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妹:和新冠肺炎死磕到底

(通訊員:王慧、白恬)


講述者:廣醫三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高元妹

支援地點: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重症醫學科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與敵作戰時,對敵我雙方情況都能透徹瞭解打起仗來才不會有危險,然而面對新冠肺炎這種“新敵人”,我們卻面臨著諸多未知的挑戰。我能做的事情,只有從己方入手,花更多的時間來換取寶貴的經驗。

我相信“時間花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

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最大的困難是這個疾病是新發的,不像以往的一些疾病臨床發病特點和相應的治療方法,甚至於說SARS,我們都有一定的經驗可循。新冠肺炎卻往往讓人“摸不著頭腦”,人類對於它仍處於認識和探索階段,所以從疫情暴發一開始到現在,關於新冠肺炎的救治指南也在不斷更新,對之前的一些內容進行修正,這代表著我們對它的認識在逐步的深入,但仍未全面掌握。

我在協和西院區ICU救治的都是新冠肺炎危重患者。患者的病情發展又常常是未知的,有時候前一秒病人還是好好的,下一秒就出現嚴重的心臟問題或多臟器問題,進展很快,目前還沒有特效藥。

我相信“時間花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這句話。對於這種未知的病魔,我唯有和時間賽跑,掌握更多的資料、患者信息,幫助我更好地制定診療方案,也有助於快速部署讓隊員貫徹執行。

馳援日記 | 高元妹:和新冠肺炎死磕到底

工作中的高元妹

儘管每天睡覺基本都是在晚上十二點多,但我堅持四點多起床,充分利用出門前的兩三個小時,在微信群中查閱夜班時病人化驗檢查情況,告訴在病房的醫護人員如何處理,其餘時間則歸納和分析病人們臨床表現中共性和各自的特點,並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做更多的準備。到醫院後,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在隔離病房中,細緻地觀察病人,做到每個病人每項指標數字變化了如指掌的程度,根據病人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半個月來,醫療小組裡好幾個患者成功拔管,5個病人情況穩定轉出了ICU。

不能放棄,因為病人都在等著我

其實穿上防護服、帶上護目鏡,視野和行動都會受限,穿的時間長了就會非常不舒服,尤其是護目鏡起霧後,常常要斜著眼睛透過沒有霧氣的地方往外看,不但容易出現暈眩、窒息感,甚至出現那種“瀕死感”。前幾天就有同事暈倒在了隔離病區,這其實非常危險,可能會產生暴露和感染的情況,所以我告訴自己一定要調整自己,不可以倒下。穿脫防護服很耗時,出去再進來至少要一個多小時,可患者病情發展很快,常常分秒必爭,如果出去我可能就沒有辦法第一時間趕回來。所以當我感到非常難受的時候,就儘可能快速移動到緩衝區,把面罩和第一層口罩脫下來,稍微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調整一下,再重新回到隔離病房工作。這個過程當然辛苦,但每位醫護人員都在承受,每當我快要崩潰的時候,我就激勵自己不能放棄,因為病人都在等著我。

馳援日記 | 高元妹:和新冠肺炎死磕到底

又有患者成功拔管轉出ICU

到武漢即將一個月,隨著對新冠肺炎認識逐漸深入,自己在治療過程中有了成功案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現在越來越有底氣,覺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