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钟南山和李少芬年轻照片,真是一对金童玉女啊!这份爱情我羡慕

近日,我们的祖国深受新冠肺炎的折磨,但是往往在这种危难之际总有一批勇士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啊!

相信大家最近都对钟南山院士都有所了解,但是大家是否真的了解他呢?还是只是单纯的知道钟南山这个人仅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呢?

钟南山,男,汉族,福建厦门人,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8年8月,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看完这些简介大家是不是都由衷的在心里为我们亲爱的钟南山院士竖起了一个大拇指,现在小编给大家看一下钟南山院士的帅照

翻看钟南山和李少芬年轻照片,真是一对金童玉女啊!这份爱情我羡慕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怎么样是不是迷倒了万千女性、男性。但是我们敬爱的钟南山院士早就已经有了一份神仙爱情,大家是不是在想到底什么样的一个女人能拥有我们亲爱的钟南山院士呢?小编先给大家看一下照片

翻看钟南山和李少芬年轻照片,真是一对金童玉女啊!这份爱情我羡慕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这简直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对金童玉女啊!这份神仙爱情太令人羡慕了。接下来小编就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钟南山院士背后的女人——李少芬。

李少芬,1936年出生,女子篮球运动员,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1951年入广东队。1952年被选入国家队。历任广东女子篮球队教练、广东省体育工作队副大队长、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

球员时期:

1950年,李少芬入选广州队。

1951年,参加中南区篮排球选拔大赛,入选中南区女子篮球队。

1952年10月,年仅16岁的她成为中国女篮首批队员之一,随后便开始了长达5年的留苏学习。

1953年,李少芬代表中国女篮出征在罗马尼亚布拉勒斯特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这也是她第一次出战国际比赛。

1961年,帮助球队获得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冠军。

1964年,获得匈牙利、法国、罗马尼亚、中国四国篮球邀请赛冠军

教练时期:

1966—1972年,在广东女篮任教练兼队员。

1972—1978年,任广东省女篮教练。

社会评价:

李少芬技术全面能里能外,中锋、前锋、后卫这三个位置都胜任,中距离投篮精准。与众不同的是,她的远投采用双手,中近距离采用单手跳投。

看完这些,大家是不是慢慢的开始了解我们这位钟南山院士背后的女人了?这可真的是现在的势均力敌的爱情了。

翻看钟南山和李少芬年轻照片,真是一对金童玉女啊!这份爱情我羡慕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他们的婚后生活也是非常幸福,但是钟南山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双休日则安排工作会议。所以李少芬常常说:“我真的好羡慕人家夫妻结伴外出旅游。钟院长每年都有一个半月的休假可是我们从来都没享受过,他真的是把整个人都奉献给了医院,可能一年到头我们一家享受“聚会”的时间只能在体育场上。”

熟悉钟南山的人都知道,他的家庭堪称“运动之家”。他性格活跃、打球、跑步、游泳什么都玩。没事的时候会踢踢腿、弯弯腰、举举杠铃。儿子更是医院篮球队主力,女人也曾获得100米游泳冠军。他们一家一直都坚持锻炼以至于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很强,我相信大家看了下面这张图片都比较震惊!这还是我们认识的80多岁老人吗?这完全就是一个年轻人啊。

翻看钟南山和李少芬年轻照片,真是一对金童玉女啊!这份爱情我羡慕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其实钟南山在接受调查时也曾说过自己之所以能够拥有这副健康的身体真的是离不开自己夫人的付出。李少芬为钟南山专门定制了一个健身计划,每天都会陪着钟南山一起执行,两个人互相监督。

小编插播一个题外话,前几天有记着到钟南山院士家里采访,记者被茶几上那个盛放水果的盘子吸引住了,仔细一看那不就是钟南山院士的奖杯嘛。后来李少芬笑嘻嘻的回答道,老钟的奖杯太多了,家里实在没地方摆了,还不如放个水果呢。说到这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这可真是一对可爱的夫妻啊!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庚子年春,荆楚大疫,举国惊惶。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全体国人的悠悠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那个17年前“非典”扩散的恐怖日子。正是在这样人人自危的危急关头,17年前,钟南山院士毅然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17年后的今天,84岁的他建议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再一次挺身而出,坚定逆行。一张在列车上休息的照片不知湿润了多少人的眼眶,暖黄的灯光笼罩着他疲惫却依旧健康的面容,给人们坚实可靠的安全感,仿佛他就是那一座巍峨耸立的青山,守护着身后眉眼盈盈的故土,热忱一生的山河。

在科学研究上一丝不苟,年过古稀未伏枥的他,却在镜头前一次又一次哽咽。当他听到武汉市民都在家里开着窗户唱国歌时,当他称赞李文亮为英雄时,当他说到“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时,他分明红了眼眶。这样的无声落泪,让人们看到了为医者之仁心,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医学战士对生命的敬意,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丰盈而隽永的灵魂,让人们看到了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情感共鸣。

其实不止钟院士,许许多多平凡而普通的医护工作者也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故而求大同。星辰点点,浮沉聚往,银河倾然而下;细浪娟娟,汇流成海,明月欣然而起,这些无名英雄用爱筑起一道坚强的长城,坚守战场,保家卫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