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侍奉双亲,丈夫在日本另结新欢,守活寡66年,丈夫只鞠躬道歉

妻子侍奉双亲,丈夫在日本另结新欢,守活寡66年,丈夫只鞠躬道歉

李碧华曾说,“什么叫多余?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蒲扇,还有等我已经心冷后你的殷勤。”这世上最廉价的莫过于此了,而对张琼华来说,她活守寡整整66年,最后却只等来了丈夫一个无关痛痒的鞠躬道歉。

封建女性

民国是一个才子才女辈出的时期,但是人无完人,哪怕是才子们也可能并不完美。郭沫若就是这样一个人。而提到郭沫若,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发妻——张琼华。

张琼华,1890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苏稽镇一个普通人家。她的出生并没有给这个不太显赫的家庭带来多大的欢喜,毕竟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很严重的。因为没钱的缘故,张琼华只读过几年书,小小年纪的她要担当起给家里干活的责任。但虽然这样,张琼华却没有缠过小脚

,这在当时也是很稀罕的了。

妻子侍奉双亲,丈夫在日本另结新欢,守活寡66年,丈夫只鞠躬道歉

接受传统的男尊女卑封建思想长大的张琼华有着那个时代女性的共同点:吃苦耐劳、沉默寡言……随着她的渐渐长大,父母开始给张琼华张罗婚事。

如果她嫁给的是与她一样属于“平民”的男人,她或许还能与他一起干活养家,可是她却嫁给了“上等人”。而这,偏偏就是她不幸命运的开始。

风流的才子丈夫

1912年,22岁的张琼华被父母喊过去,一脸茫然的她在父母杂七杂八的解释下很快就知道了自己被“贵人”瞧上了。这“贵人”就是郭沫若所在的郭家。在当时,郭家可以说是他们那儿比较出名的大户人家了,不说别的,郭家的儿子郭沫若在六年前就入新式学堂学习。

妻子侍奉双亲,丈夫在日本另结新欢,守活寡66年,丈夫只鞠躬道歉

得知自己丈夫是郭沫若的张琼华又惊又喜,那一夜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但却始终想不通为什么郭沫若的父母看上了家世平凡的自己。

而这一切是因为郭沫若是一个“浪子”。原来接受过新式思想的郭沫若在年轻时喜欢结同自己的狐朋狗友们流连于烟花之地,郭父郭母怕他一直这样放荡下去,于是琢磨着为儿子找一个媳妇儿。而张琼华家境虽然一般,但这个比自己儿子大两岁的姑娘长得漂亮不说,还读过几年书、没有缠过脚,郭父郭母对她满意极了。

于是两人的婚事就这样匆匆的定了下来。

悲剧的开始

当郭沫若听到父母给自己定下婚事的时候他的本能反应就是拒绝。因为他听说对方比他大两岁,而且接受过先进的新式思想的他对这种强买强卖的行为很是厌恶。他向往的是自由恋爱,而不是被父母强塞一个自己连见都没见过的女人当妻子。

妻子侍奉双亲,丈夫在日本另结新欢,守活寡66年,丈夫只鞠躬道歉

然后孝顺父母的郭沫若又不得不答应他们,虽然不太愿意,但他也听说张琼华读过书、没缠过脚,他想着这样的女人应该不是那种唯丈夫马首是瞻的封建旧女性,于是郭沫若点头同意了。

郭沫若虽然是浪子,可却也向往过有一温柔的女子在自己身旁红袖添香

,与她伉俪情深、相敬如宾。于是在1913年,刚刚及冠的郭沫若奉父母之命与未婚妻张琼华完婚了。在当时结婚的过程是繁琐而又琐碎的,但溺爱儿子的郭家人把这一切都弄得井井有条,郭沫若只是象征性的去迎亲、拜堂,然后自然而然的入洞房了。

古人说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当郭沫若满怀期待的掀开新娘子盖头的时候,他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眼前这个面黄肌瘦的女人并不是郭沫若期待的那般明艳动人、楚楚大方。郭沫若对此感到索然无味

被“丢弃”

张琼华有想过自己会被郭沫若嫌弃,可是她没想到郭沫若会嫌弃她到连与她洞房都不愿意,新婚当夜,他竟是去外面睡了。郭父郭母苦口婆心的劝郭沫若不要回新房里,毕竟新婚当夜去书房睡传出去的话他们会被人

嘲笑的。在他们的好说歹说下,气冲冲的郭沫若回到了房间,但他却是就着喜烛看了一夜的《文选》

妻子侍奉双亲,丈夫在日本另结新欢,守活寡66年,丈夫只鞠躬道歉

丈夫如此明显的冷落和不满让张琼华本来忐忑不安的心越发难受、苦涩,而更让她心寒的是,他们新婚不到五天,他都没有考虑过自己妻子的感受没有与她圆房不说,甚至还离家出走了!张琼华知道郭沫若这是在借此发泄他的不满,可这个

踏实本分的女子没有勇气去质问和抵抗他的冷暴力,她只能默默的咽下这份苦涩。

到了成亲这年的暑假,郭沫若告别父母和妻子远赴日本留学。走前他直接无视掉一旁欲言又止的张琼华,而已经为他准备好了行李的张琼华黯然的站在一边恍若外人一样的看着他们一家不忍分别的感人场景。

就这样,成亲不到一年的张琼华就被新婚的丈夫郭沫若丢弃了。

永远的客人

郭沫若走后,张琼华代替他为公婆尽孝。她踏实本分、勤劳能干,很得郭父郭母的喜爱。他们是发自心底的喜欢这个儿媳妇,可一想到自己那不安分的儿子的所作所为,郭父郭母又特别的心疼张琼华。毕竟有哪些新婚夫妇才结婚不久就分别的呢?

看着张琼华总是望着房间里郭沫若的照片出神,郭父郭母暗地里劝说她可以主动的写信给郭沫若表达思念和爱意,这样一来,她也就能

名正言顺的去日本陪他了。

妻子侍奉双亲,丈夫在日本另结新欢,守活寡66年,丈夫只鞠躬道歉

张琼华深知丈夫不喜欢她,她不愿意去叨扰他的留学生活。可时间一天天过去,抵挡不住这份思念的她终究还是忍不住提笔写了一封信给他。

这封情义怯怯、满含深情的家信漂洋过海送到日本后,郭沫若却假装没有看懂张琼华委婉提出的去日本陪他的愿望,他甚至是不耐烦的把信扔在一旁,更是连一星半点的回信都没有。他没有正面回应妻子,却在后来给弟弟的私信里让他告诉张琼华希望她代替自己好好的守在父母面前侍奉他们。

不久之后,张琼华就听说了郭沫若在日本有了同居的女友的消息。这个沉默勤劳的女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黯然神伤、独自垂泪

她永远都是这个家里可有可无的客人罢了……

一生守寡

时光飞逝,很快26年过去了。为郭沫若守活寡的张琼华在公婆重病之时终于见到了急匆匆赶回来看望父母的郭沫若。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这个时候郭沫若身旁有一个叫于立群的女子,他们已有了孩子。张琼华难过之余也为郭家有后而欣慰不已。她很快就接受了于立群和她的孩子。

四个月后,郭父去世了。得知噩耗的郭沫若赶回老家奔丧。人心终究不是石头做的,郭沫若看着为丧事尽心尽力、忙前忙后的张琼华心里复杂不已。他一直觉得自己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了张琼华却是比他更可怜啊!

妻子侍奉双亲,丈夫在日本另结新欢,守活寡66年,丈夫只鞠躬道歉

想到这里的郭沫若心情复杂不已,此时的他和张琼华都老了,看着张琼华鬓角的白发,郭沫若突然深深地对她鞠躬。他在表达着自己的后悔和感激。为他守活寡整整66年的张琼华终于抑制不住泪流满面。

1980年,张琼华在乐山去世,膝下没有一儿半女。

仅仅与丈夫见过三次面的张琼华一生悲苦,相比于郭沫若最后那个无关痛痒的鞠躬道歉,她一辈子渴求的应该是与丈夫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生活吧。66年的孤苦无依让这个坚强、沉默的女子等来了丈夫的致歉,也得到了所有人的敬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