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军的先进战术计划

1933年,苏联进入了现代坦克计划发展阶段,坦克生产从模仿英美设计发展到了自主改进阶段。也正是在这一年,曾为苏联获得克里斯蒂系统及推进现代坦克兵种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红军指挥官卡利波斯基提出了一项新的建议:苏联红军不应只建立坦克旅,而应该建立独立的机械化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军的先进战术计划

二战前夕的苏军部队

按照卡利波斯基的想法,每个军应该有大约500辆坦克和200辆装甲汽车。坦克营应该为步兵提供支援,最高统帅部坦克后备队应该与步兵或骑兵配合,或独立实施突破行动。这些观点得到了红军参谋长亚历山大·戈沃罗夫的支持。1933年2月,亚历山大·戈沃罗夫签发了《纵深作战组织暂行命令》。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军的先进战术计划

苏军坦克

到了1934初期,在装甲部部长图哈切夫斯基和机械和摩托化部部长卡利波斯基的领导下,苏联的工业和工程基础得到了较快发展,已经能够满足红军实施纵深突破作战行动的需要。轻型坦克,如T-27和T-37两栖坦克,可以用来遂行侦察任务;T-26和T-35坦克,在炮兵和空中火力掩护下,可以实施突破攻击;BT快速坦克和T-26坦克担负突破后的攻击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军的先进战术计划

T-26轻型坦克

在1935年基辅的大规模多兵种演习中,苏联红军对这第一次世界大战术进行了实验。当时英国和法国官员以观察员身份观看了演习,他们对苏联红军这种先进的战术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英国坦克专家吉法德·马泰尔上校指出,在1935年和1936年两次演习中,苏联红军在操作和使用新型武器和技术方面仍然比较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