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男孩,每天都是绘本阅读、英语阅读、数学游戏,很少出门玩,对孩子是不是太狠了?

孩子的天空


这个狠不狠不是关键,孩子缺少户外运动和群体游戏活动才是关键。

幼儿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在幼儿园里蹦蹦跳跳、哼哼唱唱、嘻嘻哈哈是没用的,是在瞎玩,还不如让他学点东西。不要忘了,蛹,在变成蝴蝶之前,是需要一段休眠时间的,这段时间表面看起来是静止、停息的,其实是在积累、蜕变,量变的积累是为了质变。

生命也是这样,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我家儿子在一岁时就开始绘本阅读,包括英语绘本阅读,数学游戏也在三岁时开始加入进来,我们除了玩数学游戏,还刷完逻辑狗,可是这些并不影响我家孩子的户外活动,我们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

孩子四岁左右专注力的时间好点的也就二十多分钟到半小时,鉴于幼儿的身体心智发展规定,如果一直在学习,那么这个学习的效率就要打折扣了,所以不如选择高效的学习,然后多一些户外活动更利于孩子的健康。

所以说时间安排是关键,你的这些学习内容,对我和我身边的朋友来说,是正常的。我们也进行阅读及数学和逻辑思维的训练,这个程度算不上狠。我们也没有因为这些学习内容而没有玩的时间,如果没有玩的时间,肯定是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


我们家除了这些学习内容,还有兴趣班的课程。来看看我家的时间安排


下午四点二十左右幼儿园放学(其实幼儿园放学时间比四点二十晚,但是座班车的小朋友是四点二十,所以我和老师申请了四点二十):

周一,在外面玩一个多小时,到五点半以后回家,然后我做饭,他开始英语阅读,半小时后我们吃饭。六点半开始上网课,七点十分结束后,休息一会,玩玩乐高或者桌游。七点四十左右开始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八点十几完成后开始洗漱,八点半准时上床亲子阅读,九点睡觉。


周二,吃饭加玩一直到五点半后,在书法班阅读半小时英语,六点开始上书法课,七点半下课。回家不到八点,然后洗漱,上床阅读,因为到九点睡觉时间比较充裕,除了普通的绘本阅读,还会加入数学绘本的阅读,让孩子学习理解数学概念及相关知识。同样九点睡觉。


周三,放学后先吃饭,并在吃饭时加入英语音频进行磨耳朵,五点半开始打乒乓球,六点半下课后七点以前到家。做做《挑战你的大脑》、《世界趣味数学训练营》或者门萨少儿的数学,同样八点开始洗漱然后阅读,九点睡觉。


周四,放学后到五点半,然后吃饭,吃饭的同时英语用童频进行磨耳朵,六点开始开始练习架子鼓到七点,回家时间在七点二十左右,回家后看吃饭时音频同步的英语绘本,数学则是数学绘本或者一起挑战一下逻辑思维题。然后重复洗漱,上床亲子阅读,九点睡觉。


周五,放学后同样玩到五点半,然后我做饭,他开始英语阅读,半小时后我们吃饭。吃饭后会玩半小时左右的乐高搭建、或者和我玩玩桌游,七点后开始网课编程。七点四十结束后,会对这周做个总结,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下是否调整安排。八点多洗漱,然后亲子阅读,九点睡觉。


周六,上午乒乓球,下午架子鼓,晚上亲子阅读,其余时间是玩,周末了,玩是必须的,但是八点半左右开始亲子阅读,九点睡觉是固定的。


周日,没有任何课程安排,去公园或者博物馆或者游乐园场,这一天听从孩子的安排,同样亲子阅读和睡觉时间固定。


如果是暑假和寒假,时间比较充裕,那么七点起床吃饭后,我会和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表,充分安排好学习和运行及玩耍的时间,当然这个计划表肯定少不了体育项目的集训,让身体更健康。



一个儿童的基本欲望就是

玩,儿童的基本使命就是玩和学习的冲突解决。孩子玩的太少了,没的玩,基本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当他了学后,当然会成天琢磨着怎么玩,什么都可以成为他的玩具:坐在作业前玩本子

,坐在教室里玩铅笔、铅笔盒……


幼儿的基本欲望就是玩,充分满足了他的基本欲望之后,让他可以在外面疯得满头大汗之后回到家就想看书了,所以,要让孩子玩跟学习的时间能够合理分配,避免将来学习动力不足。


佑妈育儿经


四岁男孩,读了2000多本绘本,做了5000多道各种智力题,认识700多个汉字,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每天一早去上幼儿园,放学之后就是各种玩,性格急躁就扔到孩子堆里练,一直练到8点半,回来复习3个字,新学3个字,9点开始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然后学习各种全脑思维游戏和四五快读 ,9点半开始读绘本,10点半睡觉。

打算5岁开始加上英语,这样是不是太残忍了。


含好丸


来说说我这个三岁孩子宝妈的经历及看法吧。

我家也是男孩,今年三岁多点,首先男孩子和女孩子各方面肯定是不一样的,以至于我家每天都像一个战场一样,累到崩溃[捂脸]从他几个月大的时候就买绘本给他读,我婆婆都说我像个傻子一样,神神叨叨的,可我还是一直给他读,所以已经数不清买了多少书啦,我家阳哥是今年9月份入幼儿园的,而他现在每晚睡觉前,他会主动要求看书,这个习惯也是从来没有间断过。还有就是关于绘本书的选择上,一开始一定要让宝宝自己选择他所感兴趣的,这样长久而言,更方便以后对于习惯的深入。我个人的想法一直是不能让孩子感觉看书学习是一种压力,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如果现在都无法快乐起来,那什么才叫童年呢?

相比在父母的每天无时无刻念叨之下,孩子的想法可能早已被扼杀,有时候可以多听听孩子对于我们的想法。一个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成绩,能够有所成就固然重要,但请别忘了,他只是一个几岁的孩子,对于成绩,我也更希望我的孩子对于生活技能这一块能够掌握。阳哥从他6个多月开始,我和爸爸就带他出门旅游,不管是去哪,只要在外面,多带他感受新鲜的事物,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上个月刚带他去了他最想去的中华恐龙园,看到他小小的脸上惊讶的表情,我明白,这是在书上看多少遍都无法感受到的,我和爸爸有一个观点特别统一,就是说的再多,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一下。前三天又刚刚带他出去坐高铁玩了一圈,坐车的流程他就像个大人一样,我这次不知道这个新高铁站是刷身份证进站,取了半天也没取出来票[捂脸]他竟然说我,你真是笨死啦,是不是刷身份证妈妈,哇,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啦(当妈以后,脑子有时候短路),坐电梯进站,每次坐电梯,他总会提醒我,妈妈不要踩黄色的线呀,因为黄色的线比较危险,我真的是经常被他暖到。每次坐高铁,他在车上从来不会安安静静坐在那,每次都是跑来跑去,所以这几次坐车又教会了他一项,让他知道怎么看车厢,记住自己爸爸妈妈所在的几号车厢,如果再有不懂得就问列车员,果然,这次自己知道啦,自己跑啦回来,这样会省心比较多啦(他平时也知道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我想说,我的孩子可能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一个,但我知道他的生活方面技能还是不错的,而平时他也总能给到我惊喜,现在他认识50个字左右吧,十几个英语单词,学习英语纯属是我们俩在玩游戏中学到的,还有就是数字也都认识,三字经也能背下来一大半吧,对于这些我就已经很知足,我也始终坚信,在以后的日子,他也会给他自己更多美好的惊喜[耶][耶]


佛系妈妈大莹


狠不狠要看孩子的接受度和反应。

我有一个亲戚,孩子现在四年级,从五岁起就爱看书,每天有时间就看书,妈妈叫她出去玩,她就说:“再看十分钟。”叫急了她就生气,妈妈怕她有问题,请医生看看,医生说孩子兴趣爱好不同,她愿意就随她,只是注意保护眼睛后来,六岁上妈妈给她报兴趣班,她要学舞蹈,现在就是到点就去兴趣班,其他时间看书,她自己协调得很好。

如果爸妈觉得孩子太苦,那就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表现出焦虑、吃力,那就及时调整,如果孩子乐在其中,那就由他发展。

不过,时常带孩子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是@红红说育儿,如果你也有育儿方面的问题,欢迎和我一起沟通交流,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红红说育儿


您好,我是南瓜妈妈,专注科学育儿,很高兴为您解答。

四岁男孩,每天都是绘本阅读、英语阅读、数学游戏,很少出门玩。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家哥哥在三四岁的时候,也会给他读绘本,中英文的都会读,也会叫他学数学,但是,我每天不会给他读很多书,也不会叫他学很多东西。

一来,我相信,知识,不是一天就可以学完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人的一辈子很长,还学会的总会学会,总重要的并不是你目前学会了什么,而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会陪伴孩子一辈子,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积极正面的影响。

我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一直坚持一天只读一到两本,除非孩子坚持要多读,我才会破例给他多读一本,这样一来,每次给他多读一本的时候,他就感觉好像赚翻了一样,特别开心。

限制读绘本和搞学习的时间,是为了空出更多的时间来让他玩乐和休息。

其实,很多家长以为,孩子老是玩,有什么用呢?看看谁谁谁,钢琴弹的那么好,还不是花时间练出来的。可是,人家玩乐的时候也许你并不知道呢?

玩,不仅仅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必须经历的阶段。一个孩子,如果小时候不会玩,长大了肯定也不会与人相处,情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孩子将来长大了,想要成为领袖的话,一定要会玩,要懂得与人相处。一个人,如果只是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而不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那么,就只能一直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而很难跃升为管理层。

所以,我认为,孩子四岁,一天到晚学习肯定是不好的,还是多给一点时间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吧。让孩子在玩乐中养成良好的性格,比学习知识更加的重要。




您好,我是南瓜妈妈,专注科学育儿。欢迎您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资讯。写文不易,感谢您的点赞,转发。


南瓜妈妈育儿说


作为一名四岁的小朋友能够做到这一步,我觉得不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值得敬佩。但是,这样做是好是坏呢?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样的做法是否残忍,因为现在的孩子早已没有了童年,90后或许成为我国最后拥有快乐童年的一代。

我外甥女今年七岁,小学二年级,居住在省会城市家庭资产几千万。由于从小在我老家长大,和我关系特别好,幼儿园时期基本每月回老家一次,寒暑假也会在我老家居住一个月左右时间。但是,自从上了小学,我们见面基本只能依靠视频。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有收获的,舞蹈三级,小提琴四级,画画也很漂亮,字体也写的特别工整,文化课成绩语数英全部满分。


我们总是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我们努力一辈子的终点也不过是别人的起点。我们总说自己辛苦,可是我们却不知道比我们条件好上百倍的高富帅白富美付出的努力比我们更多。



你拼不了爹妈,拼不了命,你拿什么和这些人竞争?你不愿做的事总有人在努力,你不愿吃的苦总有人在坚持,你忍受不了这一切你就一辈子奔波在去罗马的路上,却永远到不了罗马!


恩心education,一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一位初出茅庐的老师,欢迎您的批评和指正,欢迎您的关注和点赞!

金融小民工


其实孩子小还是不太懂辛苦,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很重要。我儿子四岁开始学习硬笔书法,6岁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一年级的算数语文汉语拼音英语的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学习上非常顺利,一直示范校。其中奥数,英语,语文,钢琴,羽毛球,游泳,台球等一年级开始每个周末假期不是补习的课堂就是路上,孩子凭着惯性走了过来没有偏科。在此,我们非常幸运遇到语文教师要求的严格,一年级开始每天一句话,到日记,加之家长的引导,作文游刃有余,直至高中毕业老师都要求语文课文能背更好至少熟读。网上家长跟孩子急的,我估计多半学前没有下功夫。


YYYY体温计


学习的确很重要,但是情商更重要。我培养孩子是情商第一,智商第二。现在朋友也都说我家孩子太聪明,太会说话和聊天,情商高。虽然我录制的孩子的视频都是学习视频,但是我最重视的确是情商和生活技能,而且我绝对控制孩子玩电子产品,他还玩的特别好,因为未来打算教孩子学编程的。

现在录制孩子学习的视频主要是锻炼他演讲演示的表达能力,顺便复习和学习一些掌握不太好的知识,全是找了一个巩固知识的方式吧!!其实我儿子最强知识能力是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的程度。

我只是把自己的看法给大家分享下,可以做一个参考,毕竟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不同。



JH翻转小学宋老师


家中小朋友也4岁,周末睡了个懒觉,一上午我都在洗衣服刷鞋子洗书包,娃就听着喜马拉雅里的中文绘本故事,自己玩积木,画画,剪纸拼画(基本上,益智玩具、绘画和手工工具没有不舍得买的)然后自己收拾自己搞乱的房间;

中午非要去商场玩,距离有点远儿,就带娃去超市买了个贴纸,看到是自己喜欢的爱莎公主,开心得不得了,不知道超市一直有爱莎公主的贴纸,跟我问了几遍:我唱letitgo然后就有了贴纸对吗?非要唱letitgo.然后跟着手机里的音乐边唱边跳的自己在大街上走了一遍;(冰雪奇缘电视里看第三遍时,娃爱上了letitgo那个片段,然后我找了那首歌的视频,想起来就给娃看看。基本上还不知道letitgo歌词的意思,提到冰雪奇缘基本上就用letitgo代替了。)

看到路上有环卫工人正用吊车修剪大树,我让她描述怎么给她修剪的,她说不上来我就引导,然后问她为什么要给大树修剪,她说树长得不好,我让她看看头顶的树荫说挺茂盛的,然后让她回忆前年台风到处被风吹断的大树,引导她修剪的原因。

在附近商场吃个午饭,让她自己点餐自己吃。吃玩看见商场换了个旋转木马的主题乐园,自己玩了半个小时。几个球形灯里边的灯珠做的有点儿像小区科普的静电魔幻球,她就用手摸灯球,看看有没有吸引闪电。

附近公园遛个弯,找个共享单车推着她回家,目的就让她晒晒太阳,别缺钙。

取个快递,包装用的是可以捏响的那种塑料,小朋友惊讶的喊着bubble plastic(应该是类似这个词,昨晚BBCdoyouknow里一集讲的就是这个塑料怎么做出来的,自己英文太差,娃懂我不懂。最近小朋友爱上这个节目,一遍遍的看也不厌烦,懒得陪娃的时候就电视陪,节目选择她喜欢看的,前提是在我挑的节目里选,哈哈)

然后非要找小区里小朋友一起捏塑料响,午睡时间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差不多大的,直接过去问人家要不要和她一起玩塑料,小区里的小朋友问家长可不可以跟她玩时,我在边上顺道告诉她,你要跟谁玩也要告诉妈妈。然后小区的小朋友被娃的贴纸吸引,我就把娃的贴纸拿出来给她,让她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没钱报课外班,美术买了两本詹妮弗的创意绘画,自己看完然后有空跟娃一起做做,基本上是家里有什么废品时才和娃一起做;英语两岁起电视泡英文自学的,直到她敢开口说英语了我才敢跟她讲英文;这学期放学必须和小区里小朋友玩半小时以上,主要看娃自己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最近学着做计划表,努力让她管理自己的零食和时间;最大的问题还是学会了我大吼大叫的脾气,正在研究如何控制情绪,不是教她,是怎么控制我的暴脾气。绘本阅读是睡觉前她想和我玩的借口,数学在某天做作业时她说可以用倒数计数时,我开始担心学校是如何培养数学思维的,而对于从小到大数学成绩都在及格线徘徊的我来说,我到现在也不懂数学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抑郁之外


阅读很重要,但是不要太过,每个人都只有短短的童年,其实只要一年级上半年养成好习惯,一点都不耽误孩子的优秀。自己孩子小学以前只会写1----10,认识手口人,现在四年级了,期末考试年级第一,区里第16,从来没觉得学习辛苦。虽然学习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但至少说明他现阶段是优秀的,只是兴趣班只学了画画和古筝,比有的小朋友少了些才艺,但是我不后悔,毕竟六岁以前,孩子很快乐,过的很纯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