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一、蝸居的80後

流行語:“上小學的時候,大學是不要錢的;上大學的時候,小學是不要錢的。還沒參加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包分配的;參加工作的時候,打破腦袋才能勉強混一個餬口的工作。還沒賺錢的時候,房子是包分配的;開始賺錢的時候,房子也買不起了。”

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房子成了80後肩膀上重重的殼。

他們都滿懷期望走進大學、走進北上廣。

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二、垮掉的90後

流行語:人家可是90後!

90後們是和長輩意見分歧最大的一代人,頑皮,叛逆,放縱,啃老,早戀等一系列負面標籤早就被牢牢貼在身上。

他們在跟80後一樣體會著高房價帶來的負面效應同時,還有了更加真實的痛苦,

90後的髮際線去哪了?

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三、流量的00後

流行語:流量主、直播(主播)、二次元......

錢多、手機多、作業多。


據全國10個省(市)162所中小學數萬名學生的調查問卷顯示,00後比同年齡期的90後、80後都更多金。在存款方面,69.7%的00後都有存款,其中存款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人有23.4%;在消費方面,11.2%的00後每週支出100元及其以上,而同年齡段的90後這一比例僅為1.8%。

另外,作為“二次元”一代,00後擁有手機的比例(64.6%)是同年齡期90後持有手機的8倍(8%),擁有個人電腦的比例(29.1%)也是90後的3倍(9.7%)。

除此外,00後還有個顯著特點,那就是作業多、學習負擔重,以致於00後普遍有睡眠不足的特點,並且學習負擔還有從課內向課外轉移的趨勢。

也就是說,00後幾乎在“蜜罐”中長大,雖說課業負擔重,但也可以理解為另一種精英式養成(與前輩們粗放式養成相對比的話),不過,00後們身上這種甜蜜似乎有點沉重。

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四、“梓”掉的10後

流行語:你家孩子命裡缺土。

我不想改變世界,我只想改變自己的名字。

是的,我只想長大後拿著身份證去派出所把名字改了。

用的最多的還有若曦、若溪、若惜、若熙、若汐。

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五、明天的20後

流行語:明天就要出來啦!

俺們既要聽父母講“北上廣不相信眼淚”的勵志故事,又得聽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介紹各種流量大咖!到時候世界到底是第幾次元應該都不是那麼重要了,地球還是不是圓的都會成很大的問題。

反正“我們”肯定是最不容易的一代人!

槍林彈雨一代如何呢?

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吃樹皮的一代又如何呢?

80後、90後、00後、10後、20後,到底誰更不容易?


在這2019年的最後一個深夜,回首自己走過的人生。
相信迎接每一代“最不容易”人的一定是燦爛的明天。

只要活著,都不容易,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