡單的愛,給予著我們溫暖和慰藉,讓我們體會到育兒路上的快樂和希望。

    我們常常說愛孩子,對孩子無條件的愛,為了孩子付出多少,為了孩子犧牲了什麼。可是,在孩子不收拾玩具,在孩子不聽話,在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我們就會收回我們有限的愛,對孩子怒其不爭,對孩子訓斥打罵,只是希望孩子達到我們的期望和要求,卻忘了孩子本來的樣子。

    如同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靈魂。”

    而孩子卻在我們訓斥、生氣、傷心時,用自己的包容和無私,無條件的愛著我們;用他們的微笑和擁抱,傳遞著濃烈的愛,教會了我們去學會愛。

    不論我們是美還是醜,是貧窮還是富有,是健康還是疾病……孩子都會對我們愛得深沉無私,也不會期待我們變成什麼樣子。他們只會深沉而又無私地愛著我們,表達著對我們的愛。


    2、無論是故事的主題父愛還是爸爸和孩子的親子閱讀,都是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和高質量的陪伴

    在很多人的眼裡,故事的主角一般是媽媽和孩子,親子閱讀也一般是母子或者母女。但是山姆·麥克佈雷尼在採訪中說:大兔子其實是爸爸,繪本中的長者的形象來自於自己的父親。而繪本的故事則來源於作者山姆·麥克佈雷尼和幼年兒子之間真實的溝通經歷。

    在繪本中,我們會看到小兔子對爸爸的愛總是那麼濃烈和熱情,嘗試著各種誇張的動作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來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愛,愛得那麼直白、簡單和純粹。但是大兔子父親則只是順著孩子的思路來回應孩子的愛,顯得冷靜而含蓄。尤其是在最後,等孩子睡著後,他才道出“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裡,再從月亮上回到這裡來。”也間接顯示了父親對孩子的含蓄內斂的愛。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自古以來,社會分工讓爸爸負責狩獵工作,媽媽負責照顧孩子和家庭,也決定了爸爸沒有時間參與孩子的生活。可是,孩子的童年如此短暫,如果我們稍不注意,孩子就長大了。而沒有父親陪伴長大的孩子,加上父親吝於表達的愛都會讓父親的形象模糊,父子關係也會疏遠。

    耶魯大學的一項跟蹤研究表明:由父親帶大的孩子相比那些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智商更高,有更好的學習成績,在社會上也更容易成功。

    所以,父親越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孩子的安全感就越足,也會越自信,學業上也會越優秀。

    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相處關係是社會關係的雛形,母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會給孩子帶來情感支持,而父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則會幫助孩子理解社會規範和社會關係,還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性別認知、安全感的建立有重要影響。

    所以,父親參與孩子的養育意義重大,不僅會教會孩子勇敢、還會有利於提升孩子的智力。父親參與兒子的教育,有助於男孩養成男子漢氣概,勇敢、有擔當。父親參與女孩的養育過程,會讓女孩感受到自己是被愛,從而吸收豐盈的異性的愛,有利於女孩子自我價值的提升。

    愛孩子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願。我們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和積極的回應和擁抱,會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會得到充足的安全感,也更有勇氣和自信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講道: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年齡越小,他的安全感狀態就越重要,也會影響一生。

    而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我們對孩子的積極回應,親親、擁抱等肌膚之親和愛的表達。

    所以,愛孩子就說出來,表達出來的愛則會被孩子直接感受到,則會讓孩子“愛滿則溢”。

    三、把握孩子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繪本中,在小兔子用誇張的動作和豐富的想象力對父親表達愛時,大兔子爸爸就積極回應孩子的愛,也模仿著孩子的動作,讓孩子知道自己是關注著孩子的。而在小兔子詞窮時,大兔子爸爸總會引導孩子更多的詞彙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過去人們常常認為嬰幼兒聽不懂我們說話,就不和孩子說話。可是,在美國哈佛大學“三千萬字計劃”的研究中發現:孩子的智力和三歲前聽到的語言的多寡呈正相關。即小時候聽父母講很多話的孩子,他們在思想上會比較細密,反應會比較快,智商比較高,創造力也比較好,在學校的表現也比較好。

    而且在蒙特梭利教育中,2-3歲的孩子會進入語言敏感期。在語言敏感期中,孩子會觀察周圍人的說話,從咿咿呀呀到單音節,簡單的詞語,再到複雜的句子,大量地模仿父母說話。

    所以,在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內,我們應該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哪怕是新生兒,我們在給孩子換尿布或者餵奶時,和他們輕聲地描述和交流,都是對孩子大腦中神經元的刺激。而且我們描述的越多,說得內容越豐富,孩子的神經元被重複刺激的次數越多,神經連接就會越緊密,智力就會越高。

    比如,在我們和孩子互動時,可以和孩子描述正在進行的活動:

    • 我們今天下午吃蘋果,我用小刀把蘋果切成小份,方便瑤瑤吃。蘋果是紅色的。
    • 我們吃飯前,要去衛生間洗手。
    • 刷牙時,需要先擠牙膏在牙刷上,然後放進嘴內把牙齒刷乾淨。

    在孩子大些,三四歲可以說話後,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是孩子沒有邏輯的表述能力,但是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需要組織語言,經過大腦思考後,再能表述出來。所以,在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我們應該多鼓勵孩子表達想法,詢問孩子為什麼這樣想,在一來一往的溝通中,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把三個兒子都送進斯坦福大學的陳美齡女士,在兒子很小時候,就會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討論,讓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兒子很驚詫地問媽媽:“我還是個孩子,你是問我嗎?”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可是,陳美齡女士仍然溫柔地注視著兒子:“是呀,你有什麼意見?”

    陳美齡女士在演講中講道:一開始,孩子的想法和意見確實很幼稚可笑,也沒有什麼看法。可是,隨著孩子逐漸參與談話討論,孩子們就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候甚至會出其不意地想出很棒的點子。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幾天就可以訓練的,而是在我們和孩子日積月累的日常交流中,在親子閱讀中,在講故事中,逐漸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可以藉助繪本中的語言,在和孩子聊天時,比較彼此的愛。“我的愛像動物園的大象那麼大”,“我的愛像恐龍那麼大”,“我的愛像太陽那麼遠”,“我的愛像火星那麼遠”……

    所以,愛孩子就多和孩子叨叨吧。


    四、把握孩子的空間方位知覺關鍵期,培養孩子的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愛是很抽象的概念,常常來無影去無蹤,但在這本書中,愛卻在小兔子的誇張的動作和童趣的語言中成為了具象的東西,可以被測量,可以被感知,可以被看到的。而小兔子在繪本中的“遠”、“近”、“多”、“高”等等都是方位、深度、大小等空間知覺鍛鍊,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猜猜我有多愛你》:故事雖短,蘊含父子間無條件的愛和愛的表達

    所謂的空間知覺指的是物體的空間特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等。而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主要和大腦的前庭系統以及視知覺相關。

    所以,我們幫助孩子發展空間方位知覺能力,也是對孩子空間思維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趙章留在文章《在生活中掌握方位知覺》中講道:兒童的方位知覺能力發展的順序:上下、前後、左右。孩子3歲時可以辨別上下,4歲時可以辨別前後,5歲時以自身為中心來辨別左右,7~8歲則會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

    那麼,在孩子3歲以前,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告訴孩子空間方位。

    比如孩子會爬後,她喜歡鑽在桌子底下玩,我會用語言描述:“你鑽到桌子底下,我在桌子的外面。” 在我和孩子玩投球遊戲,我會告訴她:“要把球投在盒子裡面”。在她把球扔在盒子外面後,我會告訴她:“你把球扔在盒子外面了。”在我們出去玩,我會告訴她:“瑤瑤的右邊是媽媽,媽媽的右邊是紅色的車。”

    在孩子四五歲後,孩子正處於自我為中心的階段,我們可以藉助孩子自己的身體部位來培養孩子的空間方位知覺。

    比如,孩子的左手、右手,鼻子在嘴的上面,牙齒在嘴裡面等等。我們也可以在和孩子出去旅遊時,讓孩子看地圖找目的地,查看方位。在家裡時,我們可以和孩子玩尋寶遊戲,畫一個房間的簡單佈局圖,把寶物放在指定的位置,標記在地圖上,讓孩子根據地圖位置去尋找寶藏。

    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我們知道學齡前的孩子都是感知運動階段,需要通過自己的感覺和動作來獲得經驗和智慧。

    所以,我們最好在生活中教孩子空間方位,讓孩子通過自己的觸覺、感覺來培養他們的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寫在最後

    《猜猜我有多愛你》雖然只有薄薄的幾頁紙,簡單的幾句話,卻在小兔子和大兔子的一唱一和中,在兩人的交互中,在小兔子的童趣的語言中,在大兔子的積極回應中,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小孩子的簡單、直白、純粹的愛和爸爸對孩子深沉、無私的父愛。而大兔子更是在對小兔子的語言交流中,引導孩子更多的語言,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在兩個兔子之間愛的比較中的長短、高低、多少、遠近等等,來培養孩子的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當然,繪本的閱讀不僅僅在於繪本的內容,最重要的是繪本的延伸和拓展。我們可以在和孩子交流時,比較誰的愛更大、更遠,還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來測量愛。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繪本角色扮演出來。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學會對老師、同學、動物表達愛。

    如同童書作家粲然在《騎鯨之旅》書中講道:“親子共讀,追根到底不在讀,書只是通往心靈的途徑。騎鯨之旅最重要的,是彼此懷著溫柔的心共同尋找和經歷,尋找和經歷你和孩子真正需要的此生、此世界。”

    那麼,您準備好和孩子一起遨遊在《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繪本的海洋中了嗎?歡迎留言交流您的心得和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