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三代,父亲挡住孙权十万大军,儿子曹魏名守,孙子西晋名将

刘氏三代,父亲挡住孙权十万大军,儿子曹魏名守,孙子西晋名将

刘馥(fù),字元颖,沛国相县人。

刘馥,想必大家并不熟悉。也是,他既不是督领千军万马,万夫莫开的将帅,也不是审时度势,善出奇计的谋士。对于一个混乱的时代,很难拔出于众,享誉天下。但他做的事情,却影响了一个地方世世代代。

‘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可任以东南之事,遂表为扬州刺史。’

曹操,自然是有识才用才的能耐,要不然后面不能有天下十州独占八州的赫赫硕果。回说时下,北方有袁绍劲敌需要曹操全心应付,而东南既有新秀孙策,蠢蠢欲动,还有梅乾、雷绪、陈兰等人聚众数万,破坏民生。时局可谓非常混乱不堪。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馥做出以下举措。

第一,建立州治、安抚贼寇。

刘馥既不能武,又不能谋,却十分有胆气。一接受命,便单骑赴合肥城(刘表当时出任荆州刺史,也是单骑上任)。在空城中首先建立治所,接着安抚梅乾、雷绪等人,让他们安心驻守。雷绪等人果然不再造反破坏,相继上贡。

第二,大行恩化、兴修水利。

刘馥是建安五年(200年)受命为扬州刺史,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去世,在任共八年光阴。大行恩惠和教化,深受百姓喜爱,上万流民渡过长江前来归附。于是刘馥聚拢民众,创办学校,大兴屯田。更是在兴建芍陂、茄陂、七门、吴塘等水利工程,用以灌溉屯田,让家家户户都存有余粮。而且水利工程留用至今。

第三,为战时做准备。

同时,刘馥又带领民众,筑垒城墙,囤积木头和石块,编制草苫,储存鱼脂以备战时之需。建安十四年(209年),也就是刘馥死后的次年,孙权率领十万兵力围攻合肥,另一边则是周瑜对峙南郡的曹仁。孙权企图东西两线同时进攻,趁机占领北陆。可惜,孙权却遭遇到合肥城的顽强抵抗长达一百多天。后连续的雨天,导致城墙破损。百姓用平时囤积的草苫覆盖城墙,夜晚则在城外点燃鱼脂照明,用以观察敌军情况。因久攻不下,又恐曹军支援,孙权只能退兵。

刘馥受命担任扬州刺史之初恰逢其时,企图偷袭许昌的孙策遭遇刺杀,江东换届,年幼的孙权上任,势力之内矛盾诸多,加上与刘表的长期对峙,给予刘馥时间治理合肥。八年的治理,让空城合肥焕然一新,同时储存草苫和鱼脂以备战时,展现出其长远的战略目光。后曹操赤壁新败,兵力疲敝的情况下,合肥百姓用平时所储备的物料抵挡孙权十万大军长达百日,足以见证刘馥的以政养战的奥妙。

刘氏三代,父亲挡住孙权十万大军,儿子曹魏名守,孙子西晋名将

刘靖,字文恭,扬州刺史刘靖之子。

刘馥的儿子叫刘靖,曹魏名守。

为什么会说是名守,而不是名将呢。我们来看看,他为曹魏作出什么贡献。

第一,谦恭虚己、有馥遗风。

黄初年间,刘靖从庐江太守转为河内太守后,散骑常侍应璩就写信给刘靖,为他治理河内提出建议。

‘富民之术,日引月长。藩落高峻,绝穿窬之心。五种别出,远水火之灾。农器必具,无失时之阙。蚕麦有苫备之用,无雨湿之虞。封符指期,无流连之吏。鳏寡孤独,蒙廪振之实。加之以明擿幽微,重之以秉宪不挠;有司供承王命,百里垂拱仰办。’

应璩提出的建议包括:社会治安、合理种植、储备农具、官员升迁、改善贫困、执法如山、不屈权势等等。刘靖大多听从了应璩的建议,虽然琐碎,但大大便利了百姓,行事有他父亲刘馥的遗风。

第二,为太学提出良性建议。

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曹丕恢复太学,安排博士传授经学。可是发展二十余年,却问题诸多。比如博士水分含量高;’寒门儒生为了躲避兵役,太学就成了避难所;高门子弟诋毁太学,不愿来求学等等。

刘靖因此上奏提出建议:‘宜高选博士,取行为人表,经任人师者,掌教国子。依遵古法,使二千石以上子孙,年从十五,皆入太学。明制黜陟荣辱之路;其经明行修者,则进之以崇德;荒教废业者,则退之以惩恶;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浮华交游,不禁自息矣。阐弘大化,以绥未宾;六合承风,远人来格。此圣人之教,致治之本也。’

也就是严格甄选博士,提高教学水平;强制名门子弟年过十五岁者入学;制定奖罚制度。从而抑制浮华风气,弘扬儒家文化,使远方的人民自行前来归附。这就是圣人的教化,治本的方法。

第三,镇守北疆、兴修水利。

‘后迁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靖以为

‘经常之大法,莫善於守防,使民夷有别"。遂开拓边守,屯据险要。又修广戾陵渠大堨,水溉灌蓟南北;三更种稻,边民利之。’

刘靖后来被升迁为镇北将军,持假节都督河北军事。刘靖提出面对匈、胡经常的侵犯,应该加强防守,分别国民与夷民。于是刘靖开拓边疆,在险要的地方屯兵据守。同时,又修复戾陵渠大堰,用以灌溉蓟州南北地区的农田,通过轮作休耕、养地的方法,提供农田的产量,大大便利的边疆人民。

刘馥、刘靖父子二人兴修水利都是功在千秋的政绩,刘靖在死后(嘉平六年,公元254年)被朝廷封为征北将军,建成乡侯,追谥景侯。到了元康四年(294年),朝廷为表其贡献,立碑于蓟城东门大道左,扬名于后世,也就是刘靖碑。

刘氏三代,父亲挡住孙权十万大军,儿子曹魏名守,孙子西晋名将

刘弘‘车骑将军’印

晋阳秋曰:刘弘字叔和,熙之弟也。弘与晋世祖同年,居同里,以旧恩屡登显位。

刘熙,也就是刘靖的长子,在刘靖死后,继承他的侯爵。刘弘是刘熙的弟弟,与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同年,常以旧恩位居显位。

他又有什么功绩呢?

第一、以耄耋之年平定叛乱。

刘弘生于236年,死于306年,享年71岁。而他所作所为,几乎发生在晚年。

在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外戚杨骏专权。外戚与皇室宗亲对于权力分赃不均,矛盾愈演愈烈,最后爆发‘八王之乱’。

太安二年(303年),因为司马歆治理荆州的时候刻薄少恩,导致蛮人张昌起义。新野王司马歆被张昌击败战杀,张昌势力越发强大,刘弘因此以68岁高龄被朝廷任命车骑大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都督荆、交、广三州军事。刘弘赶赴荆州,启用陶侃等人讨伐张昌,多次击败张昌,最终平定了张昌起义。

第二、任人不举亲。

‘徵士武陵伍朝高尚其事,牙门将皮初有勋江汉,弘上朝为零陵太守,初为襄阳太守。诏书以襄阳显郡,初资名轻浅,以弘婿夏侯陟为襄阳。弘曰:"夫统天下者当与天下同心,治一国者当与一国推实。吾统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治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临事,初勋宜见酬"。报听之,众益服其公当。’

平定叛乱后,荆州出现守官缺乏的情况。于是刘弘上表伍朝为零陵太守、皮初为襄阳太守等等,此时有人认为襄阳是个显耀的城郡,皮初资历轻浅,应该以刘弘的女婿夏侯陟为襄阳太守。刘弘认为,治理一国当然要以一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现在我统管荆州十郡,难道要安排我十个女婿,才能治理吗?然后上表朝廷与夏侯陟有姻亲关系,不能互相监督行事,依然坚持让皮初做襄阳太守。这举动让众人称赞信服。

第三、广汉太守辛冉以天子蒙尘,四方云扰,进从横计於弘。弘怒斩之,时人莫不称善。

当时广汉太守辛冉以时局混乱不堪为由,提议刘弘趁机据地为王,被刘弘怒而斩杀。

永兴三年(306年),朝廷下诏升任刘弘为车骑将军,同年去世。司马越上表朝廷追赠刘弘新城郡公,谥号“元”。

结语:

刘氏三代,历经东汉末年到西晋。一代刘馥,虽不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将帅,却临危受命,单骑上任。创建治所,安抚贼寇,接收流民,兴修水利,治理合肥长达八年,使空城合肥焕然一新,户户存有余粮。同时储备战时之需,为后来孙权围攻合肥立下不世之功。二代刘靖,从庐江太守,河内太守到镇北将军治理河北,兴修水利,功在千秋。守卫曹魏时期的北疆,令蓟州南北出现乱世之中难得的安定居所;三代刘弘,以耄耋之年受命多次平定叛乱,并且在平定叛乱后,任人唯贤,亲自指导,更是让时下的人们不禁感发:得到刘公一纸亲笔信,胜过做十个部从事。在混乱的时局下,所治荆州等地,出现难能可贵的安定。面对小人的建议(据地为王),刘弘怒而斩杀,彰显他忠诚为国的一面。纵观刘氏三代,为国为民的秉性代代相传,绝对家风使然,所以可以看出良好的家风是极为重要的,不管我们出身如何,都应该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