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亂終棄”這一詞竟是個女人控訴元稹的,來自於他的《會真記》


“始亂終棄”這一詞竟是個女人控訴元稹的,來自於他的《會真記》

經典劇目《西廂記》很多人都看過,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讓人感動。都說藝術高於生活,卻來源於生活,事實上崔鶯鶯和張生的現實模型就是唐代詩人元稹和他的初戀崔雙文(小名鶯鶯),而《西廂記》就是按照元稹的自傳《會真記》改編的。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元稹最出名的《離思》五首之一,這首著名的愛情詩讓不瞭解他的人誤把他認成了一個專情的人,事實上這樣說是不合元稹本意的,元稹在《會真記》中自述是個好色的人。


“始亂終棄”這一詞竟是個女人控訴元稹的,來自於他的《會真記》

《會真記》:“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兇行。餘真好色者,而適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嘗不留連於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

他說登徒子不是好色的人,因為登徒子行兇。我是真的好色,只是遇不到我喜歡的。他把自已的好色與登徒子的好色區別開了。


“始亂終棄”這一詞竟是個女人控訴元稹的,來自於他的《會真記》

接下來沒幾天,他就在“普救寺”遇到了他的遠方姨母,並用自己的人脈幫助她度過了難關,姨母感恩宴請他,於是元稹就見到了他十七歲的表妹“崔鶯鶯”。見面這部分,元稹用墨頗多,把鶯鶯不願出來相見的情景描述的別詳細,這是貞元十六年(800年)。

儘管表妹不愛理他,可元稹卻一見鍾情了,於是就拖崔鶯鶯的婢女紅娘轉訴他的傾慕之情,當時紅娘問他,即然你喜歡我家小姐,為啥不上門求娶呢?當時元稹回覆:

“昨日一席間,幾不自持。數日來,行忘止,食忘飽,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月間,索我於枯魚之肆矣。”


“始亂終棄”這一詞竟是個女人控訴元稹的,來自於他的《會真記》

多麼標準的混蛋羅輯,原來千載之前,男人尋求刺激,不想負責就有這種答覆了,看似深情實則無情,口蜜腹劍,滑不溜秋,就是如此吧。

波折之後,元稹和崔鶯鶯還是開始在西廂私會了,“朝隱而出,暮隱而入”,像夫妻一樣該做的都做了,而元稹雖說:“想去和姨母談一下兩人之間的婚事”,卻也沒了下文,接著就去長安了。


“始亂終棄”這一詞竟是個女人控訴元稹的,來自於他的《會真記》

幾個月後,元稹回來和鶯鶯又相聚了一段日子,再一次離開了。時間的跨度這麼大,而元稹卻始終沒有和姨母提及婚事,這足以再次證明元稹本就不想負責,儘管他覺得鶯鶯才藝出眾,能言敏辯,可她們卻是孤兒寡母,不能助力他的事業。

鶯鶯本就聰敏,及至此次分別已經看透了元稹的為人,於是說到“始亂之,終棄之……”直言點破了元稹的真面目,同時也是為自己再一次爭取,希望他能像司馬相如一樣,意識到錯誤,迷途知返,可是元稹不但沒有,後來還把她寫給自己的信公開傳閱。始亂終棄一詞從此成為了沒節操的男人的真實寫照。


“始亂終棄”這一詞竟是個女人控訴元稹的,來自於他的《會真記》

接下來他又借張生之口說出了他拋棄鶯鶯的原因: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不為雨,為蛟為螭,吾不知其所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

這裡他把鶯鶯說成是害人的妖孽,實質上反倒讓人看到了他的政治野心,也看清了他始亂終棄的真實原因就是她的存在阻擋了元稹的政治道路。果然貞元十九年(803年)元稹娶了新任京兆尹韋夏卿的女兒韋叢,他巧用聯姻為自己輔路。而他在《會真傳》中也一句話交代了兩個人的結局:

“後歲餘,崔已委身於人,張亦有所娶。”


“始亂終棄”這一詞竟是個女人控訴元稹的,來自於他的《會真記》

可笑的是,兩人各自婚配後,元稹還上門要見鶯鶯,鶯鶯拒絕相見,並給他寫了一首決別詩:

“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可元稹卻認為他去見鶯鶯是為了補過?個別男人的腦回路特別清奇,自己移情別戀要結婚了,卻對被傷害的女朋友說,:“如果以後還有機會的話,我們就在一起”,你移情別戀,前女友恨都恨死你了好嘛,怎麼想的~


“始亂終棄”這一詞竟是個女人控訴元稹的,來自於他的《會真記》

大和五年(831年)元稹死在武昌軍節度使任所,時年53歲。民間傳說他死於雷擊。而他的那首《離思》也越來越能嚼出薄情的味道,元稹取次花叢懶回顧的應該是他拋下的每一個女人吧,更好的花一直在前面。

《完》

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件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