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集結號裡吹響的,是一個老兵與死亡的抗爭

《西藏生死書》中說,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

在我們的眾多文學作品中,似乎也印證了這層意味,我們沒有像日本文學那樣,把死亡描繪得如櫻花般絢麗奪目,剎那芳華;也沒有像歐美文學那般,常常鄭重其事地把死亡定位在至高無上的位置。

我們知道無法阻擋死亡的來臨,卻似乎一直在逃避它的腳步,這並不是因為我們膽小,而是因為根植於我們內心深處的家園文化。對於親情、友情、愛情的牽絆已經流傳了千年,這讓我們不捨人間,更無法放下身邊的至親至愛。

如果不能放下,那麼就要抗爭,這也許就是生命本來的模樣。

而曾經有一部電影,以最殘酷的方式展現了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從逃避、到堅持、再到迷茫、最後尋得身心安寧的全過程,這便是馮小剛一改賀歲檔喜劇風向,褪去娛樂性與消遣性的嚴肅賀歲片《集結號》。

《集結號》:集結號裡吹響的,是一個老兵與死亡的抗爭

而更令人稱道的是,這部影片並沒有“神化”和“模式化”出一個與死亡和命運抗爭的英雄,而是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兼顧傳統英雄主義基質和粗糙執拗脾氣的軍人。

他在戰場是連長谷子地,他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兵。

影片的前半段,這個連長帶領著47名戰士在戰場上奮勇廝殺,即使火力相差懸殊,寡不敵眾,他也要掩護大部隊的撤退。因為他與團長有著約定,以集結號作為撤退的號令,如果集結號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這是他的使命。

影片的後半程,這個老兵開始懷疑是自己忽略了號聲,導致戰友們枉送性命。於是他帶著對戰友的思念和愧疚,一個人住在煤礦工地的小屋裡沒日沒夜地挖, 即使在兄弟們犧牲的地方永遠的守著他們,他都無怨無悔,只為證明他們曾經的存在。

他的前半生在槍林彈雨中勇敢無畏,後半生卻在和平歲月裡痛苦掙扎,死亡給予了他最殘忍的考驗,而這一生久經風霜的心路歷程,也許才是最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的地方。

1.前半生的抉擇:無論活著還是堅守,我都要執行命令

連長谷子地並不是只知道聽從命令的莽夫,他重視每一個戰士的生命,知道活著比什麼都強。

他明白,對於死亡最直接的反抗形式,就是避免死亡,最大限度的活著。

所以,當他的部隊,在遭到敵人的重武器埋伏而傷亡慘重時,他沒有聽從教導員 “往上衝”,而是讓戰士們先撤回來安全地喘口氣。

《集結號》:集結號裡吹響的,是一個老兵與死亡的抗爭

但在最後,當團長給他下達以集結號為撤退信號的任務時,在他看著47個兄弟接二連三的倒下時,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無助,在向他襲來。

那一刻,數倍於己且裝備精良的敵人漸漸迫近,身後的大部隊早已經撤走,而身邊的戰友所剩無幾。處於孤立無援境地的戰士們絕望、無助,他們最深切地體會死亡的恐怖,所以他們有的動搖了,謊稱集結號已經吹響,可以撤退,以此保全九連僅存的幾條生命,保住九連的根。

一面是時刻逼近的死亡,一面是自己一直堅守的“活著”,穀子地看到了一張深陷於恐懼和求生本能的血盆大口,對著他和兄弟們虎視眈眈。

在這一刻,他從“避免死亡”中站了出來,選擇去直面死亡,這是他的抉擇,因為他要執行命令。

即使大部隊已經撤走了,只要他沒有聽到集結號,那麼他就要堅守下去,哪怕面對的是自己連隊全部被打光的命運。

軍人執行命令,有時是一種反人類本能的行為,是一種高於生和死之間既定價值的存在。

穀子地的選擇,並不是刻意在宣揚愛國主義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而僅僅是證明自己是一個從老軍區教導隊培養出來的合格軍人——沒有聽到軍隊的命令,就要堅守命令到死。

但選擇堅守命令,即使死也要死得其所,這本身便是對死亡的反抗。

《集結號》:集結號裡吹響的,是一個老兵與死亡的抗爭

穀子地下意識的抉擇,讓他沒有屈服於自己的求生本能,而是用有價值的死亡來反抗畏畏縮縮,反抗逃避戰場、逃避責任便可換來的苟且一生,用尊嚴的死法對抗一個生物自然的生老病死。

在最後的戰鬥中,他依舊會在間歇時,叮囑活著的戰士把犧牲的戰友拖到舊窯洞裡放好;

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他還是會把戰友安頓好後才出去拼命。

他怕戰友的遺體被炮“轟碎了” 而“捏不起來”,怕他們落到敵人手裡會受凌辱,這說明他從來都沒有拋棄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敬重,比起使命感,他似乎僅僅是在履行自己的天職而已。

我覺得這裡也是一處伏筆,穀子地在堅守命令的同時,仍固執地認為死亡並不是軍人生命的終結,他對待死者的這份深情,使得他的後半生,註定無處安放自己的靈魂。

2.後半生的歸途:得幫兄弟們尋覓一個靈魂可以安放的地方

在電影的後半段,和平年代裡存活下來的穀子地,踏上了尋找失蹤戰士和自己隊伍番號的旅程。

很多人批評《集結號》的後半段劇情鬆弛拖沓,沖淡了前半部分戰火硝煙間的生死情誼,而我恰恰以為,正是後半部分穀子地那步履蹣跚、為自己九連的兄弟們證實身份的背影,才讓這個老兵的輪廓越來越厚重,人格也越來越豐滿。

穀子地迷茫過,他不知道那天的集結號到底有沒有吹響,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沒聽到號聲,而導致所有戰友的犧牲。他更不明白,明明壯烈犧牲的兄弟,為什麼會成了失蹤的無名戰士。

《集結號》:集結號裡吹響的,是一個老兵與死亡的抗爭

這種悲痛和無奈糾結在這位老兵心中,他憤懣,所以他會向煤礦工人怒吼,責罵他們用戰士戴在腦袋上用來保命的鋼盔接尿。而當他知道集結號根本沒有吹過的時候,他在團長的墓前失聲痛哭,甚至出言不遜。

穀子地有著太多的悲情色彩,他的靈魂在戰爭硝煙散盡時反而得不到安放,有著無處話淒涼的惆悵意味,這是因為,他尋不到他的戰友兄弟,那是他的親人。

漢樂府中,著名的《十五從軍行》有一句隱含血淚的辭:“十五從軍行,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 這句辭唱盡了老兵的無奈,在廣袤大地上,一個從15歲從軍到80歲退役的老兵,歸鄉時卻沒有得到任何慰藉,戎馬一生,想不到親人死亡殆盡,住所荒蕪,只落得四顧愴然。

穀子地雖然沒有80歲歸鄉,但是他的故事發生在1948年到1956年間,所以他也有著厚重的歷史重荷,他也遭遇了千百年來許多老兵都脫不開的辛酸。他所揹負的,是當初在堅守命令還是撤退求活中的艱難抉擇,所帶來的47個弟兄的犧牲;是自己的連隊番號被整編,他都不知道,誰能證明他們從何處而來。

他又一次 面臨“死亡”的考驗,而這次的死亡,卻是他最親近的人。

《集結號》:集結號裡吹響的,是一個老兵與死亡的抗爭

穀子地有過迷茫,但是他沒有在平淡瑣碎中消沉,也沒有在安逸中偷生,而是不惜堅韌地跋涉,找尋任何可以佐證的人和事,再現歷史真相。

他耗盡餘生追尋的事情在物質層面上雖然沒有太大的意義,卻在精神層面上對自己和戰友們的靈魂有著救贖作用。

一直幫助穀子地尋找部隊的戰友趙二斗勸他:“幾百萬人的部隊,打爛了整編,打勝了也整編。咱們再把自己當回事,頂多是大河裡的一滴水珠,誰在乎咱們是從哪個泉眼裡冒出來的。”而穀子地卻絲毫沒有動搖:“人家不在乎,咱們自己得在乎。”

就這樣,他等待著,堅持著,直到達到目的,才能坦然安心地度過殘年。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大河中的一粒水珠?我們對自己曾經在意的事物,又有過幾次追問與堅持?

穀子地的尋找,不只是對弟兄的感情,也不只是自己的愧疚,更多的是對真相的執著,是尋求對當年死亡的價值和意義的肯定。

烈士就是烈士,絕不是什麼“失蹤”。用他的話來說:“生下來父母都給取了名字,怎麼就成了沒名的孩子呢?”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的價值和意義沒有被得到證實,《集結號》中的這位老兵的形象,之所以豐厚而給人以力量,是因為他有所承載,有所堅持。

3.超越死亡的,不是重生,而是死亡的價值和意義

面對死亡,穀子地從逃避、到堅持、再到迷茫,憑著一股倔強的勁兒,終於在陰影裡,尋得了一絲心靈的安寧。

在戰壕裡,他是打一場仗就要給上級彙報一次傷亡情況,不能讓戰士們白死的領導;在和平歲月,他是以恢復弟兄們的名譽,為後半生的精神支柱的孤獨老人。

《集結號》:集結號裡吹響的,是一個老兵與死亡的抗爭

同時尊重生命與死亡的價值,讓責任與信念共存,這便是穀子地。我們能夠在影片中,感受到他的堅持,而這種堅持似乎是一種超越死亡而後腐朽的可能,這不是重生,卻能夠讓我們更加坦然、更有勇氣地去正視死亡:

首先,是珍惜生命,並認識到生命與死亡的含義。每個人只能擁有一次生命,並且每一個生命都會經歷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同樣值得呵護。穀子地從一開始就清楚地知道這一點,當他的兄弟們,抱怨九連繳獲的物資沒有別的連隊好時,他卻在一旁呵斥他們,讓他們咬下舌尖,證明活著比什麼都強。因為他知道,大家都活著就是最好的。比起不讓一顆子彈打空,他更想堅持的,是不讓一個生命消逝。

再次,是明白活著就要有所作為。文弱書生王金存由於無法戰勝心中對死亡的恐懼,在戰場上嚇得失態,將被軍法嚴懲。穀子地把王金存救了出來,讓他成為九連的指導員,給了他再次在戰場殺敵的機會。

後者沒有讓他失望,在集結號吹響與否,是不是要撤退的重大問題上,王金存勇敢地站出來,說自己沒有聽見,他完成了一個逃兵到合格戰士,再到英雄的巨大轉變。他在曾經的屈辱中保得性命,然後用軍人應有的勇氣和無畏獲得重生,為大部隊的轉移,貢獻了自己的最高尚的品質。

最後,是穀子地對於死亡價值和意義的堅持。在那場艱苦的阻擊戰後,九連47個戰士被定為失蹤,穀子地到處打聽,甚至自己不顧別人的阻止,到煤窯廠的煤堆上一下下地挖。他一定要找到戰友,來恢復他們應有的榮譽。穀子地執拗地認為,戰友們的生命並沒有終結,他要證明他們每一個人的犧牲都是有價值、有意義,這何嘗不是他對死亡的反抗,認為比死更可怕的,是死得沒有意義。

先儘量保全生命,不做無謂犧牲;當生存與使命發生衝突時,不惜生命,但求死得其所;同樣面對死亡的最終命運,堅守價值和意義,不埋沒自己的生命,才能超越腐朽,這便是穀子地帶給我們的思考。

《集結號》:集結號裡吹響的,是一個老兵與死亡的抗爭

4.結語

影片的最後,九連烈士們的遺骸被找到,他們和穀子地都被授予了獎章。

在莊嚴的墓碑前,穀子地聽到了那個讓他魂牽夢繞了半輩子的集結號聲。

他終於釋然了,不是因為赫赫的戰功,而是終於讓所有人見證了那47條生命的存在,和他們在死亡面前毫無畏懼、堅守使命的決絕。

集結號聲中,穀子地彷彿回到了帶領隊伍出征時走過的石橋。

《集結號》:集結號裡吹響的,是一個老兵與死亡的抗爭

靜謐的前行路上,充斥著死亡的威脅,而我永遠也無法忘記他回頭看向這些戰士們的雙眼,那裡面沒有猶豫和恐懼,滿滿的都是關切和深情,那裡面看不到對生的貪戀,而是看著他們即將戰勝死亡的驕傲。

也許在那一刻,他的眼中只有戰士們的笑臉,還有黎明破曉前,註定會到來的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