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乡:筑牢返贫“防线” 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复合肥做底肥,每一窝放二两,大概就是两小把,放在窝中间,然后要用土把它嵌在中间充分的混合……”在马路乡清坪村柑橘种植现场,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罗伟正在向群众讲解柑橘种植技术,现场解答群众种植疑惑。

马路乡:筑牢返贫“防线” 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罗伟向群众讲解柑橘种植技术

2019年底,清坪村贫困发生率从年初的9.64%到了零,实现了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对于刚“走出”贫困的清坪村,发展能力和基础还比较脆弱,如何才能巩固好脱贫成果,该村通过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持之以恒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加老百姓收入,清坪村产业发展规划分长效产业和短效产业,长效产业以核桃、丑柑和茶叶种植为主,短效产业今年以食用菌、南瓜、辣椒种植为主。

马路乡:筑牢返贫“防线” 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清坪村的长效产业核桃

“通过长效产业和短效产业的有机结合,村里面发展产业积极性很高,成效也明显,产业发展让清坪村老百姓有了稳定的收入。”清坪村村委会主任童在强说道。
我们采访时,马路乡金联村的护路员冯利清正清扫公路,冯利清说起脱贫路,满是欣慰:“家里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这两年在村级脱贫攻坚队的帮扶下,通过发展南瓜、洋芋等产业,我们去年年底实现了脱贫。”

马路乡:筑牢返贫“防线” 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护路员冯利清正在清扫公路


为了让像冯利清这样的贫困户脱贫后收入稳定提升,金联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发展花椒、枇杷等长效产业,辣椒、南瓜等短效产业,实现产业基地常年有工可务,让群众收入持续稳定。
同时,金联村充分发挥脱贫攻坚队的作用,脱贫攻坚队队员通过强化自尊、心理帮扶等教育,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励起他们心里脱贫的信心,建立起内生发展动力。
冯利清激动地说:“有国家政策帮扶,你就要往前走,要给政策争个脸,哪怕政府不帮扶自己也要努力起来,自己政策上也享受到公益性岗位,每个月都是800元,个个月都打到位。”
吴小强家是马路乡清坪村易地扶贫搬迁户,一家人都搬到了民兴街道红兴社区,家里三姊妹都还在读书,这段时间听说村里在发展柑橘种植,他利用假期时间,回到老家,把自家2亩地都栽上了柑橘。

马路乡:筑牢返贫“防线” 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吴小强回村种植柑橘


吴小强告诉记者,过几年柑橘成熟有收成后,可以减轻点家庭负担。另外,他即将从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现在县内到处都在发布就业信息,用工需求量也大,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通过就业增收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如果没有政策扶持,我家也走不到今天,如今我快毕业了,出去找班上也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对以后的生活还是很有信心的。”吴小强话语坚定。
据介绍,马路乡2019年完成贫困户脱贫540户1765人,贫困发生率从10.4%下降到零,实现全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巩固好脱贫成果,必须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脱贫机制,持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马路乡:筑牢返贫“防线” 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金联村的短效产业香菇种植基地


为了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马路乡还建立“五个机制”,充分发挥结对帮扶、包组联户作用,通过短板动态大筛查,建立完善的监测跟踪制度,发现一起,解决一起,确保脱贫户能稳定发展,保证脱贫长效化。

马路乡党委书记游俊说:"为巩固脱贫成效,通过落实大筛查常态机制,全乡筛查出来的边缘户和监测户,着重从产业、就业、政策兜底三个全面覆盖上给予保障;产业发展按照长短结合的原则,长效产业抓好2000亩茶叶、2300亩柑橘、2450亩花椒种植,短效产业发展辣椒3500亩、南瓜1700亩、高粱2000亩;保障就业方面,针对返乡的1600多名务工人员,通过发布就业信息、上门引导等方式,动员复工或就近在金沙经济开发区务工,就地参加春耕生产,让劳动力真正动起来,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