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戰突現“三國殺”,沙特俄羅斯合剿美國頁岩油?

受疫情擴大打壓市場需求及沙特加入市場價格戰等消息影響,國際油價本週一跌至四年低點。

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4.6%,報31.13美元/桶,倫敦洲際交易所5月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1.3%,報35.58美元/桶,均錄得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不可忽視的是,在沙特與俄羅斯為市場份額展開爭奪時,美國的頁岩油產能也變得風雨飄搖。美國能源部發言人海恩斯(Shaylyn Hynes)9日在聲明中表示,部分“國家行為者”試圖操縱全球原油市場,導致國際油價暴跌,但強調美國能源供應商有能力抵禦油價波動。

PVM Oil Associates首席市場分析師瓦爾加(Tamas Varga)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俄羅斯的決定就是六年前沙特的翻版,無論結果如何都要保住市場份額,他們的目標也許並不是沙特,而是美國不斷上升的頁岩油產能。

原油价格战突现“三国杀”,沙特俄罗斯合剿美国页岩油?

俄羅斯劍指美國頁岩油

在上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非OPEC產油國各方未達成深化減產協議後,沙特國家石油公司阿美7日宣佈大幅下調4月原油價格,發起了價格戰的衝鋒號。由於OPEC減產令將在3月底到期,沙特計劃將把產量增加到1200萬桶/日的極限產能。

對於俄羅斯和沙特的價格戰,瓦爾加分析稱,短期油價下跌對俄羅斯的財政收入會帶來一定影響,按照目前1200萬桶/日的產能計算,按照週一的跌幅,相關能源的收入將減少3.6億美元,不過考慮到近期盧比的貶值,匯率因素可能為出口價格帶來一定的利好,而且這一次莫斯科的決心不小。

加拿大皇家銀行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克羅夫特(Helima Croft)在研報中稱,儘管OPEC希望油價暴跌將成為兩個石油大國和解的催化劑,但俄羅斯可能不會很快屈服。“因為俄羅斯的戰略似乎不僅針對美國的頁岩氣公司,還針對美國豐富的能源資源促成的強制性制裁政策。”上述研報分析道。

俄羅斯始終在減產問題上態度模糊,一方面,該國大型油企普遍認為疫情對石油需求的影響極小,價格下跌是市場的情緒化反應,單獨減產治標不治本。另一方面,俄羅斯方面希望對美國的制裁有所反擊。因此不少機構的解讀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決定是受到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等巨頭的影響,並對美國製裁阻礙俄羅斯完成“北溪2號”管道的建設有所不滿,這也讓此前與OPEC+在減產問題上合作緊密的能源部長諾瓦克(Alaxander Novak)成為了此次歐佩克會議上的眾矢之的。

對於頁岩油而言,低油價如果持續,將對生產商造成嚴重衝擊。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的數據顯示,受頁岩產量增加的推動,美國石油產量自2009年以來增長迅速,如今頁岩油產量佔美國總產量的63%,日產量達到800萬桶/日以上。

資本市場立刻對油價波動做出反應,9日標普500指數中能源板塊重挫20.1%,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其中埃克森美孚跌12.2%,雪佛龍跌15.4%,康菲石油跌25%,西方石油跌52%,這些公司都在得克薩斯州的二疊紀盆地開發頁岩油氣田。低油價可能企業面臨更大幅度的裁員,甚至破產和被迫合併,資本支出可能會變得更加有限。

IHS Markit副總裁耶爾金(Daniel Yergin)認為,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等美國石油生產州的經濟,預計將受到能源減速的最嚴重打擊。“整個能源行業的前景將突然出現逆轉。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鏈深入整個中西部工業地區,這已打擊了鋼鐵工人,傷害了機械生產商。所以這不僅僅是石油領域的危機。”他說道。

高盛警告稱,預計第二季度頁岩油生產商的產量對油價的反應“微不足道”,但如果情況持續下去,第三季度起產量將減少7.5萬桶/日,第四季度產量將進一步下降25萬桶/日。

價格戰是否成為持久戰?

不少機構將未來的走勢與2014年原油高臺跳水的走勢進行對比。以沙特為首的OPEC為了維護市場份額,維持原油產量並壓低價格,僅僅18個月後國際油價從107美元/桶跌至27美元/桶,下跌近3/4。低油價讓不少美國頁岩油企業宣佈破產,但也讓不少產油國財政狀況出現了嚴重惡化。

高盛將今年二三季度布油價格預期下調至30美元/桶,最低可能觸及20美元/桶,指出沙特的決定完全改變了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的前景,並開啟了“新石油秩序”的劇本:低成本生產商從閒置產能中增加供應,迫使高成本生產商減少產量。高盛預計,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帶來的需求衝擊相當於2009年第一季度金融危機期間的需求衝擊,而產量激增可能與上一次價格戰期間2015年第二季度的情況非常相似。

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諮詢公司(S&P global Platts)分析主管米格利(Chris Midgley)指出,“前所未有的情況”正在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面,即外界正密切關注世界上哪個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會首先“崩盤”。

俄羅斯似乎為長期低油價做好了準備,俄羅斯財政部9日表示,預測石油價格在6~10年內維持在25美元/桶~30美元/桶的水平。重申可以在長期低油價的情況下動用國家財富基金,以確保宏觀經濟穩定。截至3月1日,俄國家財富基金超過1500億美元,佔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2%。

瓦爾加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也許俄羅斯不會對長期低油價無動於衷。畢竟俄羅斯經濟一直在放緩,2019年俄羅斯的GDP增速已經降至1.3%,俄羅斯央行此前已經連續五次降息。此前俄羅斯政府計劃在五年內增加650億美元改善社會福利計劃,財政壓力讓30美元/桶的油價變得難以承受。

與俄羅斯的態度不同,儘管開採成本較低,但鉅額財政支出讓目前歐佩克的領導者沙特一直在積極推進深化減產的事宜,為了促成協議利雅得甚至提出臨時單獨減產的建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1月將沙特經濟增速下調至1.9%,由於此前超額完成OPEC+的減產計劃,沙特今年需要油價達到83.60美元/桶才能平衡其預算。與俄羅斯相比,沙特的經濟多樣性成色不足,缺乏足額財政收入的幫助,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提出了“2030願景”計劃進度可能受到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