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司马师的辅政班底,略评司马师的雄才大略

俗话说:孤掌难鸣,独木难支!

若想成就大业,除有英雄本色、王霸之略,更要有贤臣良将众星捧日、文武相济。

今天,魏某便说说曹魏权臣司马师,探讨一下他的辅政班底。

探寻司马师的辅政班底,略评司马师的雄才大略

一、司马师的辅政班底

公元251年,曹魏第一大奸臣司马懿在京城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司马懿死后,群臣上表,要求“伊尹既卒,伊陟嗣位”。

魏主曹芳无计可施,只得下诏,命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

252年,司马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在官员选用上,司马师大肆任用亲信故旧,以卢毓、李丰典选择,傅嘏、虞松参计谋,钟会、夏侯玄、王肃、陈本、孟康、赵酆、张缉预朝政,于是四海倾注,朝野肃然。

至此,司马师的辅政班底正式形成。

二、辅政成员身份及背影

(一)卢毓

卢毓(183-257年),字子家,涿郡涿县人,东汉大儒卢植幼子,侍奉了从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卢毓在曹操时,就担任了吏部郎;曹叡时期,迁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曹爽时期,曹爽以何晏代卢毓,夺了卢毓的人事权;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复用卢毓为吏部尚书,后转任尚书仆射,始终典选举事。

(二)李丰

李义,字孝懿,冯翊东县人,非冠族子弟。先为平陵令,迁冗从仆射,遂历显职。魏国建立后,为魏国军祭酒、尚书左仆射。文帝即位,拜谏议大夫、执金吾、卫尉,卒官。

李丰,字安国,曹魏卫尉李义之子。少有重名,誉满海内。李丰二弟李翼、李伟,皆为郡守;儿子李韬则娶公主为妻,可见其权势之盛。正始年间,李丰升任侍中、尚书仆射,在曹爽和司马懿两面讨好,世人谤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

探寻司马师的辅政班底,略评司马师的雄才大略

(三)傅嘏

傅嘏(gǔ)(209年-255年),字兰石,北地郡泥阳人,曹魏尚书傅巽侄子。弱冠知名,司空陈群辟为掾属。正始年间,傅嘏迁任黄门侍郎,和吏部尚书何晏不和,遭到罢免,却被太傅司马懿请为从事中郎。249年,曹爽被诛后,司马懿以傅嘏为河南尹,很有政绩。司马师掌权后,又引傅嘏为心腹,司马师死后,傅嘏与钟会谋划,帮助司马昭承继大位。

(四)虞松

虞松,字叔茂,陈留人,九江太守边让外孙。弱冠有才,随司马懿征讨辽东,有功,被太尉司马懿辟为掾属,时年二十四。后外任太守,回迁中书郎。虞松有军计,被司马师引作智囊。

姜维北伐狄道,司马师问虞松曰:"今东西有事,二方皆急,而诸将意见不一,若之何?"

虞松答:"昔周亚夫坚壁昌邑而吴楚自败,事有似弱而强,或似强而弱,不可不察也。今诸葛恪悉其锐众,足以肆暴,而坐守新城,若攻城不拔,请战不得,师老众疲,势将自走。姜维有重兵而悬军策应诸葛恪,投食我麦,非深根之寇也,若使关中诸军倍道急赴,出其不意,殆将走矣。"后皆如其言。

(五)钟会

钟会(225年-264年),字士季,颍川长社人,魏国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有才数技艺,博学多闻,尤其精通玄学,与王弼并知名。正始年间,官至中书侍郎,封关内侯。司马师辅政后,将钟会看作重要心腹,典知机密。

司马师暴死后,魏帝曹髦企图趁机夺权,下诏司马昭留守许昌,由傅嘏带大军回朝。钟会与傅嘏密谋,让傅嘏上表,暗中却和司马昭一起回师洛阳。曹髦不得已,只得拜司马昭为大将军、辅政。

探寻司马师的辅政班底,略评司马师的雄才大略

(六)夏侯玄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沛国谯人,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大将军曹爽表弟 ,夏侯玄妹嫁给司马师为妻。

有名望,美姿容,博学多识,才华出众,尤精玄学,被誉为"四聪"之一,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

曹爽辅政时,拜为散骑常侍、中护军、征西将军。高平陵之变后,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太常等职。

司马师辅政之初,碍于夏侯玄的名望,和两家的情谊,命夏侯玄参与朝政。

(七)王肃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人,曹魏司徒王朗之子、司马昭岳父。出身东海王氏,早年名气。魏明帝时期,已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司马氏掌权后,成为司马氏的得力帮凶,力主司马师亲征毋丘俭。王肃儒学精深,是著名的经学家,唐代时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子。

(八)陈本

陈本,字休元,曹魏司徒陈矫子,历位郡守、九卿。所在操纲领,举大体,能使群下自尽。有统御之才,不亲小事,不读法律而得廷尉之称,优於司马岐等,精练文理。迁镇北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

陈本有弟名陈骞,与司马昭关系极好,陈骞官至大司马,成为西晋开国八公之一。

(九)孟康

孟康,字公休,是孟子十八世孙,母为东汉南郡太守郭永长女。魏文帝曹丕宠爱郭贵嫔(文德郭皇后)大封妻族,孟康母出自郭氏,于是授孟康散骑侍郎。正始年间,外放地方,廉洁奉公,扬善惜弱,平息狱诉,顺从民意,为民谋利,成为名臣。所答应的事从不过夜,常出巡,而从不扰民;出行时常令吏卒带上镰刀,亲自割草喂马,不住驿站,而露宿树下;若遇旧友来访问,花费自出。司马师很尊敬孟康,引他参议朝政。

(十)赵酆

赵咨,字君初,河内温县人,同司马氏是世交。董卓迁都长安时,司马防(司马懿父)在洛阳担任治书御史,派遣长子司马朗带着家属归还本县。司马朗回到乡里后,说河内有战祸,劝乡任迁徙,只有赵咨带全家老少与司马朗一同前往黎阳。

赵酆,赵咨之子,才兼文武,仕魏官至侍中,是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得力干将,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赵酆官至骠骑将军,封东平陵公。

探寻司马师的辅政班底,略评司马师的雄才大略

(十一)张缉

张缉(?-254年),字敬仲,冯翊高陵人,曹魏名臣张既之子,魏少帝曹芳的岳父。以门荫入仕,初为温县县令。魏明帝曹睿很赏识张缉,迁为东莞太守。其女嫁与少帝曹芳为后,张缉改任光禄大夫。司马师因其女为皇后,于是引张缉共议朝政。

后张缉不满司马师专权,遂于同乡李丰等谋划,除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事泄,夏侯玄、李丰、张缉等皆被司马师诛杀。

三、结论:

司马师的辅政班底,虽以亲信故旧为主,但也颇能兼收并蓄,李丰、卢毓、孟康皆为当世名臣,钟会名盖当世,虞松、傅嘏为司马懿旧部,王肃、陈本、赵酆为姻亲故交,夏侯玄、张缉是皇亲国戚。可以说,司马师很有雄才,他抛去个人成见,调和各方势力,组成全新的政治格局,成功掌控了局面,足可谓“虎父无犬子”也。

探寻司马师的辅政班底,略评司马师的雄才大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