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國民政府中很少提及黃興和宋教仁?

源遠1


黃興和宋教仁組織成立了華興會,1905年在日本東京與孫中山組織成立的興中會、復興會等組織合併成立了中國同盟會,黃、宋兩人是與孫中山同級別的國民黨元老!宋教仁被稱為“中國憲政之父”,在革命的道路上宋教仁也是盡心輔佐孫中山。

但是,他們顯然被國府在史書上刻意地邊緣化,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孫中山先生的歷史功績是得到世人所認可,而黃興和宋教仁對辛亥革命所做的貢獻也是不可磨滅,然而在辛亥革命之後到北伐勝利,整個中國大地對孫中山先生的認知並沒有現在這麼崇高,現在將孫中山先生擺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是國民黨北伐結束後宣傳的效果,類似於造神運動。

國民政府於1925年7月1日在廣東成立,廣東國民政府實行的是委員制,成立之初一共有16名國府委員,包括汪精衛、胡漢民、張靜江、許崇智等人,而這些人都是孫中山生前最信任的一批人。

1927年國民政府進行北伐,到1928年攻佔北京,這時佔領北京的蔣介石、馮玉祥等人,就開始了對孫中山先生的宣傳,但是宣傳孫中山是為了確定蔣介石的正統地位,尤其是蔣介石已經和宋家聯姻。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更是出現了進一步深化孫中山的情況,全國各公共場所甚至要懸掛孫中山畫像,學校裡面要學習總理遺教,政府開會的時候也要先讀總理遺教。1940年重慶國民政府通過法令確認孫中山的國父地位。

在宣傳的過程中很少提及黃興和宋教仁,因為他們都是很早去世,黃興於1916年去世,而宋教仁去世的更早,在1913年就已經被刺殺,所以他們與後來的國民政府的成立沒有直接關係,因而他們沒有被突出紀念也是情理之中。

黃興和宋教仁對革命的貢獻比較大,但是對國民政府建立所作出的貢獻並不大,在國民政府建立時,他們已經成為了烈士。而宣傳孫中山先生是國民政府,所以國民政府冷落首先與他們對國民政府的成立沒有貢獻有很大關係。


帝國烽火


因為黃興、宋教仁跟孫中山不太對路,他們兩個的地位多少有點類似於我黨初期的陳獨秀、張聞天等人,區別在於黃、宋的地位更高。

在二人死前,他們倆與孫中山的地位並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平起平坐的。

先說黃興,黃興與孫中山的關係就像我黨的朱德與毛主席。國民黨的人曾經說“朱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句話用在孫黃身上也很合適。孫中山有思想,有理論,有號召力,可是他的缺點也很明顯——不會打仗。

孫中山是醫生出身,對軍事一竅不通,衝鋒陷陣這種事,還是得黃興來。

在辛亥革命以前,同盟會組織的所有武裝起義,幾乎都是由黃興領導的。所以辛亥革命初期,武昌的起義軍對黃興的期盼遠多於對孫中山的期盼。黃興的地位、威望也絲毫不弱於孫中山。不過此人向來淡泊名利,只求做事,不求地位,對於孫中山的領袖地位,黃興一直頗為維護。

不過宋教仁死後,孫中山決意要發動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全面翻臉。而黃興則認為國家初定,兇手還不確定,不能貿然行動,兩人產生了巨大分歧。

果然二次革命很快就失敗了,孫中山之後痛定思痛,認為是因為黨內不團結才導致失敗,所以他要組織只忠於他一人的“中華革命黨”,汪精衛、胡漢民就是此中代表。而黃興則對這種做法不以為然,與孫中山分道揚鑣。

因此,在自詡為孫中山繼承者的蔣介石掌權後,自然不會給黃興過多的讚美嘍。

而宋教仁則更加厲害,他與黃興一樣,都屬於實幹派。

宋教仁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對法律很有研究。可以說民國的憲法就是宋教仁一手創立的,他是立法院的院長,當時才二十多歲(死的時候也才三十一歲),可見英雄出少年。

而宋教仁更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建立了國民黨!

任誰都得承認,國民黨是宋教仁創立的。

民國建立初期,實行過名義上的議員政治,袁世凱本人當時也不太反對。而同盟會是一個很鬆散的組織,甚至有頗多的江湖氣息,像個黑幫一樣。宋教仁是現代政治的專家,為了改組同盟會,也為了在議會中爭取力量,他決定建立國民黨。

國民黨除了同盟會之外,還聚集了幾十個大小政治團體,當時的國會分為宋教仁的國民黨和黎元洪的共和黨兩派,最終宋教仁佔優,得到了組閣權,準備出任內閣總理。



結果我們都知道,宋教仁還沒赴任,就被暗殺了。

但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宋教仁對袁世凱的希望遠大於對孫中山的。因為他屬於實幹派,袁世凱也屬於實幹派。因此宋教仁對孫中山頗不感冒,這也是後來孫中山脫離國民黨獨自建黨的原因。宋教仁彌留之際,遺書都是黃興、袁世凱的,他讓黃興囑咐袁世凱,要堅持憲政和議會制度,並讓袁世凱不要以他的死而喪失信心。宋教仁還交代了自己的遺物和贍養母親——隻字未提孫中山。

結果他死之後,居然是孫中山打著為宋教仁報仇的旗號,掀起了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宋教仁泉下有知,不知道做何感想哦~

所以就應該知道宋、黃為什麼地位不高了吧?因為這兩位跟孫中山本不是一路人,1919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之後,他們倆的印記也就從國民黨中抹去了,自然地位沒有孫大炮高嘍~


小約翰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不提及黃興和宋教仁,是胡說八大。

隨便找一本民國的歷史書,哪裡沒有黃興和宋教仁?

如果沒有這兩人,民國曆史根本就沒辦法寫。

最多這麼說,在國民政府有一段特殊時期,沒有太多提及黃興和宋教仁。

原因也不復雜。

無論是黃興也好,宋教仁也罷,他們和孫中山都曾經有過重大的分歧。

比如宋教仁,反對孫中山的主張,天真的認為可以通過民主制度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實現國家的真正統一、民主和富強。

結果射入宋教仁體內的那枚子彈,證明宋教仁是完全錯誤的。

至於黃興,反對孫中山的中華革命黨,認為這不符合民主精神,認為孫中山是獨裁。

這無疑是極其可笑的觀點。黃興支持的所謂民主的國民黨,剛剛在二次革命中慘敗。

鬆散的烏合之眾國民黨,被袁世凱一擊就出現內亂,大部分人倒戈投降,有的還反咬一口。

事實證明,鬆散的所謂民主政黨,根本就沒有什麼力量,還會演變為各種野心家和投機者的工具。

黃興的觀點,不但脫離實際,而且堪稱荒謬。

正式由於黃興和宋教仁都反對過孫中山,當年特殊時期不願意揭露國民黨內部的鬥爭,所以多一筆帶過而已。


薩沙


黃興和宋教仁是中國早期民主革命的先驅,是孫中山在同盟會和國民黨內的老戰友。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對身為同盟會及國民黨掌門人的孫中山推崇備至,但對同為本黨先驅的黃興和宋教仁卻很少提及,特別是黃興,清末民初投身反帝革命時與孫中山齊名,以至於辛亥革命也有“孫黃革命”之稱。為什麼國民黨會厚此薄彼?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內幕呢?

孫中山(右)與黃興

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黃、宋二人與孫中山政見不和。

當初孫中山回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章太炎就稱說過:“(大總統)論功應屬黃興,論才應屬宋教仁,論德應屬汪精衛。”可見當時在誰出任大總統一事上,革命黨內部就存在著不同聲音,黃興、宋教仁和汪精衛是孫中山的競爭者。

孫中山將臨時大總統讓與袁世凱後,宋教仁隨即將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計劃參加議會大選,準備在法律框架內重新執掌政權。孫中山對宋教仁組建國民黨一事並不滿意,雖然答應擔任國民黨理事長,但卻不管黨內一切事物,其職務完全由宋教仁代理。

以宋教仁為首的國民黨在大選中獲得勝利,宋志得意滿,躊躇滿志,準備回京組織責任內閣,重新執政。但就在這時,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遇刺,不幸身亡。宋案撲朔迷離,兇手究竟是誰,至今尚無定論。

宋案發生後,孫中山認定兇手就是袁世凱,準備武力討袁。在武力還是法律解決的問題上,孫中山與黃興產生了嚴重分歧,最後孫中山佔了上風,討袁戰爭爆發,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二次革命”。結果眾所周知,二次革命很快失敗,孫、黃流亡日本。在日本期間,孫中山決定成立中華革命黨,並要求黨員絕對服從黨首。在這個問題上,黃興堅決反對,最後黃興與支持者出走美國,孫黃決裂。

事實證明,孫中山成立中華革命黨並非明智之舉,後來他邀請黃興回國共謀大事,黃興回國,兩人和好如初,但不久黃就患病去世。

因為孫中山與黃、宋之間有誤會和隔閡,而蔣介石和南京國民政府又是孫中山的繼承者,自然偏向孫中山一邊,所以後來國民黨對黃興、宋教仁很少提及甚至不提。

二、黃、宋二人去世較早,對國民黨一些黨政軍大事影響較小。

黃興

宋教仁去世於1913年3月22日,黃興則病逝於1916年10月31日,都是在民國初年。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後來在廣東稱雄,後來又發生了護法戰爭、平息陳炯明叛亂、成立黃埔軍校、聯俄聯共、東征、北伐、清黨和成立國民政府等大大小小的事件,這時黃、宋已逝去多年,在這些事情中已沒有什麼影響,這也是國民政府很少提及他們的原因之一。

謝謝您的閱讀。


民國年間那些事


這倆人跟孫中山不是一個派系的。

當時同盟會(即後來的國民黨)成立時,是由三個組織合併而來的。分別是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興中會領導人是孫中山,華興會正副會長是黃興、宋教仁,光復會領導人是章太炎、蔡元培。

當初華興會的實力是不亞於興中會的。黃興的舊部也都支持讓黃興當同盟會的領袖。但是黃興為人謙遜,不計名利,一心一意的支持孫中山。所以孫中山順利的成為了同盟會的最高領袖。當然,論威望的話,孫中山在整個革命陣營中是最高的。他當同盟會最高領袖也是眾望所歸。

但同盟會內部並不統一。有一部分人是堅決擁護孫中山的,包括胡漢民、陳其美、廖仲愷、汪精衛、居正、張靜江等。而另外有一些人,並不太支持孫中山,其中很多人就去支持黃興。尤其是光復會那些人,跟孫中山的矛盾非常多。大家可以瞭解一下孫中山和章太炎之間的故事,兩人之間多次決裂。

全國的革命陣營,除了同盟會外,還有很多其它組織。比如武昌起義,就是由共進會、文學社兩個革命團體組織起來的。這些革命組織也以孫中山為精神領袖,但其實是獨立的,並不服從同盟會的領導。它們甚至和同盟會有一定的競爭關係。後來很多革命組織還成了孫中山的反對者。

1914年以前,孫中山、黃興等人還是密切合作的。歷史書上也經常出現黃興、宋教仁等人的事蹟。但是二次革命中,孫中山、黃興領導的革命陣營慘敗,被迫再次流亡海外。孫中山進行了反思,認為是國民黨內部太分散,不服從自己的領導,以至於被袁世凱打的一敗塗地。孫中山還認為黃興應該為國民黨的失敗負主要責任。因此導致兩人矛盾重重。

孫中山於是改組了黨,在1914年另行成立了中華革命黨。中華革命黨的入黨宣誓中,要求所有黨員都要完全服從於領袖孫中山本人。孫中山的這種專制作風,引起了很多國民黨元老的不滿。所以,黃興等人都沒有加入中華革命黨。加入中華革命黨的,也多是原來孫中山的嫡系人馬。

之後,黃興等人另外組織了團體“歐事研究會”,其中包括李烈鈞、李根源、熊克武、鈕永建、陳炯明、鄒魯、程潛等人。黃興等人與孫中山暫時分道揚鑣,各自組織革命活動。

黃興於1916年去世,年僅42歲。

後來掌握國民政府大權的人物,大多都是孫中山這邊的嫡系人馬,比如胡漢民、廖仲愷、汪精衛。包括蔣介石,也是孫中山親信陳其美的部下。而黃興那邊的人,後來大多淡出了歷史舞臺。歷史書上更重視孫中山,而忽視黃興,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而宋教仁,是一位組織天才,能力出眾。正是他把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但是他在1913年就被刺殺了(證據指向了袁世凱的親信、國務總理趙秉鈞)。如果宋教仁不死的話,會有很大的發展前途。當時孫中山去搞鐵路建設了,不太管國民黨的事。而宋教仁是當時的國民黨的實際領導人。宋教仁不死的話,是有可能架空孫中山的。所以有人懷疑是孫中山派人刺殺的宋教仁。但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宋案的所有證據都指向了趙秉鈞,與袁世凱也有牽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孫中山牽扯其中。

像黃興、宋教仁、章太炎等人,其實更像是孫中山的革命盟友。他們都不是孫中山的嫡系擁護者,與孫先生時而合作、時而分離。後來的國民政府,則是孫中山的嫡系支持者們建立的。黃興等人自然會被逐漸忽視。


國史拾遺


這裡的國民政府其實就是南京的國民黨政府。國民黨很少提及黃興和宋教仁,原因在於三點:

1,國民黨脫胎於同盟會,派系林立,而黃宋二人屬於靠邊站派系。

2,國民黨政府江浙派為主,湖廣和兩廣靠邊站。

3,黃宋二人死的早,沒參與孫中山二次創業和國民革命戰爭。


宋教仁是國民黨的實際創辦人,而黃興長期擔任同盟會二把手,這兩人被國民黨遺忘,真是人情涼薄。

聽丹水君給你一一道來。

1,國民黨脫胎於同盟會,二者派系林立,而黃宋二人屬於靠邊站派系。

1905年,日本間諜組織黑龍會牽線搭橋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同盟會由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合併而來。

興中會是1894年夏威夷成立,孫中山的嫡系。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長沙正式成立。會長為黃興,副會長為宋教仁、劉揆一、秦毓鎏。光復會1904年王嘉偉、蔣尊簋、陶成章、魏蘭、龔寶銓等人在東京成立。

擅長暗殺的光復會老大陶成章被暗殺,蔡元培專注教育,光復會一系就沒有了。而黃興和宋教仁為代表的華興會,大都從事議會工作,沒有機會在廣東獲得一席之地。

二次革命後,國民黨被解散,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對他效忠,黃興憤然離去,黃興極其部下再也沒有機會參與革命活動。

2,國民黨政府江浙派為主,湖廣和兩廣靠邊站。

蔣介石的嫡系中,主要是CC系和黃埔系,特務系統中,軍統和復興社也很厲害。而元老這邊主要是西山會議派和政學系。

地方勢力也是盤根錯節。其中宋教仁和黃興帶代表的湖南派最差。孫中山去世時,國民黨三足鼎立,汪精衛胡漢民蔣介石,蔣介石因為擔任黃埔軍校校長,直接掌握軍權,另兩派就被打壓了。

3,黃宋二人死的早,沒參與孫中山二次創業和國民革命戰爭。

宋教仁死於1913年,他對民國最早的議會政治嘗試貢獻很大。宋教仁一死,議會政治就結束了,北洋派和國民黨一起轉向專制。

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把革命黨變成個人私器,遭到黃興強烈反對。黃興憤而出走。後來雖然在護國運動中做出貢獻,但很快英年早逝。

國民黨的真正發達在十年後,1924年開始,黃埔軍校和國民革命,國民黨終於找到革命的政權姿勢。但,宋教仁和黃興都沒有機會參與。

黃興的兒子黃一歐,15歲加入同盟會,是同盟會最年輕的會員。民國時期,黃一歐曾在湖南長期活動,但因為湖南長期是南北戰爭的最前線,黃一歐和黃興的老部下始終沒有形成湘系勢力。黃一歐後來在孫中山之子孫科手下當立法委員十年,最後也為湖南解放做出了貢獻。

宋教仁兒子宋振呂曾在國民黨政府當審計官員,心臟病去世時,年僅36歲。


歷史知事


之所以很少提及黃興和宋教仁,是因為他們兩個前面有一位充滿了光輝的孫中山。孫中山實在是太耀眼了,以至於遮擋住了黃、宋二人。而孫中山的這些“光芒”則是其歷代支持者逐漸點亮的。從二十世紀早期到現今,人們一直在宣傳乃至神化孫中山。

(孫中山奉安大典)

最早在1903年,興中會就有意提升孫中山之地位了。興中會成員章士釗編譯了一本小冊子,叫做《大革命家孫逸仙》。這本小書鼓吹孫中山為革命始祖,處處強調孫中山與中國未來命運緊密相關。該書出版後,影響深遠,由此推動了崇拜孫中山的熱潮。等到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為了強調政權的合法性,加強黨國政治,更是一再強化孫中山獨特而崇高的地位,由此將其打造成了“國父”這一重要象徵符號。而且孫中山還是“聯俄聯共”政策的提出者和支持者,與蘇俄、中共的關係不一般,所以孫中山也獲得了中共的認可。

反觀黃興、宋教仁,他們不僅與孫中山在思想理念上存在差異,而且英年早逝——黃興死於1916年,宋教仁死於1913年,過早地脫離了國民黨核心,所以也就沒有人替他們搖旗吶喊了。在此後的政治活動中,他們逐漸被有意淡化。所以才會出現很少提及的現象。


老照片


一大堆洗地的!多簡單的事啊。黃興後來於要獨裁的孫大炮不合出走,他是刮民襠裡左派的創始人之一。宋教仁很有可能就是刮民襠內部人員給暗殺的,具體是誰卻被故意掩蓋了。但這麼多年分析下來不太可能是袁大頭,倒是指向了某位襠內大佬。這兩位都是當時刮民襠內功高德勳人望極高的,而且他們還都幹過很相似的事,那就是要以和平手段獲得國家政權。黃興反對“二次革命”,宋教仁要用議會鬥爭獲取勝利。而當時他們的主張與舉動也獲得了包括襠內相當數量襠員的支持,同時也被以某位大佬極其忠實打手(其實是個投機分子、政治流氓、極右翼、叛徒、步兵連長)嫉恨。宋教仁的死很有可能就是後者為了政治冒險乾的。這從宋的輓聯裡可以看出來。還有一個人必須提一下,那就是廖仲愷!廖仲愷是前二者的集合體,而廖仲愷“不明不白”的被暗殺後,誰得利最大?因此,刮民襠怎麼會去宣傳黃興、宋教仁以及那個最悲慘的廖仲愷?順便提一下,廖仲愷在政治大流氓、反革命首腦、屠夫、軍事白痴、日本奴才到來之前還兼任黃埔軍校的校長於教務主任。


啥都缺1


黃興和宋教仁在國民政府中的知名度偏低,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革命活動集中於推翻清朝帝制和反袁時期,一則被孫中山、蔣介石的主角光環覆蓋,二來國民黨鼎盛統治全國時期,黃宋二人已經去世多年、退出政治舞臺許久,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逐漸已經默默無聞。



黃、宋早年追隨孫中山革命,有過一段共同合作奮鬥的蜜月期

1905年組建成立的同盟會並非鐵板一塊,而是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合併組成的一個鬆散聯盟。興中會是孫中山1894年在夏威夷成立;華興會是黃興、宋教仁等人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長沙正式成立;光復會由陶成章等人1904年在東京成立,成員秋瑾、徐錫麟主要活躍在浙江一帶。

鬆散的同盟會很快就出現了分裂、離心傾向,內部爭鬥、衝突不斷,即使呼籲團結的陳天華蹈海而死,也最終沒能挽回光復會的中途退出。但這段時間孫中山和黃興、宋教仁倒是能夠同舟共濟,一起度過了一段投身革命活動的蜜月期。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期間,黃、宋與孫中山分歧逐漸擴大

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和宋教仁在建國政體上分歧嚴重,孫中山傾向於美國式的實權總統制,宋教仁則熱衷於議會政黨制度,主張由內閣總理執掌最高權力。孫、宋矛盾隨著袁世凱出任民國大總統,又轉為袁、宋矛盾,直到宋教仁被暗殺身亡,政黨政治的主張徹底陷於沉寂。

孫、黃的決裂起自於反袁稱帝的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組建獨裁式的“中華革命黨”。多年革命屢戰屢敗的孫中山痛定思痛,認為必須強調黨員對自己的絕對效忠,才能實現黨魁對組織的有效控制,避免同盟會那樣的鬆散分裂、難以凝聚革命合力。黃興對此很不認同,認定這會導致政黨成為個人的私器。嚴重的分歧最終導致孫、黃二人的分道揚鑣。


國民革命運動後,黃、宋二人影響力逐漸邊緣化

宋教仁被暗殺於1913年3月22日,黃興則於1916年10月31日病逝。隨後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身邊陪同的主要是胡漢民、陳炯明、汪精衛、蔣介石等人,通過組建黃埔軍校和“聯俄聯共”的轉變,革命風貌已與滿清、袁世凱時期大不相同。

此時黃、宋二人原湖南華興會勢力,在國民黨內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宋教仁的政黨政治更是無人再提。革命鬥爭的重心也偏重向了軍閥內戰統一和國共階級爭鬥。

隨後,蔣介石在國民黨中後來居上,憑藉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頭銜,和與宋美齡聯姻拉攏來的江浙財閥支持,成功攫取全國最高權力寶座。以國父孫中山繼承人自居、視孫總理為自己權力合法性來源的蔣介石,自然不會過多宣傳、提及與孫中山有政治分歧的黃興、宋教仁。


劇透歷史


很少提及黃興和宋教仁的主要有幾點原因:

1:在民國時代黃興、宋教仁、孫中山他們是戰友,是同時代的偉人,而相比之下近代的宣導及後期國民黨執政,對孫中山冠之一國父,相比之下黃興和宋教仁的名氣就少了許多,但是黃興和宋教仁貢獻是很大的,這個不可否認;

2:黃興的主動退讓,在歷史上最捧孫中山的應該是黃興了,只要有大事地位,黃興都是以孫中山為主,沒有和孫中山爭搶過,其實黃興也是中華民國的創建者之一,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但是由於民國時代對他的宣傳相比孫中山等其他人,力度低了些,提及的時候也便少了些,而且黃興去世的時間也早。

3:宋教仁在民國很少提及,給蔣介石有關,陳其美應該是暗殺宋教仁的元兇,而蔣介石和陳其美是把兄弟,當年陳其美暗殺宋教仁後,想的是嫁禍給袁世凱,所以蔣介石掌權後肯定會對宋教仁的死作不了了之道態度,還有一方面對原因是宋教仁被暗殺時年紀並不大,應該是英年早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