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张良为保韩信诱汉高祖写下赦书称:“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最后吕后杀韩信是否抗旨了,你怎

嘉瑞728


韩信,萧何,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在建立汉王朝的过程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除了张良外其他人的下场都不好。

刘邦承诺张良三不杀韩信,不是正史,《史记》《汉书》等正史并无相关记载,最初的出处,是明代钟山居士甄伟写的《西汉演义》,这部小说像《三国演义》的三分史实,七分杜撰,许多情节细节,也都是作者的虚构。

张良保韩信的做法“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似乎是天衣无缝的一个计策。也就是说,这个计策看上去,刘邦好像无论如何,都没有想韩信下杀手的机会。事实上刘邦也没有杀韩信,不是他动不了手,是他不想背负诛杀有功之臣的罪名。


要知道韩信为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大汉三分之二的国土,都是人家韩信打下来的。若是没有韩信,刘邦早就被项羽给杀了,就不要说当皇帝了。

再说了人家韩信又没有犯谋反的罪名,这样的有功之臣,他怎么能下得了手呢?

异姓王陈豨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平叛,并让韩信随行亲征。但是韩信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这一举动难免会让刘邦感到不爽,也让朝中不少大臣感觉到韩信有谋反之心。

此后韩信手下有一人犯了错误,准备要杀头,这个人的弟弟知道后,向吕雉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于是吕后找来萧何商量,萧何出了一个主意,就说刘邦已经灭了陈豨。韩信抹不开面子,才跟着萧何到了末央宫的,结果韩信到了宫里,吕后就派人把韩信给捉了。

那么吕后是如何杀死的韩信呢?


她命令人把韩信给装了一个口袋里,然后吊到半空之中,用乱棍把韩信给打死了。

吕后当机立断,把韩信杀了,并将韩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杀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开国大将多没有好下场,可以共患难,但不可同享福,连汉王朝开国第一功臣韩信,都被诬谋反蒙冤被杀,可想而知其它开国大将的下场。

韩信这样死,就不违背刘邦的“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的命令了。

因为韩信是被蒙住眼睛,脚不着地,被乱棍打死的。所以,吕后杀韩信也就不是抗旨了。

当刘邦平叛了陈豨回来之后,他听说韩信死了。刘邦的表现是“且喜且怜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又高兴,又为韩信的死感到惋惜。毕竟韩信这么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却惨死在一个妇人之手,确实有点不值呀。


独秀文苑


这个所谓的“赦书”就是小说编的,原出《西汉通俗演义》,史书上从来没见过这种说法。

而之所以这些以“评书”、“话本”为底本杜撰的“西汉初年故事”喜欢这样的桥段,在于对韩信之死的惋惜,以及对张良这个智囊形象的拔高和对吕后这个女性形象的极致丑化。

在中国古代民间流传的“话本”、“评书”世界里,多数情况下,对于历史人物的描画是有典型套路的,比如对于“明君”的推崇,往往会让他成为一个比较虚化的符号,类似于《兴唐传》中的李世民。

对于“智囊”的偏爱,比如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种“能掐会算”的摇羽毛扇子的智慧象征,往往集善于一身,并有各种先验的预测性奇谋,而他们的挫折,往往被冠之以“天命”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对于“福将”则突出其“小聪明”及“狡黠”,对于“猛将”则突出其“高傲”及“憨傻”。

整体而言,即极致性突出角色的某一个性格特征和能力特征,以制造简单的戏剧冲突,以利于单一线索叙事。

而这之中,女性政治角色,基本上都是负面的,无论是吕后还是薛刚反唐中的武则天,都属于阴毒狡猾之辈。

而在韩信被杀的故事中,各个人物恰恰各居其位,张良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吕后的阴毒,都囊括其中。

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张良根本没有记载参与了诛杀韩信的密谋,而只有萧何和吕后合谋,还是由萧何亲自骗韩信入宫朝贺,刘邦战胜陈豨。

而从《史记》的记载来看,韩信应该确实与陈豨密谋,要里应外合谋反,而吕后和萧何作为当时留守关中的决策者,属于典型的应付挑战者。

吕后“当机立断”杀死韩信,恰恰在前线战事没有结果之时,消灭了隐患,应该算是比较合格的政治选择。

而刘邦在战胜陈豨回朝听到韩信的死讯,也是且怜且喜,心情复杂,说明这个事件,并不是什么处心积虑地铲除异己,而是在网开一面后,一代名将部下仍要走向自己对立面的复杂情感。

所以,吕后无所谓抗旨,因为就不存在这么可笑的圣旨。


刘三解


韩信帮助刘邦打江山,追赶项羽,追到荥阳时,按兵不走了。刘邦不知怎么回事,去问萧何,萧何说:“他这是讨封哩。”刘邦立时就封韩信为“三齐王”,就是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封他“五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韩信这才去追赶项羽,把项羽打败,为刘邦打下了江山。

刘邦坐了江山后,怕韩信势力大,压了自家的天下,就想杀死韩信,可是自己亲口封了韩信“三齐王”、“五不死”,怎么杀他呢?他想了个杀韩信的办法告诉了吕后。

吕后召韩信进宫,对韩信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那不行,君王封我五不死的,这事我得当面和君王说说。”吕后说:“哼哼,你见不着君王了,你看看你来在了什么地方?”韩信一看周围阴森森的,往上看顶棚遮得严严的看不见一丝天,往下看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一点点地,又见不了君王,心里不由叫苦。没等韩信分辨,吕后又说:“君王封你'五不死',我们都按君王的意思办了。我知道你还要说:没有捆你的绳,没有杀你的刀,这些我们都不用。”说完,一挥手,两旁几十名宫女个个手拿棒锤,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一阵乱打,把韩信活活打死了。

韩信为何会被杀呢?


其一是,有很大的刘邦授意因素。我们知道,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那时,刘邦54岁,韩信才29岁。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在当时的天下,他的威望是很高的,一旦造反刘邦是没有胜算的。关于这一点,刘邦是非常非常的忌惮,况且,韩信还这么年轻。所以,刘邦是怎么样也会让韩信死在他前头的。因此,在刘邦领兵讨伐陈豨叛乱前,完全有授意吕后趁机铲除韩信的旨意的可能,因为这比让他这个皇帝亲自下手更稳妥。这就不难解释,在刘邦平叛回来知道韩信被杀后,先喜后悲的表现了。

其二是,与吕后的深谋远虑有关。刘邦称帝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而在楚汉对峙荥阳时,刘邦受过箭伤,未痊愈,一直有伤痛。这点吕后是知道的,所以她也保不准刘邦还能撑多久,必须为将来考虑。吕后的儿子刘盈是个文弱的小年轻,尚未成年,一旦刘邦驾崩,自然无法驾驭韩信。吕后知道,太子今后要继承大统,所以要为儿子去掉荆棘。加上,吕后想让自己专权,一直想要重用外戚,而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名将,这就造成大臣与外戚之间的矛盾,因此杀掉韩信便可独揽大权。

不得不说,像韩信这么一个军事上的大才,在政治方面却表现出很大一片空白,沦为了那些政治家、阴谋家的掌间棋子与玩物


何止生活


关于韩信的死法,江湖传闻非常之多。

因为既有三不杀即题主所说的“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更有一说是五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光不杀,见君不杀,见铁不杀”。


为了满足这种种“不杀”的条件,也是煞费苦心。三不杀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可以装个袋子吊起来,用木签扎死,反正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也没用铁器。

五不杀相对复杂一些,要弄个三层绣楼,把韩信放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二层,再装进不透光的麻袋,刘邦不出面,再用木签扎死或者用绳子勒死,总之不能用铁器。


为了表达韩信的被冤杀,文人们也是煞费苦心,甚至于韩信死后,长安城,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大地昏暗,日月晦明,愁云黑雾,一昼夜不散,长安满城人尽皆嗟叹:虽往来客商,无不悲沧”。

只可惜,这一切都是出自后世文人之笔,而非正史所云

正史中,刘邦在前线平叛,而韩信因为有跟叛乱者陈豨有合谋的嫌疑,被萧何以“豨已死,群臣朝贺”为名,请韩信入朝道贺。等韩信一到,就被埋伏在两旁的武士所擒,并“斩之长乐钟室”。

韩信被斩之时,仰天长叹——“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蒯通之计,恰恰就是教韩信谋反,与项羽、刘邦成鼎足之势。只可惜,时机一去不复返,韩信既万分后悔也无济于事。

所以,韩信死在钟室之中,至少是“见铁”的了,只可惜,那个旨并不存在,所以也无谓抗旨一说了。


水一白聊历史


张良保不了韩信,韩信的死是必然的,怪就怪他能力太强,强到了让皇帝都感到恐怖的程度。

刘邦一生最大的对手是项羽,项羽死后,刘邦终于完全拥有了天下。但是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那个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的韩信,就开始成为了刘邦最大的威胁。韩信的存在,也成为了导致刘邦不安的最大因素。

而韩信这个人,能力虽然很强,但是却没有自保之明,而是仗着功劳大,以为就可以得到特殊的待遇,谁也不肯放在眼里,怪不得一直得不到刘邦的真正信任。

在韩信投奔刘邦的时候,一出场就向刘邦索要大将军的职衔,当然,这个还不算问题,毕竟能者高配吧。可是后来,韩信的野心就有点藏不住了。比如在攻入齐地的时候,韩信就放着刘邦被项羽围困而不救,反而要挟刘邦封其为齐王。后来韩信虽然得到了齐王之位,但是刘邦与韩信的过节算是彻底结下了。

韩信之死,其实就是刘邦为了稳固皇位的阴谋。韩信封楚王不久,就被告发谋反。而鉴于韩信在军中以及众多开国大将之中崇高的威望,刘邦用计捉拿了韩信以后,并没有急着杀死韩信,而是将其释放,降为淮阴侯,以此逐步削弱韩信的影响。等到陈豨谋反的时候,刘邦借亲征之机,终于用吕后和萧何之手杀死了韩信,夷三族。

吕后和萧何杀韩信,肯定是在刘邦的首肯之下才杀的,并非擅自做主,否则不会这么顺利。而利用吕后与萧何之手,刘邦就会出现缓冲的余地,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其他开国重臣对刘邦和汉朝的猜忌,从而避免群雄皆反的情况。

不过,所谓的“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其实是无中生有的,韩信所处的境遇,早晚难逃一死,谁也保不了。就算刘邦有这样的承诺,至于刘邦要不要践行诺言,也取决于刘邦。当然,在维护皇权的问题上,如果刘邦放过了韩信,那才是奇迹。


苏绽


吕后心里是不存在什么敬畏的。

刘邦还是个亭长的时候,就她一个老婆,因为是县长的千金屈尊下嫁,他还得小心翼翼的宠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简单淳朴的生活,你耕田来我织布,虽然刘邦长得丑,但是守着她一个还算老实(其实是没钱,整天领着一帮小弟游手好闲)。等当了皇帝,她虽然贵为皇后,刘邦身边那么多的年轻漂亮小三儿都招呼不过来,人老珠黄的独守空房,又不能离婚,又不敢找小鲜肉。自然心里恨毒了那些狐狸精,尤其是戚夫人,还生了个皇子赵王,男人被抢走了也就罢了,皇后的位子恐怕不保。一等糟老头子归西去了,大权在握,熬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出口恶气,马上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斩断手脚,挖去眼睛耳鼻,关在猪圈里,这个视觉刺激太大了),吕后的儿子汉惠帝看见,说这不是人干的了的事儿,吓得不轻生病一命呜呼,总之看谁不顺眼就收拾谁。

吕后这个人心狠手辣比起刘邦有过之无不及,跟随丈夫血雨腥风这么多年,历练出精明强悍的性格,权谋手段,当初刘邦对韩信一直下不了手,顾念他的功劳,吕后一出手马上干脆利落的把韩信干掉了,她是个毒辣的女人,也是个牛人,论历史功绩,女政治家排行榜排得上前三,可与孝庄太后,武则天并论,至少比后来那位只会玩弄权谋,贪图享乐,不懂治国,祸国殃民的慈禧强很多倍了。




柳影看历史


前言: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在功成名就之时被吕雉处死于钟室,在他死前一个“悔”字,表明韩信至死都不认为自己该是如此下场,那么韩信被杀真是因为吕雉自作主张?刘邦在之前有没有写下或者说过,在将来的某一天绝对不会出现三不杀的情况?

张良会保韩信?没有史料记载

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从刘邦举起反秦大旗到奠定大汉基业,张良为刘邦谋划的地方很多,如鸿门宴脱险,如韩信要齐王之权,再如暗度陈仓等等,汉初三杰的作用刘邦点评的很到位:运筹策帷帐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张良是韩国贵族,韩信是淮阴的游侠,萧何是沛县的县吏,在刘邦起始前未见有交集,打天下时一个负责出谋划策,一个负责行军打仗,另外一个负责后勤保障。这样来说碰面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在韩信被诛杀之时,张良不要说不在跟前,即使在跟前也不会为其当说客,一来没有那情分,二来韩信的所作所为还真不是冤杀!

吕雉杀韩信,是将危险降低

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

前面提到张良不会为韩信求情的原因中,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什么呢?就是韩信确实与陈豨暗通款曲,不仅有书信往来,更有具有的操作动作,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张良再帮其辩解,要么就是张良想当老好人,沽名钓誉;要么就是与韩信同伙,怕韩信咬出自己而心虚。正是没有这样的情况,张良断不会帮韩信求情。为什么要吕雉与丞相萧何共同动手才能除掉韩信?因为此时刘邦在平定陈豨之乱,朝中吕雉与萧何留守,光有吕雉出面,其局面相对僵硬,而让萧何借陈豨被诛庆功为由,一来萧何有举荐韩信之功,多少有点交情。二来理由比较温和,就是到朝廷内去赴个宴,又能怎么样?你韩信有丞相亲自去请,这么大的面子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前面的工作萧何已经做好,等待韩信到达后,吕后完成下部分内容即斩杀韩信于钟室。

吕雉杀韩信是自作主张,还是形势所迫?

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刘邦平定陈豨回来后,听闻韩信被诛的反应:且喜且怜。为什么要喜?韩信的狂妄不是他被杀的致命原因,从伪云梦泽就可以看出,刘邦没有找到杀掉韩信的重要理由,所以才有降低韩信爵位的做法出现,这里的喜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吕雉与萧何等人的果断出手,避免朝廷的危局出现。而一个“怜”字,可以看出刘邦对于韩信的死多少还是有点感觉可惜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被杀,吕雉抗旨之说明显站不住脚。

总结:韩信称为“兵仙”确实不是夸出来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样的战绩是真实的,也正是项羽阵营的龙且被他打败后,项羽的好运开始减少,而韩信的人生逐渐开始走上坡路,可惜的是韩信的游移不定,在与陈豨私交之时,步步进入泥潭,最后导致身死的结局,与人无尤!


相关史料:

《史记·淮阴侯列传》


农夫说历史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女人而兴,因女人而亡。这讲的便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韩信!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战神,精通兵法,擅于排兵布阵,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汉王朝,并且也为中国迎来第一个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同时成就了他自己的一生功名!

刘邦所建立的汉朝继承了短暂而辉煌的秦朝的江山,消灭了与之争锋的楚霸王项羽。这其中张良、韩信、萧何三人的辅佐功不可没。而其中又属韩信功劳最大,知名度最高。一方面是因为韩信的功绩巨大。善于统兵布阵。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韩信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



韩信的前半生可谓是碌碌无为,在秦朝已经被灭亡时,韩信依然只是一个军中小卒。最开始韩信投靠的是楚霸王项羽,但是楚霸王项羽却对其冷嘲热讽。更是不会接受韩信的治军良策。随后韩信前往汉中地区投靠了汉王刘邦。在萧何的推荐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统领全军准备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出川并且拿下秦地,随后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与楚霸王项羽展开争夺。最终在垓下之战中,楚霸王项羽惨败后自刎乌江。

韩信在刘备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楚汉相争中居功至伟。因此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后,对韩信赏赐颇丰,被封为异性王。

在韩信为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同时韩信与刘邦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因此在大汉王朝建立的那一天起韩信的结局便已经注定不可能善终。刘邦在筹备大汉王朝的未来规划的同时,也开始将屠刀砍向了曾经的功勋们。

大汉十年,公元前197年,与韩信交好的钜鹿郡守陈豨反叛,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平叛,韩信托病未随驾左右。而且韩信暗中与陈豨书信往来,但是试图趁京城之中防务空虚,意图不轨。但是韩信的一个手下因得罪韩信而怕被治罪。因此令自己的弟弟秘密进宫觐见吕后,并将韩信意图谋反的计划和阴谋如数告诉了吕后。以后连夜召集萧何进宫,准备应对之策。

萧何献计,令吕后以皇后之尊传召韩信入宫。就说战争前线传来捷报,汉高祖刘邦已经将反贼抓获。要宴请群臣。不知真相的韩信在传唤官的引导下进入长乐宫之中。随后埋伏在那里的刀斧手将韩信杀死。

民间有着这样的传言。刘邦在夺得天下之后与这些居功至伟的老部下们有过约法。其中韩信居功至伟,因此刘邦曾向其承诺,即使将来君臣不和,也会对韩信网开一面:承诺其“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原本以为有此约法三章。韩信便可高枕无忧,再无办法可以杀害韩信。

因此吕后在杀死韩信时,令宫女太监们将韩信捆绑后装入麻袋,吊在半空之中,然后用木棍打死。既不见天,下不着地,未用铁器便将韩信杀害。这也就避免了违背刘邦与韩信的约法三章。

当然这只是传闻,不足为信。但是韩信功高震主。确实不为皇帝所容。而且韩信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恃才傲物的怪才。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确实很容易触犯龙颜。也很容易因怨生恨,走上反叛的道路。

韩信的死既有其历史必然性。也跟韩信自身的性格密不可分,同时刘邦作为统治者也有过河拆桥之嫌。

但无论如何,韩信的才能和他辉煌的战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会将韩信列为中国古代最知名的战神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兵仙”!



珞珈山的猫


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言,说是当年韩信灭掉齐国后,派人向刘邦讨封假齐王。刘邦听到这个消息后,当时就气得火冒三丈,直接对着韩信的使者大骂起来。

看到刘邦情绪失控,张良就赶紧踢了刘邦一脚,刘邦顿时醒悟,便立马叫张良给起草了一份委任状,正式册封韩信为“三齐王”,即“与地王齐,与天王齐,与君王齐”。同时,在张良的见证下,刘邦又亲口立下誓约,许诺他“五不杀”,即“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见绳不杀,见君不杀”。

随后,韩信才满心欢愉率领大军到垓下围歼项羽。然而,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刘邦觉得韩信势力太大,便采用陈平的伪游云梦之计,将韩信给活捉,但考虑到先前曾答应韩信“五不杀”,便只将韩信贬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



五年后,代国陈豨谋反,刘邦决定亲自带兵出去平叛,但又害怕韩信在后方捣乱,于是忧心忡忡,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君无戏言,自己曾经许诺的“五不杀”,自然不能反悔。这时吕后看出刘邦心思,就对刘邦说:“这事就交给我处理吧,你只管放心出去!”

随后,吕后逼迫萧何将韩信骗到未央宫的钟室里,然后命令宫女将韩信蒙上眼睛后装入麻袋,接着将其吊在空中用木棍乱棒打死。此时,韩信双眼被蒙住,看不见天;而他被吊在空中,也不见地;让宫女用木棍乱棒打死,也没有违背见铁不杀和见君不杀的原则。这个过程中,也没有用绳子绑住韩信,所以并没有违背刘邦的诺言。

虽然说,这种说法被大家传得神乎其神,但正史上却没有任何关于“五不杀”的记载,而且这种说法其实也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因为,韩信从来就不是什么信男善女,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不惜牺牲郦食其夺取齐国,不惜拿钟离昧人头脱罪可以看出来。

更主要的是,韩信作为最优秀的统帅,奸诈狡猾是他最基本的素质,欺骗对手、迷惑对手一直都是他的强项,所以他自然明白,君王如果想杀你,什么丹书铁券、誓言承诺,统统都可以随时作废,因为最终解释权都在他手上。而想让君王不杀你的真正办法,就是要让他明白,如果杀了你,给他所带来的坏处要大于好处。



也正因为此,韩信才敢逼迫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后来更是逼迫刘邦给他划分地盘后才肯到垓下围歼项羽。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刘邦、韩信之间谁会真正信任谁呢?韩信又怎么可能天真的相信刘邦那所谓的“五不杀”,刘邦自己也不会搞出这样一件贻笑大方的事情出来。

后来,韩信在刘邦伪游云梦时,之所以敢独自去拜见刘邦,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实际谋反行为,而钟离昧也已经被他所杀,如果这个时候刘邦拘捕韩信,甚至把他杀掉,会让其他诸侯王没有安全感,甚至兔死狐悲。

因为,在这些诸侯王看来,这可能就是刘邦打算削藩的前奏,到时其他诸侯王很有可能为求自保而实现某种串联,甚至积极行动起来,如果是这种结果,那刘邦就算成功拘捕韩信,也会引起他难以收拾的后果。



只可惜,刘邦也是玩弄政治的高手,他身边更是有张良和陈平这种能够洞察人心的高手,所以他们将计就计,直接趁势将韩信活捉,但却没有杀掉韩信,甚至都没有治韩信的罪,只是把韩信封为淮阴侯。刘邦这样做,等于公开向天下表示,自己并不是要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只不过,因为韩信实在太厉害,留着他这个藩,他会睡不着觉。所以只能把他给削掉,但我依然让他享受荣华富贵。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刘邦这样对韩信,并不算过分,而且还非常的宽大。因为,萧何、张良也都只是封侯。

同时,刘邦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后,也没有把韩信的地盘收归中央政府,而是把韩信的地盘分为两块分封给其他人。刘邦这种处置办法,会让诸侯们感觉,刘邦只是要收拾那些威胁自己的藩王。在这种背景下,韩王信、张敖、彭越、英布就会觉得,只要自己谨慎做事、低调做人,就可以保留既有的地位。因为,刘邦并没有显示出要削藩的意图。

后来,韩信在淮阴侯的位置上,一直呆了五年时间。此时,燕王臧荼已经被杀、汉王信已被逼得亡命天涯、赵王张敖也被废、彭越已被剁成肉酱诛灭三族,刘邦的削藩计划已经快接近尾声,韩信是死是活已经显得不再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吕后就趁刘邦外出平叛之机,果断联合萧何将韩信杀死,将韩信手中的权力给瓜分掉。于是,萧何接替韩信成为大汉朝的相国,并将韩信的五千户食邑也给拿走。(“上已闻淮阴侯诛,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


我是赵帅锅


汉初三大功臣,张良、萧何、韩信,只有韩信未得善终。说张良为保韩信,诱汉高祖刘邦写下赦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这是演义评书里面的故事,在正史之中,根本没有记载,所以可信度不高。说吕后杀韩信抗旨,更是莫须有的事情。

吕后杀韩信本是刘邦之意

因为听到韩信谋反的消息,汉高祖刘邦采用陈平之计,假托巡游云梦泽,召见诸侯,韩信提前来朝见刘邦,被刘邦擒住,削去楚王爵位,带到洛阳,改封淮阴侯。

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为和绛侯、灌婴等处于同等地位而感到羞耻。

有一次,韩信部将陈豨拜为钜鹿太守,来向韩信辞行,韩信就私下给陈豨说“你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是陛下现在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你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取得了。”陈豨知道韩信才能,就说:“一定听从您的指教!”

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自立为代王,刘邦御驾亲征,临行前曾让韩信一起出征,韩信托病没去,这一举动让刘邦心里不舒服,朝中不少大臣都怀疑韩信有反叛之心,估计刘邦心里也清楚,所以让萧何和吕后留守关中。

韩信谋反的事,被韩信一个家臣的弟弟告发给吕后,吕后找萧何商量,采取假托刘邦平叛胜利回朝,召见韩信,韩信来朝,被吕后安排的武士抓住,并且将韩信杀死于长乐宫的钟室之中。

汉朝初期,刘邦非常痛恨造反之臣,所以韩信造反,刘邦本想杀他,但念及他的功劳过大,杀了他怕影响众臣臣服,所以当初没杀韩信,而是改封淮阴侯。而这次韩信又蓄谋造反,碰到了吕后,算是栽啦!吕后采用萧何计谋,杀了韩信,灭了韩信三族,可惜一代大将得此结局。

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回京以后,见韩信已死,又是高兴,又是怜悯他。说明刘邦是希望看到韩信死的,所以他才高兴。吕后是刘邦妻子,并且是皇后,在刘邦外出平定叛乱的时候,主持朝政,杀了韩信,怎么能算抗旨呢?

张良计谋一直在利用韩信,不可能诱使刘邦写赦书,即使有赦书,也是充满计谋

张良是刘邦的谋臣,在楚汉之争中,一直利用韩信帮助刘邦争夺天下,在项羽自刎乌江以后,又给刘邦献计,趁机夺了韩信的兵权,并且建议刘邦定都关中,此后便托病在家,修行辟谷之术,不再参与朝政,所以张良不可能诱使刘邦为韩信写下赦书,即使有赦书,应该也是在楚汉之争中,为取得韩信信任采取的权宜之计。


“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故事来源

“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更多来源于演义小说,及评书野史之中。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还传说,吕后在杀韩信时,为了履行刘邦的誓约,将韩信装于布袋之中,吊在长乐宫钟室的宫梁之上,让武士用竹签将韩信扎死。

结语

不管是否有“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等赦书,但是韩信造反,已经触及了刘邦、吕后的底线,所以韩信之死不可避免,可能这种死法还算好的,如果韩信也被吕后给做成“人彘”,那可就更惨了,估计到那时,韩信欲哭无泪,欲死不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