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3.0改革的廣州路徑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

在全球化和新工業革命背景下,一個經濟體的高質量發展,要以世界繁榮發展作為本金,為世界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世界的貨幣選票為之投出信任票。世界的貨幣選票,決定著該經濟體能不能實現美好生活,能不能實現“為人民謀幸福”。可見,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就是要具備為世界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其中的關鍵詞是“更好”。這一能力的終極根本是才華,抑或說,是經濟學家熊彼特所講的“創造性破壞”的創新能力。該經濟體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否“更好”,貨幣選票說了算。貨幣選票的投票過程,就是才華折現的過程,就是才華獲得收入流的過程。

營商環境是“才華折現”的推進器

一個經濟體的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能否實現全球化“融智”和全球化“融資”,吸引全世界的才華洶湧而來,具體表現為高端要素集聚;二是才華集聚而來之後,能不能充分發揮出來,能否真正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能否真正實現才華自由高效地折現。這是該經濟體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所在,其具體表現就是該經濟體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就是才華折現的助推器。抑或說,營商環境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綜合反映,只有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才可能有高質量的才華折現過程。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之一,廣州就是要成為一座基於全球視角的才華折現之城。在這一過程中,廣州要從國家中心城市邁向國際大都市。這一定位的宏觀背景是,中國經濟發展正處於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期,全球經濟結構大轉型,中國區域經濟格局和國際定位必將隨之發生重大變化。引起這種大變革的動力來自於中國重回世界經濟中心地位,更來自於實現偉業宏圖的激情與理性。基於此,廣州城市發展的路徑是:沿海之城→大國之城→大洲之城→世界之城。目前廣州處於大國之城向大洲之城邁進過程中,出現世界之城的雛形。未來,廣州如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基礎設施、資本、產品和服務連接沿線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和地區,構建國際經濟合作走廊,進行價值鏈與產業鏈的全球佈局,極其重要。

在邁向基於全球視角的才華折現之城過程中,廣州要從城市治理邁向全球治理。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史的背後是世界體系變遷中文明趕超的過程。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是以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之間的相互趕超為主線展開的。實踐表明,文明的危機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危機,文明趕超的背後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趕超。未來時期,廣州成為世界中心城市,其城市治理必然邁向全球治理,即廣州要為中國的全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貢獻,要處理好治理體系頂層設計所體現的建構理性與演進理性互動關係。

打造讓才華自由折現的市場

才華折現之城的宏大願景藍圖,需要回到營商環境的初心。近日,廣州邁出新步伐,在加快落實《廣州市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行動方案》的基礎上,貫徹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制定印發《廣州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深入實施營商環境3.0改革。從1.0改革到2.0改革、3.0改革,廣州進行了極其重要的理性科學探索。

廣州營商環境3.0改革的核心是吸引全球的才華(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著力塑造才華的高質量折現器。這個高質量折現器是市場。市場,就是一個相互打工的世界。一個人為社會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市場的貨幣選票決定他(她)的收入流“有或無”與“多或少”,決定著他(她)有多少“別人為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決定著他(她)的美好生活。可見,市場是才華折現的地方,讓才華自由地折現是市場的職能。

才華能否自由地折現,就是在紛繁複雜的市場體系中,尤其是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供給和需求能否儘快地相遇:如果能夠儘快相遇,生產者和消費者你情我願地完成交易,各自實現了最大化目標;否則,才華折現就受到了阻礙,美好生活就受到紛擾。廣州營商環境3.0改革的關鍵詞之一就是“快速”,聚焦企業全生命週期深化改革,推進“四減一優”(減流程、減成本、減材料、減時間、優服務)。從營商環境1.0改革到2.0改革、3.0改革,“數字”的變化極其顯著:跑動次數不斷減少,辦事時間不斷縮短,辦事效率越發提升。

廣州營商環境3.0改革,精準地回應了大變局中亟待尋求突破的時代命題:為什麼很多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的總部當初會選擇廣州?當初跨國企業主要基於成本節約考量,廣州的條件恰好與這一需求相匹配:土地成本低;基於政策優勢的“孔雀東南飛”,使勞動力成本低。而到了今天,跨國公司主要著眼市場拓展考量,如何更好地與這一需求相匹配,廣州還有很多提升的空間。這需要根據市場大勢的變化,認真研究企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因素變化,需要一一考察:具備哪些條件?不具備哪些條件?哪些可以通過努力具備?哪些是不可能具備的?只有通過一一匹配分析,才能找出打造營商環境問題的關鍵,才能有的放矢。這好比進行對人體的X光透視,從細節入手,找準問題,抓實而非務虛。廣州營商環境3.0改革,從五方面提出26條改革任務、82項改革舉措,其實質就是對市場這個才華的折現器進行了全面透視,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精準治療。經過精準治療,一個高質量的才華折現器將更好更快地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廣州營商環境3.0改革,回答了一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千年之問:市場和政府的關係到底如何。在經濟社會市場化轉軌進程中,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政府的邊界在何處?市場的邊界在何處?是政府主導,政府替代市場?還是市場主導,政府無為而治?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主導認知理念。然而,隨著經濟社會轉型的逐步推進,人們對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認知,逐步超越“替代”理念,演進到“互補”關係:政府與市場應該握手,政府的職能在於增進市場,完善市場功能與豐富市場體系。廣州營商環境3.0改革堅持以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導向,著力提升政務服務市場主體滿意度,其實質是政府增進市場,政府推進市場這個才華折現器的高質量發展。

當然,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塑造“才華折現之城”的廣州樣本,需要從這一刻行動起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作者系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