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00元就能修復徵信汙點?還有這等好事?

其實這個問題對一般有心理防範的卡友來說,壓根不是問題。

但是這樣的中介廣告會讓一些徵信有逾期記錄的卡友當成救命稻草。

很多卡友都諮詢過老李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修復徵信的事情。

修復徵信汙點=修復徵信不良記錄,徵信中的不良記錄是由未履約還款而造成的。


個人徵信逾期的危害

1.從短期來看,徵信逾期會影響個人貸款的審批:包括不限於個人信用卡審批、個人住房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汽車消費貸款的審批。已有的信用卡也會降額封卡。如果有逾期欠款沒有歸還,被人民法院起訴執行的話,就會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也就是俗稱的“老賴”,會被限制高消費,限制做飛機高鐵,部分購車限號地區也會限制買車搖號,限制子女就讀高消費學校。

2.從長期來看,徵信建設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在促進金融交易、降低金融風險、幫助公眾節約融資成本、創造融資機會、提升社會信用意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納入生活方方面面,比如在考學,就業,公務員政審,商貿流通交易等。丈母孃嫁閨女之前要看徵信,可能就是基本操作了。徵信將會是人們的一張

“經濟身份證”

徵信修復

1.徵信修復的產生

一些人因為各種各樣惡意非惡意的原因造成徵信逾期,欠款。導致辦信用卡秒拒,辦個人貸款不批。病急亂投醫,去找可以修復徵信的人或者機構。這個市場有多大?老李百度了一下,徵信修復話題的相關結果約26700000個。逾期記錄消除的相關話題有28300000個。這個體量能忽悠到1%的人能賺多少錢?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生意。"徵信修復"應運而生。

2.徵信修復的原理,實際是徵信異議處理的過程

3.中介的“徵信修復”

徵信修復面對的對象就是急於修復徵信的人,這些人群顯著的特點就是急,急於消除,智商欠費。原因有可能是買車、買房,也有可能是為了擼P2P,網貸。這些所謂的徵信修復公司和中介個人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喊出響亮的口號:“只要不是老賴,黑戶也能洗白”!手法類似於頭幾年流行的電信詐騙。當你找到這些中介,他們就會忽悠你用他們“專業的知識”給你洗腦,等你被忽悠的暈頭轉向智商欠費的的時候,收你個1000-3000不等,巧立各種名目,大言不慚的說修復不成功包退。當你交完智商稅會發現自己的智商根本不夠,各種委託費呀,保密費啊,協調關係費用啊,還需要繼續充值。好不容易材料遞交上去以後,被告知等待30天,等他們去給你“修復”。這樣你的錢就進他們口袋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被收費的多少,取決於自己智商的高低。腦袋大脖子粗說不準花上個3-5萬智商稅。

花2000元就能修復徵信汙點?還有這等好事?


在說下另外一群人,他們不滿足於向這些智商低的人群收點修復費就算了,他們搞代理招商加盟,自稱掌握和徵信的核心技術,繳納16888元學費,就可以學成歸來。賺取大把的鈔票,贏取人生白富美。學習的具體內容有什麼,我也不知道咱就不討論了,能讓人乖乖掏錢,這玩意我只能表示佩服。難不成天天大保健嗎?

舉例說明一個“作案手法”

花2000元就能修復徵信汙點?還有這等好事?

造假,裝病,裝殘疾。

他們的“成功案例”


花2000元就能修復徵信汙點?還有這等好事?

花2000元就能修復徵信汙點?還有這等好事?

這種修復前後的對比圖,作為他們的牛逼案例。能證明什麼,證明圖很糊,證明自己PS的技術很牛逼而已。我只想問一句,敢發原圖嗎?

4.正確的徵信異議處理流程:如下(引用兩張圖)

花2000元就能修復徵信汙點?還有這等好事?

花2000元就能修復徵信汙點?還有這等好事?

涉及到徵信處理需要涉及的部門較多,規定要求20個工作日之內處理完畢。

處理也分三個結果:

經金融機構核查後確認異議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應在回覆核查結果的同時向徵信中心報送更正信息。

經金融機構核查後確認異議信息不存在錯誤、遺漏的,應明確回覆核查結果。

經金融機構核查後不能確認核查結果的,應如實回覆核查情況。

徵信不良記錄如何消除

按照現行的徵信管理條例,目前徵信不良記錄消除,沒有捷徑可走。

《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給出明確規定:“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

所以,欠的賬遲早要還的,還完欠款,等待時間的洗禮,翻開新的一篇吧。

老李的一點個人見解:

花錢修復徵信是及其不靠譜的。

制度完善需要個過程,從2013年3月國務院頒佈實施的《徵信業管理條例》起,徵信在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於徵信信息修復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徵信修復一直都是個空白區域,導致了一些不法機構個人的非法騙取利益。

2019年7月,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佈的《可為信用修復申請人出具信用報告的信用服務機構名單》的相關公告。確認了信用修復這一塊的缺失開始補齊,讓群眾有正規機構可以瞭解,不再讓不法分子鑽空子。為個人信用修復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著信用體系的不斷完善,個人如果存在不良信用信息,會在經濟社會生活中處處受限。信用修復給失信個人提供了改過自新的機會,珍愛個人信用,人生處處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