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团圆》为什么说是“九莉”与张爱玲一生的和解

张爱玲的《小团圆》创作于1975年,但首次出版却是在三十四年之后,由她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于2009年同意出版。

而《小团圆》一经出版,就饱受争议。

其争议点为两方面,一,出版《小团圆》是否真的遵从了张爱玲的遗愿?二,《小团圆》可不可以认为就是张爱玲的自传?


解析《小团圆》为什么说是“九莉”与张爱玲一生的和解

出版《小团圆》是否真的遵从了张爱玲的志愿

“还有钱剩下的话,我想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请高手译。没出版的出版,如关于林彪的一篇英文的,虽然早已明日黄花。(《小团圆》小说要销毁。)这些我没细想,过天再说了。”

这是张爱玲一九九二年在给宋以朗父母信中提到的有关《小团圆》的处理,这也是众多张迷认为《小团圆》的出版并非张爱玲所愿的根据。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结合张爱玲和宋以朗父母多年的书信来看,她对《小团圆》创作的“始”与“终”。

解析《小团圆》为什么说是“九莉”与张爱玲一生的和解

1 《小团圆》是如何诞生的?

张爱玲 一九七五十月十六日

“《小团圆》好几处需要补写-小说不改,显然是从前的事了-我乘着写不出,懒散了好几天,马上不头昏了。看来完稿还有些时,最好还是能港台同时连载。赶写《小团圆》的动机之一是朱西宁来信说他根据胡兰成的活动手写我的传记,我回了封短信说我近年来尽量de-personalize读者对我的印象,希望他不要写。当然不会生效,但是这篇小说的内容有一半以上也都不想干。”

我们不能说胡兰成成就了张爱玲这一生的传奇,但胡兰成却让她的传奇注定了更加悲凉。

胡兰成在一九五九年出版了散文体式自传《今生今世》,在他的自传中,用大量篇幅来描述他与张爱玲的情感纠葛。

“我因听别人常说学生时代最幸福,也问问爱玲,爱玲却很不喜学校生活。我又以为童年必要怀恋,她亦不怀恋。在我认是应当的感情,在她都没有这样的应当。她而且理直气壮的对我说,她不喜他的父母,她一人住在外面,她有一个弟弟偶来看她,她亦一概无情。这与我的做人大反对。”

他对张爱玲的评价是心狠手辣,无情的女子,因为张爱玲从未对人提到过她与胡兰成的往事,所以当时的人们只能听到胡兰成一面之词。

十几年后,朱西宁写信给她,希望依据胡兰成《今生今世》来写她的传记,这就促成了她写《小团圆》的动机。

解析《小团圆》为什么说是“九莉”与张爱玲一生的和解

2 为何张爱玲对《小团圆》的出版左右摇摆?

张爱玲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六日

“《小团圆》是写过去的事,虽然是我一直要写的,胡兰成现在在台湾,让他更得了意,实在犯不着,所以矛盾得厉害,一面补写,别的事上还是心神不属。”

胡兰成后面去了台湾,但是因为做过汉奸,在台湾的名声也是声名狼藉,官场是彻底断送了,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我们不能否认,其文学作品也影响了部分台湾文人。

在台湾旅居的时候,也是胡兰成得意的几年,张爱玲并不希望再次因为她和他的往事,让他更加得意,所以她在创作《小团圆》的时候是摇摆的,一方面她希望通过自己来还愿当年这段恋情真实面目,另一方面她又不愿意胡兰成再次因为她而有任何获益之处。

所以我们看到她与宋淇夫妇书信来往中,看到他们一直在想如何创作可以避开读者们会第一时间想到,书中男主角邵之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胡兰成。

宋淇曾提议改写,一改写九莉,改到让人不会想到就是张爱玲为止,但是这样改写无疑就是重写,二改写邵之雍,改成最终被暗杀的双重间谍,这样胡兰成就无法声称自己就是男主角原型。

但是因为要大量改动,所以张爱玲暂时搁置了《小团圆》的创作,继续写她的《色。戒》,不过终其一生,她也没有把《小团圆》修改完毕。

我们从《小团圆》诞生的始与终,可以看出张爱玲还是希望它可以出版的,不过在创作它的时候,考虑到胡兰成无赖人这个成分,所以暂时搁置了它。

可惜的是,张爱玲在一九九五年去世,而在她去世之前也没有与当时编辑她书稿的宋淇夫妇再对《小团圆》出版有任何讨论。

所以,出版《小团圆》并没有违背张爱玲的志愿,反而它的出版也是让我们对她的生平有了更深的了解。

《小团圆》可不可以认为就是张爱玲的自传?

1 她与宋淇夫妇书信中真实的表达

张爱玲 一九七五年七月十八日 写给宋淇夫妇(宋以朗父母)信中提到:“这两个月我一直忙着写长篇小说《小团圆》,从前的稿子完全不能用。现在写了一半。这篇没有碍语。我在《小团圆》里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当然也并不是否定自己。”


解析《小团圆》为什么说是“九莉”与张爱玲一生的和解

这应该是张爱玲第一次与外界提到《小团圆》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她对《小团圆》的创作是非常用心,并且更是有别于从前的文风。

我们知道张爱玲在她的创作早期,在描述女主角性格时可以做到以真正的旁观者来审视,她们或者自私,或者精明,或者物质,例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张爱玲就出色地把其悲剧的一生写了出来,从一个单纯的小姑娘怎样地一步步变成一个心理畸形的妇女。

而书中曹七巧与现实的张爱玲更是一点不像,但在《小团圆》创作初期,我们就可以看到她是在写自己。

2 小说中的九莉这一生正是张爱玲的一生

九莉与邵之雍的婚约

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写九莉与邵之雍签订婚约时描写道

“之雍一笑,只得磨墨提笔写道:“邵之雍盛九莉签定终身,结为夫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因道:“我因为你不喜欢琴,所以不能用‘琴瑟静好。’”又笑道:“这里只好我的名字在你前面。”


解析《小团圆》为什么说是“九莉”与张爱玲一生的和解

虽然张爱玲从未讲过她与胡兰成当年交往的细节,但是这番描写却与胡兰成《今生今世》中,写他与张爱玲签订婚约时是一模一样的。

“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岁月静好,现世安慰”。

据说前面两句是张爱玲所写,后面两句为胡兰成所写。

不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句话,成了现在大家对美好婚姻的向往,追究其出处不禁令人唏嘘一把。

九莉与母亲的关系

解析《小团圆》为什么说是“九莉”与张爱玲一生的和解

书中的九莉虽然出生在大家,但是在她出生时已经落败,备受新潮教育的母亲与深受旧时礼节影响的父亲,在婚后矛盾重重,后两人离婚,九莉的父亲没多久就娶了新人,而九莉的母亲对她的感情,一直都让她觉得这只是母亲责任关系所在。

在九莉小的时候,与母亲一起逛上海的淮海路,过马路时遇到危险,九莉慌乱中抓住了母亲的手,但是她竟看到母亲脸上深深的厌恶。

于是她很小就觉得,母亲对自己的付出是真金白银,她长大后要还的。

所以到后来,她在港大上学,有次母亲正好来香港,于是她拿着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奖学金去母亲那里,那个时候的九莉还是带着一丝可以取悦母亲的渴望。

可惜她的母亲压根没有在意女儿的心情,转手就把钱输在了赌桌上。

“偏偏刚巧八百。如果有上帝的话,也就像“造化小儿”样,“造化弄人”,使人哭笑不得。回过味来,就像有什么事结束了。不是她自己作的决定,不过知道完了,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

这就是书中九莉对母亲下定决绝之情的开始,这也是书外的张爱玲当年在港大经历的事实。

九莉与张爱玲

解析《小团圆》为什么说是“九莉”与张爱玲一生的和解

很多人包括张迷都说《小团圆》是张爱玲小说里唯一读不下去的作品。

因为张爱玲近乎冷冷地把自己这一生写了出来。

童年缺失亲情,而母亲带给她的感觉是“我一直是母亲的累赘,于是,她开始学着隔离一切,包括与自己母亲,姑姑都会算得明明白白,是她不爱她们么?不是,是没有人教会她什么才是爱的表达。

“她并没想到蕊秋以为她还钱是要跟她断绝关係,但是这样相持下去,她渐渐也有点觉得不拿她的钱是要保留一份感情在这里。”

“不拿也就是这样,别的没有了。”她心里说。

无论是书中九莉还是张爱玲本人,并没有想用这些钱斩断母女亲情,只不过这么多年她与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平等。

在《小团圆》中,她写下这么一个细节,她要卖掉母亲留下的耳环,老板却看出了她的不舍。

楚娣陪她到一个旧式首饰店去,帮著讲价钱卖掉了。

“买得价钱不错。”楚娣说。

九莉想道:“因为他们知道我不想卖。”

他们永远知道的。

我们不知道是不是亲情的缺失,才会让张爱玲遇到胡兰成之后,就让这份爱一下就到了尘埃里。

书中,邵之庸丝毫不掩饰九莉不在自己身边时,他与别的女子暧昧之情,而书外,胡兰成也是这样对张爱玲,他在张爱玲为他取得书名《今生今世》中洋洋洒洒写了他这一生中与他有纠葛的八位女性,并且还对自己的多情百般辩解。

张爱玲在《小团圆》书中有写道,九莉在去往美国后再看自己这一生的评价

“多年后她在华盛顿一条僻静的街上看见一个淡棕色童化头发的小女孩一个人攀着小铁门爬上爬下,两手扳着一根横杆,不过跨那么一步,一上一下,永远不厌烦似的。她突然憬然,觉得就是她自己。老是以为她是外国人——在中国的外国人——因为隔离。 ”

实际这就是张爱玲对自己的评价,她这一生渴望爱,却爱而不得,只好把自己隔离起来,悲凉看着外界事与物。

《小团圆》更能看成是张爱玲晚年对自己这一生的和解,所以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张爱玲这一生的自述。

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薄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