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跟孩子“哭穷”的父母,只能教会他们自卑

有些家长会在孩子的班级群当中,分享自己孩子的吃穿玩乐,告诉群里的家长同学们自己的孩子在假期中去了哪里度假,周末吃什么大餐,买了什么品牌的新鞋子等,他们的表示是:“

对于孩子,那一定进行富养,富养的孩子才能打开眼界,了解世界的美妙”。同样的有另外一种想法的家长,表示对于孩子应该穷养,从小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赚钱的辛苦。

总跟孩子“哭穷”的父母,只能教会他们自卑


所以会对孩子“哭穷”,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节约的美德,让孩子更加的发愤图强。经常对孩子哭穷的家长会这么说:“你啊,别整天乱花钱,乱花钱不好,家里都没钱了,快揭不开锅了,你还天天买这买那的”,“你不知道,你爸和我,为了供你读书,平常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不舍得买,这么多年也没出去吃顿好的,你说说,好好学习不拿出点好成绩对的起我们吗?”

总跟孩子“哭穷”的父母,只能教会他们自卑


网友小丽的朋友小美,就是一个被家长哭穷教育长大的孩子,小美的家长在小美小时候经常对小美哭穷,后来小美长大了,小丽看着小美出落得越来越好看,提好朋友感到开心,但是同样不解的是,小美有着姿色,却从来不好好的打扮自己,认识这么多年,穿的衣服永远是那几件,没有变过,于是忍不住对小美说:“小美,我们也认识了十几年了,每次我们出来聚会,你总是一样的装扮,一样的衣服,什么没见你穿其他新衣服呢?”好友看到小雨前来赴约,又忍不住说道。

小美脸红了一下,说“因为我就这么几套衣服,总觉得那些漂亮的衣服不适合我,是给好看的人穿的,我太普通了,配不上这样的衣服,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会打扮。”小丽看着小美“你这哪是配不上衣服,你看看你身材和身高,双眼皮高鼻梁的,哪点不行了,你就是不舍得花钱,没自信!”

总跟孩子“哭穷”的父母,只能教会他们自卑


小美被小丽的话一语击中,小美确实是不舍得花钱,无法想象自己穿上那些漂亮衣服的模样,她不敢,总觉得别人会对自己进行批评和指指点点。小美一直觉得,如果衣服没有穿到坏了再扔,就是乱花钱,乱花钱便有极深的负罪感,就好像父母又在旁边和她算账。小美的负罪感从家长开始对自己哭穷开始,就长期和她相伴左右,即使在小美工作,结婚,依然无法摆脱这样的感觉。

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卑与否与小时候的家长哭穷的教育方式有关,自卑的心态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时让孩子无法掌握正确的金钱观念。

一、家长的哭穷将会让孩子拥有“我不配”的心态

在家长“哭穷”教育里长大的孩子,会被家长教育得懂节约,会努力的性格特点但是家长的矫枉过正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我不配”的心里。因为孩子从小就一直被家长灌输,“节省能够发家致富”、“浪费可耻”、“都是钱,很贵”的思想,所有的潜台词背后都直指了另一个词,那就是“你不配”。

总跟孩子“哭穷”的父母,只能教会他们自卑


孩子在物质生活上无法得到满足,认为花钱是不好的行为,在孩子的思维当中,被家长强行植入被人为制造了一种“穷”,这样的“穷”性思想,即使在孩子成人成家成才之后,依然无法摆脱,孩子时时刻刻处于“我不配”,不值得拥有更好的心态中,变得敏感,把钱看得太重。

也许家长对孩子哭穷,只是说说而已,没往心里去,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殊不知在孩子敏感的心里,可能已经对家长的话,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这颗种子将会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家长哭穷的方式,和孩子好好去感受了生活的不易知道的“穷”是两回事。

总跟孩子“哭穷”的父母,只能教会他们自卑


二、家长哭穷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家长的哭穷行为会让孩子产生极度的自卑,孩子觉得家里没钱,自己很多时候都不如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在他人面前没有自信,自卑带来的后果就是不懂得有效的竞争,不懂得争取自己的利益,不懂得为自己着想。要知道,真正会教育的家长,是从来不会向孩子哭穷,家长要做的就是父母努力做好自己,才能真正的帮助孩子成长起来。家长要做的是告诉孩子,要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金钱,金钱本身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辛勤的劳动。

总跟孩子“哭穷”的父母,只能教会他们自卑


所以,家境贫穷不是让孩子变得自卑的根源,是家长的哭穷行为带给孩子自卑,做聪明的家长,从不在孩子面前哭穷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