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自问世以来,总能在网上见到一些“言过其实”的评论。我想说:不管怎么颂秦怎么褒卫鞅都不为过,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深受其惠泽,儒家亦是,所以还请收起偏见。不服气,那你来?

“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白雪说:白马当配白衣卫鞅。特立独行的鞅君,当如是!

卫鞅用二十年的时光:

于已,做到了士子的人生巅峰:功成名就、将相一身、封爵封地。

于公,实现了霸业的千古基石:开创法治、迁都咸阳、收复失地。

“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孝公与卫鞅

浅析变法的背景:

秦献公在位23年,为改变内外交困的局面,推行一系列改革:废止人殉、迁都栎阳、初行为市、户籍相伍、推广县制。为转移因改革而引发国内日益紧张的阶级矛盾,数次发动对外战争,欲夺回穆公时期的河西之地,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少梁之战后,献公离世,其子秦孝公继位。

秦献公大刀阔斧的改革,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效,但仍旧没能转变国弱、军乏、财匮、器旧、民疲的根本境地。

“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少梁之战

国际形势上,六国诸侯鄙蔑秦国,被当做狄夷一般对待;秦孝公初登位,便要面临赵、韩两国的兵锋。

先祖穆公时期,秦国何其风光。而今个个都来欺辱一番,东面的军事战略要地又全在魏军掌控之下,国无屏障,魏军铁蹄可随时踏来。

痛心疾首之下,赢渠梁写下一卷五百年不出的雄文:《求贤令》

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时过两年,卫鞅携李悝的《法经》悠悠而来。

这对改变历史的组合,终于会师了。

“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商鞅变法

变法之初:

《史记·商君列传》中卫鞅为立法辨析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卫鞅变法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始于公元前359年,第二次始于公元前350年。可以归结为四大改:政改、军改、经改、土改。

1.政改:郡县制、连坐法、户籍制度 、迁都咸阳等;

这一系列政治举措的要义在于:为中央集权打造一个坚固有力的护城河。

郡县制的颁布,意味着收回了封地领主的人事权和税收特权,也使君王摆脱封地老爷们的钳制。

而连坐法和轻罪用重刑的并用,在“壹法”面前,人人皆守法尊法。

户籍制度的推广是个很了不得的事情,如此全国性的摸底能让君王清楚的知道:全国有多少户人口、有多少人可以入伍、可以收多少税收。君王心中有基数,便能遇事不慌。

迁都可以进一步弱化旧势力的影响力,从而稳定政权。在军事和经济层面,同样有利于君权和国家社稷。

“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组建变法执行队伍

2.军改:废世袭,以军爵制度代替。以新式新军逐渐淘汰旧军;

这一举措意在:打造一支嗷嗷叫的征伐之师,收复被魏军掌控的河西之地和为秦军东出而霸天下做准备。

废除世袭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历代改革者的贵族阻扰问题,直接把公室和贵族的特权取消,并拉到和庶民一个层级,想获得爵位就只有铆足劲儿上战场砍敌人脑袋去。

以新式新军逐步取代旧时的世族老军,不仅是利用新锐力量来压制贵族集团,还是为底层的庶民争取一个搏功勋的优先机会,更是为在旁虎视眈眈的贵族子弟立一个标杆,也为收复河西之地打造一支嗷嗷叫的雄狮。

“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新军

3.经改:度量衡、重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旨在制定统一标准,便于收税。此举有划时代的意义,利国、利市、利民。在生产力和效率极其低下的农耕时代,重农抑商是历代统治者都采用的国策。而对于当下一穷二白的秦国而言,更是显得尤为重要。给农事配备爵位激励制度,可见其重视程度。

4.土改:废井田,开阡陌,大举移民;

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这一下子就激活了底层劳众对从事生产的积极主动性,国力大大增强。

商鞅不仅在国内大举移民,充分保障国内所有农民有地可耕。还把广告打到了周围的邻居,楚、魏、赵、韩皆有农民争相涌入,总共加起来可是好几十万的人口,这事干的那叫一个“绝”。

“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坚定护法

变法之后:

秦国一跃成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也为后世秦始皇的大一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来讲:

卫鞅用法治为因贤君的断代从而引发国力倒退的局面,营造了一面强有力的护城墙,这也是秦国能最终赢得大一统局面的核心关键。

毛主席评价商鞅: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在“裂变”中,变法的对立面:以老太师甘龙为首的老世族,虽为配角,演技很炸裂,不得不让人跪服。

老太师甘龙有一句特别经典的台词:飓风过岗,伏草惟存。

“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老世族代表甘龙

白衣牵白马,书房茶炉煮酒,庙堂举大秦未来事。鞅与白雪的最后一幕,是漫天飞雪与一缕绯红的相互辉映,是末路才子与痴情女子的不再分离,人怜天亦怜!

太史公言:“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

网上不少人对孙皓晖先生褒扬卫鞅和秦国多有嘀咕的,倘若能联想到文坛绝对领袖太史公的评价之言,当能明白孙老的良苦用心,一代英才不该如此钉在羞辱柱上达两千年之久。不能正视卫鞅与秦国,又何能正视“中华文明正源”呢?

“大秦帝国”强势表态:秦国与卫鞅不该被大众「轻视和鄙夷」

大秦帝国之裂变

原创不易,若喜欢,还请点个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