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記憶黃金期",父母堅持"3步走",孩子成為"小管家"

如果記憶力不重要,3歲時已經認識2000多個漢字,5歲能夠完整背出460首唐詩宋詞的王恆屹不會被媒體冠名"神童"。

上午去朋友家,她兒子剛剛兩歲多點,看起來非常淘氣,一會兒從客廳跑去臥室,一會兒又跑去陽臺。這個小小的淘氣包,手裡拿了一個奧特曼的玩具,然後自己跑去鞋櫃兒翻出一雙紅色帶奧特曼的小鞋子穿上了,又去衣櫃裡找出一個帶奧特曼的小外罩,套在了身上。

抓住

他很是驕傲地指著手裡的玩具,還有鞋子和衣服對著我們幾個大人說,看這些都一樣一樣的帶著奧特曼呢。我不僅驚奇地問朋友,你兒子真聰明,他的記憶力可以呀,對這些相同圖案的東西都記得特別清晰。朋友笑笑說,我平時對他的記憶力培養還是非常重視的呀,再說了寶寶的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就是2到4歲這個年齡段。

抓住

掌握優秀的記憶能力,最現實的好處就是能讓孩子在未來繁重的學業中事半功倍。可見挖掘孩子的記憶力潛能,有計劃地訓練孩子的記憶力,是非常寶貴的記憶力能力,那麼如何訓練孩子的記憶力呢?

抓住

1、 歸納能力

所以說家長要關注孩子,幫助他們發現世界,充分培養2到4歲寶寶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樣也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

記憶是有一定技巧和方法的,死記硬背,只能提升記憶力,卻提升不了理解能力。所以,家長們在教孩子記憶時,也要注重理解能力與想象力的引導。比如在將睡前故事時,可以讓孩子想象和描述一下自己心裡的故事人物形象,說出來或者畫出來。

抓住

2、 給孩子講故事,然後讓他複述。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中說:當卡爾能夠聽懂話的時候父母就天天給他講故事,不僅培養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親和力,還可以鍛鍊他的記憶力,挖掘了想象力。

抓住

用講故事的形式教孩子孩子會更願意接受,而且很快就能記住。不過不只是父母給孩子講故事,讓他被動地聽,講完之後要讓寶寶複述,這樣不斷進行生動的教育,能夠快速提升孩子的記憶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