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文化古迹系列(一)

王阳明故居

王阳明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故居建筑自南至北沿中轴线分别为门厅、轿厅、砖雕门楼、大厅及瑞云楼、后罩屋。
王阳明故居的主体建筑——瑞云楼为重檐硬山、五间二弄的二层木结构楼房,建筑面积达到 532.56 平方米 。楼下明间檐下悬有史树青 先生题写的“瑞云楼”匾,明间前檐柱的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内檐柱的檐联为“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

  瑞云楼是王阳明父亲王华考中状元前租自莫氏。明成化八年,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之为瑞云楼。王阳明在此楼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待王华任职京师,即择地龙山里第构筑新居,此楼又租给钱氏。至弘治九年( 1496 ),王阳明的得意门生、大儒钱德洪亦降生于此楼,实乃历史之巧合。待王阳明贵显,每当回姚,必指点楼中藏胎衣处,顾念到母亲和祖母,因自己军务繁忙,对母、祖不得生养死殓,每每引起长时间的痛苦。此楼主体后在清乾隆年间被焚毁,而仪门、正厅等四周建筑基本完整,火烧场遗址一直保存至今。 1996 年由市政府拨款,在火烧场遗址上借用别处拆迁的明代建筑原材料,仍按明代风格,参照故文献《瑞云楼记》所述原样在原址修建。楼下现布置有《王阳明史迹陈列》展,展示了 王阳明 先生生平所至的各地遗迹图片,先生留下的诗文名篇及部分实物资料,系统介绍了 王阳明 先生一生的业绩成就,诠释了阳明学说对日本等海外诸国的深远影响。楼上辟为王阳明及其家人居室的复原陈列。


王阳明故居于 2005 年 3 月 16 日由 浙江省人民政府于 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有关部门已经制定《王阳明故居修复方案》,今年已动工全面修复故居建筑,恢复历史风貌,必将使故居的风貌得以完整展现。
2006年月与绍兴的王守仁墓被国务院合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文化古迹系列(一)


余姚文化古迹系列(一)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设在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内。该建筑为木结构清末民居,正楼坐东面西,七楼七底,左右厢房各两楼两底,中间为庭院,四周围以围墙。1943年至1945年,中共浙东区委员会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在此办公。创建了浙东革命根据地,领导浙东人民与敌、伪、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是浙东抗日的中心。1995 年 3 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为怀念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根据地党政军民英勇斗争的光辉业绩而建立的,1981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
大门往北正对南厢楼的西首一间,檐下为王芳手书的“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正中立有张爱萍题词的“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员会旧址”石碑,立于须弥座上。馆内共展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根据地有关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七方面内容,共陈列历史照片一百六十二幅,图表三十九站,各类革命文物二百六十一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浙东革命斗争的历史。1999年上半年,对原有陈列进行了布置,陈列面积达480平方米,展线全长150米。采用通排铝合金框玻璃柜,配以灯光照明,有效地烘托展览的肃穆气氛,置身其间能马上融入历史之中。现在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已能真实地反映浙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感人业绩,并能形象地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取得了很高的社会效益。

余姚文化古迹系列(一)


余姚文化古迹系列(一)


余姚文化古迹系列(一)

余姚博物馆

余姚博物馆位于风光旖旎的龙泉山西麓,占地面积约5亩,总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于2003年1月18日建成开放。该馆的建成,为余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结束了余姚没有综合性地方博物馆的历史。
  余姚博物馆是在“第一山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建,增建而成的。设计建造者在依山傍水的环境中,将现代化建设与古建筑巧妙揉合在一起,使得布局错落有致,风格水乳交融,功能耦和配套。如今,青瓦粉墙、棂窗椅栏的博物馆已成为龙泉山西麓休瑕区的标志性建筑。


  余姚博物馆作为全方位展示余姚悠久历史文化的殿堂必将成为集收藏、研究和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休瑕诸功能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余姚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
  余姚博物馆共设5个展厅,包括3个基本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3个基本展厅布置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上下七千年》,由序厅、陶瓷厅和青铜玉杂厅组成,陈列展出了自河姆渡新石器时代至清明时期的各类代表性文物近300件,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余姚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其中,序厅主要是运用图表、模型、雕塑等手法对余姚历史文化作整体性、概括性反映。陈列有余姚清代双城沙盘模型、“四先贤”全身铜像、先贤手迹等。
  陶瓷厅集中展示了余姚悠久而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夹炭、夹砂陶,到三代时期的印纹陶和原始瓷,直到六朝至五代、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都有精品展出,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鸟形陶盉 、战国时期的原始瓷香薰、西晋时期的青瓷蜥蜴把鸡头壶、越窑秘色瓷摩羯纹粉盒等,可谓琳琅满目,精品纷呈。此外,陶瓷厅还展出了不少元明清瓷精品,有元代龙泉窑青瓷蔗段洗,明代德化窑垂钓渔翁瓷塑、清代青花觚 、青花釉里红天球瓶、霁蓝瓶、五彩人物棒槌瓶、粉彩大盘等,展示了余姚文物部门几代人的收藏成果。

  青铜玉杂厅陈列展出了石器、青铜器、骨器、玉器、金银器、砖瓦、印章、墨砚等大量杂件精品,有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石钺、骨匕、象牙圆雕鸟形匕,东汉时期的青铜弩机,东汉时期的四乳四神铜镜,唐代的双凤瑞铜镜,还有战国时期的玉壁,宋代的金卡虎,明代的金方牌、金耳挖,西晋的纪年砖、雁形生肖铜章,清代朱彝尊铭端砚等等。这些杂件虽然大多体量不大,却精致典雅,凝结着古代余姚人民生产、生活和艺术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余姚文化古迹系列(一)


余姚文化古迹系列(一)


余姚文化古迹系列(一)

给大家介绍各地民俗文化、文化古迹、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喜欢的给一个关注 都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 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介绍

各位看官多多支持.抱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