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為自己的溝通能力煩惱過嗎?」

最近公司來了一個93年的產品經理,做事快、積極性高。但就有一個問題:溝通能力不過關。

讓她跟內容組溝通產品推文。編輯問她有什麼需求。她說,希望這篇文章要有「用戶思維」。

編輯一聽,「用戶思維,那不就是寫用戶感興趣的話題麼?」於是,她花了一天的功夫寫完一篇「孩子拖延怎麼辦」的文章。

可當她把稿子發給產品經理後,產品經理一下子就傻眼了。

——「我這個產品主打的是職場人群,你給我寫孩子拖延算怎麼回事呀。」

——「你只跟我說用戶思維,又沒說一定要限定在職場。」

——「這難道不是很明顯的道理麼?還要我跟你說啊!」

——「你不說我怎麼會知道啊。」

因為這件事情,倆人鬧得挺不愉快的。

我曾看到過一項調查,80%以上的職場人士都因為溝通問題而困擾過。

溝通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但即使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與人溝通,也並不意味著我們真的會溝通。

有時候傳達信息不到位,或者沒有真正理解別人的需求,都會導致溝通出現問題。

——而這樣的溝通,被稱為「無效溝通」。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除了在職場上,無效溝通在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裡也很常見。

比如孩子不肯睡覺,你通常會用命令的口吻對他說,「現在必須睡覺!你再不睡覺,我就xxxx。」

可結果卻是,你家孩子根本不在意。不僅無視你,反而鬧得更歡了。你說氣人不氣人!

那「無效溝通」這個難題,究竟該如何解決呢?

我把這個困惑,告訴了臺灣最牛創意講師薛良凱老師。薛良凱老師教給了我一個辦法:用故事思維。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故事是提高溝通強有力的工具,90%的有效溝通源於一個故事。

在第一期《演員請就位》節目裡,董力問四位導演:「我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名演員?」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以為導演們可能會說一些安慰的話語。

比如「你能。因為你身上有什麼什麼的特質,你剛才哪裡哪裡做得很好」之類的,但沒想到的是——

陳凱歌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講了一個故事。

「在拍攝《妖貓傳》期間,我想拍一場在雪地裡的戲。但拍攝的地方不經常下雪,有一天突然下了一場大雪,於是我們就緊急把演員黃軒叫到現場。

黃軒問我:『導演,我該怎麼演?』我說,『不用演,你就站在雪地裡把。』

開機45分鐘,他就在漫天大雪中站了45分鐘。全身落滿了雪,絲毫沒怨言。那個瞬間,我覺得是電影和演出電影的演員最動人的時刻。」

這個故事,乍看沒有回答董力的問題。但陳凱歌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讓大家明白了一個好演員的標準。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故事溝通看起來間接,但實際上更直接。

聽故事的過程,也是一個被帶入構造的情境之中,隨著故事的發展而慢慢被說服的過程。

這也就是為什麼故事是最符合人類心智的溝通方式。因為它是直達人類原始反應的一種方式,是最基礎也是最高級的說服。

在《奇葩說》第五季,也有一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兩隊辯論結束,雙方導師結辯時,針對「爸爸陪孩子不滿12h,要不要取消爸爸稱號」這個話題,反方導師薛兆豐選擇用道理和數據說服人:

「1930年的時候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預測過,說100年後的人,每週只需要工作15小時就夠了。現在88年了,大家每週工作15小時嗎?沒有。咱們的生產率又提高嗎?提高了......」

還沒聽完,李誕就忍不住評價:「感覺像上課,這是我們的知識點。」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而正方導師蔡康永,只講了一個故事:

「我爸是上海人,家裡每天都有應酬。他有一些簡單的精神留在我心裡,比方說家裡有客人,他永遠會把螃蟹殼先夾給客人,再把兩根螃蟹鉗夾給客人。他從來沒有教過我,可我知道最好的東西要給客人吃。」

故事還沒講完,彈幕裡就有人說,「蔡康永這話一出來,深有體會,哭了。」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實這些令人感動的話,是因為藉助了故事,才能直達人心,引發共鳴和認可。

很多人覺得故事只能是一種文學形式,卻忽略了它在溝通裡的神奇效果——故事可以轉移你的情緒,化解衝突。

人之所以會認同或者反對一件事,是出於感性、理性複雜的交互作用組成的。用數據事實和講道理的方式,看似無懈可擊,實則不僅不能達到目的,還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反作用。

在聽故事的同時,讓別人改變看事情的角度,慢慢認同你的想法,這才是故事溝通最大的魅力。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當然,你可能會說,陳凱歌和蔡康永都是有學識的人,他們說話自然讓人信服。在一些緊急情況下,我根本想不到一個合適的故事。即便想到了,講出來也很乏味,沒辦法勾起別人的吸引力。

沒有誰是天生的故事高手,陳凱歌和蔡康永講故事的方式是可以複製的。

在薛良凱老師精心打造的《深入人心的故事溝通課》裡,就教給了我們不少辦法。

閨蜜小敏最近進入一家新公司,她希望自己可以快速地融入新團隊。但她性格比較內向,不善交際。同事之間的話題,她又經常插不進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小敏都是「一個人上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下班」的狀態。看著身邊的同事都有說有笑,她感到十分挫敗。

薛良凱老師建議她用《深入人心的故事溝通課》裡「因人設事」的溝通技巧。

她不再用同一套溝通話術去跟不同的同事交流,而是根據每位同事的性格和喜好,選擇不同的話題和方式。另外,她還學會用「同理心地圖」做到讓對方感同身受,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另外,除了無法快速融入新團隊,之後可能會遇到的其他職場溝通問題。比如向上級不知道怎麼精準表達自己的想法;比如如何說服下級聽從自己的安排.....

薛老師也給她介紹了一系列辦法:透過連帶效應增加可信度、創造有目的性的故事、巧妙的結論等。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故事思維,還可以幫你一分鐘內迅速勾起對方的吸引力。

前幾天,#李佳琦敬業# 的話題上了微博熱搜。這個直播賣口紅打敗過馬雲的男人,在雙十一預售活動的第一天,直播觀看量就突破了5000萬。

中了他的毒不斷跟著買的我們,心聲是這樣的: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很多人說李佳琦的成功,離不開他的敬業。但我覺得,他的成功也同樣離不開故事思維。

我看了很多其他淘寶主播推薦產品,大家都只停留在產品層面:「這個鍋,什麼價格,買一個送幾個,價格最低,我自己也下單了,它是淘寶廚具銷量排行第一的產品......」

再看看李佳琪,他推薦一款男士洗面奶時,先講了自己的故事:「我在高中時第一次買的化妝品就是這個牌子,這個牌子真的很好用......」

然後緊接著,他又笑著講了一個粉絲們的故事:

「我每次賣一些產品給你們老公,很多女生都會開玩笑地說他不配用這麼好的東西。上次我賣那個刮鬍刀,所有人都說『老公不配老公不配』。但我覺得你們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女生,那麼貴的刮鬍刀一下子就搶光了,你們還是愛老公的。」

說完這個故事,他會進一步用「同理心地圖」打動你:

「給你自己買了十件東西,不給老公買,他會生氣。但你給他買一件,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自己買十份了。」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說的是不是太有道理了!一下子就讓我感同身受,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這時候不買,還是人嗎?!

這就是一個有故事思維的人的魅力,他能將一件事情表述得更清楚,說服力更強。


27歲年入千萬,李佳琦讓你買到停下不來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羅振宇說:「這個時代正在瘋狂的讚賞會表達的人」。而講故事,就是最厲害的表達力。

故事思維可以升級你的說服力,減少溝通成本,讓老闆、同事、客戶快速理解你的想法。

但如果你覺得它只適用於職場,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親密關係中,故事思維也同樣適用。

——想讓老公幫忙做家務,卻不知道該如何說服,有時候還會因為不會說話,把對方推得更遠;

——孩子調皮不聽話,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講道理,就是不聽;

——與婆婆之間不知道該如何正確溝通;

這些都可以通過故事思維,讓對方改變看事情的角度,從不想聽你講,到心服口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