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上高二,拿手機到學校被校方查到,她手機被沒收,並且讓她三個星期不能上學,怎麼辦?

冷暖自知90271


我來說一下這個問題。對於孩子拿手機,被校方查到,讓孩子三個星期不去上學,我是持反對意見的。



首先學校禁止孩子拿手機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孩子帶了手機到學校之後被消防查到,我們可以通過批評或者說通知家長,或者說與孩子私底下交流,讓孩子意識到帶手機的壞處。並且讓孩子以後不再帶手機到學校。這才是我們,不讓孩子帶手機或者說教育孩子的初忠!而三個星期不讓孩子上學,這是出於什麼呢?

我不太理解這樣學校的做法。每個孩子上學一天不上課,就有可能落下很多課程,那麼三個星期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可能會導致這個孩子,整個高中都會跟不上或者說導致這個孩子直接放棄上學。那麼我們教師是這樣的初衷嗎?我們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孩子不上學嗎?或者說影響孩子所有的學習課程或者說心理嗎?

肯定不是,我相信我們每個老師都是想讓學生做到最好。或者說希望學生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那麼如果說我們讓學生三個星期不去學校,那麼對孩子的影響是什麼呢?孩子會不會破罐子破摔呢?

我想說的是這個學生,是在私立學校上學嗎?公立學校一般不會這麼做。


首先家長應該找老師,並且說明情況,其次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然後讓孩子,以後不會再帶手機到學校,最後我們應該讓孩子早些回到教室,早些去聽課,跟上老師的進程以及其他同學的進程。


說文寫作


多好的孩子,讓你們給慣的,校規都不當回事?校方查到受罰了吧,後悔了吧!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現想起處罰會耽誤學習。

淡然接受校方處罰,必竟不是針對的你一個,更主要的是讓孩子明白,違犯校規是件很嚴重的事!

三個星期,二十來天,相對高二課程進度,影響是肯定的,但學習的方法也是很多,有線上的,也有線下的補課,想學沒人去攔的。

或許感覺校方處罰,不合理甚至不合法,但校規就是校規,目的也是為了孩子們的明天更好。說起高中,我們那的更嚴,帶手機進校,給查到,不用來了。


過時二叔




孩子帶手機,學校沒收是正確的。但停課三週的懲罰,同樣作為高中生家長,如果是我家孩子受到此處罰,我也無法接受。

我們孩子學校關於帶手機情況是這樣的。

孩子到校,主動把手機交給到老師那裡,等週末回家的時候,老師會歸還給孩子。

在校期間,學校一旦發現學生帶手機,會被通報批評,並且會通知家長進行批評教育,下不為例。

當然這其中也有極少部分學生不想交手機,她們會把手機藏在宿舍比較隱蔽的地方,以防被發現。

班主任老師為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會在班級群裡發通知,讓家長告知自己家孩子如果帶了手機,要主動回報給老師,進行沒收。

這個時候家長基本上都會配合老師,只要自己孩子帶了就會如實告知老師。



像學校不允許帶手機這件事情,家長應該也知道這項紀律。

但問題出來了,就要去面對如何解決。

針對你所說的對孩子的處罰結果,個人可提供幾個途徑以供參考。

首先是個孩子班主任溝通。如果有條件的話,親自到學校和老師面談,以表示真誠度。

見面及時向老師道歉,孩子帶手機,家長也有連帶責任。

接著向老師表達不想讓孩子回家休學的態度。

懲罰制度一般是學校決定的。老師也不過是執行。

但可以從班主任老師尋求幫助,共同尋求積極解決方案。

畢竟要休學幾周時間,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我想這是每個家長不願接受的結果,班主任也不會是鐵石心腸。

總之,在解決這件事的時候,家長要能保持“低姿態”。這裡的低姿態並不是讓家長在老師面前低三下四,而是說,誠懇態度更能換來學校的寬恕,結果走向是好的。

想要毀了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這麼說並不是聳人聽聞。

孩子沒有自制力,又正值高二,學習的關鍵時期。學校對孩子拿手機行為做出懲戒發心是好的,只是處理結果讓家長覺得有點嚴重。

到學校,有話好好說,爭取給孩子贏來一個輕的處罰,然後教育孩子引以為戒。


妞媽的天空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饋您!


老穆有話說

說句實話,你的侄女沒有被學校開除,已算不幸中的萬幸了。不知有多少高中生因為玩手機而被學校開除了。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帶手機,老師往往也就是將其沒收,批評教育一頓就完事了。

但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倘若學校明確規定不準帶手機,學生還是“頂風作案”的話,我想,被開除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義務教育階段留下的壞毛病,高中階段,可不慣著你。


相關新聞分享——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享有開除權。

老穆今早看到一則新聞。

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草案對學校安全工作中各方職責、校園內部安全管理、校園周邊的安全管理以及校外活動和實習的安全管理等問題進行明確。

其中,有這樣一條規定:

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根據學生違紀的情節、後果和影響,可以給予直至開除學籍的處分。

由此可見,教育部門對學生犯錯行為的處罰,還是比較嚴厲的。

(一)高中階段,屬於非義務教育階段,如果學生違反校規,那就得按校規處置。

許多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養成了不多“惡習”,因為他們仗著《九年義務教育法》的保護,自認為學校無權開除他們,所以有些學生就會比較“猖狂”,甚至是“有恃無恐”。

說句實話,這樣的學生,往往很難升入高中的。即便去了高中,也很難有較好的表現,甚至有可能被學校開除。

高中階段,尤其是重點高中,一般管理嚴格,誰違反校規,就懲治誰!


(二)孩子都高二了,還想著玩手機,不思進取,違反校規,倘若學校不做出嚴厲的處罰,何以服眾?校規尊嚴何在?

如果學校不處罰她,何以立“威信”?其他同學會怎麼想?大家或許會紛紛效仿。

與其這樣,不如當機立斷,直接讓其回家反省。


(三)務必讓你的侄女,在家好好反思,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倘若再不及時糾正的話,以後被開除可就麻煩了。

學生上學,帶手機。

試問:帶手機是幹嘛用的呢?看新聞?玩遊戲?與人聊天?······

老穆想說,哪一點都會影響學習的。

高中階段,學習壓力本就大,為何還要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呢?


【結束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的侄女犯錯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犯錯後如何改正?倘若仍然執迷不悟的話,誰也救不了她的。

老穆真心地希望,她能就此悔過,今後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好大學!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你說怎麼辦?學生是來學校讀書的,不是玩手機的!國有國法,校有校規!自己犯下的錯,就得自己承擔!


woahwtewte


其實,這個問題只要看看學校的校紀效規是怎麼規定的就可以。

如果說學校有校紀校規規定不準學生帶手機到學校,並且公示在明顯的地方,那麼,作為學生就應該毫無條件地遵守。通常一般學校都會規定不允許帶手機到學校去。不久前曾經看到過山西某中學在校門口設置了電子檢測儀,並且查到學生帶手機的,直接把學生的手機扔到水桶裡的這樣的新聞,相信關注教育的人,一定在頭條上看到過。

我想學校規定不讓帶手機到學校去,這樣的規定你侄女兒不應該不會知道,學校不僅僅會公示,而且班主任肯定也會在班上說的。她明知道有這樣的規矩,還要去犯,屬於明知故犯,那麼就意味著她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三個星期不能來上學,處罰是挺重的。說明她可能不是第一次犯,有可能屬於屢教不改型的。高二了,高中不屬於義務教育,學校有權利讓不守規矩的學生不來上課。

怎麼辦?首先到學校承認自己的錯誤,態度要誠懇,看學校會不會放她一馬。如果不能,那麼自己抓緊時間在家裡先學起來,與老師和同學保持溝通,知道上課的進度,並且跟上課的同學一樣完成作業。如果還不會,建議臨時請家教補課。這其實也有點難度,因為高中課程多,不是一門兩門,關鍵還看自己的努力吧。

我想,學校之所以這麼做,應該也有殺雞給猴看的味道,讓大家看看,違反學校規定會有怎樣的處罰,看看你們其他人是不是還敢這樣頂風作案。如果態度誠懇,隔些天再去跟學校商量吧,爭取早日回到課堂。


蘇小妮


老梁覺得你的侄女既然違反了校紀校規,就該藉機反思自己,從內心接受並改正自己的錯誤,爭取早日返回學校上課,這才是正途。不要去抱怨校規,也不要做表面文章,覺得這麼件小事好像被學校放大化了,處罰過度了等,因為想這些根本沒啥用,還不利於侄女的價值觀的形成。




高中可以制定一些符合自己學校情況的違紀處理規定,並按照規定處罰學生。

普通高中屬於非義務教育階段,本著對孩子成長和學業負責的態度,學校是可以自主制定一些符合自己學校情況的違紀處理規定的,並且這些規定肯定會由班主任在孩子進入學校時宣讀學習,並日日提醒。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無程序不會有好結果。

從這個角度講,在學校玩手機或者用手機被學校查到,若學校是按照廣而告之的校紀校規進行的沒收手機並停課等一系列決定,在程序上學校是沒有錯誤的。都告訴你不能帶,而且帶了,用了有什麼處理措施,你還是要違反,這就不能怪學校了呀。畢竟法不容情,依法治校和依法治國一樣重要。




高中生不帶手機進學校的規定很多學校都有,沒收、停課並不是最嚴重的處罰。

老梁調查過十幾所初高中,所有學校對學生使用手機都有嚴格的管理規定。

一般放的比較松的學校,規定學生帶手機到學校必須統一交由班主任保管,私自在教室和宿舍使用,予以沒收,期末返還。

幾乎所有的國家級重點高中都不允許學生帶手機到學校,一旦被查到私自帶手機到學校,輕則沒收檢討,停課反思;重則勸其轉學和開除學籍。

越是重點高中,對學生的紀律意識要求越高,對手機的管控也越嚴格。因此,題主的侄女遇到的處罰並不算最嚴重的處罰。


高中禁帶手機是對學生學業負責,家長應該極力配合學校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而不是質疑。

承然,咋一聽要停課,家長肯定覺得心裡一萬個不爽,再不爽這也是學校的明文規定。與其和孩子一起抱怨,不如讓孩子想清楚到底自己該如何面對規矩,如何面對自己的學業,這才是最重要的。藉此機會告訴孩子,無規矩不成方圓,不守規矩就要承擔後果。

所以,老梁建議家長放平心態,讓孩子好好反省,想通了,想順了,給學校打電話,表達下想提前返校的訴求,我想學校看到孩子認錯態度好,能想通事理後,會允許孩子提前返校的。


師說新育


我是高中老師我認為學生因拿手機被停課三週是不妥的,雖然學校規定學生不能帶手機進校園,但不可能有規定停課三週的處罰,這應該是年級組或班主任的處理,三週對於一個高二學生來說損失太大了,因為高二的課程在整個高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三週不上學很有可能會掉隊。

我們學校也曾出現過學生上課玩手機讓家長領回的作法但也只是三天,就這很多學生家長也不同意,害怕耽擱學生學習。



從這件事讓我們可以看出:

一、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卻不履行責任,而將教育完全推給學校。

孩子的手機從那裡來的?孩子帶手機、玩手機家長能不知道?很多家長都希望子女能有一個好的前途,但自己卻不去履行家長的職責,將教育孩子的權利完全交給學校,自己寧願打麻將、玩手機也不願陪孩子,不和孩子交流,孩子出事後卻埋怨學校。實質上孩子的成長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上學也就幾年時間,錯過了就再也補不回來了。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好了,一切都好。



二、學校對違紀學生的處理方法也很有限

1、學校的處理方式

學校的處方法有:警告,嚴重警告,記過,記大過,留校查看、勒令退學的處理程序。但往往這種方法對學生不利(如果記入檔案會對學生參軍,招警、招飛有影響),對班主任也沒有好處(扣班上量化積分),還不斷會有人說情。所以如果是班主任或年級抓住一般都不會上報學校,而採取自行處理。

2、班主任的處理方式有:

①沒收手機,扇耳光,打手,腳踢拳打等暴力手段,然後寫檢討,做保證。(暴力的手段易惹麻煩現很少有人釆用)



②通知家長領回家反省,具體時間由班主任或年級組決定。

③做檢討,罰站或教室門外聽課。



④罰背或抄寫《中學生行為規範》若干遍(由班主任定)。

⑤勞動處罰如:罰掃地、罰抄黑板。

⑥自行調班。(這種情況是沒幾個班願意接收的)。



⑦找學校老師擔保,並讓各個代課老師簽字。

⑧罰錢(也叫保證金,這我情況有但很少)。

總之,老師對違紀學生的處理方式也很有限,希望大家討論並提出寶貴意見。


教育黃金眼


看到這裡,挖挖機真想說上兩個字:“活該!”都高二了,還帶著手機上學,這家長和學生真是大手筆啊!

聯想到前不久網上傳出的高三學生手機問題被校方直接退學,挖挖機想要說的這個女生已經非常幸運啦,只不過沒收了手機,三七二十一天不能到校上學而已,畢竟還保住了高中繼續學習的機會。那麼,對於她的這種情形,家長和學生究竟要怎麼應對才好呢?

正確認識校方的處理決定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一所學校,都有關於學生的管理制度。小學生有日常行為守則,中學生有日常行為規範,除了國家統一規定的模板之下,一些學校還創新辦法舉措,管理制度明而又明、嚴而又嚴,比如本文開頭講的那所高中,對於被查到手機的學生,直接給予退學處理。

在義務教育階段,也就是小學、初中,因為有義務教育法的保護,學生玩手機也好,打架鬥毆也罷,無論學校怎麼處理,都不能讓學生不上學,否則學樣將違背國家法律規定。但是,正因為有這樣的硬性保護,也讓一些進入高中的學生,誤以為自己過去不守學生規章制度,學校都沒拿我怎麼樣,現在高中學習生活,依然可以我行我素。

然而,高中並不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範疇,學校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只要制度規定不違法,學校完全有權利依據公開的學生管理規章制度,對違規違紀學生做出相應的處理,包括教育批評、暫停上課、退學或者直接開除等等。

問答中的這個女生手機被校方查到沒收,還被要求三個星期不準上學。如果是校方依據學生管理制度做出的決定,那麼家長和學生都要正確認識,家長和學生有錯在先,接受校方依據規章制度的處罰,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深刻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

  • 學生有哪些問題?

高考的壓力極其巨大,高中階段已經推進到高二年級了,在這個階段所有的高中生都已經全力備戰高考,為決戰決勝高考努力衝刺。但是,題主侄女在校期間依然帶著手機,挖挖機在想,這個同學不是學霸的話,那麼一定屬於近似於學渣的那一種吧。不管屬於那一種,都是不遵守規章制度的具體表現。

我們知道,中考能夠直接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僅僅五成多一點,這取得普通高中學習的機會是多麼的艱難。而題主的侄女能順利升入高中,說明學習能力不算差,在學校有明確規章制度的情況下,卻不努力學習,依然無視規則所在,公然違反規定帶著,這是不珍惜學習機會的具體表現。

  • 家長有哪些問題?

當然,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也折射出家庭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家長要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存在不守規則的情形,比如不遵行交通規則、不遵守公共道德等,這些往往對於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還有手機,家長是個什麼樣的態度,在家裡是不是機不離手,是不是茶餘飯後都抱著手機,幾分鐘不見手機就心癢癢、十分難耐。如果真是這樣的家庭,孩子往往就容易無視學校的規章制度,因為他的爸爸媽媽就是這樣示範的,又怎麼能期待孩子做個尊崇規則的人呢?

加強孩子手機監督管理

我們處在信息化時代,智能手機幾乎全面普及,這對於瞭解知訊、把握動態、查找問題、相互交流等都提供了極大地方便。只要有一部手機在握,走便全球也不是什麼大事情。但是,手機之於中小學生,卻不是一件好事情。

給孩子配手機,挖挖機不反對,關鍵配手機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家長們一定要想清楚。是必要時保持通訊聯絡?還是給孩子撐面子?或者方便孩子上網學習查找資料?或者供學習之餘閒娛樂之用?無論是哪一種,作為家長都不應當放鬆對孩子手機的管理和監督。

說句實話,智能手機這個玩意兒,百分之九十的成年人都有依賴症。挖挖機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進入車廂放眼看去,無不是低頭一族,自己不拿手機、東張西望反而成了怪物。在這樣的全民玩手機之風盛行的當下,我們又怎麼能寄希望於一個十多歲的孩子管理好智能手機呢?

所以,這個女生手機被沒收是好事情,建議高中期間就不要再配置啦。如果確實出於與家人保持聯繫的需要,建議配置具有通話功能的手錶,這樣也免去了監管的麻煩。當然,這個孩子如果是學霸的話,請忽略。

真誠改正錯誤,加強家校溝通,主動爭取校方諒解、早日復課

對於學校做出的處理決定,不管家長心裡怎麼想,樂意不樂意,一定要督促孩子客觀認識自己存在的錯誤,真誠地加以改正,對於私自帶手機到校、違反校規的行為主動檢討、認錯,向老師和學校表達出最真誠的悔改態度。

對於校方明確的三個星期不得到校上課的要求,家長不要操之過急,利用這樣的機會對不守規則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也是難得的機會,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中觸動內心、接受洗禮。當然,家長要積極溝通孩子的任課老師,爭取拿到老師每天的講義和佈置的作業,督促孩子加強自學,以保證孩子在停課期間不要離“大部隊”太遠。

如果校方對這個孩子的處理決定只是口頭的,執行處理決定一兩天之後,家長可以單獨到校溝通學校領導,做出承諾和保證,以最真誠的態度打動老師和學校,畢竟手機已經沒收了,並且以後不再配備,對其他同學也沒有負面影響,儘可能地爭取校方同意孩子早日回校上課。一兩天不行,三五天再來,或者隔一週、兩週,哪怕是爭取到提前一天覆課,也是非常重要的。

挖挖機相信,學校領導也是人,也是為人父、為人母的,只要家長是真誠的,打動校方、提前復課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畢竟,學校也不願意放棄每一名學生!

結束語

在挖挖機看來,在高二年級這個節骨眼上,在即將成人之際,發生這樣的事情,接受校方這樣的處理,不是壞事情,必將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對於其今後的人生會產生的積極的作用和影響。但這也給我們廣大家長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從小就要持續發力養成孩子的規則意識,只要孩子做到了知規則為先、懂規則之實、行規則之舉,哪怕是學習成績差一些,其將來的人生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教育挖挖機


在網絡時代,不讓學生帶手機進學校,是目前通行的做法,是確保一方學習淨土的不二選擇,是家長們最歡迎的做法!

你侄女高二,應當熟知學校規定,被查到,說明是偷帶,被沒收合規合理。被處以停課三週的嚴厲處罰,是否有過激言行導致?兩種處罰應該沒有邏輯上的必然關聯,應該是各自獨立的因果關係。如不聽勸阻警告、不接受處罰上繳手機、在學生中散播不良信息嚴重影響教學管理、與老師無理取鬧等。

現在的智能手機,無異於一臺遊戲機,一座影劇院,一個混混沌沌的微縮現實小世界,甚至不乏精神垃圾和不良網站信息,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便攜式移動網吧。手機之所以受到全世界範圍內家長的一致抵制,可謂是中學生家庭的公敵自有內在道理。手機對高中學習的嚴重衝擊不言而喻,是徹頭徹尾的學習干擾器!是拼搏精神的腐蝕劑,是學習途中的霧霾!自制力能強到完全控制手機使用方向的人,目前還沒有出生,在網絡世界裡能有自控意識不隨波逐流的網民極為罕見,更不要說青少年學生了!

對於學生,手機的弊遠遠遠遠大於利!我並非只是一味詆譭現代科技,僅僅是相對於學生而言,這也不是我故意危言聳聽。智能手機,已經打敗了遊戲機、照相機、錢包等等,加上即將到來的5G,萬物互聯,功能強大到無所不及。

由此可見,不讓把手機帶進校園,是對心智沒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的大愛,是對正在形成世界觀和價值觀青少年的真愛。給孩子配戴僅用於通訊的學生機,最好也是特殊時期的幾天。家長不要抱有幻想,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對孩子的手機要求模稜兩可,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聽話,不會用手機做不利於學習的事情。請不要大意,帶手機的學生,無疑就會把自己陷入想玩手機的同學們的慾望漩渦,害人害己!

如果你能認可我的上述說法,請耐心給你侄女講明利害,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誠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和處罰。同時由家長出面看能否取得學校的諒解,給一次革新洗面的機會,取消後面一個處罰,以觀後效!如果不行,那就與老師溝通,看看有什麼彌補方法,不致於學習進度掉隊,時刻保持一致!

同時,要給你侄女進行一次人生教育。這個手機事件,可以當作她人生中的里程碑事件,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任何青春期的小插曲,都是對孩子教育的機會。希望你的侄女從哪跌倒從哪爬起來,變壓力為動力,變不利為有利,以此為契機,發奮圖強,奮起直追,笑傲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