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電視上又開播《大宅門》了,每回看到都捨不得換臺,這部劇堪稱經典,被網友們稱作現代版的《紅樓夢》,可見大家對他評價之高。

主人公之一白景琦,要能力有能力,要品行有品行,個性張揚、敢愛敢恨。

他的反叛精神、果敢正義,就算活在當下,也會是位傳奇人物。

初為人母的我,在欽佩白景琦的同時,開始研究起二奶奶的育兒經,看看人家是怎麼教育的。

1父母的性格,影響孩子一生

白景琦從小頑劣,扮孫悟空騙兄弟們喝尿,搞惡作劇,偷換先生煙壺,淋先生一頭墨水。

二奶奶生氣,把他趕出家門,他卻在門口跪地要飯。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一個打理整個家族生意都井井有條的人,卻對自己的孩子束手無策。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其實,可能連她自己也沒意識到,自己的行事作風、處事原則,早已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孩子。

摘匾,《大宅門》的重頭戲,二奶奶帶著幼小的白景琦,讓他參與其中。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在維護名號這種大是大非上,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從小培養使命感。

讓他小小年紀,就意識到,今後揹負的是整個家族的命運,要為維護家族榮譽而奮鬥。

這可比整天掛嘴上"在明明德"或多背一本書要影響深遠的多。

二奶奶的教育,就在於管大放小,用自身的一言一行,教導著孩子,無論學什麼,先學做人。

她並沒有滿嘴聖賢,卻教會了孩子明事理、知榮辱。

白景琦看似頑劣,但受其父母為人處世的價值觀影響,塑造了他骨子裡光明正義的品格。

"言傳不如身教",這是楊絳和錢鍾書的育兒理念,兩位文學家、教育家,對視若珍寶的女兒錢媛,從沒有設定過什麼繁瑣的家規。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錢鍾書先生不用說,是出了名的愛讀書,女兒錢媛亦是如此,這並非遺傳,而是父母的日常,影響到了孩子。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年幼時的錢媛,每日看到父母伏案執筆,就照模照樣拿起筆來,畫來畫去。

父母的文學素養,如春風細雨般滲進女兒的心裡,並深深影響著她。

後來,錢媛也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獲得許多成就。

前段時間,有句話火了"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當父母后,或多或少會有說教的習慣,為了讓孩子服從,總愛擺父母架子。

然而,好的行為習慣,是做出來的。

我們滿口說著要愛護環境,卻隨手丟棄了剛用過的紙巾;

我們盯著平板、刷著抖音,卻一遍遍催促孩子"快去寫作業"。

這種表裡不一,如何能讓孩子信服?

2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教育不等於馴化

白景琦年幼時,二奶奶請過許多先生,均被他整跑,這孩子是公認的"頑劣不堪",當媽的,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直到請來季先生。

他們見面時,正趕上白景琦拿著燒紅的木炭放在胳膊上,只因兄弟們怕紅薯熱,不敢拿。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二奶奶在向季先生講明孩子頑皮時,季先生卻說:"孩子得管,但不能管傻了。"

"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不聽話的孩子不一定沒出息。我看景琦這孩子是個好孩子,將來是會有出息的。"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時至今日,我們聽到家長對孩子最多的評價,仍是"真聽話"、"不聽話"。

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群也曾講過:"我從來不認為他們得聽我話。第一,怎麼見得我就正確呢,孩子有孩子的思想;第二,就算我正確,你怎麼見得他能接受呢。"

孩子幼小時,開始形成自我意識,有了"我認為",但不成熟,父母便急於糾正,"這是錯的"、 "應該那樣做",等孩子成年了,再抱怨道,"自己沒點主意"。

隨即插手成年子女的生活,有的還在工作上出謀劃策,這就是馴化的結果,在我國,卻是孝順、聽話的表現。

像白景琦這類孩子,天資聰慧、不懼權威、敢於反抗,天生不是循規蹈矩的人,必然會厭惡課桌上沉悶的背書。

而季先生的教育,不只在書桌,還有騎馬、逛大街、看古玩、跑花房。

在玩耍中引起孩子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再傳授相關知識,啟發自身對學習的興趣。

季先生在白景琦的身上,詮釋了什麼叫格物致知,因材施教。

3媽媽做好自己,就對了

季先生曾說:"二奶奶理家是一把好手,百裡挑一。可是管孩子嘛,大可不必把他管得循規蹈矩。"

劇中,二奶奶做事果敢、堅韌,但在育兒上卻不盡人意,只知道棍棒教育,對白景琦的淘氣,毫無辦法。

放到現在,肯定會被育兒專家一通批,然而,在我們看來不正確的育兒理念,卻沒影響到白景琦的優秀。

不否認,這跟季先生的調教是分不開的,但是,紀先生願意教他,不為錢,卻是看中了他骨子裡的剛性。

二奶奶管理家族、經營藥房,幾乎佔用了她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看似無暇管孩子。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其實,是她自己喜歡打理生意,料理家,主動將所有時間花在上面,她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她的一生,暢快淋漓,活出自我。

白景琦從小到大,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媽,這怕,不是打出來的,是打心裡的佩服,是榜樣的力量。

孩子心生崇敬,就會向她學習,自然,各方面也不會差。

我們總覺得,為了孩子,放棄事業,用我的一生去成就他,是偉大,是奉獻。

然而,我們為孩子委曲求全,犧牲事業、放棄夢想,長此以往,會心生怨氣。

媽媽開不開心,孩子一眼就知道。

做一個好媽媽,首先要學會做自己,自己快樂,孩子才能安心、快樂的長大。

4、放手,更能激發孩子創造力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白家逃往西安,留下白景琦看守藥材。

在此期間,白景琦與仇家女黃春私定終身,二奶奶回京後,為正家規,將兩人逐出家門,自謀生路。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白景琦說:"兒子混不出個人樣,絕不回來見您。"

後來,白景琦到濟南,摸爬滾打,學到一身本領,開啟了開掛的創業之路。

二奶奶的深謀遠慮,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有時候,對孩子要學會放手。

我們做父母的,總是事無鉅細的為孩子準備好一切,只等她閃亮登場。

孩子幼時,饒有興致的摸索穿衣,胳膊伸進領子裡,媽媽急忙上手幫助。

更有甚者,會搶過衣服幫他穿,小手亂動時,恨不能他變成布娃娃,一動不動,才不會添亂。

做完飯後,孩子端盤子傳菜,媽媽、長輩們像是如臨大敵,要麼奪過盤子,要麼跑到旁邊幫著端,怕打碎,怕碎片蹦到孩子。

這時,一個盤子的價值,或者孩子受傷,遠高於鍛鍊他的自理能力。

玩耍時,要時刻提醒孩子上廁所,孩子說沒有,媽媽依舊帶他去,若抗拒,就是不聽話。

三刷《大宅門》:白景琦身上這四個育兒真諦,引人深思

然而,這恰恰剝奪了他太多增長本領的機會,這些現象的背後,歸根究底就是不信任。

不信任導致禁止嘗試,孩子一次次想去探索,聽到的,卻是一次次的"不"。

放手並不可怕,一次摔倒流血、一次忘帶書本、一次沒寫作業,又能怎樣?

當我們想伸手幫忙時,先想最糟的後果,若沒什麼大不了,大可放手。

不得不說,大家族的許多育兒理念,值得我們去用心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