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上周末,一个美院刚毕业2年、短暂做过画家助理的年轻朋友约我去谈一下他的职业规划。他目前纠结要不要给一些潜力股艺术家做助理,让我帮忙定夺。

先说一下,此人是正宗的美院毕业的学生,本科专业主攻国画花鸟,他在校期间还是班长,属于那种比较活跃、思路很活跃的那种。毕业前已经离开校门外出参加了一些会所的布置、一些画展的策划,不算是毫无社会经验的白纸一张。

毕业后他短暂在我们公司任职,这是我们认识的起点。此人有不错的交际能力,是公司上下公认的“甜嘴巴”,而且善于跟周围的人请教问题。他当时在公司负责约谈艺术家,天天奔波于艺术家的工作室,因此结识了不少目前还未声名鹊起但是圈内都看好的中青年艺术家。


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含情默默 72x50cm 丁酉五月季春日张晖制

虽然称为中青年艺术家,但是这批所谓的“潜力股”画家大都集中在50岁左右,这是国画领域一个非常关键的年龄段,能否向前跨一步就看这个时期。随后他离开了公司做了一个潜力股艺术家的助理。

过了没多久,我得知他“逃离”了国画这个“中老年男人圈”,去了北京一家专注于幼儿艺术培训机构工作。虽然离职,但是我们并没有断联系,他还是会时不时从微信找我咨询一些事情。

对于他的“逃离”,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一来像他这样心气高的年轻人不经历几年的折腾,是很难有定性去做事的;二来是他踏入艺术市场的时间点却是差了点,如果再提前几年,保证是轰都轰不走他。

他跟我说他在学前儿童艺术培训机构把以前约谈艺术家的套路稍加优化后,混的风生水起。他不仅搞定了许多学生家长,而且收入非常可观,自己还被任命为一个小领导。由于我对学前艺术培训了解不多,一方面我吃惊于他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感觉他的老成持重。


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两竿秋节一窗清 70x48cm 两竿秋节一窗青 丁酉年秋日时逢仲秋而作含晖堂制

那段时间我经常去他的朋友圈看,他也经常把工作内容发到朋友圈,这也是工作需要。我看了不少小朋友登台表现,还有一期老外做评委。后来他告诉我,他们是一家有国际背景的培训机构,能够辅导学前儿童很多才艺,并且有机会带孩子们去美国洛杉矶等地与全球儿童一较高低。

这样的国际培训机构自然价格不菲,我打趣地问道:“这样高的价格,有人报吗”。他对我倒也是坦诚相待,他说我低估了家长对这种培训机构的热情。他分享了他手里头负责的最夸张的一个客户:孩子家在苏州,父母皆是多金人士,每周末由爷爷奶奶做高铁往返苏州北京两地,就为了参加这个培训。

听到这里我还是震惊的,因为我虽然知道现在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让年轻家长们焦虑不已,但是这么入戏的毕竟是少数。“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换做我真不会效仿这样疯狂的家长。闲聊之余,他还跟我分享他从这个培训机构学到的如何快速从家长的衣着、说话判断是潜在客户与否。


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断畦零落荠花明 240x70cm 断畦零落荠花明 雨过平湖水渐生 坐久忽思春去远

那天夜里,我的眼里满是一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幸亏他是艺术生,如果换做商科的,很可能得跟我说一下去交易所敲钟这档子事。等到下一次他联系我去望京吃饭他已经换了公司了。

他跟我说,他以前的培训机构被央视的一个栏目曝光是诈骗,是一个伪国际培训机构,主要是让家长掏钱去国外参加一些比赛并获奖,但是比赛显然是培训方找人撮合的那种含金量很低的糊弄中国家长的。学生家长纷纷找他。不堪压力下他果断选择了离职,因为他觉得没有脸面对几对关系很不错的学生家长,其中就包括那个疯狂苏州孩子的爷爷奶奶。

这也让我想起了艺术市场好多山寨机构跟山寨奖项,有些机构能够夸张到亚洲级别的。有些艺术家是不明真相,有些是即便知道也钻进去混个会员资格或奖项,以此来忽悠更不懂的外行买家。


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独立东菊尔独香 104x50cm 百卉凋荣尔自香 疏篱独立任评章 丁酉年含晖堂

离开培训机构的他依然选择了另一家培训机构,不过他跟我吐槽,这家的薪资跟上一家没法比,是原来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我跟他讲,骗局自然利润大,现在你回归正常的机构,考虑到你的资历,拿这些钱也差不多。不过新的机构得知他曾经在某机构任职并是销售能手,直接给了他一个不错的职位跟很大的自主权。

那晚上我们吃饭,他拉上他的女朋友一起。据他讲他的女友也是任职于培训机构的,不过是针对少儿的英语在线培训机构。平日不怎么关注培训的我突然想到了街边陆续挂出“吉店转让”的标识,唯有房产中介、培训机构、减肥美体屹立不倒。这确实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

再后来他告诉我,由于新的机构资源太差且收入太低,加上他以前在国画圈的人脉与底子,他想重返国画圈,于是就有了上周末的谈话。


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大丰图 50x70cm 大丰图 戊戌年孟冬时节含晖堂逸云

我根据他个人性格,推荐他继续去做几个潜力股艺术家的助理,因为他有完美的“自然熟”特质。但是他的意思确实想更多地侧重艺术品的交易或者艺术媒体。因为艺术家助理他嫌赚的不够,他想复制公司以前的模式。

我开门见山地告诉他,以前之所以大家觉得日子美好,不是商业模式好或者其他,仅仅是整体大市场在“发烧”,红火地让人“水涨船高”,无论你做什么,但凡沾边的,都有利可图,就连画廊附近的鲜花店,因为当时“天天有画展”而过的舒服日子。

随后我说了自己眼中的“艺术黄金10年”,大抵是从04、05年开始到14、15年。这段时间的收藏品价格基本是只涨不跌,前5年是随着经济增长、居民财富增长而滋生的艺术品需求,这段时间的艺术品价格还算合理区间。

第二个5年则是完全换了玩法,艺术品更多被赋予了金融工具使命:企业用来避税或资产抵押,官员用来洗白不合理收入所得。不少企业购入同类型艺术品,在拍卖市场找人拍得高价,以此去向银行获得抵押贷款。


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教子 90x49cm 教子图 岁于戊戌年季冬时节含晖堂主人作猪年来临时

“雅贿”成为艺术品真实的支柱,书画不同于房子跟车子,可以根据地段、车型等大家公认的因素来估价。那个时候的人根本不考虑书画是一个“非标准、流通性差”的商品,犹如“京沪广永远涨”一样,画廊也不考虑销售的问题,一个劲在囤货。

一开始拿自有资金来买,后来更是举债来买。我认识的一位大姐,据说个人负债6000万来投资了当时的“天价书画”。市场疯狂起来是很难用理性来衡量的,那个时候的书画价格很可能每天都在上调价格,仅仅是因为几家画廊跟艺术家吃了一顿“愉快”的午饭。

那阵子也是艺术家最迷恋的日子,无论好坏的画,只要价格抄的上去,市场做得好,就有人买,而且还是预付款,追在艺术家屁股后面的索求作品的画廊排了一个加强连。

12年伴随我们的货币宽松政策,新派生的资本几乎杀入了所有收藏市场的门类,无论是书画还是金石玉器,都是一个字:【贵】。如果诸位去查拍卖记录,不少作品在12年13年几乎是顶峰状态。


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有节幽香 70x48cm 有节有香 丙申九月含晖堂制

书画市场跟股市一样,一旦疯狂起来是非理性的,而且持续下去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量,大约在15年左右伴随资金量的枯竭,“书画只会升值”的神话被打破了。往日10万一平尺的作品可以偷偷摸摸地私底下以2万的价格交易,但是不能被艺术家本人知晓,否则画廊违反协议。

这个时候那些当初不分好次来囤货的画廊开始吃紧,我认识的几个人不乏卖房来还贷,玩的大的几家事实上已经处于破产状态了。不过念及艺术品的流通性,银行也没有信心拿当初饥不择食挑选的劣质炒作品拍出合理价格。所以银行还是对一些画廊主采取了宽容的处理:贷款给展期,利息一直还。

画家跟画廊私底下互骂。画廊主大骂画家被他们捧红了却私底下以低于协议的价格来出货,以至于画廊都压了不少作品。画家也说画廊当初以极高的价格硬抬自己的价格是“揠苗助长”,让自己现在的作品根本卖不出去,降价就伤害了老藏家的利益。


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三春 45x49cm 三春 戊戌年季冬大雪含晖堂制

一个没有遵守契约与经纪人制度的市场谈不上完备的艺术市场,我国的艺术品市场还在初级阶段。而当时的火热行情根本是经济大环境过热溢出来分流到艺术市场的筹码罢了。跟我谈话的美院毕业生恰恰是踏着艺术品市场末班车入场的,随后他转战了培训市场。

我能感受到,连吃两波红利的他让很慢去接受一个“真实但缓慢”的行业周期了。在我眼里,现在的艺术市场很好,这恰恰是挤出泡沫与水分的时候,这也是让艺术家潜在创作的好时期。不会如当年天天沉迷于各种活动,出席各种座谈会。


一个美院毕业生的择业困惑:艺术市场还会好吗?

无人亦自芳 54x50cm 丁酉年阳春三月江南回来有感而画 张晖

我跟他讲,选择文化行业是没有问题的,以前不是发展,而是发烧,不过需要踏踏实实,可能来的不会那么激烈。全社会现在更加重视文化了,以前没有多少人知道故宫的院长是谁,现在他竟然成了网红。现在的一线娱乐明星都抢着上《国家宝藏》这样的国风栏目,这不得说是一种进步。

他似乎没有从我这里得到他想要的结果,说我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多快好省”的热情,这次的谈话似乎不是那么愉快。

我想,再过几年他也许想的不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