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作风100典——朱德:“有多少米,做多少饭”

1955年6月,朱德同志来到华北一个新建的钢铁基地视察。

当地的负责同志和业务部门同志向朱德同志汇报了建厂规划。他们计划以基地的厂区为中心,扩建一座新城。这座新城生产区的一切设施,都要现代化。生活区的职工宿舍、学校、医院、影院等等,也都要盖漂亮的楼房。楼房已经建了一部分,当年还要盖10万平方米的宿舍和学校。盖楼用的建筑材料,除去砖、瓦、灰、沙、石以外,其他东西都得从外地运来,就连建筑队伍也得从外地调。据初步统计,要完成这些建筑工程,仅盖宿舍一项,就得投资1600多万元。

至于这里的旧城,在规划中却几乎一点也没有利用。这个建设规划,可谓相当宏伟壮观,但是,当地负责同志汇报完后,朱德同志并没有表示意见,只是在心里反复地思考。

为了把情况搞清楚,朱德同志几次亲自到新城区去实地勘察,分别找党政领导干部和设计人员谈话,细心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仅如此,他还派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到附近各个厂区去了解情况。

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朱德同志心里有了底,便和当地的负责同志以及设计人员进行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他循循善诱地启发大家说:“你们都是想把国家工业快些搞上去,心是好的。但这样搞法,是不是犯了贪新、贪大、贪多的毛病?我们国家有我们国家的情况,不能什么都照搬外国的。目前,我们国家还很穷,不能再分散财力去干其他的事。这里地广人稀,职工宿舍是否还是盖平房?既便宜,工人家属住着也方便。你们盖那样高级的楼房,工人住得起吗?生活的改善总是要适应生产发展的水平,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还记不记得你们在延安、在西柏坡都住的是啥房子?艰苦奋斗这个传统不能丢!按照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我看咱们还得穿几年‘草鞋’。在建设中,能省的就要省,尽量做到就地取材。这里地处塞外,路途遥远,交通又不方便,什么材料都靠从外地运,那还得了!对旧城的一切,原有的基础设施要尽量利用,这也是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不能完全丢开旧的去建设新的。我们只能在旧有的基础上去建新的,只能根据主客观条件,根据需要和可能来决定我们的工作方针。‘有多少米,做多少饭’嘛!脑子太热了,跑得太快了,结果会事与愿违。我的这些意见,请你们考虑。”

一番话,说得是那样符合实际,发人深思,使不少同志清醒了。大家冷静一想,可不是!实际情况摆在那里,不是头脑发热又是什么?但是,也有少数人思想不通。朱德同志便跟这些人个别谈心,耐心开导。经过反复讨论,大家的认识终于一致了。于是,重新修改了建设规划,一个从实际出发的新的钢铁基地的建设工程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