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蕪湖自古以風味美食聞名,主要體現的是沿江菜系的特色,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講究刀工,注重形、色,善用糖調味。極度負盛名的“蕪湖三鮮”,即盛產於長江蕪湖段水域的刀魚、鰣魚、螃蟹。不說那些名目繁多的煎炸煨燉、糖醋溜絲、清蒸魚的烹調口味,單是多次上榜《舌尖上的中國》的蝦籽面、小籠湯包、渣肉蒸飯就能讓你一飽口福。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美食佳餚(蕪湖給你特有的感覺):

八寶葫蘆鴨

以整鴨脫骨技法去鴨骨,要保持鴨皮不破。在鴨腹內釀入八種餡料,精工製成葫蘆形,鴨肉鮮嫩,餡心餈糯疏散,滋味鹹鮮香醇。曾上榜央視《舌尖上的中國》。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水八仙

蕪湖傳統水產食物,分為“素八仙"和"葷八仙”。素八仙的食材包含慈菇、荸薺、芡實、菱角、茭白、蓴菜、水芹、蓮藕等。曾上榜央視《舌尖上的中國》。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蝦籽面

上榜《舌尖上的中國2 》的蝦籽面,早在上世紀20 年代初期就享有盛名。蝦籽面採取寬湯窄面之法,煮沸的蝦籽面,色白、湯清、味濃,是早餐及午餐前後的理想小吃佳品。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蕪湖小籠湯包

面皮薄,富有韌勁,肉餡湯汁綿柔,鮮嫩爽口,有美容之功效。食用三字經:輕輕提,慢慢移, 先開窗,後喝湯。佐以香醋和薑絲, 其味更佳。形成了蕪湖乃至徽派美食文化的一部分。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渣肉蒸飯

渣肉蒸飯以糯米為飯,上好的豬五花切成大小厚薄一樣的片,在豐富調料的醃製下裹上渣粉,放在糯米飯上蒸熟。剛剛蒸熟的渣肉片片分明,撲鼻而來的肉香味,伴隨著渣粉的鹹香味,簡直是五花肉的完美昇華。再加上與渣肉一起蒸制的千張,以及一些店家特供的小鹹菜,葷素搭配,去除了渣肉的油膩,吃一口,軟軟的、香香的,讓人回味無窮。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蕪湖紅皮鴨

蕪湖紅皮鴨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菜,屬於徽菜系。此菜鴨子金黃裡透著紅,脆而不酥,入口即化。將烤好的鴨子用刀片成一指寬的帶皮鴨片;用煨鴨子的湯,加糖和醋以及特製香料放在鍋裡,熬製成甜鮮的滷,將鴨肉片蘸著滷吃。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煮乾絲

煮乾絲是蕪湖著名的傳統早茶菜點。煮乾絲,在清乾隆時稱“九絲湯”。清《調鼎集》說,當時煮乾絲用料十分考究,常用原料有火腿絲、筍絲、銀魚絲、木耳絲、口蘑絲、千張絲、腐乾絲、蟶乾絲、燕窩絲等,為名貴餚饌,四季均宜入席,而以夏季最相宜。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老鴨湯泡鍋巴

用來煲湯的老鴨,都是水鄉農家放養的鴨子。一般養至一年半或兩年時間的老鴨,文火慢煲,煨出來的清湯沁人心脾, 即使離小吃店幾十米遠,也能嗅到陣陣香氣。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無為板鴨

無為板鴨歷史悠久,馳名中外,是安徽無為地區著名特產,以麻鴨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約30種中藥和調料,先燻後滷,製作而成。早在清道光年間已聞名,至今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美食名街(扎堆的美味正在襲來):

鳳凰美食街(安徽省旅遊美食示範街)

這裡有蕪湖最地道的名小吃,有耿福興、四季春這樣的老字號,更匯聚來自全國各大菜系的美味佳餚和受人喜愛的地方土菜。每當華燈初上,街面霓虹閃爍,車水馬龍,人流如潮。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蕪湖小吃街

“蕪湖小吃街”位於蕪湖星隆國際城負一層,蕪湖市有名的小吃幾乎在這裡都能找到,如:特色的豬蹄、牛肉麵、小籠湯包、藕稀飯、燃面等。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美食老字號(傳承的百年傳奇):

耿福興

創建於清光緒年間,歷經滄桑,百年不衰,直至今日。耿福興的小籠湯包、蝦籽面和酥燒餅的製作工藝被授為省級“非遺”產品,主營淮揚菜系和徽菜菜系。曾接待國家領導人以及世界一百三十多國家使節,備受讚譽。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四季春

四季春大酒店始創於1928 年,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經營面積12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千餘人就餐的大型酒店。其傳統菜餚狀元蹄、荷葉燒賣、相思秘製桂魚等,在蕪湖舉辦美食節期間多次獲獎。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金隆興

蕪湖金隆興創立於清光緒5 年,至今已有百餘年曆史,生意如同店名一樣一直興隆。牛肉麵、牛肉湯包、方糕、燒賣、牛肉鍋貼等傳統風味小吃以及特色菜餚等經久不衰,深受人們喜愛。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吃在蕪湖·美食篇


明日文旅資源預告:山水.鄉村.公園...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