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什么很浪漫的古代诗人爱情故事?

林丹智慧


自古诗人多风流,有才有风雅的诗人在古代绝对是像现代超级明星般的存在,再不济的诗人也会沉浸在自己的孤芳自赏中。他们才高气傲,性格气度不凡。所以诗人的爱情很少专一而终,但他们的爱情绝对是浪漫温馨的。我们可以擷取几个诗人的爱情故事证得浪漫。

柳永与谢玉英

谢玉英是杭州的一名歌伎,流浪多年的柳永初见谢玉英,顿时被她花容月貌所倾倒,谢玉英也对柳永青眼有加。从此柳永留下专心调教谢玉英,并为她写词谱曲。谢玉英唱柳永词《望海潮》(东南形胜)被杭州太守盛赞:词绝、曲绝、唱也绝。从此柳谢二人名声大噪,甚至惊动了远在开封的仁宗皇帝,仁宗召见柳永,破例点了柳永进士头衔。而杭州太守也从教坊中赎出谢玉英,送到开封与柳永团聚,二人过起王子公主般的浪漫生活。后柳永因作《鹤冲天》词,触怒龙颜,被驱逐出开封,仁宗还下令将谢玉英送入数坊成为官伎,让二人永无相见。

这是二人一生中最痛苦时刻,柳永为谢玉英写出传世之作《雨霖铃》。柳永不几年去世,谢玉英偷偷去杭州抚尸大哭,与众歌伎凑钱合葬柳永。据传谢玉英为柳永立好碑后,也碰碑而死,为柳永殉情。

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二人一直都相敬如宾,感情甜蜜,二人都喜收集金石字画,有共同爱好。唯独李清照的词比赵明诚要好很多,赵明诚心中一直不服。

李清照曾作《醉花阴》词,寄给远方的赵明诚,赵明诚读后赞不绝口:世上怎有如此妙词?便决心要作首词超过李清照。闭门三日,作词五十首,中夹李清照的词句,让朋友点评,朋友看完后说:只有三句绝妙,莫逍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听后,彻底折服:这三句正是妻子李清照所作。

从此以后赵明诚对李清照不仅亲爱无间,更多了一份钦佩。

陆游与唐婉

陆游娶了表妹唐婉,二人整日如漆似胶,形影不离。而陆游母亲却不喜欢唐婉,以死相逼让陆游休了唐婉,陆游无奈休妻。但二人并未因离婚而淡了那份感情。

多年后,陆游与唐婉在沈园相遇,兩人无语却心意相连,那份爱再美的语言无法描述。陆游在沈园墙上一气呵成《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年后,唐婉再游沈园,看到陆游的《钗头凤》,泪如雨下,也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不久郁郁而终。

后来几十年,陆游多次到沈园,并作《沈园》系列诗,每一首都是为思念唐婉而作。陆游活了85岁,思念了唐婉60余年。

以上取几例以证古代诗人的浪漫,他们的浪漫不仅坚贞,而且雅洁,令现代的我们羡慕倾倒,当然也是现代很少有人能做到的。愿我们都能拥有琴瑟和鸣的爱情吧。


东篱赏菊人


王孺人纪略

彭而述

孺人世居邓西九重堰,距城六十里。其曾祖以刀笔起家,为垫江主簿。父懋恕公乡贡,为密云令,坦怀古貌,人称长者,母李氏,惠而好佛,举四丈夫子。长之屏;次之翰;子衿孺人,姐妹四人,其三皆适士人,俱罹於乱。予三岁孤,孺人父即予母王夫人之兄也。念予孤,恐为人所鱼肉,随许聘於予。归时予方十一,孺人长予二岁,年十三矣。虽髫龄言笑不苟,孝养我王父及王母李、张二妣有加。王父八十四寝病,时方隆冬盛雪。孺人奉汤粥唯谨,手皲瘃十四日无倦容。王父鉴其勤谓曰:“妇良贤,当相夫有成,振家声必若也”。居亡何,祖及祖妣前后告殒,又值年荒,无余财。孺人力佐吾母殓葬,易钗钏为棺槨,皆痛哭成礼。予时方从乡塾授毛诗,童心未脱,孺人每攻之,日夜於吾母檠一纺塼一风雨寒暑佐予读。母於清明、元夕或我父诞日、忌晨,抚棺长号,孺人亦哭。始予既为孤子,民间瘈貐之徒及悍奴强梁不奉,率又加以族媪恶詈,悍族多人,因之屡肆横逆。孺人益自下且劝予,自下有凶隷将甘心於予。孺人持短兵床笫间防卫,且令予居卧内,以为万一有变,予猶得逃耳。予嫚遊躭曲,乐额额靡昼夜。孺人侍醉不少离。俟其醒徐徐以老母为言予,因是酒亦日少。弱冠始游乡校,友人过从者,必竭蹶修洁餚。核不敢以寠故,为予薄长者。予庚午大病死七日,胸间敞有气,孺人泣血誓天,愿以身代,得不死。丙子寇变,予於孺人奉吾母居邓乡。居楼为贼攻陷,长女甫适李氏,骂贼死难,孟津王尚书铎别有传。是年族子死於疫者十七八。孺人归扫灰烬,余粟分赒之,活族子。园林前后鬼哭之声与萤火相乱。予又病,濱于死,母亦大病,时新谷未登。孺人往撷先熟者,舂撮米啖吾母,自田摭稆而食,母寻愈,予亦愈。是年秋荐,余中河南乡试。丁丑二月城陷,孺人与万死中,奉母携子得无恙。时予上公车长安未归。归来聚於宛,复侨於襄。又数年庚辰,予成进士,归里葬吾父。老母哭不胜哀几死,时宾客会葬者,络绎数千人,孺人经营中馈周章,骏奔呕血,发尽脱。辛巳秋予入京谒选,筮仕阳曲,单车之官,会是年冬邓城再陷,孺人数日前,已同老母与诸儿,避兵城南之索寨。予以壬午春迎母至太原,孺人与之俱。时母年五十余,经变后貌悴而神伤,有崦嵫之虑矣。孺人一力缮汤药,不离床褥。予奔走尘土间无暇。晷间以政事得失相商,孺人务以宽和勉予。而又节俭自持,不轻糜一官物。会诸生有犯法者,已经督学褫巾,猶赞予力为申白。还厥初服时,先帝方督有司,以修练储备四事。孺人告我曰:““我妇人不知外事,但勿务以官速化殚民力耳。”母病弥留嘱后事不及予,向孺人言曰:“妇必归我合葬汝舅之垅!尔夫酒人,恐忘遗,妇志之,勿令长逝者魂魄羁太行不归也。”事在癸未之九月,时李贼方自潼关渡河,濮州骚乱,乡路阻,乃瘗母柩平阳。与予冒险出羊肠,历青山厓,夜昏黑从虎穴中过,入东南,走齐鲁、吴越,夜泊镇江乱流而济,与潞国刑人□,几死江中,多孺人小舟匿予潜。达阊门,居芜湖,秋浦者一年,山中多虎,又有土寇,孺人率仆婢,握干矛,篝火夜坐,予方酣睡,齁齁若雷矣。丙戌予为楚学使者,予念草昧甫闢校三楚,士宁宽勿刻,孺人亦象吾指勇。予行每彷徨中,夜往复以母治命为言。予丁亥六月乃得从平阳扶母丧归里。孺人哭曰:“媳今日有以报母命矣。”乃啓吾父墓旁合防焉。亲党族送者,莫不泣下。是年秋,随予过洞庭,官永州。戊子,予奉定南王孔,题黔抚。会孺人携诸子先归,客居长沙。群盗围予靖州,予血战而出,士马大衂,有自烽火中来者,孺人泣双瞳几枯。此时,既忧予在靖,又欲携诸子归里。贼锋如麻,江湖梗不可行,生不可,死尤不可。盖诚进退维谷矣,稍定乃得扁舟北发。所生五男子女二,课诸子无姁妪态。予常笑曰:“世人严父而慈母,我家严母而慈父矣。”禹峰曰:“上诸琐事,妇人之长也,待为夫者,彰之哉!”然予少孤,性又通脱,兼多酒失。为吾母王妇人所笞者屡矣。孺人每引以为戒,渐至于不陨,所更不可没者,几经饥疫、兵戈乱离之中,生有以养,吾母死有以葬,多孺人之力也。今吾母塚上森森柏,皆孺人手植也。吾今年四十有七,孺人亦四十九。回视十一十三时,日月几何,俱以衰且白矣。里居暇日,上念国恩未报,跌蹉以老,中念父母早逝,有愧古人一日之养。孺人虽劳苦几四十年,俾予有成,然予之不成如故也。噫!予又何忍不彰之哉?



彭昌奇梦外人19660215


看到这个题目,农夫首先想到的是《长恨歌》的作者,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他初恋情人陈湘灵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

公元772年,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地方为官。十一岁时,为避战乱,白居易随母亲来到父亲白季庚任官的徐州符离,认识了邻家一个名叫湘灵的姑娘。湘灵姑娘小诗人四岁,长得亭亭玉立,活泼可爱,而且还懂点音律,于是,俩人逐成了朝夕相处,青梅竹马的玩伴。随着年令的增长,白居易十九岁时,湘灵姑娘十五岁,情窦初开,俩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曾写过一首名为《邻女》的短诗,赞美湘灵的美丽和甜美的嗓音:"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相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贞元14年,白居易二十七岁时,为了家庭生活的逼迫和自已的前程,诗人不得不忍痛离开符离,去江南投奔叔父,一路上曾写下《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等诗歌怀念湘灵。诗的语句中,充分表现出诗人和湘灵经过长达十七年的相处,和八年的相恋,感情已十分深厚,已到了难以割舍的地步,。可是由于湘灵姑娘生于农家,门不当户不对,遭到白母的强烈反对。直到两年后,日夜思念湘灵,甚止在梦中都呼唤着湘灵名字的诗人考中了进士,心中暗想,这次回到符离,一定要把湘灵娶

一回家。可是在封建社会,爱与孝是不能两全的,白母再一次强烈阻止了儿子和湘灵的结婚愿望。而且这一次白母做得够绝,甚止日夜守在儿子身边,两人连面也见不到。

白居易闷闷不乐的回到长安赴任,为了抗议母亲的阻婚,诗人开始拒绝与一切女人的交际,才二十九岁的年纪便满头白发。四年后,白居易三十三岁时,(湘灵姑娘也二十九岁,仍在苦苦等候。)再一次回到家中哀求母亲,但愿望再一次落空。

白居易从十一岁结识湘灵,直至三十七岁委屈求全,与杨某结婚,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心中始终惦念着湘灵,可怜有情人有缘无份,终未成眷属,白居易一生共为湘灵写下了六十余首诗歌,也为后来创作《长恨歌》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据说《长恨歌》写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其中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是诗人借助前代帝王的爱情悲剧,抒发自已对于失去湘灵姑娘的痛苦与深情。


秦一农夫


有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陆游和唐婉出身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因两家交往频繁,两人因此相识,且情投意合,渐生情愫。

长辈们也有意撮合两人,陆家长辈拿出传家之宝——凤钗,给唐婉作为定情信物,算是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

陆游和唐婉不问世事,沉迷于甜蜜的爱情。花前月下,你侬我侬,吟诗写作是他们的日常。常言道:男儿志在四方!可婚后的陆游似乎将科举,进仕封官等抛之脑后,忘的一干二净。这一切陆游的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作为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看到沉迷男欢女爱,胸无大志的陆游,十分生气,将这一切怪罪于儿媳妇。按耐不住的陆母,还特意去请尼姑庵的师傅替两人卜卦,谁知老师傅断言唐婉是个克夫命,吓得陆母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强势要求陆游休妻。

陆游被母亲所提的要求,震惊了!作为妈宝男的陆游,听母亲讲诉了来龙去脉后,虽然无奈,但还是做出了休妻的决定。忍痛舍弃自己最深爱的妻子。

两人多年的情感,哪能说断就断,陆游安置了别院,与唐婉保持藕断丝连。不巧被强势的陆母发现,为了斩草除根,给陆游安排了另外一桩亲事。

从此,陆游只能将唐婉深藏在心中。随后便专心参加科举。第一次科举考试,虽然名列前茅,但没有强大背景的陆游只能给官二代让路。垂头丧气的陆游到沈园散心,不料偶遇了多年未见的唐婉,此时的唐婉,已是有夫之妻,好不容易抚平的伤痛,封存的感情,又被掀开了。

这一刻时间好像静止了,他们眼中只能看到彼此。彼此压抑多年的情感再藏不住了,从眼神里奔流而出,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唐婉缓慢转身离去,留下陆游原地发呆,久久未能回过神,清醒后便加快脚步寻去,看到了熟悉的一幕,唐婉与丈夫闲庭信步,吟诗对唱。曾经那是他跟她的日常,如今男主角已经不再是他了…

此别过后,唐婉却因那一次的重逢,追忆不止,抑郁成疾,卧床不起,不久后病逝。而陆游官途顺畅,步步高升。

年迈的陆游告老还乡,再次来到了念念不忘的沈园,可再也没有了唐婉的踪迹。错过的爱情终将不会再回来!

这就是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浪漫中带有凄美与伤感。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陆游不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我想除了时代的因素,也离不开他个人的因素吧。


阿敏说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苏轼《江城子》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当时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

  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故事就从这首诗开始说起。作者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然后就回去了。

  过了几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个地方,这一次大门不但没深锁,还看见姑娘的父亲,姑娘的父亲伤心的告诉他说:“我女儿因为看了他写的诗得了相思病,没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听了之后非常难过,情不自禁抱着姑娘大哭,没想到这时姑娘却醒了过来,原来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体渐渐痊愈,姑娘就和崔护结成了夫妻。





伪文青路人王


陆游和唐婉虽然说不上浪漫,但是也千古流传。


陆游二十多岁时娶了他的表妹唐琬,将家里祖传的凤钗送给她,所以他们的故事叫钗头凤。


成亲之后,陆游本来应该要去参加科举考试的,然而他和唐婉每天都秀恩爱,一直没有计划。这时候,陆母开始担心并警告他们应该以事业为重,但是年轻人,不懂事,听不进长辈的劝告。冥冥之中,正应证了那句话:“秀恩爱,分得快”。

后来陆母去算卦,说唐婉克自己,便要陆游休了她,并以性命相要。没有办法,陆游只好让唐婉暂时离开,转为“地下夫妻”。不久之后,被发现了,陆母就逼陆游再娶一个媳妇儿,以断了陆游的念头。与此同时,唐婉看见陆游如此听母亲的话,不顾自己,伤心之后也再嫁他人,后来陆游应试高中,赐官,过着体制的生活了。


十年后,陆游回来在禹迹寺后的沈园碰见唐琬和她的老公,真的好尴尬,这样也能碰上,这恐怕要比你碰见你前女友还要尴尬,还好意思在墙上题词: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就是《钗头凤》,真的是一往情深深几许,只教当年却难回。这首词述说了陆游后悔当初不该和唐婉离婚,现在看到当初的爱人,连给她写封信都难,这么多年了都还放不下她。


可唐婉当时并没有看见这首词,只是看见陆游之后,派人送了些酒菜表示礼仪的关怀然后就离开了,离开之后就不知道陆游怎么想的了。


大约过了一年,唐婉再次来到这里才看见了陆游当初留下的词,然后留下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写的这首词说明了人生不由自己做主,她对陆游还是有感情的,不然她怎么会“瞒,瞒,瞒”,那是怕她老公知道。


遗憾的时,唐婉回去不久就离开人世了,或许是伤心、思念过度。


更遗憾的是,陆游四十年之后才再次看见这首唐婉留给他的绝笔词。七十五岁的他含泪写下了: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以思念唐婉。

陆游回去之后做梦梦见了沈园,绝对是梦见了唐婉,或者是只在梦里都很思念唐婉,然后写下: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埋泉下土,墨痕犹鏁壁间尘。


那句“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正是对唐婉深深的思念,只见梅花不见人,可能想到了当初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的美好时光而感慨。


后来,又过了十年,此时陆游八十五岁,高寿呀。怕是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人世间了,想再次去沈园看看,又写下: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陆游回去不及就死了,至此《钗头凤》的故事结束了,整整演绎了竟六十年。

试问如今又有几个能做到如此之深情。


电子与数学方法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应该是一句大家都会吟咏的词句吧。苏轼的故事有很多,像是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苏东坡与苏辙的故事,那这首《江城子》便是苏轼与爱妻王弗的故事。

苏轼与王弗放在现在来说,是属于自由恋爱的。缘起于王弗的父亲举办的一场为鱼池起名的场合。二人心照不宣的起了同一个名字,就好似心有灵犀。

苏轼对王弗一见钟情朝思暮想,便向父母提出了要迎娶王弗的想法。当然,很顺利的双方父母都同意二人的婚事。

苏轼和王弗共同生活了11年,可以说是举案齐眉,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王弗的文思才学和持家有道,让苏轼颇为依赖爱恋他的妻子。王弗可以说即是苏轼的爱妻,又是他的参谋,她的观点和见识使使得苏轼在仕途上顺风顺水。

只是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真真是印证到了王弗身上。二人在一起只生活了短11年,王弗便去世了。是的,诗人失去了他挚爱的女人,悲痛欲绝。他当时正在京城做官。失去爱妻的诗人,一路护送亡妻到四川老家。多情的诗人再在安葬妻子的山坡上种了三万棵青松,以示对妻子的思念。

诗人的浪漫爱情故事就此结束了。

一首《江城子》倒出了浪漫爱情故事结尾的凄凉。





禅语禅修


陆游与唐婉

唐婉是陆游的表妹,二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非常恩爱,成年后也如愿结为了夫妻。可谁知,即使是古代人也绕不过婆媳矛盾。

虽然婚后陆游和唐婉感情笃盛,如胶似漆,但是婆婆却死活都看不上这个才情出众的儿媳妇。非得逼迫二人离婚,陆游也是争取了良久,最后还是不能违背父母之命,遗憾与唐婉分开了。

二人分开分,陆游再娶,唐婉再嫁,虽然经过了一段思念期,但也相安无事。但是谁曾想多年后,陆游独自游园的时候,却又无意见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唐婉和夫君赵士程。

本来恩爱的一对,多年后如此遇见,可想而知有多尴尬。但是还好,唐婉的丈夫赵士程却也不是什么小气之人,唐婉征得丈夫的同意后,向表哥陆游敬上一杯酒。

本来想躲开的陆游,想起了种种从前,热泪涌了出来,接过酒一饮而尽,在粉墙之上写下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看了之后,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表哥居然还没有把自己忘记,也顾不得丈夫在旁边,也回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回去后,唐婉一直说说寡欢,不久便去世了。一代才女就这样凋零了。虽然诗写的也好,故事也凄美,但不知道是不是这些见面,害了唐婉性命。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陆游肯定会后悔这次的不期而遇吧,甚至也后悔最初的认识,或许从来不认识,都相安无事,才是真爱的期许吧。


艺文杂记


红叶

唐僖宗时的一天傍晚,年轻的于佑在城墙下漫步。在御沟的流水中洗手,御沟中浮着的落叶在清冽的水中缓缓流出,忽然发现一片较大的红叶上面有墨印,他随手将叶子从水里拾起来。使他意外的是红叶上题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墨痕未干,字迹姗姗清秀。于佑想到是宫女所写,回家后脑海中满是那个皇宫中宫女凄冷的情景,后来他科举不顺,在富室韩泳家教书。一天韩泳告诉他,不久,唐僖宗放出后宫侍女三千,让她们回到民间婚配。有位叫韩翠苹的女子是韩泳的同姓,正住在韩舍,他愿为二人牵线结缘。

谁知这个韩翠苹就是当年在御沟中红叶题字的宫女。

关于红叶这个典故还有很多版本,但基本相同。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舍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有这首诗,就从水中取去,收藏在巾箱内。后来,唐宣宗李忱裁减宫女,准许宫女嫁百官司吏。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姓韩的宫女。一天,韩氏见到箱中的这片红叶,幽幽地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郎君收藏在此。”

其实不止这些,像陆游和唐婉的悲情故事,以及苏轼写给亡妻的词。


老书虫的书架


陆游和唐婉的浪漫爱情故事!

陆游出生于江南世族大家。年轻时,和自己的表妹唐婉结婚。唐婉也是出身于世族大家,算是大家闺秀,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很有才华,知书达理,采集敏捷,和李清照一样,算是才女!两人算是才子佳人,夫唱妇随,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美好伴侣。平日里便吟诗作词,以此取乐。两人恩爱有加,形影不离。

传说是陆游的母亲怕儿子整日沉浸在儿女情长之中,消磨了意志,而一辈子无所事事。陆家在江南算是名门望族,大户人家,男儿当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所以陆母的意思是将儿媳唐婉送回娘家,待陆游那日得了功名,再给两人相聚的机会。可惜,陆游并没有将唐婉送回娘家,而是在外租了房子,将唐婉安置好,他自己频频前去与其幽会。最后并陆母得知,一气之下,逼陆游将唐婉休掉。陆游当然不肯,陆母以断绝母子关系来威胁,陆游最后不得不低头,将唐婉休掉。

自休掉唐婉,陆游魂不守舍,经常陷入往日美好的回忆中。陆母见此,为了能让陆游彻底忘记唐婉,便给他重新介绍了一个姓王的女孩,并且很快结婚。

过了几年,陆游赶赴京城科考,被奸臣秦桧所害,落榜回家。

回家一年后,有此去游玩沈园散心,结果碰到唐婉。昔日夫妻,今日相间,都不觉心头一震疼痛。见婉儿身边多了个公子赵士程,陆游心里更是悲愤。待唐婉和赵士程离园后,陆游便在沈园墙上写了那首有名的《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后来,唐婉再次游园,看到墙上题诗,随写到: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也就是《钗头凤·世情薄》。

以上就是著名大诗人陆游和才女唐婉的浪漫爱情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