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團圓》為什麼說是“九莉”與張愛玲一生的和解

張愛玲的《小團圓》創作於1975年,但首次出版卻是在三十四年之後,由她的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於2009年同意出版。

而《小團圓》一經出版,就飽受爭議。

其爭議點為兩方面,一,出版《小團圓》是否真的遵從了張愛玲的遺願?二,《小團圓》可不可以認為就是張愛玲的自傳?


解析《小團圓》為什麼說是“九莉”與張愛玲一生的和解

出版《小團圓》是否真的遵從了張愛玲的志願

“還有錢剩下的話,我想用在我的作品上,例如請高手譯。沒出版的出版,如關於林彪的一篇英文的,雖然早已明日黃花。(《小團圓》小說要銷燬。)這些我沒細想,過天再說了。”

這是張愛玲一九九二年在給宋以朗父母信中提到的有關《小團圓》的處理,這也是眾多張迷認為《小團圓》的出版並非張愛玲所願的根據。

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結合張愛玲和宋以朗父母多年的書信來看,她對《小團圓》創作的“始”與“終”。

解析《小團圓》為什麼說是“九莉”與張愛玲一生的和解

1 《小團圓》是如何誕生的?

張愛玲 一九七五十月十六日

“《小團圓》好幾處需要補寫-小說不改,顯然是從前的事了-我乘著寫不出,懶散了好幾天,馬上不頭昏了。看來完稿還有些時,最好還是能港臺同時連載。趕寫《小團圓》的動機之一是朱西寧來信說他根據胡蘭成的活動手寫我的傳記,我回了封短信說我近年來儘量de-personalize讀者對我的印象,希望他不要寫。當然不會生效,但是這篇小說的內容有一半以上也都不想幹。”

我們不能說胡蘭成成就了張愛玲這一生的傳奇,但胡蘭成卻讓她的傳奇註定了更加悲涼。

胡蘭成在一九五九年出版了散文體式自傳《今生今世》,在他的自傳中,用大量篇幅來描述他與張愛玲的情感糾葛。

“我因聽別人常說學生時代最幸福,也問問愛玲,愛玲卻很不喜學校生活。我又以為童年必要懷戀,她亦不懷戀。在我認是應當的感情,在她都沒有這樣的應當。她而且理直氣壯的對我說,她不喜他的父母,她一人住在外面,她有一個弟弟偶來看她,她亦一概無情。這與我的做人大反對。”

他對張愛玲的評價是心狠手辣,無情的女子,因為張愛玲從未對人提到過她與胡蘭成的往事,所以當時的人們只能聽到胡蘭成一面之詞。

十幾年後,朱西寧寫信給她,希望依據胡蘭成《今生今世》來寫她的傳記,這就促成了她寫《小團圓》的動機。

解析《小團圓》為什麼說是“九莉”與張愛玲一生的和解

2 為何張愛玲對《小團圓》的出版左右搖擺?

張愛玲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六日

“《小團圓》是寫過去的事,雖然是我一直要寫的,胡蘭成現在在臺灣,讓他更得了意,實在犯不著,所以矛盾得厲害,一面補寫,別的事上還是心神不屬。”

胡蘭成後面去了臺灣,但是因為做過漢奸,在臺灣的名聲也是聲名狼藉,官場是徹底斷送了,但他在文學上的造詣我們不能否認,其文學作品也影響了部分臺灣文人。

在臺灣旅居的時候,也是胡蘭成得意的幾年,張愛玲並不希望再次因為她和他的往事,讓他更加得意,所以她在創作《小團圓》的時候是搖擺的,一方面她希望通過自己來還願當年這段戀情真實面目,另一方面她又不願意胡蘭成再次因為她而有任何獲益之處。

所以我們看到她與宋淇夫婦書信來往中,看到他們一直在想如何創作可以避開讀者們會第一時間想到,書中男主角邵之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胡蘭成。

宋淇曾提議改寫,一改寫九莉,改到讓人不會想到就是張愛玲為止,但是這樣改寫無疑就是重寫,二改寫邵之雍,改成最終被暗殺的雙重間諜,這樣胡蘭成就無法聲稱自己就是男主角原型。

但是因為要大量改動,所以張愛玲暫時擱置了《小團圓》的創作,繼續寫她的《色。戒》,不過終其一生,她也沒有把《小團圓》修改完畢。

我們從《小團圓》誕生的始與終,可以看出張愛玲還是希望它可以出版的,不過在創作它的時候,考慮到胡蘭成無賴人這個成分,所以暫時擱置了它。

可惜的是,張愛玲在一九九五年去世,而在她去世之前也沒有與當時編輯她書稿的宋淇夫婦再對《小團圓》出版有任何討論。

所以,出版《小團圓》並沒有違背張愛玲的志願,反而它的出版也是讓我們對她的生平有了更深的瞭解。

《小團圓》可不可以認為就是張愛玲的自傳?

1 她與宋淇夫婦書信中真實的表達

張愛玲 一九七五年七月十八日 寫給宋淇夫婦(宋以朗父母)信中提到:“這兩個月我一直忙著寫長篇小說《小團圓》,從前的稿子完全不能用。現在寫了一半。這篇沒有礙語。我在《小團圓》裡講到自己也很不客氣,這種地方總是自己來揭發的好。當然也並不是否定自己。”


解析《小團圓》為什麼說是“九莉”與張愛玲一生的和解

這應該是張愛玲第一次與外界提到《小團圓》的創作,我們不難看出,她對《小團圓》的創作是非常用心,並且更是有別於從前的文風。

我們知道張愛玲在她的創作早期,在描述女主角性格時可以做到以真正的旁觀者來審視,她們或者自私,或者精明,或者物質,例如《金鎖記》中的曹七巧,張愛玲就出色地把其悲劇的一生寫了出來,從一個單純的小姑娘怎樣地一步步變成一個心理畸形的婦女。

而書中曹七巧與現實的張愛玲更是一點不像,但在《小團圓》創作初期,我們就可以看到她是在寫自己。

2 小說中的九莉這一生正是張愛玲的一生

九莉與邵之雍的婚約

張愛玲在《小團圓》裡寫九莉與邵之雍簽訂婚約時描寫道

“之雍一笑,只得磨墨提筆寫道:“邵之雍盛九莉簽定終身,結為夫婦。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因道:“我因為你不喜歡琴,所以不能用‘琴瑟靜好。’”又笑道:“這裡只好我的名字在你前面。”


解析《小團圓》為什麼說是“九莉”與張愛玲一生的和解

雖然張愛玲從未講過她與胡蘭成當年交往的細節,但是這番描寫卻與胡蘭成《今生今世》中,寫他與張愛玲簽訂婚約時是一模一樣的。

“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歲月靜好,現世安慰”。

據說前面兩句是張愛玲所寫,後面兩句為胡蘭成所寫。

不過“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這句話,成了現在大家對美好婚姻的嚮往,追究其出處不禁令人唏噓一把。

九莉與母親的關係

解析《小團圓》為什麼說是“九莉”與張愛玲一生的和解

書中的九莉雖然出生在大家,但是在她出生時已經落敗,備受新潮教育的母親與深受舊時禮節影響的父親,在婚後矛盾重重,後兩人離婚,九莉的父親沒多久就娶了新人,而九莉的母親對她的感情,一直都讓她覺得這只是母親責任關係所在。

在九莉小的時候,與母親一起逛上海的淮海路,過馬路時遇到危險,九莉慌亂中抓住了母親的手,但是她竟看到母親臉上深深的厭惡。

於是她很小就覺得,母親對自己的付出是真金白銀,她長大後要還的。

所以到後來,她在港大上學,有次母親正好來香港,於是她拿著自己好不容易獲得的獎學金去母親那裡,那個時候的九莉還是帶著一絲可以取悅母親的渴望。

可惜她的母親壓根沒有在意女兒的心情,轉手就把錢輸在了賭桌上。

“偏偏剛巧八百。如果有上帝的話,也就像“造化小兒”樣,“造化弄人”,使人哭笑不得。回過味來,就像有什麼事結束了。不是她自己作的決定,不過知道完了,條很長的路走到了盡頭。”

這就是書中九莉對母親下定決絕之情的開始,這也是書外的張愛玲當年在港大經歷的事實。

九莉與張愛玲

解析《小團圓》為什麼說是“九莉”與張愛玲一生的和解

很多人包括張迷都說《小團圓》是張愛玲小說裡唯一讀不下去的作品。

因為張愛玲近乎冷冷地把自己這一生寫了出來。

童年缺失親情,而母親帶給她的感覺是“我一直是母親的累贅,於是,她開始學著隔離一切,包括與自己母親,姑姑都會算得明明白白,是她不愛她們麼?不是,是沒有人教會她什麼才是愛的表達。

“她並沒想到蕊秋以為她還錢是要跟她斷絕關係,但是這樣相持下去,她漸漸也有點覺得不拿她的錢是要保留一份感情在這裡。”

“不拿也就是這樣,別的沒有了。”她心裡說。

無論是書中九莉還是張愛玲本人,並沒有想用這些錢斬斷母女親情,只不過這麼多年她與母親的關係一直不平等。

在《小團圓》中,她寫下這麼一個細節,她要賣掉母親留下的耳環,老闆卻看出了她的不捨。

楚娣陪她到一箇舊式首飾店去,幫著講價錢賣掉了。

“買得價錢不錯。”楚娣說。

九莉想道:“因為他們知道我不想賣。”

他們永遠知道的。

我們不知道是不是親情的缺失,才會讓張愛玲遇到胡蘭成之後,就讓這份愛一下就到了塵埃裡。

書中,邵之庸絲毫不掩飾九莉不在自己身邊時,他與別的女子曖昧之情,而書外,胡蘭成也是這樣對張愛玲,他在張愛玲為他取得書名《今生今世》中洋洋灑灑寫了他這一生中與他有糾葛的八位女性,並且還對自己的多情百般辯解。

張愛玲在《小團圓》書中有寫道,九莉在去往美國後再看自己這一生的評價

“多年後她在華盛頓一條僻靜的街上看見一個淡棕色童化頭髮的小女孩一個人攀著小鐵門爬上爬下,兩手扳著一根橫杆,不過跨那麼一步,一上一下,永遠不厭煩似的。她突然憬然,覺得就是她自己。老是以為她是外國人——在中國的外國人——因為隔離。 ”

實際這就是張愛玲對自己的評價,她這一生渴望愛,卻愛而不得,只好把自己隔離起來,悲涼看著外界事與物。

《小團圓》更能看成是張愛玲晚年對自己這一生的和解,所以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是張愛玲這一生的自述。

九莉快三十歲的時候在筆記薄上寫道:“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