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出了新制度,出差费用及商务费用由员工自己承担,从项目提成中扣,合理吗?

林也程


你这个是从项目提成里扣,提成哦,是员工的提成。

不应该是项目公司利润吗?

再而,用这个方案,提成点数有无上升。。

前期有困难,一般出差商务费,是员工自己先垫付,公司给与额度,回来后就凭发票报销、大部分公司是这样吧。时间差也就一个月。

假如成了按项目提成来扣,且员工提成点数是上升了。但是时间差变长了。前期对接,中间生产发货,后期收款。不止一个月的。有些做工程的收款论年来算。而且我总不能干等这一单业务吧,我得再出去跑业务。一个月可能跑两趟,三趟。我自己的钱先垫出去了。但是提成可不是立马到账。用老方式,我的出差商务费回笼了,我自己可以继续出差。如今成了,自己再掏第二份出差费,甚至第三份。。。

最后。

对方拖欠货款怎么办

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

老板跑路怎么办

中间自己离职或者被辞退怎么办

在金钱上,员工原本只操心个工资问题,现在还生出个担心出差商务费的问题。劳动局可以帮追工资,但是出差商务费这争议很大呢。。

风险好大。

这分明就是代理人合伙方式。。

行业老手还行的通。这刚工作没多久的年轻人吃不消。。哪有这么多钱垫着。


千人厂的禁烟督导员


我们单位,一般出差没人去,报账太麻烦,和西天取经是的,九九八十一劫,完了就拿到报账的钱,一有事出差领导就问我们谁愿意去,就是没人去,实在没办法了领导直接给现金,能开票的开票开不了的就他自己补,他去报账,买一盒笔芯都要给机关打报告,制度没错,错的是不人性化,


正义道道道


公司出了新制度,出差费用及商务费用由员工自己承担,从项目提成中扣除,题主想知道公司将费用这样操作是否合理,

我原来就业的一家生产销售型公司,销售人员的提成就是采用这样的计费。

我个人的答案是:合理的。


我认为合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01.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的费用开支无法预估与限制,把决定权下放给销售人员决定。

我们清楚销售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很多时间为了能够促成业务谈成,期间会涉到的请客请饭、送小礼品之类的商务活动。

而针对所宴请的客户是否具备销售价值,或者能够产生多少销售订单完全只有销售人员比较清楚。那么由销售人员来决定是否宴请,是否送小礼品的决定,更具有可操作性。

02.增加销售人员的成本意识,让他清楚,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的钱,方便大家控制与节省。

我们清楚,我们在宴请客户时,对于谁来埋单比较关注。

而销售人员对涉及宴请等商务活动所产生的费用,要在自己所产生的提成中扣除,就好比自己从自己的腰包中掏钱出来请吃饭一样的道理,这时多数销售人员会更加节制,是根据商务对象确实不同的层次、档次。无形中对费用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03.销售年度时期内,所产生费用一样由财务进行报销,只是在年终提成中一并扣除。

公司采用这样的方法,则通过头两年、三年的销售成本支出与销售业绩百分比来确定年度销售费用额度,同时提升销售人员的年度销售提成点,将同比例商务费用全部计入销售人员的销售提成中。这样能够让销售人员感受到,每一次商务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就表明自己的提成工资中又少了一笔费用。

而费用产生后,由销售人员全部凭发票到公司预先进行核实报销,只是在年度计算销售个人年度销售提成时,再一并扣除后,将剩余费用发放给销售人员的一种管理方式。

综上所述:公司出的新财务管理制度,将出差费用及商务费用由员工自己承担,并提高员工的年度提成点数,让销售人员自己控制商务费用、出差费用,这样更能激发销售人员的成本意识与费用管理,能够让销售人员在相同销售业绩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更多的收入,为此我认为是合理的。


作者介绍:荷在职场---专注职场领域,发表职场观点,请大家【关注】我吧,我将持续提供职场资讯。

荷在职场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

项目不论是否盈利,不论任何情况,差旅费用都应该由公司承担。

如果你是老板,你觉得合理吗?

其实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只要是合法的,就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任何决定都无非是某个群体的意志决定。

要么是员工立场,要么是客户立场,要么就是老板立场。

职场管理中,从来都没有“绝对有利”,因为一方的绝对“有利”,就是另一方的绝对“失利”。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越是绝对,越是动荡!

所以你问合理不合理,我觉得根本原因是,是不是有人在这个制度下是绝对有利的?

只有制衡彼此的关系,把绝对变成相对,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敌视关系,才能让彼此真的拥有安全感!

最后,我觉得不是合不合理,说个直接的,只要合法,老板说的都是合理的!如果你觉得不爽,就去试着沟通和改变,而不是纠结合不合理。

环境,自己,老板,这三者总要有一个被改变,就看是谁了。



大刘说创业


这种制度早有耳闻,反正是很不合理,销售精英都会有所保留,也就是飞单,把一部分高额合同给别的公司,拿比本公司更高的提成,毕竟对别的公司来说,这个单是无销售成本的,挣的都是利润,即使少挣些,何乐而不为?甚至有些公司为了现金流,比成本高一点就出货了,大部分利润都给了这些外部销售。说来说去,就是公司给别人养销售团队了。


往事如风孔雀君


这样的垃圾企业好意思说合理?

如果公司的产品落后,没市场,那岂不是员工每个月不挣钱还要亏本?那鬼愿意留下来。

朋友之前他们公司百分之一的提成,一单下来最高一千多万,但是公司还是会发最基本的底薪加补贴,出差费都可以按照程序报销。因为不是每个员工一来就可以做出业绩。

如果按照你们的逻辑,估计岳云鹏早就被郭德纲赶走了。

搞不懂,领导大鱼大肉吃着,员工最基本的补贴都不想掏,还有脸说出来。要不你雇你们家亲戚干吧!什么都不用掏。


失落的俄罗斯电影


这个就是成本谁出的问题

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算入成本,扣掉后再算提成,这样双方都应该能接受

但也得有个度,我帮老板管部门,除了薪资都管,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老板最近提出库损应该我承担,我就拒绝了,表示可以剥离职权。因为前期没有从库存管理中拿钱,我管理下的库损比以前降低了很多,但不可能归零,再说我也是拿工资的,不是包干制,于理不符


奈尔比威费


这个制度,从情感上感觉不合理,但实际中确实合法合理的,毕竟公司掌握着制定规则的权利。所以遇到这个问题,一般解决思维如下:

1、斤斤计较,心情变差,争取抗议并且几乎无法改变,从而消极怠工,最后愤而离职,吃亏的是自己;

2、感觉不合理,没前途,离职;

3、觉得公司不错,自己也能把项目完成得很好,先把工作卓越完成,再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去申请修改规则,那么这时候进退自如。因为已收获最宝贵的项目经验,也证明了自己,如果收获不合理,随时可以跳。

所以公司的新制度,一般建议先支持,后证明,再争取。希望对你有帮助。


风叔聊职场


不爱干就滚。多简单的道理。合不合理你去法院啊。


三叔四大爷


一般这种会有两种形式,差旅费公司报销。提成5%。自己出,提成10%。自选。街边二手房的就是,有保底工资的,提成低,嘛保底,提成高。一个道理。自己选。如果选了,就要接受现实。不想选,那就换个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