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和電商大數據殺熟,老用戶不如狗,如何避免花冤枉錢

毫無疑問,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大數據時代,“大數據”這三個字一直被提起。在我們享受到大數據帶來的“善”之前,卻先享受到了大數據帶來的“惡”。今天中國消費者協會表示:大數據殺熟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利,背離了公平的原則。

滴滴和電商大數據殺熟,老用戶不如狗,如何避免花冤枉錢

大數據殺熟,大家應該不會陌生。比如2017年那年出門基本靠滴滴,一年下來快車用了幾千塊,但後來我卻發現我老婆和我用滴滴呼叫快車到同一個地點,我老婆能比我便宜5塊錢。她基本沒用過滴滴,而我是滴滴的老顧客。後來我在網上了解到,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老用戶不如狗,大數據專殺熟客。

不止滴滴,電商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很多年前,亞馬遜就被起訴過,在價格上欺負老用戶,老用戶看到的價格往往比新用戶貴。後來亞馬遜改邪歸正,不再用這樣的伎倆了,亞馬遜經常給新用戶發優惠券。

滴滴和電商大數據殺熟,老用戶不如狗,如何避免花冤枉錢

天下無商不奸,無奸不商,這種做法就是想吸引新用戶的進入,進而擼羊毛、收割韭菜。但作為老用戶就會感到很不開森,憑什麼老用戶不如狗。就像之前移動新出的套餐,老用戶和狗不得辦理!

處在這樣一個大數據時代,一個用大數據來殺熟的時代,作為老用戶的我們怎樣才能避免花冤枉錢呢?

第一,裝嫩,扮成新用戶的樣子。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卸載APP,重新安裝。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大公司早就識破這種伎倆,它會記住你的身份信息,記住你的手機號碼,記住你的手機信息。

第二,裝摳,越摳越好。比如我在京東買書,堅持無優惠不下單原則,沒有打折就沒有買賣。這樣京東就會認為我是對價格十分敏感的用戶,為了讓我購買,它會有一些小優惠來誘惑我。相比土豪用戶,我受到優惠券的概率會更高一些。

滴滴和電商大數據殺熟,老用戶不如狗,如何避免花冤枉錢

第三,裝死,讓別人幫忙購買。比如要賣比較貴重的東西,我會讓我的朋友用他的賬號看下價格,比如在電商平臺和購票平臺,往往會給予新用戶極大的優惠,而對於老用戶不僅沒優惠,還會狠狠滴宰一刀。

第四,裝傻,模糊自己要購買的東西。比如我在電商網站一直搜索某件東西的時候,平臺就會認為我對這個東西有很強的需求,非買不可,這時很有可能我就會被殺熟了。這時不妨多搜索另外幾個不相關的東西,模糊自己的真實需求,騙過平臺的火眼金睛。

面對大數據、大資本,我們似乎很難逃過被收割的命運,但至少要掙扎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