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減少水稻的種植,年產只供自家食用,糧價是否會上漲?

蒼雁


實話實說吧,“降低產量”這樣做當然能夠“提高糧價”,只不過成本太大!對於國家和百姓來說,都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做法。

不可取,不可取!不可取!要不然,國家也不會每年寧願發放大量的糧食補貼來保證國內糧食產量,也不願意擴大糧食進口總量!

降低產量能提高糧價,但成本太大
如果中國糧食產量大幅度降低,勢必會造成進口糧食總量的增加以及國內糧食供應的壓力過大,到時候,不但國家糧食安全會受到嚴重的威脅,而且包括農民在內的所有老百姓的生活支出都會因此而出現比較大的上漲。
如果農民減少水稻種植,造成國內糧食供應短缺,在我國不擴大糧食進口的情況下,糧食價格肯定會出現一定的上漲!畢竟供需關係出現如此大的變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糧價上漲!
但是,這種情況真的會出現麼?顯然並不會,不管是對國家而言還會對農民來說,這都是雙輸的局面,大家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景象!筆者這麼說,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從國家層面而言,保證國內糧食產量保持高位穩定是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
第二,從農民角度出發,土地本身就非常有限,如果再讓土地荒廢勢必造成種植收益的降低。

調整種植結構,可實現“兩者得兼”
所以,妄圖通過大幅度減少水稻耕種面積來降低國產稻穀產量,最終促使稻穀市場價格走高的方法不可取。但是,適當的對我國的稻穀種植結構進行調整倒是一個比較具備參考性和可行性的建議。
一直以來,我國的稻穀種植、生產和消費都存在比較明顯的弊端,那就是整體供應過剩,庫存量過高,但是其低端供應太大,中高端供應太少,市面上銷售的高端大米主要還是以進口為主,但是在低端大米售價方面,國產價格優勢又不如進口......
筆者以為,與其減少水稻種植面積,不如改種普通水稻為優質水稻,適當減少低端稻穀供應,增加中高端稻穀的種植和產量,這樣,既保證了我國的稻穀供應穩定,又能夠提高農民的種植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別想著讓自家的稻田拋荒了,不如改種優質稻穀吧,產量低一點也不怕,賣價足夠高就行!


糧油市場報


那也不一定上漲,因為糧食價格是根據國際糧價來定的,自己口糧保障,也不會漲價,除非國際糧價上漲,再說,國家也不可能讓這種現象發生,看最新消息,國家要保證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地,如果國家不發生大面積饑荒。國家暫時不會缺糧,最起碼國家要調控到保障一年不缺糧的狀況。

日本是計算好國內糧食供給,自己出口數量後,剩餘的土地由國家拿錢棄荒,保障種植的糧食品質。我們國家比較大,感覺也會往這方面發展。





米都楠哥


鍾情三農就實話實話了,並不會!一直以來,能夠左右稻穀為代表的糧食價格的因素都不是農民,而是市場與政策!

所以,不要指望自己減少幾畝稻穀春耕面積就滿懷希望的因為夏收時節會看到稻穀市場價格的明顯改善,別指望啦,真的沒有可能。

如果沒有糧食進口的話,也不考慮我國目前高達上億噸的稻穀臨儲庫存,我國農民主動減少稻穀種植面積肯定會造成我國稻穀以及大米供應短缺,肯定會造成糧食價格的最終上漲。

但是,真正實際操作起來,普通的農民很難有機會和能力通過個人力量來干預我國的糧食供給整體狀況,更無法左右我國的糧食價格走勢。

2019年,我國稻穀價格難有明顯改變


上文中也說過了,農民自始至終都不是左右稻穀這種口糧作物的主要因素,從目前我國的稻穀市場供需情況來看,政策還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就是市場供需。可是從這兩大因素來考慮的話,在今年都不具備支撐稻穀價格在前兩年低迷的基礎上出現明顯的改善。

首先,年初公佈的2019年稻穀收儲價格標準和去年保持一致,沒有上揚,也沒有下降。

其次,由於前兩年收儲制度改革成效一般,稻穀市場供應過剩,庫存高企的情況依舊沒有改變。

所以,在政策以及市場都不具備極好作用的背景下,今年全國範圍內的稻穀現貨價格很大概率上和去年基本持平,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2019年,稻穀種植效益或有基本保障


關注我國農業政策,特別是糧食政策的朋友都應該知道“糧食生產者補貼”吧,以前這是國家在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地區玉米和大豆種植的專屬補貼,就是為了在糧食價格保持低位的背景下保證農民種植效益,促進農民種植積極性。

而今年,這一項政策將會把稻穀納入進內。以此,在稻穀現貨價格呈現出低迷態勢的前提下,稻穀種植戶可以通過領取稻穀生產者補貼來實現“糧價走低但收益穩定”的目的。

所以,於情於理,今年都要保證稻穀種植面積的穩定哦,當然,如果能夠適當增加優質稻穀品種的種植,那就更好啦。


鍾情三農


如果水稻面積減少、糧食產量減少糧食價格可能會升高o

我個人認為降低糧食產量升高糧食價格對農民而言增加的肯定不是財富,增加的肯定是飢餓是流離失所!我提請有這種觀點農民兄弟考慮:果真出現糧食供應不足政府不會採取行政手段干預:再行徵收公糧誰敢抗繳!市場糧價高漲,農民直處在低收入階層農民會有錢購糧保證自己肚子不捱餓?

對於國家而言:本國糧食大量減產想通過國外進口保障國內需求的想法未免太過天真不卻實際o中國是一個十幾億人的人口大國,每人每天一斤糧,十幾億斤堆在一處就是一座山!周邊國家誰可以提供?誰能保證不漲價?到時國家有充足的外匯也不一定能買到糧!

目前國內糧食價格低,農民種地確實不掙錢,在一些地區出現拋荒耕地現象希望引起政府重視’適當調整糧食價格別讓農民辛辛苦苦白忙活o

衷心奉勸農民兄弟種好自家的田,家國一體:家興國興,國強民富'


蔡青木


這種情況,一是發生的人數,面積不大,二是效果微乎其微,無礙大局,糧價不會受到衝擊。

我國糧食產量,主要來源於產糧大省。尤其是我們吉林延邊地區農村,根本沒發生撂荒現象。假如真有少數人只種自已吃的糧食,那他沒有經濟來源,日子肯定也不好過。因為你只要種地,不管種多少,都失去了充足的打工時間。沒有充足的打工時間,何來經濟收入?再說,農業還有2.7億勞動力,就算有些人這麼幹,其效果微乎其微,影響不了大局。

我國目前糧食市場糧價穩定,供需平衡,市場不缺糧食。就算有人少種一點點糧食,只不過是蒼海少了一粟,根本不能撼動大局。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擔心必要,好好過日子吧。


琿春徐飛768


以後農民就的種夠自己家吃的剩下就餵豬.不能賣.糧食太便宜了


劉語思


扭轉給大戶


用戶128989368144


不會漲價。北方農民在改玉米為水稻。北方有參千萬畝地可種水稻。產量一千五百萬噸。夠十個左右省會城市吃


雲雨5942


一切與農民沒關係,有關係也不大,賠錢生意沒人願意做,種糧也不例外,不賺就種點來吃,有賺就多種點


死剋日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