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子女不孝顺的老人,大多是年轻时没做好几件事,父母不能忽视

有了孩子之后,家长应该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每天照顾他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如果孩子比较调皮的话,家长还要和他“斗智斗勇”。既然养孩子如此不容易,家长肯定都希望孩子长大之后能够孝顺自己,那么孝顺的孩子小时候都有哪些特征呢?

晚年子女不孝顺的老人,大多是年轻时没做好几件事,父母不能忽视

1.父母以身作则

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有的时候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启发。

孩子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和父母朝夕相处,日夜为伴,尤其未成年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模仿性最强,而这时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威信最高。他们认为父母的一切言谈举止都是最标准、最美好的,对父母的一切言行都有强烈的模仿欲望:父母的走路说话、待人接物、欢乐与痛苦等,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努力去模仿,无论好坏都照单全收。这种影响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其作用也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所以想要孩子孝顺,自己必须要以身作则,自己先孝敬父母。

晚年子女不孝顺的老人,大多是年轻时没做好几件事,父母不能忽视

2、教孩子不吃独食

我们中国的父母就是太伟大了,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孩子。我们可以藏一点爱,让孩子有表达孝心的机会。我家门口有家鸡蛋灌饼特别好吃,且分量倍儿足。弟弟之前老吃不完剩下半个。我跟他说以后拿刀切半个,把另外的半个分给爸爸或者妈妈。我妈说:“我不饿,你吃吧。”不过他倒是很乖,每次都切半个而不是剩半个。如果孩子想要给你东西,就欣然地接受他的孝心吧。

孝心体现在一些细节上,父母平时不要忘记让孩子注意这些细节,要多给孩子一些表达孝心的机会。父母通过对孩子孝心细节的培养,让孩子渐渐地明白孝的真谛。

晚年子女不孝顺的老人,大多是年轻时没做好几件事,父母不能忽视

3、让孩子帮父母做事

让孩子帮父母做事,告诉孩子父母此生都需要他们的帮助。人活着,最大的意义就是被需要!父母对子女,这不需要,那不需要,在孩子那里会是什么感觉?他们会想:难道我是个废人吗?我就经常让我的儿子参与我的工作,生活,乃至成长。

4、多夸奖孩子

多赏识孩子好的行为,让孩子满足希望被肯定的积极需求。比如对孩子经常为家里做事、知道关心长辈,从不顶撞长辈等。

5、学会换位思考

说到换位思考,其实可以让他亲自感受。比如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或者出差有什么辛苦的事可以告诉孩子。孝心的养成也需要孩子能够从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而关心和体贴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也就是在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能力,从而学会对父母负责,践行自己应尽的孝道,让父母也能在孩子的关爱下生活。

晚年子女不孝顺的老人,大多是年轻时没做好几件事,父母不能忽视

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以上是培养孩子孝心的五大妙招,父母做得越多,孩子长大后越孝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